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多想一步
惟雯說故事
曾經看過一個統計:
同樣是腦袋被蘋果砸了一下,絕大部分人的反應可能都是以下三種:
1、悲觀點的,抬腳把蘋果踢到一邊,想這個討厭的蘋果怎麼會砸在我頭上。
2、好奇點的,會抬起頭向上探探,看看樹上是不是還藏著什麼?
3、樂觀點的,也許會彎腰撿起它,覺得嘗嘗味道也不錯。
好樣的,當牛頓被蘋果砸到時,他想得要比我們深入得多,否則也就不會有“萬有引力”定律的被發現。
凡事多想一步,本質上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深度思考能力。很多時候,只有當你願意跳出固有的思維框架,多思考,多學習,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
事實上,那些有所作為的人,往往都很擅長思考他人所未想、做別人所未做。
在職場上,擅長思考的人懂得提前預判上司和客戶的心理,抓得住工作核心;在為人處世上,也能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將各種矛盾化解於無形。
凡事多想一步、多做一層,看似是在為他人著想,實則是在成就自己。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走在了別人前面,獲得了對整個局面的最大控制權。
我們常聽到有人提出這樣的困惑:為什麼每次辛苦付出的成果,都得不到應有的認可?
其實這種時候,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抱怨,而是認真「反思」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做任何事都只停留在粗淺的表面,那結果就必然是讓自己喪失競爭力。
我所在的部門曾招收過一名助理,小姑娘做事還算勤快,每次交代她的任務都能很快完成。
但慢慢我們也看出,她這並不是高效能,而是習慣快速完成任務就好。但她往往沒能把一些細節處理好,最後都需要別人再花很多時間去修正。時間久了,大家都不願意把重要的事情交給她。
到後來,在這些工作有了更合適人選的情況下,她自然就成了被淘汰的對象。
一般人做事,只求簡單行事、完工輒止;而優秀的人則會要求自己要不斷向前突破、有所長進,這就是差距。
事實上,凡事多想一步,也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先保持沉穩,然後靜下心來想想自己還有什麼沒考慮到位、還能不能做得更好一點、是不是可以交出一份更好的答卷?
請相信,你每次比別人多邁出的那一小步,加總起來,就是人生致勝的一大步。
天底下不會平白出現貴人,也沒有憑空掉下來的機會,若只抱持著拿一分錢、做一分事的態度,那麼你所能獲得的關注和機會都將和別人一模一樣。
事實上,貴人與機會都是自己經年累月的付出中所累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