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事典

膽固醇事典

楊惟婷整理

 

由於膽固醇過高是導致的心腦血管病變的頭號殺手,人體血管中,多餘的膽固醇會堆積在血管壁,使血管徑變窄,日積月累便引發了心血管疾病,所以許多人聞膽固醇色變而拒絕美食。

其實,我們有必要理解膽固醇從何而來?它對人體只有弊而無利嗎?

 

一、何謂膽固醇?

 

膽固醇是體內的一種脂質,分為和脂肪酸結合的酯型和各別分離的游離型兩種,合稱為總膽固醇。

 

膽固醇在血管的強化和維持上擔任重要的任務。另外,它也是製造副腎皮質荷爾蒙、性荷爾蒙及消化酵素的膽汁酸之材料,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物質。

 

目前醫學證實,膽固醇對人體健康,具有以下的重要性──

1.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缺乏時細胞就無法完整。

2.皮膚中的膽固醇經陽光的紫外線照射後,可轉化成人體所需的維生素D。

3.膽固醇是製造腎上腺素荷爾蒙、性荷爾蒙的要素。

4.膽固醇可轉變為膽酸,以助人體消化脂肪。

5.膽固醇可促進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功能。

6.膽固醇可保護紅血球不被破壞,增長紅血球壽命,防貧血。

7.膽固醇對於血管脆弱、老化的部分,具有保護作用。

8.膽固醇中的好成分HDL,會混在血液循環中,將多餘的壞膽固醇,自血管壁帶回肝臟。

 

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資深主治醫師黃麗卿指出,膽固醇是身體中必要的物質,是細胞膜的原料。
同時,膽固醇也與細胞膜的恆定相關,如果膽固醇太低,可能造成細胞容易凋亡;同樣的道理,膽固醇過低也可能讓紅血球的細胞膜容易破裂,造成貧血。

膽固醇也與賀爾蒙合成有關。過低的膽固醇,可能影響腎上激素的合成,造成抵抗力與免疫力下降。

膽固醇還和膽酸的分泌有關。分泌不足,就可能影響膽酸分泌,間接影響脂質的消化。

還有研究發現,膽固醇過低的人可能有憂鬱的傾向;或是疾病後的癒後較差等。

 

所以,最新的概念不是強調膽固醇愈低愈好,而是要恆定。尤其,血中膽固醇含量長期太低的人,容易誘發下列的身心症狀:

1.思考力下降、反應遲鈍,加速腦部老化,易誘發老人痴呆症。

2.身體機能缺乏膽固醇的運作,會提早衰老、加速死亡。

3.血管失去膽固醇的保護,也會變得鬆弱易破裂,導致腦與心血管的病變。

4.發育中的孩童若膽固醇不足,會引起營養不良、發育受阻礙。

5.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要素,如果含量太低時,會使心肌細胞功能衰退,抗癌能力下降,而增加罹患大腸癌和肺癌的機會。

6.膽固醇在組織細胞內會形成荷爾蒙,有助於男性精蟲、攝護腺素及男性荷爾蒙的製造因此長期的不足,將使性功能減退,甚而影響生育能力。

7.缺乏旺盛的挑戰力與企圖心,對金錢、地位、學業的佔有慾與競爭心都不強。

8.容易出現消極、憂鬱的心理,甚至有幻聽、幻覺、暴力或自殺的傾向。

高膽固醇將引發心血管及腦病變

 

但是,如果膽固醇及中性脂肪增加的高血脂症長期持續下去的話,就容易引起下列疾病──

  • 動脈硬化

體內若膽固醇過高,再加上中性脂肪異常,將導致動脈硬化,使血流變不順、血液易凝結、血管受阻塞,而引起局部細胞死亡。

  • 狹心症

若心臟周圍的冠狀動脈也硬化時,心臟將無法獲得足夠的氧及養分,患者胸部將產生巨痛和強烈的壓迫感。

  • 心肌梗塞

比狹心症危險的病症,也是冠狀動脈硬化所致。

  • 中風

膽固醇過高會使腦血管障礙,產生腦血管破裂或阻塞等現象,導致腦溢血或腦梗塞。

  • 糖尿病

膽固醇與胰島素有密切關係,因此糖尿病患者通常合併高膽固醇血症。

  • 中樞性眩暈

因椎基底動脈硬化而導致頸部僵硬、緊繃、痠痛及耳鳴、嘔吐、頭暈。

 

二、人體膽固醇的合成機制

 

由於膽固醇是在肝臟合成的。一連串碳連結起來的脂肪酸,到了肝臟會先被切斷成一對一對由單鍵結合的碳,這是製造膽固醇的原料。

一條有18個碳的飽和脂肪酸LDL,會變成9組「碳-碳」的零件。而不飽和脂肪酸HDL的雙鍵「碳=碳」則不能直接製造膽固醇。

 

所以說,如果飲食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佔的比例高,相對地,膽固醇的存量就愈少。因此,醫界、營養學界常建議,食物中脂肪的比例不要超過三分之一,同時儘量以植物油(含不飽和脂肪酸)代替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避免身體攝取與製造過多膽固醇。

 

只是,即使飲食中只有不飽和脂肪酸,人體為了滿足體內的需求,本身還是會製造膽固醇。因此,釜底抽薪之計:若欲避免膽固醇過高,要從減少攝取製造膽固醇原料(飽和脂肪酸)做起。

 

三、總膽固醇正常值與變動的範圍

 

膽固醇可由肝臟自行合成,也可由動物性食物中攝取。

一個健康成年人的血液液中,約含有100克至120克的膽固醇;其中約2/3是由肝臟和小腸壁製造而來,另外約1/3則由食物中取得。

 

在正常情況下,身體自行合成的膽固醇與經食物攝取的膽固醇,會保持一定的比例,不會有膽固醇過高之虞。但現代人的營養過剩,加上運動量不足、情緒緊張,就會擾亂身體的調節作用,產生病變。

 

  • 正常值的範圍

總膽固醇的正常值為130–200mg/dl,平均約190mg/dl。

 

  • 因年齡及性別而變動

1、因年齡而變動

健康者的膽固醇平均值,幼兒為170mg/d1,10歲左右為160mg/d1,20歲左右為170mg/dl,以後會隨著年齡而增高,50-60幾歲時為205mg/d1,70歲以後又會降低,到80幾歲時,降低到l9Omg/dl。

2、因性別而變動

女性比男性稍高,50歲左右平均為210mg/dl。

3、其他變動

另外,懷孕中會上昇,大量抽煙或喝酒時會降低輕微運動時不會有變動。此外,吃高脂肪食物時,總膽固醇值會上昇。

 

四、總膽固醇異常時可能導致的疾病

 

  • 顯示高價時

總膽固醇的臨界值為200~239mg/dl,超過這個值,就必須接受治療,高值時可能是如下的疾病。

1、家族性高膽固醇血症

這是遺傳性強的疾病,會顯示300mg/dl以上的高值,跟腱會變厚,膝蓋會有硬塊。

2、續發性高膽固醇血症

其他疾病併發的症狀,可能是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低弱症,末端肥大症,閉塞性黃疸,脂肪肝,腎病變,肥胖等引起的。

 

  • 顯示低值時

膽固醇值較低時,可能是缺乏酵素引起的原發性膽固醇血症或營養失調。

另外,肝硬化,甲狀腺機能亢進症時,膽固醇會降低。

 

五、若總膽固醇值異常,該怎麼辦?

 

  • 膽固醇較高時

總膽固醇超過250mg/dl時,可能會形成動脈硬化,最好接受治療。

首先要改變飲食,改吃低膽固醇的食品,如果這樣還無法降低就必須配合藥物治療,而肥胖的人則必須減肥。

另外,總膽固醇值超過300mg/dl時,很可能會引起其他疾病,所以必須接受精密檢查。

 

  • 膽固醇低時

膽固醇低於120mg/dl以下時,必須調查家族的病歷,檢查肝臟等。

 

六、何謂HDL膽固醇?

 

血液中的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等和蛋白質結合而成的物質,就稱為脂蛋白,將脂蛋白放在離心機上,會因比重的不同分成開羅微粒體,超低比重脂蛋白的VLDL,低比重脂蛋白的LDL,高比重脂蛋白的HDL等。

 

其中含在HDL的膽固醇就是HDL膽固醇。脂蛋白中,VLDL的量較少,一般所說的膽固醇,大都指包含在LDL和HDL內的膽固醇。

 

在膽固醇中,LDL是造成動脈硬化的危險因子,稱為壞膽固醇。另外,HDL膽固醇會去除附著在動脈內壁的LDL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故稱為好膽固醇。

 

檢查心肌梗塞和腦血痊症的患者,的確大都是LDL膽固醇較高,HDL膽固醇較低。從事粗重工作的加拿大樵夫,或經常打獵的格陵蘭島愛斯摩人,就很少有動脈硬化性疾病,HDL膽固醇也很高。

 

HDL膽固醇比較低,可能是動脈硬化的危險信號,若低於4Omg/dl,最好注意心肌梗塞,腦血栓,高血脂症等疾病。

 

HDL膽固醇降低的原因有抽煙,肥胖,運動不足,糖尿病等, 因此,防治膽固醇異常須從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做起,專家建議注意下列事項──

  • 定期做膽固醇檢查,隨時掌握正確數值。
  • 飲食求清淡,選擇低膽固醇,控制每日攝取量在300克以下,並注意熱量的攝取。膽固醇高的人,要注意蝦子、牛肉、奶油、乳酪等含有較多飽和脂肪酸的食品,並減少脂肪的攝取量。
  • 少量飲酒,能增加好膽固醇,且使血液不易結塊,但勿酗酒。
  • 抽菸易破壞好膽固醇,戒菸可讓好膽固醇回升。
  • 不生氣、緊張,並且重視休閒活動,均有助於降低壞膽固醇。
  • 運動的選擇以耐力性訓練為佳,如慢跑、快走、游泳、騎腳踏車或打太極拳等,每週儘量維持在3至5回,運動時間為20至60分鐘。在開始運動前最好先做「體適能檢測」,由專家開立運動處方,較為安全且有效。
  • 如果飲食、運動治療無效時,即須接受藥物治療。

 

七、治療性的生活形態改變

 

美國國家膽固醇教育計劃推薦一種名為「治療性的生活形態改變(therapeutic lifestyle changes, TLC)」主要內容特色有:

第一步,生活形態改變

  1. 降低膽固醇攝取:

動物性來源才含有膽固醇,含膽固醇最多的紅燈食物是豬腦、牛腦、肝臟、蛋黃、魚卵、蚵、蛋糕、乳酪等。儘量吃魚、白肉、瘦肉,並去皮食用。

  1. 減少飽和脂肪酸攝取:

判別方式很簡單,只要是在室溫中會變成固體的油脂類,都含有高量飽和脂肪酸。比方豬油、牛油、奶油、椰子油等。

  1. 戒菸:抽菸會損壞血管壁,降低好的膽固醇,並升高三酸甘油酯。
  2. 減重:可以改善三酸甘油酯。
  3. 運動:

運動既可減壓又能減重,還可提高好的膽固醇。許多研究顯示,吃對食物、做對運動,兩者都可以達到降低9%膽固醇的功效,最近更有研究指出食物降低膽固醇的效果,和第一線降血脂藥物史塔汀相當。

 

第二步,服用降膽固醇藥物

如果已經努力調整生活形態3~6個月,但血脂仍降不下來,則可由醫師評估是否需要服用降血脂藥物。

 

如果有:

‧早發性冠心病家族史

‧糖尿病

‧高血壓

‧高密度膽固醇小於40mg/dl

‧吸菸

‧男性大於45歲、女性大於55歲

等等危險因子的患者,可以同時從生活形態和藥物著手治療。

 

目前治療高血脂藥物,大致可分為五類,包括纖維酸鹽衍生物、膽酸結合樹脂、菸鹼酸、史塔汀,以及最近問世的膽固醇吸收抑制劑。當單一降血脂藥物不足以將血脂肪降到目標濃度時,可能要合併使用多種藥物。

 

八、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食物

 

以下介紹8種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食物:

1.黃豆

豆類是大自然中,最便宜、最普遍、最有效的抗膽固醇食物,美國肯德基大學醫學院詹姆士安德魯博士認為。研究指出,每天吃28克的豆類食物,可以降低10%總膽固醇、LDL(壞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想要降低膽固醇,可以把黃豆製品如豆腐、豆漿、味噌列入平日飲食中。

 

2.燕麥片

燕麥中主要破壞膽固醇的物質,叫做「β-聚葡萄糖」,是一種可溶性纖維,能妨礙膽固醇的製造與吸收。研究發現,每天只要吃三分之二杯乾的燕麥片,就能降低膽固醇16%。

 

3.鮭魚

想吃肉的時候,建議你就吃魚。從很多方面來看,魚中的Omega-3脂肪酸都對心臟有好處。如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血壓、三酸甘油脂,也可以預防中風。

單從膽固醇的觀點來看,Omega-3脂肪酸也能增加血液中好的膽固醇(HDL)大大增加。

 

此外,其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魚也一樣可以增加HDL,如鮪魚、沙丁魚、鯖花魚等。

 

4.橄欖油

愈飽和的油(如豬油),愈會增加膽固醇的含量,都不建議使用。

橄欖油因為它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膽固醇,卻可以維持好的膽固醇的量,是最佳選擇,其他如芥花油也有相同效果。

橄欖油近年來不斷受到推薦,還因為橄欖油中發現維生素E、多酚等抗氧化物質,能讓壞的膽固醇免於被氧化。

傳統用油如麻油、花生油,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僅次橄欖油、芥花油一級,可以搭配使用,例如燙青菜後滴幾滴麻油,也對心臟有益。

 

5.蘋果

蘋果和其他含有豐富果膠的水果,都可以降低壞的膽固醇(LDL)。

法國的研究人員讓一組男女每天都吃兩三個蘋果一個月後,發現他們的LDL都降低了。

最近還發現蘋果中還含有另一項物質維生素K1,也能延緩LDL氧化。

 

6.葡萄柚

葡萄柚中有一種可溶性纖維可以降低LDL,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研究發現,每天吃兩杯半的葡萄柚果肉,可以降低10%的LDL。

其它含有可溶性纖維的食物,也都可以增加膽固醇的的排泄,如木耳、菇類、海帶、洋菜等。

 

7.茶

近年來發現,綠茶、烏龍茶中的多酚,可以提高好的膽固醇。

普洱茶萃取物的實驗中,也發現可以降低血液中膽固醇量。

 

8.大蒜

紐約的研究人員研究發現,大蒜可以降低總膽固醇,也可以降低壞的膽固醇。在西雅圖的實驗也發現,每天服用1粒相當於3瓣大蒜的大蒜油丸,也可以增加23%好的膽固醇。

九、吃蛋會膽固醇過高迷思?

 

許多人擔心膽固醇過高而不敢吃蛋,「一天到底可以吃幾顆蛋?」一直備受討論,營養師及醫師指出,《美國飲食指南》已刪除飲食中的膽固醇限制,且多項實驗證明飲食中的膽固醇不會直接對血液膽固醇造成影響。

 

台中榮總新陳代謝主任李奕德說,其實人們吃下肚的膽固醇大多還是從腸胃道排出,但是膽汁還是會把膽固醇回收。他指出,過去有研究指出,若食物本身膽固醇偏多,造成血液中膽固醇的變化其實不大。他強調,一天吃一顆蛋對於糖尿病或一般人血中膽固醇上升的幅度都不高。

 

但是,「吃蛋就沒有上限了嗎?」李奕德說,膽固醇的控制關鍵在於肝膽功能的運作,肝臟功能好可以回收膽固醇多,使得血液中的膽固醇量會下降。鍾佳君指出,東方人大多習慣認知:「一個禮拜不能吃超過幾顆雞蛋」,但她認為一天一顆目前仍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