人性中的恐懼

人性中的恐懼

楊惟雯

 

你是否經常感到憂慮?或者拖拖拉拉已成習慣?

憂慮即是因恐懼而產生的一種心態,它的作用緩慢而持久。

恐懼會令人猶豫不決,持續的猶豫會變成憂慮,造成拖拖拉拉的習慣。

 

一、人性中與生俱來的恐懼

 

我們人性中有許多與生俱來的天性,包括恐懼:例如害怕貧窮、害怕批評、害怕病痛、害怕失去愛情、害怕衰老、害怕死亡。讓我們花一點時間,檢視一下自己是否有下面的一種或多種恐懼的表現。

 

(一)恐懼貧窮

通常的表現是:
●沒有自信心;缺乏抱負、動機、明確的目標、熱情。
●凡事漠不關心;心理和生理上的怠惰;缺乏主動性、想像力和自制力。

  • 只要能逃避,就拒絕承擔責任;寧可妥協,不願奮鬥;不把困難當成進步的踏板,卻向困難低頭。
  • 習慣將早就該做的事拖到明天去做,將足以完成工作的時間花費在編織託辭和藉口上。
    ●不肯破釜沉舟、勇往直前,卻總是盤算如何面對失敗。
    ●情願忍受貧窮、毫無異議地接受生活提供的任何報酬;與安於貧窮的人為伍。

 

(二)恐懼批評

通常的表現是:
●在他人面前緊張、不鎮靜、體態不佳;手足無措、聲音失控、眨眼。

  • 害怕與人交談、不敢見生人;而習慣於逃避;記憶力差。
  • 沒有個性;缺乏決斷力、個人魅力以及明確表達意見的能力;對他人意見不加深思就隨聲附和。
  • 缺乏自信;缺乏主見害怕表達意見;對自己的構想缺乏信心,對上司的問題閃爍其詞;言談和態度猶豫不決,言行中暗藏欺騙。
  • 人後批評,人前奉迎;習慣於毫無異議地接受失敗,或因他人不滿而中止工作;犯錯誤而不願接受指責。
  • 口頭及行為上習慣表現出自我讚許,目的在於掩飾自卑感;模仿他人的衣著、言談和舉止;誇耀虛構的成就,這一點有時會造成一種優越感的表象。
  • 奢侈。試圖像有錢人一樣花錢,但經常入不敷出。

 

(三)恐懼病痛
通常的表現是:

  • 習慣於負面的自我暗示,「沉湎於」想像中的疾病,還煞有介事地與他人談論手術、意外以及其他疾病形式;在沒有專業指導下試驗各種節食、健身運動和減肥計劃。嘗試家庭藥方、專利藥品和「江湖郎中」的藥。
  • 憂鬱個人所擔心的疾病,直至最後精神崩潰。
    ●抵抗力差。;恐懼疾病會破壞身體的自然抵抗力。
    ●在臆想的情況下,人會不斷地擔心可能要付的醫療費用;這種人會花很多時間作生病準備、談論疾病、存錢買墓地和支付喪葬費等。
  • 習慣自憐;用想像的疾病引人同情(人們經常用這種伎倆逃避工作)。
  • 習慣利用酒或毒品消除頭痛、神經痛等痛苦,而不尋找病因並根治。

 

(四)恐懼失去愛情
通常的表現是:

  • 忌妒。習慣毫無根據地懷疑朋友和親人。常常毫無道理地指責妻子(或丈夫)不忠。通常對人心存懷疑,不信任任何人。
  • 挑剔。習慣於因為小問題或毫無理由地挑剔朋友、親人、同事和所愛的人。
  • 習慣用金錢換取所愛之人的歡心,認為愛情是可以購買的。習慣於透支或借貸,購買禮物給所愛的人,以博得好印象。
    ●失眠、意志軟弱、缺乏自立和脾氣暴躁等現象。

 

(五)恐懼年老
通常的表現是:

  • 早衰。約4 0歲左右—心理成熟的年齡—就開始行動遲緩並產生自卑感,錯誤地認為自己因為年齡的增長正在失去自我。(其實,4 0—6 0歲正是一個人的黃金時期,身心兩方面都是如此。)只因自己四五十歲了就習慣心存歉意地提到自己「老了」。相反,一個人應該因為到了這個充滿智慧和領悟的年齡而心存感激。
  • 不思進取。錯誤地認為自己太老,而扼殺了進取心、想像力和自立能力。
  • 故作年輕。4 0歲的人習慣追求年輕人的服飾和愛好,經常只會招來朋友與陌生人的嘲弄。

 

(六)恐懼死亡
通常的表現是:
●習慣於考慮死亡,而不能盡享生活,這通常是因為缺乏目標或沒有合適的工作所致。這種恐懼經常出現在年紀較大的人身上,但有時年輕人也經常會想到死亡。

 

人性的弱點本不可避免,每個人身上會有一種甚至幾種的恐懼也不足為奇。然而我們可以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理性認識恐懼,坦然面對恐懼, 去掉壓在你心上的多餘包袱和過多的慾望,才能追求內心的淡定與平靜,帶來幸福的平和心態。

 

二、恐懼是一種心態

 

有一天,幾個學生向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姆請教:心態對一個人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弗洛姆微微一笑,一句話也不說,把他們帶到一間黑暗的房子裡。

 

在他的引導下,學生們很快就穿過了這間伸手不見五指的神秘房間。

接著,弗洛姆打開房間裡的一盞燈,這盞燈暗淡昏黃,光線不足,在裡面適應一陣子,才能看清房間裡的東西。

 

等同學們看清楚房間的佈置後,不禁嚇出了一身冷汗。

原來,這間房子的下面是一個很深很大的水池,水池裡不僅游動著幾條張著血盆大口的大鱷魚,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毒蛇,其中幾條毒蛇正高高地昂著頭,朝他們“噝噝”地吐著信子,進行挑釁呢。

 

「我們剛才是怎麼過來的?」同學們更加驚異了。

原來,在這座水池的上方,搭著一座很窄很窄的獨木橋,他們剛才就是從這座獨木橋上走過來的。

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覷,不禁又是一陣恐懼。

 

停了一會兒,弗洛姆問:「誰願意再一次走過這座橋?」

大家的心一下子都又縮緊了,有的人臉色都嚇白了,竟然沒有一個人作聲。

 

過了好一會兒,終於有3個學生畏畏縮縮地站了出來。

其中一個學生一走上去,就像體操運動員踩平衡木一樣,異常小心謹慎,大氣都不敢出,速度比第一次慢了好多倍。

 

第二個學生戰戰兢兢地踩在小木橋上,身子不由自主地顫抖著,才走到一半,一頭鱷魚追了過來,嚇得他“哇”的一聲大哭起來,後來弗洛姆趕走了鱷魚,他才勉強爬過了小橋。

 

第三個學生剛跨上小橋腿就軟了,他乾脆趴到橋上,匍匐著慢慢地爬過了小橋。

 

“啪”,弗洛姆又打開了房間裡的另外幾盞燈,強烈的燈光一下子把整個房間照耀得如同白晝。

學生們揉揉眼睛仔細一看,原來在小木橋的下方裝著一層透明的玻璃地板,只是因為剛才光線暗淡,他們沒有分辨出來。

「原來老師是在考驗我們。」同學們不禁輕鬆地笑了。

 

弗洛姆又問:「現在,誰願意通過這座小橋?」

同學們相視一笑,一個個爭先恐後地通過了小橋。

 

弗洛姆笑著說:「你們不是問什麼叫心態嗎?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了。這座橋本來不難走,可是橋下的鱷魚、毒蛇對你們造成了心理威懾,於是,你們就失去了平靜的心,亂了方寸,慌了手腳,表現出各種程度的膽怯。」

 

由此可見,心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多麼重要啊。面對同樣的困難,心態好時,心靜如水,如走平地;心態不好時,心亂如麻,如履薄冰——心態對行為有多麼大的影響啊!

 

三、如何克服恐懼的心態

 

馬克吐溫曾說:「勇敢並非沒有恐懼,而是克服恐懼,戰勝恐懼。」

積極行動是克服恐懼感的最佳良方,人生當中會遇到各種未知與恐懼,試著「克服恐懼」,你才是掌握自己生命的主人。

 

秘訣1、從「相信自己」開始

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復曾這樣說:

成功的關鍵就是相信自己。如果其他人能做什麼,我就去嘗試,琢磨、思考如何達成。這一切都從相信自己開始。

一個人的成功,始於相信自己,對自己充滿自信,如果你不相信自己可以克服恐懼,即使踏出第一步也會讓你感到害怕。克服恐懼第一件事便是打從相信自己,且自始至終都相信自己能夠成功克服一切困難。

 

秘訣2、其實不是問題大,而是自己太小

《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的作者 T. Harv Eker指出:「成功的秘訣,就是不要逃避問題,不要在問題面前退縮;成功的秘訣就在於你要成長,讓自己大於一切的問題。 」
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一個大問題時,其實只是代表了自己太小,可能是能力太低,所以才讓問題感覺很大。那就培養能力吧!

秘訣3、壯大能力,是擺脫恐懼症的好幫手

你的能力大小與你感到恐懼的程度成反比,當一個能力越大的時候,就越不容易感到害怕。一個人最應該感到恐懼的,不是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是應該對自己能力的不足感到恐懼,因為一個能力不足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沒有自信,而沒有自信正是恐懼的來源之一。能力,是擺脫恐懼症的好幫手,能力提升了,恐懼就會漸漸消失了。

 

秘訣4、勇敢跳脫舒適區,越不舒服就越不恐懼

安逸的心態是加深我們對未知的恐懼的催化劑,一個不敢跨出舒適區的人,最後往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當一個人在舒適區待久了,就容易對外在的變化無感,等到自己察覺到時往往已經無法改變現況。

不試著走出去,就無法知道其實自己也可以很堅強!你越是不害怕跳脫自己的舒適區,你就越不容易感到恐懼,其實,當我們安於舒適區時,就容易越害怕外在環境的變化,我們害怕科技創新、害怕被淘汰…等等。

 

秘訣5、越行動,越不感到害怕

如果你害怕失敗、討厭失敗,未來就越可能失敗。

當我們勇於改變時,就會變得更好,越不感到害怕。積極行動不會讓我們變得更糟,反而可以使我們更不害怕恐懼。

當你越是積極行動,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感到害怕,即使面對外在環境的變化,還是適應的很好。人生很難避免失敗,與其害怕失敗,不如勇敢行動。

 

秘訣6、行不通,只是代表要換方法了

如果你不幸失敗了,或是遭遇挫折了,那只是代表你應該換另外一種做事方法了;失敗本身不代表什麼,只是讓你又發現了一條不會成功的路,換個方向走或許就對了。要出現不一樣的結果,就必須改變原本做事的方法,方法變了才有機會創造不同;任何事行不通,都只是代表應該要換個方法了。

 

舉例來說,想要克服社交緊張心理,首先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樹立以下良好的觀念﹕

1、相信自己。
建立自信,對自己的能力要有信心,不否定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是最好的我」,「天生我材必有用」,樹立起對自我的信心。

 

2、盡力而為,不要過於追求完美。

不苛求自己,能做到什麼地步就做到什麼地步,只要盡力了,不成功也沒關係。
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別人的承認,從而迷失自己。
好好去享受過程的美好。

 

3、忽略自己的身體反應
心理上的不是總會反映在身體上,隨著身體上的不適,身體上的不適會讓周邊的人發現,人們會更加的緊張與恐怖,從而放大了自己的緊張,當我們不去管自己的緊張身體反應後,由於緊張得不到注意和強化,緊張反應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消退。

 

4、勇敢地去面對

有緊張現象的人,在社交場合下,往往會表現出逃避心理,害怕自己會出醜而不去面對。其實,逃避並不能消除緊張,相反,它會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責備自己,以致下次會更加緊張。那何必如勇敢去面對,相信只要你盡力去做,結果也會如你希望般美好。

 

四、跋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

有的人總能面帶微笑,遊戲人生;

有的人則整天雙眉緊鎖,怨天尤人,總埋葬在恐懼的陰霾中……。

 

這是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

一個人內心怎樣看待自己,就迴像到外界怎樣看自己的眼光。

一個恐懼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外界加害的眼光;

一個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外界歧視的眼光;

一個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外界挑剔的眼光;

一個慈愛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外界友好的眼光……

可以說,一個人有什麼樣的內心世界,就感受到外界有什麼樣的眼光。

 

如此看來,一個人若是長期抱怨自己的處境冷漠、不公、缺少陽光,那就說明,真正出問題的,正是他自己的內心世界,是他對自我的認知出了偏差—疏離、偏激和陰暗。

 

山不轉路轉,讓自己掙開恐懼之心吧!

這個時候,需要改變的,只是自己的內心;而內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處境必然隨之好轉。畢竟,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決定別人看你的眼光。

 

有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另一位偉人說:「要麼你去駕馭生命,要麼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