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石鋪路1:藝術欣賞與生活美學

亂石鋪路1:藝術欣賞與生活美學

楊惟婷

 

壹、藝術是什麼?

 

“什麼是藝術?”,這是很多人一直在問的問題,自古以來,許多的美學家、哲學家、藝術家們也一直在探討這個問題。

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會很直覺的回答說”藝術就是美,藝術作品就是一種美的展現”。

乍聽之下,這個回答似乎滿對的,但是,若是這樣,那一些現代流行的裝置藝術、前衛藝術、行動藝術等等,很多並不會直接給人”美”的聯想,那這些作品就不是藝術嗎?

 

那麼究竟什麼是藝術呢?

如果以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中的看法,真正的藝術似乎是一種很崇高、道德、宗教性的一種精神層次的東西,並且是人人能欣賞、能感動的,要符合托爾斯泰的標準,似乎對現有的所謂藝術品來說,像是一個理想,而不是實際可達的。

另外,依雪萊的看法:藝術的目的是美,美的源流是經驗利益的快樂

亞里士多德則認為「藝術是自然的模仿」、叔本華則認為「藝術是使我們忘卻現實苦惱的一種一時的解脫劑」。

 

所以,審美是很主觀的經驗,每個美學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看法,甚至互相矛盾,實在很難做一個完整的定義,但據”藝術論”一書中提到,美的定義還是有兩種基本的觀察點:

a.美是一種自己存在的東西,為絕對完全的東西﹙ex.觀念、精神、意志..的表現﹚,也就說,一種是客觀、至高、完全、絕對的美。

b.美是一種快樂的得到,為比較屬個人。也就說,是一種主觀的、平常、明白的、感受到快樂的美。

 

務實的說,藝術是一種特殊的精神文化產品,它以感性的形式表達人們對生活獨到的認識,以及人們對生活中的美的發現。從而豐富人們對生活的理解,使人們獲得豐富的審美享受。

 

貳、藝術欣賞與生活美學的關係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與藝術打交道。例如聆聽音樂、觀賞電影或電視、閱讀小說或散文集等,毫無疑問,藝術可以帶給人們無窮的歡樂。

 

人類對生存世界的理解與認識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諸如哲學的、政治的、經濟的、科學的等等,而人類經由藝術欣賞活動達到對生存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則別具一番風采。

哲學引人深思生存世界深層抽象的蘊涵,深奧而富於思辨;政治告知人們自己及其所屬集團的地位與利益,機智而富於實用性;經濟則擴張了人們對財富的慾望,平凡而現實;科學有條不紊地將世上的一切可見與一些不可見物加以分析與暴露,讓人了解其本來面目。而藝術則有選擇地匯總與綜合了上述幾種方式中具有特色的東西,全方位地、 感性而形象地向人們展示出一幅巨大的生存畫卷,恢弘而磅礡、令人驚嘆折服。

 

概括地說,藝術欣賞對 人們的意義在於,它能極大地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久而久之便形成滋養生命的精神之泉。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人們進一步自己的生活視野,加深了對人生與社會現實的認識。同時,人們在藝術欣賞活動中面對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命運的變化,會產生多種複雜的情感反應,就在這種情感起伏中欣賞者獲得了分長豐富的美感感受。

 

參、藝術的殿堂

 

藝術的主要類別可大略分類如下﹕

一、抒情藝術

1、  音樂

2、  舞蹈

3、文學

4、詩歌

 

二、敘事藝術

1、  小說

2、  戲劇

3、  電影

 

三、造型藝術

1、  繪畫

2、  雕刻

3、  書法

4、  篆刻

5、  建築

6、  工藝美術

 

肆、結語

 

這些妙不可言的欣賞活動,實在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生命高峰體驗。這種體驗如此令人心醉神迷,以至於無論個人在什麼時候,在什麼情況下面臨著藝術作品時,內心的感動都難以言表。

 

綜合來說,人類對生活美感的尋找,是一種高尚的心理衝動,這是用幾千年文化的創作換來的寶貴生命活力。

 

各種各樣的藝術門類、藝術作品,都可以豐盈人類這種尋找生活美感的心理衝動,令世世代代無數的欣賞者嘆為觀止、視若知音,甚至成為他們人生之旅的導遊者。因此,還有什麼東西能夠超出藝術的魅力,而使歷代人們欣悅無比的呢?

 

 

參考資料

 

鄭曉華,藝術概論,五南圖書出版社,2009年1月初版。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106091909944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4120200819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