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去風險」與中國「產業升級」

全球供應鏈「去風險」與中國「產業升級」
2home.co 楊惟婷

「全球化」與「經濟開放」是數十年來推動人類物質富裕的重要關鍵。
回顧在「全球化」擴張年代,各國依「要素稟賦」所提供的便宜大宗原物料和低廉的勞動力來生產物美價廉商品,此有助於抑制通膨,讓全球享用30年的物美價廉生活物資。

然而,自從2017年川普開始對大陸發動貿易戰後,自由貿易進入黑暗期。
近幾年,拜登為了連任也以「反中」來撈選票,中美關係短時間內似乎無解。
加上,拜登加碼「供應鏈」回美,及「友岸外包」東協、印度,致自由貿易孕育的全球供應鏈胎死腹中,而供應鏈墊高成本,更催生「停滯性通膨」。

再從更長的歷史視角來看世界,美國曾經偉大乃受惠於自由開放、拓荒精神創造的「全球化」利益。如今美國不反省連年「好戰」的國力耗損、毫無節制「印鈔」培養的過度消費惡習,反向以「圍堵」取代「開放」,美國距離「偉大」其實將愈來愈遙遠。4000年前大禹治水,都懂得不能用「圍堵」手法?2400年前蘇秦的「合縱」,最終仍不敵張儀的「連橫」手法?拜登還玩「第一島鏈」的遊戲?

另在中美對抗、全球供應鏈重構中,若是中國大陸能夠順利完成「產業升級」,則又何嘗不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尤其,中國大陸這次「產業升級」是將資源引導到電動車產業,這是工業革命以來,G7崛起之道。方向對了,將資源騰籠換鳥,再由國內500家車廠自相殘殺,已存活下來的獒犬,未來將俯視這個世界。

一、「修昔底德陷阱」與中美對抗

中國大陸於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前,出口名列全球第七,占世界出口比重僅3.9%,同年美國出口占世界比重12.3%,為全球第一。

2009年中國大陸出口占比升至9.6%,首次躍升全球最大出口國,隨後連年居冠,出口占比也逐年遞升,至2022年出口達3.6兆美元,占比14.4%,名列第二的美國出口2.1兆美元,占比8.3%。

(一)紅色供應鏈崛起與美國推動供應鏈「去中國化」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指出,「中國要謀求發展,擺脫貧窮和落後,就必須開放」。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借鑑日本、亞洲四小龍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的經驗,採取進口替代和出口促進併行的策略;遵循「比較優勢」原則,利用人口紅利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在有計畫的產業政策和「全球化」潮流的助威下,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大陸經濟能高速成長,又得益於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發展,大陸挾其人口紅利、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比較優勢,加上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環境逐步改善,以及提出一系列配套的產業政策和優惠措施,吸引外商直接投資,促進大陸有效地融入國際供應鏈中。

大陸並適時運用「市場換技術」策略,透過大量的合資、合作開發、合作生產、引進技術等路徑,獲得外國較先進的技術和設備,引進的技術在經過內化吸收,以及人才培育和流動等方式產生外溢效應下,使得產業技術水準快速提升。
尤其中國大陸加入WTO後,跨國企業在比較利益驅動下,加快速度向大陸轉移產能,並促使大陸成為「世界工廠」。

隨著大陸融入國際供應鏈愈深,各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存度也愈來愈高。目前中國大陸製造業總產值已居全球第一位;在國際產業鏈中的地位,大陸也逐漸從加工組裝環節走向附加價值較高的產業鏈結提升。

不過,相對於先進國家,整體而言,大陸自有的核心製造技術仍然缺乏,組裝加工仍是價值的主要來源。而價值鏈中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如研發、關鍵零組件之生產,以及下游部分如銷售和服務等,大多仍控制在先進國家手中,尤其半導體產業就是其中最典型例子。

近年,中國大陸並展現強烈的企圖心,推出「中國製造 2025」等戰略規畫,幾乎傾全國之力投入資金和人才培育,試圖突破瓶頸,欲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而半導體短板產業,目前正成為拜登狙擊的主要目標。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常是以「國家安全、不正當手段取得外國技術、侵犯他國智財權、從事不公平競爭」等作為經貿制裁理由。從近期美國對大陸發動制裁清單,都聚焦在高科技產品,顯示美國已擔心大陸高科技產業快速發展、經濟崛起將對美國造成威脅。

中美啓動貿易戰後,美國更逼迫跨國製造業撤離中國大陸、回流歐美各國,欲重組全球供應鏈來對抗「紅色供應鏈」,以奪回產業價值鏈上的全球主導地位。

(二)從美國《通膨降低法》看供應鏈「在地化」的「通膨」效應

因為中美對抗,拜登簽署《通膨降低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此代表「美式保護主義」抬頭。而自由市場已死,「選邊站」成為時代的嘆息聲。

2022年8月16日拜登簽署晶片與科技法案,撥款520億美元鼓勵半導體生產回歸美國,財長葉倫也提倡「友岸外包」概念,讓供應鏈分佈在友好國家,避免斷鏈。但此份窩藏「全面稅收、氣候和醫療保健法」的怪法,要求汽車製造商必須在北美組裝電動車,才有資格享受7,500美元的減稅優惠,未來「供應鏈在地化」,將成為所有跨國企業無可迴避的挑戰。

現在,全球供應鏈重組成為市場相當關心的議題,「供應鏈在地化2.0」成為跨國企業未來生存新趨勢,包括手機、汽車組裝、服飾品牌、醫療器材等產業,都開始朝向「就地供應」產銷體系重建,以期規避貿易政策、物流、環境等造成的企業風險。

其實「去全球化」將是一場高風險的博弈,將扭轉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結構性通縮趨勢。因為,「就地供應」產銷體系重置成本很高,光「折舊提列」即要全球人民買單。亦即供應鏈「在地化」將會催化通膨升高,且人力短缺的「薪資通膨」無法透過「升息」手段來解決。

目前跨國企業受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必須重建傷痕累累的供應鏈、且緊繃的勞動力市場更讓勞工不斷要求加薪。所以,跨國企業「轉嫁」產品價格,而勞工實質薪資卻追不上通膨,「停滯性通膨」恐悄悄回歸中土世界。
因此,只要全球供應鏈架構重組仍在劇烈轉變中,全球物價仍會居高不下。
未來,各國也將浮現「低失業通膨」的弔詭現象,如同美國在重劃菲利普曲線。

因此,在去全球化和重建供應鏈過程中,除非Fed 引發大規模經濟衰退,才能讓通膨大幅下滑。否則,通膨未來仍將是Fed難題。因這種結構性通膨不是 Fed只靠「升息」就能對付的難解之題。

(三)「供應鏈在地化」將造成全球經濟規模縮減!

目前,各國爭相施以「補貼」強化本國「供應鏈在地化」。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喬治艾娃(Kristalina Georgieva)呼籲,地緣政治緊張之際,各國加強維護工業供應鏈,同時也需避免引發新冷戰。
IMF示警,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推升全球「經濟碎片化」的可能,並增加金融穩定風險,將衝擊全球經濟規模縮減約0.2%至7%。

為了世界的穩定與繁榮,喬治艾娃呼籲各國「供應鏈在地化」不要太過火,以致損害全球貿易體系,「若我們不能保持理智,這將傷害每個人,全球中產階級都需付出代價」。

中美之間的鬥爭,可能導致貿易路線受限,國際貿易的比較優勢效益折損、供應鏈成本大幅升高,最終導致通膨、經濟衰退的惡性循環,這也是IMF為何建議開發中國家不要在兩大國之間「選邊站」,以免沈淪在「停滯性通膨」中。

二、中美對抗能「完全脫鉤」嗎?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看世貿組織(WTO)公布的2022年全球出口排名,在美國各方圍堵下,大陸連續第14年名列全球出口排名第一,而且占世界出口比重達14.4%,比疫情前2019年的13.2%還要高。

這說明美國國力雖然強大,但在自由貿易的面前仍然渺小,在自由貿易的歷史長河裡,拜登的《通膨降低法》干預跑跑龍套還可以,若要左右全局只怕是會溺斃的!Why?

■美國勞工大爺沒年薪7萬6美元請不動—缺工啊!

當供應鏈「在地化」,美國企業馬上面臨勞動力不足的情況,美國人民馬上必須為產品漲價買單!

根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 (Fed) 最新的消費者預期調查,在當前勞動力市場緊張的情況下,3月保留工資上升至 75,811美元,較該行2022年11月調查結果提高約2,100美元。(保留工資是勞動者對未來職業工資的心理預期價位,即勞工參與勞動市場的最低要求工資),因此美國企業主恐得開出年薪近 7.6萬美元的價碼,才請得動新勞工。

控制工資是 Fed 的關鍵目標,因為 Fed 試圖在不引發經濟衰退的情況下,將通膨率降至目前 5% 以下。然而,由紐約 Fed 的調查表明,Fed 試圖要抑制大眾對薪酬和物價上漲的預期仍是艱鉅任務。

其中,男性勞工期待的工資更高。男性勞工 3月保留工資較2022年11月的調查增加 3,200美元,達到 88,900美元,而同期女性保留工資則增長 1,400美元,達到 63,100 美元。

此外,有無大學學位的求職者之間的保留工資差距也擴大了。自疫情開始至 2022 年 3月,不具大學學歷求職者的保留工資從 48,800美元飆升至 62100美元。
與此同時,至少擁有大學學位以上的求職者,過去一年保留工資持續增加,自 81,800 美元上升至 97,300美元。

■蘋果供應鏈斷得開大陸嗎?

拜登政府打壓大陸不手軟,不斷加大美企赴中投資管制規定。
在美國倡議「友岸外包」加速產業供應鏈移出中國大陸下,蘋果生產基地也移往印度,衝擊最大是鴻海鄭州廠,接下來的產業供應鏈重組會更加激烈!

4月份,蘋果執行長庫克剛結束北京的中國企業家高峰論壇後,馬上又現身印度,為印度蘋果門市展店造勢,除了開啓印度市場,將來印度也將逐漸取代蘋果在中國的生產基地角色。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企業,蘋果可以說是動見觀瞻。

■「友岸外包(Friend Shoring)」的印度扛得起「亞洲製造中心」的擔子嗎?

在西方企業尋求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之際,印度正竭盡全力吸引外國公司,以期成為全球製造中心。

美國企業與印度之間的製造和供應鏈合作夥伴關係,正在進一步深化。
例如波音4月份剛與印度航空簽訂一紙天價合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美國航太巨擘將為印度最大的航空公司供應220架飛機,總金額高達340億美元,創民航史上最大筆採購合約。

事實上,其歐洲競爭對手也有吃到印度購機的大餅。印度航空這次總共買了470架飛機,除了向波音買190架737Max飛機、20架787和10架777X,還向空中巴士訂購250架客機。

這筆交易可能會強化波音擴大印度供應鏈和提高當地生產的計畫。而印度航空業的發展將為當地委外、技術和維修服務創造更多的商機。

而波音與印度航空的合約,正凸顯出包括蘋果、三星和諾基亞在內的全球大企業,正加速在印度設立製造據點。

「印度製造」正積極取代「中國製造」,成為亞洲另一個製造中心。
早在2014年,印度就啟動「印度製造」的宣傳計畫,目的是提升印度做為全球製造中心的形象,並鼓勵跨國企業在印度生產。
然而目前事實證明,將製造業提高到GDP的25%(該計畫的一個關鍵目標)仍難以實現。

而新加坡國立大學國際貿易和投資經濟學家帕里(AmitenduPalit)指出,「成為全球製造中心是印度政府的既定政策目標,智慧手機和半導體等產業從中國撤出的全球趨勢,對於印度來說是良好的契機,顯然也是印度希望積極引進供應鏈的主要領域。」

工業成長對於實現印度成為全球製造中心的願望至關重要,而印度的潛力自然無庸置疑。

不過,印度想要成為「世界工廠」的夢想還必須克服存在許久的諸多障礙,包括令人生畏的官僚作風、落後的基礎建設和錯綜複雜的繁文縟節。
此外,缺乏熟練的勞動力和創新、生產質量低落以及不願採用快速發展的技術也都是阻礙成為製造中心的路障。

■「友岸外包」的越南,缺水、缺電?

過去幾年,越南一直是生產基地移轉的熱門首選目標,也是亞洲最具活力的經濟體之一,得益於電子製造業和其他輕工業的強勁外國投資。南韓的三星更是以北越為主要生產基地,越南的出口有四分之三是由外資創造的。

例如戴爾(Dell)創辦人Michael Dell,要求客戶減少對中國零組件依賴,台灣個人電腦、筆記型電腦的生產基地幾乎都在中國,Dell這個指令下達,林百里的廣達立即採取行動,部分生產線將移到越南。

但隨著全球需求下滑,越南經濟在2023年恐將面臨更多挑戰。
近期公布的越南第一季 GDP為 3.3%,令經濟學家感到意外,這一數字遠低於預期,為 2011年至 2023年 12年間最低增幅。
GDP 表現平平不僅受到出口下降拖累,用於生產的進口同時下滑,表明生產商對近期復甦並不樂觀。

全球經濟榮枯轉嫁的風險,對越南以「代工」為主的經濟體質,影響甚鉅、工廠訂單的消長風險也甚大。
數據顯示,1月至 3月,越南整體出口年減 11.9%。其中,智慧手機第一季出貨量年減 15%,出口金額降至 130億美元,而電子產品出貨量年減 10.9%。

此外,在這個關鍵時刻,越南共產黨卻發生路缐之爭,總書記阮富仲的基本教義派鬥倒阮春福的改革開放派,越南出現質變與量變。
阮富仲掌握大權,越南立即開始肅貪,西貢銀行的張美蘭被捕,越南地產商人人自危,房地產泡沫也跟著吹破,越南也出現房市、滙市、股市三殺的局面。

2022年河內股市大跌55.5%,胡志明股市跌37.6%,2023年股市仍蟄伏在低檔,成了全世界最弱勢的市場。而越盾更是跌跌不休,頻創新低。

2023年,越南經濟更出現致命危機,上半年多達10萬家房地產公司倒閉。
回顧越南房價從2010到2022年漲了15倍,胡志明市部分房價竟超過東京銀座及深圳,除了政商關係炒房外,也跟美國升息刺破房市泡沫有關,很多開發商跑路,令房市疲軟不振。

牛津經濟研究院的ThengTheng Tan 在一份報告中也指出,越南房地產行業收縮所引發的違約事件,可能會成為越南經濟面臨的主要內部風險。
此外,越南持續打擊腐敗的運動,也讓投資者望而卻步,其也影響到了投資審批的正常流程。政治體制改變,經濟發展也會跟著出現變化,越南的下一步怎麼變?值得仔細看下去!

除此之外,6月受高溫熱浪持續影響,越南電力供應已達到極限負荷,不得不實施輪流停電,越南北部工業區備受衝擊,設廠廠商包括富士康、三星、佳能、立訊等跨國電子大廠紛紛停電、停產。

值此仲夏,越南受高溫熱浪持續影響,電力短缺危機,包括蘋果供應商、三星在當地的廠房也都面臨輪流停電衝擊。而此電力短缺問題,凸顯越南需要解決基礎設施問題,才有機會與大陸匹敵。所以想取代大陸供應鏈,越南「缺電」夢魘準備好解決方案了嗎?

■脫鉤「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代價將會很大!

美國人民長久以來的「過度消費」已成習、「寅吃卯糧」成慣性,所以,短期內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產能是難以替代!

除此之外,中國大陸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脫鉤的代價將會很大!
此可由近期,美國各部會高官及美企CEO排隊訪華,可看出端倪。

例如在2023年3/25日於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即有不少世界500強企業高管與會。
在3/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到訪中國的蘋果董事長庫克也明確表示,蘋果立足中國的長期計畫沒有改變。美中貿委會會長艾倫到北京前也表態,美國企業對繼續開拓中國市場充滿期待。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5/30日在北京會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秦剛表示,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致力於為包括特斯拉公司在內的各國企業打造更好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秦剛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創造前所未有的增長潛力和市場需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馬斯克則表示,中國人民勤奮、智慧,中國發展成就理所當然。美中利益交融,如同連體嬰兒彼此密不可分。特斯拉公司反對「脫鉤斷鏈」,願繼續拓展在華業務,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5/31日第19屆「全球中國峰會」將於在上海開幕,摩根大通集團CEO戴蒙(Jamie Dimon)時隔4年首訪大陸。英國《金融時報》觀察指出,摩根大通想要「學會適應」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而戴蒙此行也凸顯美企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所做的努力。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中國大陸監管機構批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成為中國第一家外資全資控股的證券公司,是中國金融市場開放進程中的里程碑,上投摩根基金也將成為中國大陸第6家外商獨資的公募基金管理人。
2023年1月,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通報顯示,摩根大通和渣打銀行同日獲批擴大其在中國的業務。

2023年的峰會,包括輝瑞、百度和星巴克CEO在內的中美兩國多位商界重量級人物將現身會場。剛剛迎來百歲生日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也將與另一名美國前國務卿萊斯一同出席線上圓桌會議。
另外,星巴克新任全球首席執行長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這次是他上任後首次到訪中國市場。他毫不掩飾說,「希望未來中國成為星巴克最大的市場。」
納拉辛漢強調,「從人均咖啡消費量來看,中國人均咖啡消費量是12杯,日本是200杯,美國則是380杯。與日本或美國相比,(中國)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間,所以這裡的增長空間很大。」
納拉辛漢表態稱,「中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其團隊得到的所有回饋都非常鼓舞人心,星巴克在中國的發展是長遠的,而我們已做好準備。」

上述動態證明了美國政府對中圍堵、「經濟脫鉤」的政策並不代表美國企業,也不改變中美經濟互補的客觀現實。

事實上,這種「經濟脫鉤」的政治操弄帶來的雙邊貿易下滑,因違反經濟規律,並不符合美國企業和民眾利益,因此難具可持續性。
例如,從中國進口下降直接影響到美國民眾的切身利益。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近發布報告,2022年美國電腦及電子、音響設備等從中國進口下降25%,而美國國內價格則上漲3%-4%。美國家庭將為此埋單。

三、中國大陸對美「科技圍堵」戰略的反擊

■李強精準的起手式—招安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啟第三個任期,值得關注的是,李強取代了李克強出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雖沒有財經背景,不過他上任後的3大起手勢,出手都很精準,光看蘋果執行長庫克、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的動向就能知悉。

李強在上任記者會上就強調施政的重點,包括GDP(國內生產毛額)5%的挑戰,高科技的創新能力,對民營經濟的開發力度只會越來越大,他也強調中國的人口紅利正在形成。

李強隨即在北京召開「中國企業家高峰論壇」,全球重量級企業家上百人參與,其中最搶眼的招牌是蘋果庫克受到最高規格的接待,庫克表示蘋果在中國已經30年,要與中國共同成長。」

另一個關鍵是馬雲,本來雲遊四海的馬雲,這次專程返回中國,此直接破除過去很多傳言,這也代表「反壟斷」風向的轉變。

最後是特斯拉馬斯克,他表示將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力道,尤其是和寧德時代的共同投資計劃,舉手投足之間也都有帶動風向的效果。

■北京拿美光「祭旗」!

大陸反擊美國晶片制裁在5/22日出招了,大陸官方宣布美國記憶體晶片大廠美光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核,大陸國內關鍵基礎設施的營運商應停止採購美光產品,代表未來包括通訊、通訊服務、能源、交通、水資源及金融等涵蓋國家安全與民生的重要公共設施產業,不得使用美光的產品,手段類似美國政府對華為等廠商的制裁措施。

美國政府於2022年底宣布,未經許可的美系先進半導體技術與設備不得出口至大陸,用來牽制大陸發展超級電腦、人工智慧及軍事等關鍵領域。
這是北京對美國宣布制裁大陸先進半導體產業後,所採取的報復行動,未來大陸記憶體晶片供應鏈將出現重大改變。

事實上,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商學院教授史鶴淩曾分析,美光的產品並非不可替代,因此即便懲罰美光,也可以找到替代品,且在大陸政府眼裡,美光是推動美國晶片法案、協助美國打擊大陸半導體產業的幕後推手之一。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此舉突顯中美關係一時仍陷於難以挽回的泥淖中。

■中國宣布管制涉及高階晶片製造的材料「鎵、鍺」出口

中國商務部7/3日宣布,基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將自8/1日起,對「鎵、鍺」2項涉及半導體的材料實施出口管制,出口商必須先向中國商務部提出申請,並報告海外買家的詳細資料,未經許可不得出口。此舉被視為反擊美國對大陸實施半導體設備出口管制的談判籌碼。

「鎵、鍺」等金屬是半導體、5G基站、太陽能板的關鍵物件。鎵被廣泛應用在電動車、手機充電器,以及商業和軍事設備。
據美國地質調查局與內政部發布的報告指出,2018至2021年間,美國有53%的鎵進口來自大陸,另外鍺原料也有54%從大陸進口,依賴程度並不低,後續如何替換來源成為關注焦點,尤其大陸鎵產量佔全球95%以上,鍺產量也佔全球67%以上。此科技戰大概2024年下半年開始壓力就來了,因大陸發展完整半導體製程要5到10年的時間,而美國要發展整體的鎵產業鏈則大概也要10年。這下,大家慢慢來、只是剛好而已!

四、全球「經濟碎片化」的代價

在一個「反全球化」高張的時代,當供應鏈斷裂成「區域化」,失去「規模經濟」經濟體的生產力勢必下行,從本質上來看,膨脹生產成本只是剛好而已!

在一個「反全球化」高張的時代,工作崗位表象上回歸各國,卻因生產要素稟賦不具優勢,造成區域供應鏈的缺工、斷裂,形成生產力低落,徒增生產成本罷了!

全球「經濟碎片化」違背經濟效益,雖造成區域性「低失業」的假像、有利選舉操作,但將伴隨通膨的陰魂不散、老百姓要勒緊褲帶!這是「反全球化」的代價,川普、拜登準備好了!您準備好了嗎?

■若「去風險化」過頭,將使全球「經濟碎片化」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5/25日在「第28屆亞洲未來論壇」提到,全球經濟和多邊貿易體系正面對著「保護主義」抬頭的挑戰,正在削弱多邊貿易體系和全球經濟。
他提到,各國企業尋求「去風險化」可以理解,因沒有人希望在原材料、關鍵零部件或科技上過度依賴單一供應源,但「去風險化」過了頭,最終將使全球經濟更為碎片化和脫鉤。

過去人們視貿易為「雙贏」,但如今,涉及到貿易、投資、金融和半導體等關鍵技術等領域,全球企業皆須考慮「地緣政治風險」進行重組,例如將供應鏈轉移到在岸生產或近岸外包。

黃循財指出,現在全球直接投資流動已經越來越集中在地緣政治立場一致(aligned)的國家。這與過去30年的「全球化」相比,標誌了重大變化。過去30年,投資者根據比較利益考量分配資本,企業在世界各地留下足跡並通過全球供應鏈將它們連接起來,此舉也讓數億人脫貧脫困。

如今,一個支離破碎的全球經濟將使世界分裂成相互競爭的區域集團。貿易會減少,投資會減少,思想的傳播也會減少,所有這些關鍵因素都將使全球的發展中國家更難與先進世界接軌。

與此同時,他呼籲必須繼續強化多邊機構,鞏固以規則為基礎的經濟發展和合作秩序。黃循財形容,世界貿易組織(WTO)是「關鍵的機構」。
他說,「雖然在WTO之外達成的雙邊和區域協議可以是有助益的說『次佳』解決方案,但它們不能替代一個運作良好、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貿易體系,這個體系可以有效地處理關稅、保護主義工業政策、知識產權和爭端解決等課題。缺乏WTO的效率和維護的規則,黃循財認為我們最終會落入『強權即公理』和弱肉強食的體系。」

■拉加德警告:美經濟分裂將增加通膨、損害經濟成長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 (Christine Lagarde) 4/17 日亦提出警告,世界經濟分裂為中美兩大相互競爭的陣營,將威脅全球商業穩定、增加通膨及損害經濟增長。
她表示,供應鏈方面或因此失去穩定性,且無法透過改善供應鏈效率和節省能源,以控制成本。

在地緣政治影響下,富裕的民主國家陣營提出要增強供應鏈韌性,確保它們免受戰爭、疫情、專制國家經濟脅迫的影響。但拉加德認為,國家停止或減少與敵對方貿易,並轉移尋求本土或盟國供應,成本將會上漲,而且,貿易實際上難以完全切斷。例如,歐洲仍有 98%稀土資源依賴中國。
她擔心,如果全球供應鏈因地緣政治而分裂,將增加通膨,短期可能達到 5%,長期的影響仍會額外增加 1%。

五、中國大陸正以「電動車工業」、「內循環經濟」平視世界?

■大陸電動車業崛起,有如70年代「日本第一」翻版

大陸電動車市場正在快速成長,根據統計,大陸在東南亞進口電動汽車的市占率,從2019年的25.7%大幅飆升至2021年的46.1%,一舉超越韓國站穩龍頭寶座。另據中國乘聯會資料指出,中國車廠全力進軍海外策略奏效,2023年 1至3月,中國汽車出口 107萬輛,年增58.1%。同期,日本汽車出口 95.4萬輛,年增長 5.6%。乘聯會還預測,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量將達到 400萬輛,有望全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尤其,大陸在電動汽車電池製造方面同樣居於領先。

汽車工業過去帶動許多先進國家經濟突飛猛進成長,例如1914年後的西歐國家,例如德國,接著日本繼之。目前,大陸在電動車領域遙遙領先,正在複制當年的日本的景象。日本在1975年至1980年代,當時汽車出口也成長5倍,回顧1978年,日本車在美國車市的市占率從6%增至12%,1980年更衝上21%,在1978年至1980年,美國車廠的新車銷售因此銳減29%。

當時美國為了逼日本車商就範,雷根政府讓國會訂出配額或國內成分要求,並堅持日圓非大幅升值不可,進而導致美元兌日圓匯率從240:1降至150:1,日圓急升因此重挫日本汽車製造商的出口競爭力。

電動車時代顯然是中國超越歐美日製造商的機會,造就了中國 EV浪潮席捲全球。自主品牌的強勢崛起也是推動中國汽車出口量增長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外資和合資企業在中國生產汽車並出口到海外市場。
同樣,未來中美勢必引發一場電動車貿易戰,這也是美廠特斯拉被迫降價對抗的原因之一,而美國為反制大陸汽車外銷浪潮,未來恐再度祭出關稅以及其他非關稅障礙。

■中國大陸已成為電動車出口王國

如同當初,蘋果iphone開創智慧型手機,取代了功能手機及相機;而特斯拉則是透過電池,取代了傳統引擎。

由於人類大量的使用石化能源後,付出了生態失衡代價,各國正要節能減碳,減少碳排放,於是全球推廣「電動車」是不可逆趨勢。
目前全球正歷經「第二次汽車產業革命」時期,電動車取代燃油車的長征旅途正在展開,受到全球暖化議題及各科技強國欲搶先佔有領導地位下,推展電動車政策已成為不可逆的方向。

現在,電動車將掀起新一波產業革命,如同人類近代史上個人電腦、網路、智慧型手機等浪潮,大約每隔十年就會出現一波科技革新,而這次電動車的浪潮,規模將來得更大、歷時更長,這塊市場大餅可能將長達 10-20年且將帶來數十兆美元的產業商機。
尤其電動車未來10年將走向智能化,隨著搭載自駕系統與車聯網各種應用,能複製如同過去10年的智慧手機商機。

工業革命以來,汽車工業一直是支撐歐、美、日等工業大國崛起的關鍵因素,未來「電動車工業」同樣在製造技術、電池以及人工智慧在內的電子控制與網路技術領域上,支撐一個「大國崛起」。

2023年第一季,中國已成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23年第一季,中國汽車出口量為107萬輛,年增 58.1%。而日本同期汽車出口量為 95萬輛,年增近6%。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尤其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出口量增加的同時,日美歐車企紛紛從俄羅斯撤退,也使中國對俄出口大幅攀升,助力數據成長。第一季中國汽車在俄羅斯市場累計銷量 6.6萬輛,市場份額達 42.5%,有 6個中國品牌登上俄羅斯銷量排行榜前十位,俄羅斯已經成為中國出口車的最大買家。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從1995年大陸第一輛新能源車起步,實現首個1000萬輛的突破、歷時27年;而從1000萬輛到第2000萬輛下線,僅用了短短1年半時間,目前,大陸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已連續8年穩居全球第一。這些數字變化,展示大陸新能源汽車崛起速度,勾勒出汽車產業正加快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

目前,在新能源汽車的驅動下,大陸汽車行業展現新氣象。2023年前5個月的自主品牌乘用車在大陸市占率達到53.1%、超越外資品牌。業內預計,2023年汽車出口將突破400萬輛,將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出口國。
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的前三大出口目的地分別是比利時、澳洲、泰國。
尤其,數據顯示,中國在東協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已超過韓國,躍居首位。
目前,東協是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新加坡等部分東協國家俱備一定的汽車產業基礎,但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剛剛起步,東協國家電動汽車專用零部件、原材料等相關產業基礎薄弱,產業發展尚處早期。
而中國產電動汽車與韓國產電動汽車的質量相當,且價格低20%至30%,加上東協國家的國民的購買力較低,因此中國產電動汽車價格優勢相對大。

總之,大陸發展電動車產業優勢,除了有上述龐大的本國消費市場支撐外,其關鍵零組件的生產也是未來主導電動車產業走向的重要力量。
例如車用大型電池組,目前大陸的產量佔全球半數以上,技術上已走在全球前端。
另在電動機方面,因為大陸控制全球7成的稀土金屬產出,以及鋰、鈷等大量由大陸把持的非洲礦場出產的關鍵原料,可保證有穩定的原料來源。

■搭載自駕系統與車聯網各種應用,將使中美AI技術競賽再起?

AI技術不僅限於科技公司的競逐,也是大國之間國力的展現。
近日權威期刊《哈佛國際評論》公布報告示警,中國大陸的AI領域正迎頭趕上美國。
報告指出,AI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引發人們對其安全性、道德性的擔憂,以及是否會被用作危險的應用,為未來帶來不確定性風險。

報告提到,美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AI技術,而中國大陸在該領域的發展引起美國高度關注,兩國之間的競爭讓人回憶起過去的冷戰,而在這場冷戰中,大陸將挑戰美國在全球的主導地位。

人工智慧能夠強化經濟及軍事力量,進而增加政治上的優勢;市場預估到2023年,AI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7.5兆美元,由此可見AI對進一步軍事實力直至超越對手的重要性。

當然由於語言因素,AI技術在中國大陸發展不是很理想,因為相較英文,中文更不利於AI訓練。另外,美國對中國大陸部分AI發展關鍵材料的禁運,也可能成為其阻礙之一。

■中國大陸必須以「內循環經濟」平視世界—成為全球第一大消費市場啊!

近年來,中國製造業「低成本競爭」的優勢已有所弱化,但是,中國在消費市場規模優勢卻日漸凸顯。

例如中國大陸的「電動車消費市場」已是全球最大,銷售量超過美日兩國總和,許多知名歐美汽車廠的最大客戶都是中國,而且這些外商早已開始與大陸合作開發電動車。這使得中國的汽車產業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智能聯網等領域的競爭優勢日益凸顯。

目前大陸電動車在政府大力推動下,其市場規模早已超過美、日、歐等國家的總和。未來美、日、歐若要挑戰中國的地位,必須在技術上超越,尤其是電池以及包括人工智慧在內的電子控制與網路技術。所以美、日、歐等國抱團圍殺中國芯片、AI產業,欲拖慢大陸前進的腳步。

全球電動車業進入大競爭時代,一些電動汽車初創公司正掀起破產潮,但製造廠商數量驟減反而是個好消息,例如,2019年註冊的廠商約有500家,但目前已縮減至約五分之一左右,但其中前四大廠家的總市占率高達60%,這也顯示電動車業不再是高度競爭性的產業,反而呈現溫和集中化的局面。尤其,這也顯示電動車產業已經從初期靠政府補助的成長期,逐漸進入成熟期。

回顧汽車產業歷史,美國汽車業在20世紀初期也呈現一片混亂的狀態,當時無論是滾珠軸承技工、蒸汽機修理工、客車製造商、管路供應商及腳踏車製造業者,大家都想分一杯羹。後來經過不斷整併,到1920年代只剩下三家大廠:通用、福特以及克萊斯勒。而大陸情況也正是如此,當大陸電動車業大廠當家,繁榮期才剛開始。

下一階段大陸電動車產業的競爭,就看大陸車廠與特斯拉競爭的結果,其關鍵點可能會落在電子控制技術與人工智慧的自動駕駛系統。尤其在自動駕駛方面,大陸起步較早,與國際大廠技術落差不大,已投入的研發資金足夠與國際上一較長短。尤其是目前大陸的5G通訊建設快速舖開,對於自動駕駛與車用網路系統有較他他國家超前的優勢。如果人工智慧的優勢能確立,加上已極具競爭力的車用電池,大陸的電動車產業可望有數十年的產業榮景。
因此,未來「電動車工業」將是支撐大陸「內循環經濟」的第一根支柱。

另外,汽車工業出口高位提速,說明製造業「轉型升級」正在塑造出口新動能。按美元計價,4月汽車 (包括底盤) 出口額同比增長 195.7%,出口量增長 148.0%,增速都較一季度進一步加快,而且顯示出量價齊升勢頭。
這主要源於中國大陸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現「彎道超車」,正在大幅增加對包括俄羅斯、東協、歐盟市場在內的全球市場出口份額。

因此,當手機組裝產業鏈轉移越南、印度之際,亦透露出中國大陸在騰籠換烏、「產業轉型升級」的策略用心。

■以「內循環經濟」擴張,提昇可支配所得,走向「共同富裕」社會

誠如鄧小平早在1992年「南巡講話」時,曾開示「資本主義可以有計畫,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
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市場,以「內循環經濟」擴張,就足以取代出口衰退的量體。反而,失去「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商品,全世界就必須進入長期的「低失業通膨」時代。

未來,我們可能會見到,中國市場以「內循環經濟」擴張的爆發力,這新的發展格局,可能會將傳統三角結構逐步內化,變成某種程度上的「西部資源、中部製造、東部消費」。此種嶄新格局,背靠西部資源、中部廉價土地人力,又可區域平衡發展,走向「共同富裕」社會。

這幾年北京以很大決心,致力於經濟「脫虛向實」,擠壓金融、地產泡沫,驅趕民營金融資本往「工業4.0」高端製造領域投入;另一方面在農業領域,「鄉村振興」方面,也以國家力量將向農業現代化投入更多資源,以防範糧食危機。

觀察中共二十大後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路線,大陸經濟走向「共同富裕」社會已經定調。其實這也是自鄧小平時代就開始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的延續,只是歐美、西方任性地套用其「價值觀」評定,故不識盧山真面目。

大陸高層下定決心扭轉經濟「脫實向虛」,引導民間資本回到政府所設定的高端製造業規畫之下,即隱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目的。如此,大陸經濟才可以背靠「內循環經濟」擴張,走向「共同富裕」社會。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路,必須堅持走下去

一言以蔽之,中國將在「市場經濟」(右派競爭)架構下,融入「社會主義」(左派扶弱)精神,實現「中國獨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色(中庸之道)。

40多年來的改革開放努力,不僅讓大陸經濟脫胎換骨,也讓大陸在全球經濟與貿易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IMF及WTO統計,2021年大陸經濟總量17.7兆美元,位居世界第二,全球占比高達18.6%,貿易總量6.05兆美元則是世界第一。這兩個占比數字在1978年時,不過僅有1.73%及0.8%,極其微小。

當然,走向「共同富裕」社會的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尤其中美對抗引發西方國家對大陸實施經濟制裁,打亂大陸原本經濟高速成長步調。
但中國式的改革方法論,一向是先試點,成功就遍地開花;大陸經濟過去40多年經濟發展成功經驗,已經清楚證明,想建成「共同富裕」的社會,只有更開放方式吸引全球人才及資本融入、沒有回頭路;面對西方勢力的圍堵,未來也只有更開放的「有容乃大」才能破解美式「保護主義」,才能達成下一個百年經濟榮景目標。

六、跋尾—外資企業「去風險」,而非「脫鉤中國」

2023年中國的消費復甦屬於「K型復甦」,亦即不同收入水準群體的消費復甦步調會出現一定差異。因此,拖累中國經濟進入「弱復甦」。
但是,宏觀經濟周期在2022年10~11月觸底反彈已可確定,只是復甦力道較弱,將出現一定反反覆覆的局勢。

■ IMF的預言:中國5年後將成全球經濟火車頭

4/19日國際貨幣基金(IMF)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到2028年,中國將貢獻世界GDP總增長的22.6%、印度占12.9%、美國11.3%。中國、美國、印度和印尼將集中貢獻全球增長的一半。中國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主引擎,為全球提供更多增長和機遇。

此外,IMF也預計到2028年底時,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所謂「金磚4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接近40%,超過七大工業國集團(G7),表明新興市場國家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主要驅動力。

總體而言,IMF預期今後5年在高利率環境下,全球經濟成長約為3%,前景堪稱30多年來最黯淡。

■林毅夫:中國有望在2030年超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大經濟體

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5/25日表示,若中國未發生「黑天鵝事件」,他有信心下半年經濟會明顯回升,2023年實質經濟成長率有機會超過 6%,且中國經濟總規模有望在 2030年超車美國,躍居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林毅夫說:「從供給側的技術可能性來看,中國應該有 8%的增長潛力。所以中國發展潛力挺大,加上有經濟反彈,所以我認為2023年經濟發展速度應該會高於政府所提到的 5%增長,甚至完全有可能 6%左右。」
另按市場匯率計算,他預測中國經濟總規模可能在 2030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

林毅夫也強調,高新科技一般為多個發達國家擁有。所以中國除了要時刻保持供應鏈靈活性,也要以「新型舉國體制」克服中美科技戰「卡脖子」難題,把關鍵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另外,有關中國「人口紅利」消失的問題,林毅夫並不認同。
他強調,中國經濟成長的重要指標是「有效勞動」,且新增勞動力教育水準不斷提高帶來「人口品質紅利」,這些因素都有助於減輕勞動力數量減少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美財長葉倫:肯定要去風險試圖與大陸脫鈎將是「災難性的」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6/13日在眾議院的一場聽證會上表示,美國試圖與中國大陸脫鈎將是災難性的,是一個大錯誤。
她明確表示,「我認為,我們和中國都能從盡可能開放的貿易和投資中獲益,如果我們試圖與中國脫鈎,那將是災難性的。去風險是肯定的;脫鈎,絕對不可以。」

葉倫說,美國從中國大陸獲得更便宜、種類繁多以及在某些情況下中國大陸擁有技術領先地位的產品中受益匪淺,從對中國大陸的出口中獲益良多;反過來,中國大陸也從美國的出口中受益。

她說,「與中國的良性競爭,就像美國國內企業之間相互競爭,導致更快的創新、更快的技術進步一樣,每個人都受益於更好、更便宜的產品。因此,這是非常有價值的互動,雖然我們確實有需要解決的擔憂,但脫鈎將是一個大錯誤。」

因此,繼布林肯後,美財政部長葉倫7/6日將啟程訪問北京,希望能與中國官員會晤,討論中美兩大經濟體如何負責任管控關係,降低分歧、合作因應全球挑戰。

■外資企業採「中國+N」多元化供應鏈策略「去風險」

過去10年,許多外資企業為了「去風險」,一直在尋找「世界工廠」中國的替代生產基地與市場,亦即稱為「中國+1」策略。
但是10年下來他們發覺,沒有哪個國家能完全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必須結合數個國家才能取代中國,因此西方企業高管們將這種更新版的策略稱之為「中國+N」。

「China+1」 (中國+1),它的是意思是「持續投資中國」,但要「加1個備胎」。會上被提起的備胎候選包括亞洲的印度、越南、印尼,也有北美的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而「China+1」也隱含兼顧中國廣大消費市場的用心。

例如,在中國擁有龐大生產基地的蘋果公司正在越南以及印度這個新崛起的智慧手機製造中心迅速擴張,以蘋果公司電子產品為例,在印度的供應商數量從2018年的7家增長到2022年的14家、在越南的iPhone供應商同時同時從14家增加到25家;同時,也要求緯創、和碩將中國產能轉移立訊,以穩定和中國關係;同樣,立訊也追隨蘋果公司前進到越南設廠、以利出口歐美;最近蘋果公司又加強了從印尼的採購。

近日美國第3大電腦商戴爾公司也要逐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成為蘋果移出中國供應鏈後另一項震撼中國產業界的舉措。這皆是基於避險需求要分散供應鏈的「中國+1」概念。戴爾電腦轉移供應鏈的做法:到2024年逐步停用中國製造的晶片並削減中國製造零組件數量,以及在2025年將50%的產能移出中國。
戴爾與蘋果公司一樣,其供應鏈與生產線將逐步轉移到越南、印度或印尼等亞洲國家,而在中國的產能縮減規模。

西方企業採「中國+N」的原因很明確:沒有哪一個國家可以扛起所有從中國遷出的生產力。越南商業環境較友好,但缺乏足夠的技術熟練工人;印度有大量勞動力,但基礎設施參差不齊;墨西哥靠近美國市場,但與中國的零件供應商距離太遙遠。因此演化成這種「多岸外包」(multishoring)的多元化供應鏈。

當然,,這種「多岸外包」多元化供應鏈的代價很大:必須物色新地點、投資培訓人員、要與當地政府搞好關係、耐心培養新的供應商,但是企業「去風險」也不得不為。尤其,中國工資已水漲船高,正在進行騰籠換鳥、產業升級,低階組裝產業也不受歡迎。

■外資企業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不請自來

美國人民長久以來的「過度消費」已成習、「寅吃卯糧」成慣性,所以,短期內中國大陸世界工廠的產能是難以替代,在「供應鏈在地化」羽翼未成之前,中美經貿合作是擋不住、切不斷的。此可由近期,美國商務部多名高官排隊訪問北京和上海,可看出端倪。

此外,從跨國企業角度而言,「去風險」不是孤立中國,更不是脫鉤中國。企業有自己的算盤要打。美企更重視的是「利之所趨」的投資環境。

例如在2023年3/25日於北京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即有不少世界500強企業高管與會。
在3/25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期間到訪中國的蘋果董事長庫克也明確表示,蘋果立足中國的長期計畫沒有改變。美中貿委會會長艾倫到北京前也表態,美國企業對繼續開拓中國市場充滿期待。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秦剛5/30日在北京會見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秦剛表示,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致力於為包括特斯拉公司在內的各國企業打造更好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秦剛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創造前所未有的增長潛力和市場需求,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馬斯克則表示,中國人民勤奮、智慧,中國發展成就理所當然。美中利益交融,如同連體嬰兒彼此密不可分。特斯拉公司反對「脫鉤斷鏈」,願繼續拓展在華業務,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5/31日第19屆「全球中國峰會」將於在上海開幕,摩根大通集團CEO戴蒙(Jamie Dimon)時隔4年首訪大陸。包括輝瑞、百度和星巴克CEO在內的中美兩國多位商界重量級人物將現身會場。剛剛迎來百歲生日的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也將與另一名美國前國務卿萊斯一同出席線上圓桌會議。
另外,星巴克新任全球首席執行長納拉辛漢(Laxman Narasimhan)這次是他上任後首次到訪中國市場。他毫不掩飾說,「希望未來中國成為星巴克最大的市場。」

連在AI領域掀起旋風的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也想訪問中國大陸。此前,黃仁勳曾提到「晶片可以不在台灣製造,但大陸市場無可取代。」

上述蘋果、特斯拉、摩根大通、星巴克、輝達等國際企業執行長 (CEO) 不約而同訪中,同時也表達對中國市場的期許和信心,皆證明了美國政府對中圍堵、「經濟脫鉤」的政策並不符合美國企業利益,也不改變中美經濟互補的客觀現實。
或許就如同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 Oliver Zipse在一次訪中行程中所表示的,「中國消費者今日的動向,明日將影響世界」。

事實上,中美「經濟脫鉤」的政治操弄帶來的雙邊貿易下滑,因違反經濟規律,並不符合美國企業和民眾利益,因此難具可持續性。
例如,從中國進口下降直接影響到美國民眾的切身利益。由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近發布報告,2022年美國電腦及電子、音響設備等從中國進口下降25%,而美國國內價格則上漲3%-4%。美國家庭將為此埋單。

另外,中美貿易戰、脫鉤斷鏈的同時,國際貨幣基金最近估計,中美關係緊張可能會使全球GDP損失約2%。

反之,現階段中國大陸最重要的任務,是打造一個更加改革開放、利之所趨的投資環境,吸引外資投入,隨著中國大陸供應鏈體系的不斷完善,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跨境往來更加便利,外資企業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前景,自然不請自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