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蘇菲的世界裡

走在蘇菲的世界裡

楊旭平

 

壹﹑楔子~認識自己

 

在希臘文裡,蘇菲亞(Sophia)就是「智慧」的意思。

曾經有一則故事這樣描述著:

一個年輕人夢想能找到一個無所不知的智者,向他請教獲得智慧的方法。於是他騎著馬,跋山涉水,終於在一處隱秘的山洞找到這位智者。他很興奮,也很渴望地向這位智者求教。智者明白他的來意後,卻只回答一句話:「你的馬在那裡?」年輕人百思不解,後來終於想通了。原來「智慧」就跟他的「馬」一樣,一直都跟在他身邊,只是他一直向外尋找。

 

事實上,人生也有許多類似情境。現代人往往汲汲營營,卻疏忽人生有許多珍貴的、唯美的人事物,一直與我們擦身而過。而我們却忘記用心去感受、用心去抓取,並珍愛一生。

 

另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人生究竟過得有無意義,關鍵在於你究竟用什麼價值觀及態度去面對人生。亦即,你心存開朗,世界即明朗;你心存悲傷,世界即陰暗。因此,為了豐富你的人生,你就必須先為自己建立正向而積極的人生價值觀。

 

人生可以有各種選擇,各種價值觀匯流成一片浩瀚汪洋。古聖先賢中亦有儒、道、墨、法等百家爭鳴。

而本文僅就西洋哲學思潮中探勘,提供你另類選擇。但求一瓢飲,能激發你我,尋找內心世界中,生活智慧的源頭。

 

貳﹑美麗的神話與自然學派

 

恆古以來,人們總是對大自然的未知力量與人生的無常,充滿恐懼與無奈。為了解答這些深藏在人們心中的困惑,出現了許多淒美的神話。這些諸神故事總是既浪漫又美麗。

它超脫生死,並訴說著善與惡二股力量永遠對立與抗爭。它將實際化為幻夢,將我們帶進一個虛無縹緲的世界裡。

 

但是,假如這些神話就是唯一真理,那麼,人的命運將只能永遠寄託在戴爾菲的神諭中。人性將永遠沈淪在宿命論中。人將無力抗拒命運,只能等待神明來解救。凡人能夠出力的,只能透過舉行各種宗教儀式或獻祭,來表達感恩、崇拜與增強神明的法力。

 

然這種宿命說,卻無法滿足哲學家的好奇心。他們拒絕接受這種解釋,並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

 

三千年前,最早的希臘哲學家為解脫宗教與神話加諸在人身上的束縛,試圖為大自然變化背後的真正量尋找合理的解釋。例如,對生命的起源問題:

1、泰利斯認為水為萬物之源。

2、恩培竇可里斯則認為大自然是由一種以上物質組成,而其分合聚散,形成了大自然的變化。

3、德謨克里特斯更提出任何事物皆由最小的「原子」組成。而大自然是由各種形狀各異的原子組成。

 

基本上,自然學派的哲學家已跳出神話的思考方式,而走上哲學的舞台。

他們確信,沒有任何事物會來自虛無。

他們關心的課題是,構成宇宙的基本物質為何?及它們與大自然改變的規則有何關係?

 

參﹑哲學式思考與古典學派

 

人應該擁有更多的空間,來思考他的生命意義。因此,哲學家嚐試用嶄新的思考方式,來詮釋生命的內涵。

 

1、蘇格拉底(西元前470~399年)

他相信人的心中,存在與生俱來的判斷能力,亦即,真理常存我心。

他認為智慧存在每個人心中,因此,他時常用裝傻的方式,刻意向人提出問題,引導他從內心深處悟出真理。

 

2、柏拉圖(西元前427~347年)

他除了認同人有與生俱來的理性外,更相信唯有理想世界才是永恒不變的、絕對完美的。因此,他認為理想比現實事物更真實。他強調人必須用理性來思索事物。

 

3、亞理斯多德(西元前384~322年)

他也認同人有與生俱來的理性,亦即,世人存在真理。但他認為理性沒有天生的概念,必須透過後天感官經驗的累積來充實其能力。因此,他強調人唯有運用感官來感受事物才是最真實的。

 

總而言之,這三位雅典時代的大哲(被尊稱為古典學派),都深信人的心中存在與生俱來的理性(良知)。只是柏拉圖強調用理想色彩看待世界;而亞里斯多德強調用親身感受來面對世界。姑不論人們應該用何種方式來面對人生,在此,哲學家已提醒我們重視面對生命的態度。在這種啟發下,哲學家不斷透過提出一些哲學性問題的思考,而掀起人本主義的大旗。這種哲學式思考方式,例如:

※   是誰創造了世界?

※   我是誰?

※   人死後還有生命嗎?

※   我們應該如何地生活?

※   人生最重要的事是什麼?

※   人有與生俱來的良知,或受環境所影響?

 

肆﹑希臘文化與羅馬帝國

 

西元前300多年,雅典人已逐漸失去統治者的地位。

 

1、亞歷山大大帝(西元前356~323年)

征服各地動亂,建立一個橫跨歐、亞、非的馬其頓王國,孕育出人類史上的新文明,稱「希臘文化」。

 

但整體而言,希臘文化的哲學思想並沒有太多的原創性。希臘哲學家僅埋首思索蘇格拉底等人所提出的生命哲學。他們關心的重點,在於如何尋求人生最佳的生死之道及如何獲致真正的幸福。例如,

※   犬儒學派強調知足常樂,排斥物質慾望。

※   斯多葛學派則強調人必須順其自然,接受命運。

※   伊比鳩學派則強調人應追求高度的享樂主義。

※   新柏拉圖學派則揉合東方神秘主義,強調天人合一的神秘經驗。

 

另外,希臘文化也存在一個特色,即國家與國家之間,文化的與文化之間的界限漸漸泯滅了。因此,許多人關始懷疑自己社會所持有的生命哲學,迷惘中並開始尋求宗教的慰藉。故造成了信仰的激盪、混合與創新。

 

2、歷史走入西元前50年左右,羅馬帝國崛起。這個新超級強權逐漸征服所有的希臘城邦,史稱「近古時期」開始。

 

在羅馬帝國的軍事高壓統治下,生靈塗炭。因此,先知以賽亞的「救贖」預言,成為亂世中,人們心中期待一盞明燈。於是拿撒勒的耶穌出現了。

 

但是,這位主張寬恕、愛鄰如已、愛我們的敵人的救世言論,卻威脅到當時許多人的既得利益與在位者權勢,致發生了史稱「基督受難記」。耶穌背負起人類所有的罪孽,以使我們能夠「救贖」,並免受上帝的責罰。而信耶穌可以救贖的「福音」隨著基教徒的傳道,基督教義乃傳播到世界各地。

 

大體而言,近古時期的特色即充滿了文化解體、宗教質疑與悲觀主義。而當人們面對此動亂的時代和死亡的恐懼時,宗教的救贖思想即應運而生。因此,宗教與哲學之間的界限又模糊了。

 

伍﹑沈睡的一千年

 

在近古時期到文藝復興時期之間,籠罩在歐洲的一千年的夜晚,史稱「黑暗時代」,又稱為「中世紀」。

 

自從君士坦丁大帝正式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帝國國教後,歐洲各大教堂開始興建(哥德式),修道院壟斷了所有的教育與思想。因此,中世紀的哲學家幾乎認定基督教義就是真理(亦即真理是教義,非人心中良知),而他們關切的重點在於:

※   聖經與理性之間有觝觸嗎?

※   我們可以藉助理性來探索基督教的真理嗎?

※   信仰與知識可以相容嗎?

 

在此,哲學家如:

奧古斯丁嘗試將柏拉圖學說基督教化。

聖多瑪斯亦試將亞里斯多德學說基督教化。

 

如此,神學又取代了哲學式思考,並且他們深信宗教問題只能透過信仰得知,因此,中世紀哲學觀又脫離了人本主義。

 

陸﹑人性的呼喚

 

文藝復興(14世紀末~16世紀間)

羅盤的發明,促使航海探險與國際貿易興起。

火器的發明,促使歐洲軍隊開始進行海外殖民。

印刷術發明,促使教會不能再壟斷知識。

望遠鏡發明,促使人類視野變得更為宏觀、寬闊。

加上貨幣經濟轉型成功,造就了一批中產階級,成為改變世界生力軍。

而文藝復興時代的二大特色:

 

1、個人主義及物慾膨脹

 

因為,文藝復興時期提出了新科學方法,即強調研究大自然現象,必須以觀察、經驗、實驗為基礎,亦即重視親身經驗的方法,稱為「實驗法」。以如此方法做為知識的基礎,促成了技術革命,使得人類得以擺脫大自然的束縛,並試圖加以干預。

 

誠如英國哲學家培根所言:「知識即力量」。文藝復興使得哲學家對人的觀點及對物質世界的看法開始改觀,個人主義逐漸抬頭了,且人開始試圖掌握物質世界。

 

2、新一波的宗教狂熱

 

另外,中世紀教會的宗教儀式中,祈禱文是用拉丁文唸的,且聖經亦是用拉丁文寫的,因此,一般人要取上帝的赦免,只能透過教士居中代禱,或是購買教會所售的贖罪券。

 

但馬丁路德認為信仰是無法用金錢來交換的。因此,他將聖經譯為德文,希望讓每一個人看得懂聖經,成為自己的教士。由於馬丁路德拉近個人與上帝之間的關係,造成宗教改革與另一波新宗教狂熱。

 

柒﹑巴洛克時期以後的矛盾衝突

 

經過文藝復興的洗禮,個人意識抬頭,並造成物慾與精神信仰等方面的價值激盪。基本上,十七世紀之後,哲學思潮掀起理性主義與唯物主義的交戰衝突。

 

1、十七世紀以後的理性主義

 

基本上,理性主義者,相信每個人心中具有一種崇高的特質,每個人運用人類心中這種特質來進行哲學式思考,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基礎。例如,笛卡兒從理性主義出發他認為我們不能完全相信古書的記載,也不能完全相信感官的知覺。唯有用理性去領會的知識,才是比感官領會的更加真實。

 

另在生命的本質這個問題,他悟出一個道理,即:他唯一能夠確定的事情,是他懷疑每一件事。當他懷疑時,他必定在思考;而由於他在思考,那麼他必定是一個會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思,故我在。」

 

2、十八世紀初的經驗主義

 

十七世紀的歐陸可以說是理性主義為主流的哲學思潮。然到了十八世紀初,一些英國哲學家,如洛克、休姆等人,對理性主義大肆批評。他們認為唯有感官的體驗,才能獲取關於世界的知識,亦即,我們所有的思想和觀念,都反映我們所曾經看過、聽過、摸過、聞過和嚐過的事物。

 

此種觀點稱為「經驗主義」。他們只接受用感官所認知的事物,除此之外,一切都有待證實。

 

3、十八世紀中的啟蒙運動

 

十八世紀中,法國掀起了啟蒙運動。

當時的哲學家,認為他們有責任依據人類的不變理性,啟發群眾的蒙昧,以建立更好的社會。其思想重點包括理性主義、回歸自然、反抗權威、強調人權等。後來即發生法國大革命。

 

這個時代的大哲學家即康德為代表,他是哲學舞台上的大仲裁者。他認為我們這個世界的觀念,是同時透過感官和理性得來的。

 

根據康德的說法,我們可以透過感官,了解外在情況,獲取〝知識的材料〞;另透過內在心靈的感知,在不變的因果律、及當時的時空背景下,塑造所謂〝知識的形式〞。舉例來說,如同將水(知識的材料)倒入一個玻璃壼(理性)內,水會立刻順應水壼的形狀一般(知識的形式)。

 

因此,康德對哲學最大的貢獻即是,將〝事物本身〞及〝我眼中的事物〞區分為二種不同的東西。

 

因為心靈所能感知的事物,明顯的有其限制(沒有足夠材料)。因此,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事物〝本來〞的面貌(對物自身所知有限)。我們所知的,只是我們眼中〝所能看到〞的事物。此觀點,使哲學走出理性主義&經驗主義的僵局。

 

至於信仰問題,康德認為無論理性或經驗都無法確實証明上帝的存在,這些大問題,只能交由個人信仰來決定。但為了維護道德的緣故,我們應假設人有不朽的靈魂,即上帝確實存在,以及人有自由意志等。此稱為實踐的設準(無法証實的假設)。

 

4、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中的浪漫主義

 

在十八世紀末以後,從德國掀起一股反對啟蒙時代哲學家過於強調理性的風潮。

在生命本質這個問題上,當時,他們用「感情」、「想像」、「經驗」與「渴望」來取代康德式的冷靜知性主義。他們強調個人可以完全隨心所欲的以自己的方式來詮釋生命,並發展成毫無限制的自我崇拜,尤其在歌頌藝術方面。此種渴望遙不可及的心態,形成浪漫主義者的特色。

 

在浪漫主義狂飆的年代,最後由黑格爾將所有浪漫主義時期曾出現的理念集大成,並加以發展,且提出一種理解人類歷史進化的方法論。

 

他認為世間存在一種〝世界理性〞,乃是人類全體理念的總和。包含人類的生命、思想和文化。而除了〝世界理性〞外,無任何真理存在。

 

但由於人類的知識不斷在擴張、在成長,因此世界理性亦不斷在進化,是動態的,是一種過程。因此,世間沒有永恒的理性,亦即沒有永恒的真理。即我們無法宣稱任何一種思想永遠是對的,只不過,對於你所處的時點,你的想法可能是對的。

 

因此,黑格爾認為真理是屬於歷史,不屬於個人。而哲學唯一可以掌握的定點,就是歷史;事情的對錯,要看歷史。

 

捌、存在主義與行動哲學

 

一般來說,大哲學體系的時代到黑格爾為止。在他之後,哲學又走入一個新的方向,不再有龐大的思考體系,取而代之的是我們的所稱的「存在哲學」與「行動哲學」。

 

一、祁克果(19世紀中,存在主義者)

 

提出三個觀念來批評浪漫主義與傳統哲學:

(一)主觀真理

與其尋找黑格爾所關切的客觀真理,不如找尋那些對個人生命具有意義的主觀真理。例如你第一次接吻時,你真正關切的是對方是否真的愛你。這事情遠比『三角形,各內角總合等於一八Ο度』更加重要。因此,他認為真正重要的真理都是屬於個人,亦即對個人而言,必須有意義的。

(二)存在觀念

他有強烈人生苦短的感受。強調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只活一次。因此,世間最重要的事,是每個人〝自己的存在〞。

(三)關於信仰

他認為上帝是否存在這類哲學性問題,只能經由信仰尋找答案。試圖証明只會失去你的信仰,失去你的宗教熱忱。那樣的真理或許客觀,但對每個人的存在卻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不在乎基督教是否真實;而在乎對你而言是否真實。

 

二、馬克斯(行動哲學)

 

祁克果與馬克斯皆以黑格爾的哲學為出發點,但倆人皆不同意他關於〝世界精神〞與〝理想主義〞的觀點。祁克果後來成為存在主義者,而馬克斯變成一個唯物主義者。

 

馬克斯曾說,直到現在為止,『哲學家只詮釋了世界,可是,重點在於他們應該去改變這個世界』。這句話,顯示哲學觀又進入一大轉捩點。

(一)唯物論者

黑格爾認為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為世界理性;但馬克斯則認為是物質的變化,亦即社會的經濟力量。

(二)辯証唯物主義

社會主要由二個階層構成。

社會的基層為物質條件,如生產工具,生產條件、生產關係等;社會的上層為意識型態,如社會思想、政治制度、法令、道德、宗教等。二個階層有互動關係,因此,社會經濟力量改變,會引起意識型態改變,即會改變是非對錯的觀念。

(三)階級鬥爭

在歷史的每個階段,社會的兩個主要階層都有衝突存在。上層不會自願放棄既得權力,因此,基層只有透過革命行動,才能改變社會現況。

 

三、達爾文(物競天擇說)

 

達爾文於西元1859年在《物種起源論》一書中提出,既存的所有動植物樣式都是依照自然淘汰的進化法則演變而來的。如此,推翻《聖經》中,所謂上帝造人的說法。更重要的是,人必須接受生存競爭這個冷酷現實。

 

四、佛洛伊德(動動本能說)

 

佛洛伊德在對人的潛意識研究中,發現一個人的基本需求不滿足時,會被壓抑在潛意識中。這些基本需求可能被偽裝或昇華,而在無意識之下,主宰一個人的行為。

因此,他認為這些未被滿足的基本需求,會在人的動物本能反應下,成為一個人行動的基本驅策力。

 

他並進一步將一個人的人格形成解剖為三個層次:

第一層為本我,即率性而為的快樂原則。

第二層為自我,即遷就現實的現實原則。

最高層為超我,即符合道德的道德原則。

而一個人格調高低,即源自他選擇何種行事原則。

 

五、沙特(存在主義)

 

沙特重視個人存在的意義,他強調:

人,沒有先天的本性,人必須創造自己的本性;

人,沒有不變的本性,人必須決定自己如何過活;

生命沒有特定的意義,人必須創造自己生命的意義。

因此,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只是,每個人必須為他自己的選擇負責。

 

玖、歇後語~悟

 

生命哲學的問題,西方耗用三千年的冗長討論,仍無法得出一致性的圓滿答案。例如:

※   你相信人性本善或本惡?

※   我們應該相信一個人的良知判斷或眼見為憑?

※   物質條件(麵包)與精神生活(愛情)何者重要?

※   你認為外在美與內在美何者珍貴?

※   生命是你目前所看到的樣子,還是有無限可能?

 

類似這些問題,每個世代,甚至每個人都不斷在重複思索,也可能每一次的答案都不一樣。但是,最重要的或許不在答案本身的對錯,而更重要的是,我們是否曾經嚴肅反省自己,為自己選擇出適性的方向,這樣,我們才算真正活過。

 

此外,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即使是西方的生命哲學,在面對天災人禍頻仍及世事難料而無力回天時,除了保險的物質寄託外,也外顯其訴諸宗教信仰的精神食糧——盡人事、聽天由命的態度。

但每當太平盛世、歌舞昇平時,人們又會忘了他是上天的子民。在人定勝天的信念下,人們又高舉人本主義的大旗,又忘了我是誰?

 

誠如《三國演義》中所云: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隨著時光輪轉,人們亦不停在感性與理性間拔河……..

 

生命就是那麼地微妙,有那麼多種選擇。

每個人都可以有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有的人在創造財富中找到自己;也有人在奉獻犧牲中享受自己的存在。只要你在鐵達尼號沈沒之前、在慧星撞地球之前,你已經把握你一生一次的機會,體驗過生命的情與義,那麼,生命就可無怨無悔了。

 

在動態學習的歷程中,或許下次我們可以在兩難情境下,體驗〝在理性方向,感情用事〞的另類處世哲學與人生風味。

 

發佈回覆給「匿名訪客」的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