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的秘密

不能說的秘密

楊惟雯

 

未來,可能是一個本末倒置的經濟社會?

 

一、人類的基本需求

 

人類的基本需求包括了空氣、水、食物、陽光、住所、繁衍、能源、教育、醫療和自由等……,當絕大部分人的基本需求都可以輕而易舉的得到滿足,這就是豐裕時代。

 

二、馬克思的商品價值理論

 

在馬克思的商品價值理中,將商品分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馬克思將貨幣也劃歸為商品,不過是承載“交換價值”的一類特殊商品),在早期,人類進行商品生產和買賣的核心原因,是因為想要得到商品的“使用價值”。

 

但工業革命後,由於蒸汽機、電力和機器的使用,大規模生產方式被採用,再加上科技進步,用了大概200多年的時間,人類很快就擺脫了最基本的生存問題(食物),1970年代以來,在民眾的基本溫飽問題解決後,商品的使用價值不再是大多數人孜孜以求的東西了。

 

此時,人們開始追求“交換價值” 的物質慾望,這樣一來,貨幣在經濟體系中的作用被大大的提升,然後逐步變成了人類在經濟活動中的最終目標(累積財富、為了滿足未來的不確定的某種欲望)。

 

三、實體經濟這麼小,虛擬經濟卻愈玩愈大

 

在古典社會,經濟體系非常簡單,就是商品與服務的簡單需求。

但進入工業社會,特別是1970年代以來,經濟體系在很大程度上分成了兩類:

一類是“實體經濟”和古典社會完全一樣的真實的商品和服務,

第二類是所謂虛擬經濟(Fictitious Economy),或叫貨幣經濟(Monetary Economy),包括了股票、期貨乃至各種衍生的金融資產。

 

實體經濟是指那些在生產過程中實現了物質轉換和價值轉換的經濟活動。

虛擬經濟是指不從事實際生產、不參與價值轉換和價值創造而直接“以錢生錢”為目的的所有經濟活動,其投資回報純粹來自資產價格本身之上升或下跌。比方股票、國債、房屋產權的買來賣去。

 

所以,當代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總量,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經濟 = 實體經濟(商品和服務貿易)+ 虛擬經濟(金融資產交易)

而2014年,用GDP來計算全球的實體經濟,其總額大概是77.3萬億美元;然而,虛擬經濟的總額卻大到普通人難以想像。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各國央行和金融機構的資料統計:金融衍生品未平倉合約名義價值2012年底為633萬億美元;股票市場有70萬億美元,債券市場約60萬億美元(僅美國國債就有18萬億美元),房地產市場217萬億美元……

 

以原油為例。2013年,人類生產和消費的原油總量為330億桶——也就是說,實際經濟的石油交易量約330億桶;那你猜猜僅CME(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和ICE(倫敦洲際交易所)的石油期貨一年交易總量有多少?

答案是:3520億桶!

這樣,我們就可以刻畫出當前世界經濟體系最簡潔的框架。

 

四、證券化與虛擬經濟膨脹

 

為什麼在過去的40年裡,人類的虛擬經濟如此狂飆突進?

華爾街有句名言:“如果你有一個穩定的現金流,就將它證券化。”正是通過將實體經濟的各個行業和實體財富形式證券化,虛擬經濟的規模開始象吹氣球一樣不斷膨脹。

 

以1972年,美國發明可轉手的房地產的資產證券化為例, 1982年,RMBS發行額首次超過500億美元,到了2003年僅機構擔保的RMBS總額就增加到2.13萬億美元之多,還有1萬億美元的非機構擔保債券,到了2006年更是增長到5.6萬億美元之巨。

不僅實體經濟被證券化,一些能產生現金流的金融資產標的,更是被以多種多樣的方式二次、三次證券化。例如,金融機構又開發出金融期貨、期權、互換等大批金融衍生品,一開始都是作為金融對沖工具而出現,但隨後不久,這些金融衍生品都變成了可供交易的金融資產。

這些“金融創新”產品迅速在美國金融市場流行之後,很快就擴展到歐洲、日本等地,然後變成了一個世界性的交易品種,然後每天都有數萬億美元資金在其中進進出出,目的僅僅是為了從金融資產的漲跌之間獲利。

到1990年代後期,虛擬經濟的規模就已經超越實體經濟。

 

五、供需是個偽命題:

 

有人問了,虛擬經濟和實體經濟運行的邏輯有區別麼?

基本上,二者根本就是相反的邏輯模式。

在“實體經濟學”,都假定人都是為了使用價值而獲取商品和服務,所以對消費者來說存在著邊際效用遞減理論,對於生產者來說,也存在著邊際成本下降理論。

 

但是,虛擬經濟中的金融資產,因為購買和出售都只是帳戶數字變遷,從購買者(消費者)的角度看,並沒有什麼邊際效用遞減原則,而是越多越好,誰也不會嫌帳戶上的錢太多;從供應者(生產者)的角度來看,金融資產一旦被設計出來,就可以批量化生產,也並沒有什麼邊際成本遞減原則。

 

更重要的是,實體經濟裡面商品和服務價格基本符合價格上漲需求減少,價格下跌需求增多的特點,但虛擬經濟卻是價格上漲引發進一步的上漲,直到不斷突破大眾心理預期,價格超出資金供給能力,價格開始出現突然性崩潰;接下來,價格下跌引發進一步的價格下跌,直到遠遠跌破大眾的心理預期,跌破基本成本,然後出現大反彈。

換句話說,傳統實體經濟的一系列經濟理論都經無法支撐和解釋當前的經濟形勢!

 

六、泡沫的情景 (A Bubble Scenario)

 

自從雷曼兄弟銀行於2008年9月倒閉後,全球央行已透過量化寬鬆計劃(QE),已挹注了12兆美元以上貨幣進入金融市場,而且尚在加槓桿中。現在,全球已貨幣泛濫。

 

透過量化寬鬆計劃(QE)釋出大量的流動性,不斷推升各國股市、房市等資產價格。目前,全球資本市場到處都是泡沫。

但量化寬鬆計劃(QE)對實質經濟的影響則不明顯。反而,負利率與非傳統貨幣政策,已愈來愈出現反效果。

 

七、當QE不擇細流,貧富不均的陰霾巨幅放大

 

由於QE並未進入實体經濟激勵直接投資,反而以間接投資方式流竄於資產市場,製造了各種資產泡沫不斷上漲。

 

而富人較懂得操縱財務槓桿瘋狂逐利,以擴大其財富(華爾街之狼)。

以美國為例,看看美國的貧富差距有多大?

根據政策研究機構(IPS)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美國前20名富人目前財總值達7320億美元,這意味他們的財富較後端1.52億人(即後50%美國家庭)的財富還多。IPS機構主管何克西(Josh Hoxie)說:「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的手裡」。

 

但此貨幣面虛胖所拉大貧富差距,已扭曲馬克斯的實體經濟剩餘價值的分配概念,此將加深社會對立與仇富心態(佔領華爾街),製造社會不安。

而且維持低利率於一段很長期間,會誘引個人舉債(財務加槓桿),一旦未來升息,將更增加債務負擔。這意味,到了某一天,經濟和社會動盪將無可避免。

 

而負利率更重創銀行造血功能,扭曲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正向循環,未來也將動搖資本主義的根本。

 

八、當QE掉入流動性陷阱,實體經濟仍欲振乏力

 

在實體經濟停滯及量化寬鬆(QE)不斷加碼下,全球已陷入負利率陷阱而不能自拔,而決策當局所期待的通脹水準,卻姍姍來遲。

而負利率已為全球存款人與退休人員,製造了問題,退休基金的壓力日益嚴重。

已實施QE十年了,為何仍出現當前實體經濟欲振乏力局面?

吾人可用下列這一等式解釋如下:

實體經濟欲振乏力 = 缺乏殺手級產品問世 + 高債務水準

+ 人口老齡化 + 自動化取代人工

1、缺乏殺手級產品問世:無法刺激直接投資及消費增加;

2、高債務水準:房價和醫療價格高漲,薪資和工作不穩定,也抑制消費增加;

3、人口老齡化:到2050年,世界老齡人口將增加8.85億人,其中很多人將會增加儲蓄(減少消費),以用於養老;

4、自動化取代人工:生產技術創新和自動化生產取代人工,推動大量生產和供給價格下降,同時,也製造了結構性失業。

這四個因素導致直接投資和消費停滯、貨幣流通速度減緩,QE反將成為戒不掉的癮。

 

九、停不住的印鈔遊戲,是個美麗的錯誤

 

繼美日之後,歐洲央行於2015年3月也推出了大規模量化寬鬆計劃(QE)。要知道,歐洲央行並非孤立存在。歐元區經濟規模龐大,生產毛額(GDP)逾13兆美元,佔全球生產量的21%。

 

最近,愈來愈多國家已淪落負存款利率地步。

但由於QE並未如預期激勵企業加大直接投資,在全球有效需求不足下,各國只有透過匯率與貨幣戰爭,爭食這塊餅。亦即當一國降息(貨幣政策),往往被其他國家競爭性的調低利率所抵銷。所以,想利用匯率貶值,以增加全球競爭力,以攫取更多的全球需求,如同緣木求魚,也是一場遊戲、一場空。

 

而且,只要美、日、歐持續積極挹注資金(搜括由債到股)進入金融體系,其它國家央行就不能採升息緊縮政策。因為透過匯市引動,升息國家將會在其經濟體內,引發巨大災難。因此,這一場貨幣印鈔、競貶,已成為不能說的秘密。

 

另外,由於QE失靈,我們已看到中國在政策上進行的巨變:例如中國轉向供給側改革,加上,川普為了連任不擇手段,未來全球將是財政刺激、QE(直升機撒錢)及貨幣貶值亂箭齊發。

 

但所謂亢龍有悔,出來江湖混的,借的總要還回去,一旦過多金錢回頭追逐商品,一場惡性停滯性通膨將揮之不去。當然,屆時躺一地的,仍是無辜的韭菜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 tlovertonet
    tlovertonet 2023 年 12 月 17 日 上午 3:14

    I am not sure where you are getting your information, but good topic. I needs to spend some time learning much more or understanding more. Thanks for magnificent info I was looking for this information for my mission.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