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夜與健康

熬夜與健康

楊惟婷整理

 

睡眠,是人類基本的生理需求,不論達官貴人,或是窮困潦倒之輩,都同樣需要睡眠。

睡眠一旦發生障礙,雖不是什麼大病,卻常會造成身體上、精神上的諸多困擾,如注意力分散、記憶力變差、疲倦、體力衰退、頭昏、頭痛、心情低落等等,可見失眠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及人際關係甚鉅。

 

一、熬夜對大腦的4大傷害

 

熬夜不睡覺,確實很傷大腦。根據美國《高速企業》雜誌的報導,為了了解熬夜對大腦的傷害,有研究人員針對與大腦傷害(例如腦震盪)有關的特定蛋白質在血液裡的濃度進行偵測,結果發現,熬夜的人,這類蛋白質的濃度比睡眠正常的人要高出20%。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Medicine)的助理教授愛默森.維克沃爾(Emerson Wickwire)指出熬夜對大腦的4大傷害:

1、睡眠愈少,愈容易出錯:
如果睡眠不足,大腦的認知處理過程、專注力、記憶力等,都會容易發生疏失,造成錯誤。

 

2、睡不飽,容易變笨:
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結愈細密,學習能力愈強、愈聰明。睡眠時,大腦會自動進行篩選,將不重要的連結捨棄,強化真正重要的連結,並空新的空間,接受新資訊。(睡前一小時吃兩顆奇異果,有助睡眠)

 

3、不足的睡眠是不可能補回來的:
很多人以為,等到週末或假日時,再來彌補之前的睡眠不足。維克沃爾曾進行一項研究,要求一組受試者第一個星期每天只睡3~5小時,第二個星期則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另一組受試者則是兩星期都睡眠正常。結果發現,第一組受試者,雖然到了第二個星期,成績表現有稍許改善,但是仍不如另一組睡眠正常的受試者。

不過,維克沃爾表示,「預存睡眠」卻是可行的。如果你預期之後因為工作忙碌,無法有充足的睡眠,因此在幾天前就開始每天多睡一些,這絕對會有幫助。

 

4、太晚睡導致大腦缺乏緩衝時間:
很多人常常是熬夜到很晚,然後因為過於疲累,只能匆匆上床睡覺,缺少了睡前放鬆的緩衝時間,反而扼殺了創意,因為創意和創新的想法,通常就是在最放鬆的時刻靈光浮現出來的。

 

二、熬夜造成身體健康的25個異狀

 

現代人因為工作壓力或其他因素,常有睡眠不足的問題,長時間下來,對身體造成極為嚴重的傷害。新聞網站Business Insider曾列舉出以下25個因為睡眠不足而引發的健康風險:

 

1.脾氣暴躁:當人們專注在做某件事情時,若因為意外的干擾而被打斷,會產生負面情緒;若睡眠不足,這種負面情緒更會被放大。

 

2.頭痛:科學家至今仍無法找出背後的原因,不過有36~58%睡眠不足的人,醒來時會出現頭痛的症狀。

 

3.學習能力降低:短期記憶是決定學習成效的重要關鍵,睡眠不足的人,短期記憶能力會減弱,也影響了學習效果。

 

4.體重增加:睡眠不足的人,體內荷爾蒙會失衡,不僅食慾增加,而且會更想吃高熱量食物,同時控制衝動行為的能力也會降低,這些因素加總在一起,導致體重快速增加。

 

5.視線不良:睡眠時間愈少,愈容易出現視覺上的失誤,甚至出現幻覺。

 

6.心臟疾病:根據研究,相較於睡滿8小時的人,每天只睡4小時的人血壓會高出許多,因此容易罹患心臟方面疾病。

 

7.反應遲緩:睡眠不足,也會讓你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變得遲鈍。

 

8.容易感染疾病:長時間睡不飽,身體的免疫力會下降,容易生病。

 

9.投資錯誤:根據研究,睡眠不足的人做出高風險的投資決策,導致經濟損失。

 

10.尿液變多:當人們沈睡時,身體會減緩尿液的產生;但若晚上睡眠不足,便會出現「過多夜間排尿量」的問題,必須頻繁地上廁所。

 

11.注意力不集中:如果沒有足夠的睡眠,便無法專注,容易分心。

 

12.疫苗效用減弱:如同前面所說,睡眠不足會導致身體免疫力降低,因此若在這時候注射疫苗,效用也會大打折扣。

 

13.口齒不清:根據研究,若連續36小時不睡覺,說話時容易重複使用相同的字詞、速度緩慢、含糊不清,有時候很像喝醉酒的人說話的樣子,說話沒重點。

14.感冒上身:如果你三不五時,就被傳染感冒,可能是睡眠不足惹的禍。研究顯示,連續兩星期每天睡眠不滿7小時的人,感冒的風險是睡滿8小時以上的3倍。

 

15.腸胃問題多:睡眠不足,容易引起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syndrome)。

 

16.車禍風險高:事實上,睡眠不足的人開車,就如同酒駕一樣的危險,但卻常常被忽略。

 

17.性慾降低:睡眠不足會降低體內睪丸激素的分泌,導致性慾降低。

 

18.忍痛力降低:已經有研究顯示,若晚上睡眠不足,人體對於疼痛的敏感度會提高,同時對於疼痛的忍受力則會降低。

 

19.糖尿病風險提高:睡眠不足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功能,因此增加了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20.做事錯誤百出:缺乏充足的睡眠,導致精神不濟,也會增加工作的錯誤率。

 

21.癌症風險高:關於睡眠與癌症之間的關聯,目前的研究仍在初期階段,不過就目前的結果來看,睡眠不足確實會增加罹癌的風險,特別是大腸癌與乳癌。

 

22.容易健忘:睡得愈少,愈容易健忘,老年時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會增加。

 

23.基因干擾:2013年最新的研究顯示,睡眠不足會干擾基因的正常活動,如果連續一星期每天睡眠不足6小時,會有超過700種基因的活動出現異常,包括與免疫力和壓力有關的基因。

 

24.情緒低落:科學家的臨床研究顯示,晚上睡眠品質好的人,情緒較為正面;若睡眠品質不佳,也會影響第二天的工作情緒。

 

25.死亡風險高:長期睡眠不足的人,最大的風險就是,在短時間內死亡的風險明顯增加。

 

三、熬夜與過勞死

 

在繁忙的工業化社會中,每天加班與過度疲勞似乎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睡眠是養生的重要關鍵,長期睡眠不足,會干擾生長激素分泌與免疫力,也會影響心臟及各器官修復。

 

(一)過勞死的定義

過勞死(英文Karoshi)一辭出自日本,是一種職業性的突然死亡,指的是工作壓力太大或工時長期太長誘發的猝死。

因這些患者大都有疾病存在,卻不自知或不以為意,任由疲勞蓄積,才病發突然死亡。例如由壓力引起的心臟病發作,或是長期疲倦所導致的中風致死。

 

由於過勞死患者的年齡多在20至45歲之間,正值青壯年,是社會的菁英份子、家庭經濟的依靠,一旦倒下,家庭與事業同時受害,令人措手不及。

 

其實,過勞是一種慢性疲勞的過程,台灣每年有30個過勞死案例,其中50%是中風、腦栓塞、腦出血,30%是心肌梗塞,10~20%是肝炎和猛爆性肝炎。男女比例是1:4,所以工作家務兩頭燒的女性,要格外注意。

 

(二)過勞死的危險群

 

「過勞死」與「慢性疲勞症候群」其實都是現代社會持續的緊張、壓力、不斷追求卓越進步、與工作過量等因素下的產物,而其發生率不斷上升也是全世界共同的趨勢。

 

過勞死的原因,主要是長期高強度、超負荷的勞心勞力,加上缺乏及時的恢復和足夠的營養補充,而導致細胞快速老化,一旦這種老化超過一定限度就會爆發過勞死,因此可以說慢性疲勞症候群就是造成過勞死的前兆。

 

對於大多數的上班族而言,日復一日來自工作壓力、精神衝突與困擾,較容易產生所謂的慢性疲勞,其原因可能來自於工作內容的太難或太單調、太重或太輕;作業環境中照明、噪音、空氣品質、高溫或寒冷、有害物質、作業空間、活動區域、作業台、座椅、作業工具等因素;上班時約束時間、休閒時間、輪班時間等制度壓力;工作的適應能力與熟練度,以及工作者本身的條件、工作報酬、通勤、居住、家庭生活與人際關係。
在累積疲勞不斷持續下去,身體會開始感到不適,肩背疼痛、胃部不適、僵硬或頭痛等症狀即為「積勞成疾」,這種情形就是所謂「過勞」。
加上現代人的生活步調緊湊,精神壓力大,造成一些壓力荷爾蒙的過渡分泌,加上不懂的調配生活與休閒,忽略自己大腦所發出的疲累警訊,日子久了,身體各器官也會出現抗議的聲音,自然身體的免疫力也下降。
再加上許多人總是認為自己是健康的,長期忽略身體所發出的警訊,而容易導致過勞死的發生。

總之,超時工作、壓力過大、睡眠不足、沒有休閒,是過勞的主要原因。

長期過勞所產生的身心上的長期壓力,會使一個人的腸胃機能失常、免疫功能失調、情緒低落、焦慮、血壓升高、血脂異常、動脈加速硬化。
一但過勞成為一種習慣,或者成為一個不得不去承受的壓力時,健康狀況將會逐漸惡化。最後,某個突然增加的超時工作,或者突然增加的心理負擔,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於是過勞死就發生了。

 

所以,為避免淪為過勞族群,首要不超時工作,並維持良好睡眠習慣。
另外,並不是只有長時間工作才會導致過勞死,通宵達旦的打牌、打電玩等,過度沉迷於遊戲成癮(英語:Video game addiction、video game overuse),長時間累積疲勞,一樣會導致過勞死。

 

(三)過勞的診斷

 

慢性疲勞的診斷不是一眼就可明辨,醫界把它定義為持續或斷斷續續疲勞達6個月以上,休息也無法改善,並且伴有頭痛、喉嚨病、發燒、耳鳴、肌肉痠痛、衰弱無力、憂鬱、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屏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蔡朝仁也提供以下10大評估指標,包括三高(血壓、血脂、血糖)、禿頭、腰酸背痛、性慾減退或經期混亂、頻尿、腹瀉、記憶力減退、心算能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頭暈頭痛和易怒等。

蔡醫師說,以上有3~5項症狀就算值得警惕的第一期,只要有其中的6項以上就有過勞死的危險,要非常注意。

 

(四)如何提防過勞死?

 

為了避免長期積勞成疾,下列方法有助預防過勞死產生﹕

1、量力而行-凡事不要排得太緊。

2、多睡覺-睡眠不足是引發疲勞的重要因素,每天增加1小時睡眠、疲勞會漸漸消失。

3、多運動-具有健康體適能的人,比一般人更能輕鬆面對困境。

4、注意飲食-三餐定時定量,使身體處於正常的新陳代謝,並且少食高油、高糖、高鹽飲食,照顧心血管健康,以降低過勞死的機率。

5、不計較-少生氣、激動,避免波動的情緒、刺激心血管,引起猝死。

6、糾正不良習慣-菸酒、熬夜等不良習慣,讓身心更疲乏,要適時改正。

7、忙中偷閒-工作空檔伸伸懶腰或起身活動一下,或看看窗外景緻,隨時調整身心。

8、定期做檢查-初步篩檢,可以幫助自已了解機能健康狀況,早期發現可能的病變。

 

(五)如何預防擺脫過度疲勞:

 

1、消除腦力疲勞法:
適當參加體育鍛煉和文娛活動,積極休息。如果是心理疲勞,千萬不要濫用鎮靜劑、安眠藥等,應找出引起感情憂鬱的原因,並求得解脫。病理性疲勞,應及時找醫生檢查和治療。

 

2、飲食補充法:
注意飲食營養的搭配。多吃含蛋白質、脂肪和豐富的B族維生素食物,如豆腐、牛奶、魚肉類,多吃水果、蔬菜,適量飲水。

 

3、休息恢復法:
每天都要留出一定的休息時間。聽音樂、繪畫、散步等有助解除生理疲勞。

 

4、科學健身方法:
一是有氧運動,如跑步、打球、打拳、騎車、爬山等;
二是腹式呼吸,全身放鬆後深呼吸,鼓足腹部,憋一會兒再慢慢呼出;
三是做保健操;
四是點穴按摩。

 

四、熬夜的調養與調整

有時,碰到工作非熬夜不可,若是如此就應該注重陰氣的存續,陰氣與身體組織修補息息相關,因此,在熬夜的時候要適時補充水分與食用蔬菜水果。
水分可以提供給正在熬夜工作的身體代謝滋養,蔬菜水果則可以提供一些營養元素與微量元素,幫助身體修復機能。

尤其熬夜時,身體的陰虛會造成氣弱,所以應避免再吃寒涼的食物,以免寒氣造成身體臟器的傷害;也盡量不要喝茶與咖啡,才不會讓原本就消耗元氣的身體,還要再去應付含有刺激性的飲品。

 

熬夜常造成隔天精神不好,建議可在中午前喝一點黃耆、黨蔘與枸杞煮成的茶,可以幫助提神。但要注意的是,黃耆具有興奮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所以晚上盡量不要喝,若是服用過量造成身體的熱散發出來就容易長痘痘,所以分量要掌握好。

 

總之,熬夜壞習慣會啃蝕健康,要儘量避免。若已經養成長期熬夜的習慣,要提早上床入睡並不容易,唯有循序漸進調整作息,才能逐步將入睡時間調回符合生理時鐘運作的定位。

 

調整熬夜的作息要掌握「早起才能早睡」的原則,人一天的活動力是固定的,要消耗完才會開始想休息。擁有良好的作息,甩開熬夜的壞習慣,就能告別夜的熬煎,面對充滿陽光活力的每一天。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