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馬效應
惟雯說故事
曾經有兩匹馬各拉一輛大車。
前面的一匹走得很好,而後面的一匹常常停下來。
於是人們就把後面一輛車上的貨,挪到前面一輛車上去。
等到後面那輛車上的東西都搬完了,後面那匹馬便輕快地前進,並且對前面那匹馬說:「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幹,人家越是要折磨你。」
到達目的地的時候,主人說:「既然只用一匹馬拉車,我養兩匹馬幹嗎?不如好好地餵養一匹,把另一匹宰掉,總還能得到一張皮吧。」
於是,那匹懶惰的馬便失去了生命,馬的主人家裡掛了一張馬皮。
其實馬之初,性本懶—「懶」是每匹馬的共性。
但如果馬也有夢想和目標追求,他就不會懶。
在人生的道路上,同樣,「懶惰」也是造成一般人失敗的許多種原因之一。
失敗不可怕,懶惰才可怕,千萬不要懶。
懶惰是人類的大敵,往往讓人錯過了成功的機會。
讀書時懶惰,成績當然遜人一籌。
工作時懶惰,業績自然遜人一籌。
即使你繼承家財萬貫,如果你是一個懶惰的人,很快就會把家業敗光。
曾有人問寺院裡的一位大師:「為什麼念佛時要敲木魚?」
大師說:「名為敲木魚,實則敲醒人心。」
「那為什麼不敲雞呀,羊呀,偏偏敲魚呢?」
大師笑著說:「魚兒是世間最勤快的動物,整日睜著眼,四處遊動。這麼至勤的魚尚要時時敲打,何況懶惰的人呢!」
由於懶散,使得多數人的一生都庸庸碌碌,兩手空空。
大凡有所作為的人,都是勤奮之人。
永遠記得,天道酬勤。別人的成功,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人只要不斷地鞭策自己,努力去克服懶散的毛病,就能創造一個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