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其實很簡單

教育其實很簡單

惟雯說故事

 

如果孩子不想上學、不想學習,家長可以借鑒一下這個故事,推薦老師和家長閱讀!

 

前一段時間,泰國一位媽媽碰到了令她頭疼的事情:兒子一大早就鬧著不想上學,而且她和丈夫怎麼勸都沒用……

 

這場面是不是有點熟悉?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
可是,這位泰國媽媽的處理方式很不一樣!她乾脆幫孩子請假一天,帶他去撿垃圾!

 

他們沿著馬路去撿塑膠瓶。開始時,孩子挺興奮,可是沒過多久就喊累了。但是媽媽仍然堅定地帶著他走了 3.5 公里,撿了一小袋空瓶子,換了 2 泰銖(約合人民幣 0.4 元)。

 

就算只賺了2泰銖,孩子也很高興。

不過他還是表示:“走不動了。媽媽,我們可以坐公車回家嗎?”

媽媽:“坐公車一個人要10泰銖,你有錢嗎?”

沒有辦法,他只好跟媽媽一起往回走。

 

這個時候,孩子看到了霜淇淋店。

孩子:“媽媽,我想吃霜淇淋。”

媽媽:“霜淇淋要5泰銖,我們錢夠嗎?”

 

又走了一段路之後,到了餐廳門口。

孩子:“媽媽,我想吃燕麥。”

媽媽:“去買嗎?15泰銖。”

孩子:“媽媽,我錢不夠,我要回家。”

 

媽媽:“累了?”

兒子:“好累,好熱,我想上學,我要回家。”

…………………………

這位媽媽在文章最後表示:為了讓孩子順利成長,需要讓他們感受幸福,也需要瞭解痛苦和疲憊,瞭解一切的來之不易。

 

現在咱們來分析一下,這個媽媽做對了什麼呢?沒有念叨 100 遍,沒有說到口乾舌燥,沒有上火發飆,孩子竟然自己就改了!

 

其實,兒童心理學奠基人Rudolf Dreikurs早有答案,他說:“如果真的想改變孩子的行為,家長需要用行動,而不是語言。”

簡單說,就是行動起來,別囉嗦,別念叨。

 

其實,孩子不想上學就跟爸爸媽媽偶爾不想上班的情緒是一樣的,爸爸媽媽是成人,可以控制自己,孩子卻難以做到,所以,父母應該做的是理解孩子,與孩子面對面平靜地溝通。

 

首先,你需要成為一個好的傾聽者,找到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最好是單獨跟孩子溝通,聽孩子講一講他的煩惱,用溫和平等的方式。等孩子將困擾全部向你傾訴之後,你表示理解並合理開導,孩子不想上學的情緒或許就煙消雲散了。

 

其次,你需要幫孩子解決問題。比如跟同學、老師之間的矛盾,告訴孩子怎麼樣去化解。

 

如果以上方式都沒效果的話,家長們也可以學習泰國媽媽的做法,行動起來,讓孩子真正去體驗生活,自己得出結論,明白一切來之不易。

 

我們對人生問題深入探索就會發現:當你沒問題了,整個世界的問題就結束了。如果我還發現世界是有問題的,那一定是我還有問題。

 

教育是一種自醒,一種你的自醒。
在完成自身生命圓滿之途上,孩子及其教育是一座橋。踩著這座橋,你回到了你自己。
孩子是你的投射之物,教育是你的投射手段。在實現孩子的圓滿之中,你必圓滿你自己。同樣的道理,你在圓滿自身的過程中,你的小孩也必圓滿。

 

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結果,內在世界給予外在世界它美好的能量。借著你有一個小孩和教育他,在你自己身上下工夫吧,以此來實現整個存在的圓滿。向外勸導你的孩子,向內勸導你自己。

 

………………………………………………………………

孩子不想上學是一個很常見的問題。
一位上學不久的孩子問他的爸爸:“爸爸,我為什麼要上學呢?”

 

爸爸說:“兒子,你知道吧?一顆小樹長1年的話,只能用來做籬笆,或當柴燒;10年的樹可以做木板;20年的樹用處就大了,可以做樑,可以做柱子,可以做傢俱·····”

 

“一個小孩子如果不上學,他7歲就可以放羊,長大了能放一大群羊,但他除了放羊,基本幹不了別的;

如果上6年學,小學畢業,在農村他可以用一些新技術種地,在城市可以到建築工地打工,做保安,也可以當個小商小販,小學的知識夠用了;

如果上9年學,初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一些機械的操作了;

如果上12年學,高中畢業,他就可以學習很多機械的修理了;

如果大學畢業,他就可以設計高樓大廈,鐵路橋樑了;

如果他碩士博士畢業,他就可能發明創造出一些我們原來沒有的東西。知道了嗎?”

 

兒子:“知道了。”

 

爸爸問:“放羊、種地、當保安,丟人不丟人?”

兒子:“丟人。”

爸爸說:“兒子,不丟人。他們不偷不搶,幹活賺錢,養活自己的孩子和父母,一點也不丟人。不是說不上學,或上學少就沒用。就像一年的小樹一樣,有用,但用處不如大樹多。不讀書或讀書少也有用,但對社會的貢獻少,他們賺的錢就少。讀書多,花的錢也多,用的時間也多,但是貢獻大,自己賺的錢也多。”

 

兒子:“我明白了,我要好好讀書。”

兒子出國前還對爸爸說,那次談話印象深刻。

 

跟孩子交流既不需要威逼,也不需利誘,孩子會為自己做最好的選擇。教育其實很簡單,言語間給予孩子最珍貴的財富!

 

從本質上講,不存在有問題的孩子,只存在有問題的家長。
家長意味著“頭腦”,孩子代表著“心”。
當生命的存在看似出現問題時,那是“頭腦”出了問題。沒有你的角度、判定、認為,你眼中會有有問題的小孩嗎?

如果你眼中有有問題的小孩,那是誰的問題?誰製造出了一個有問題的小孩?
是你,你創造了一些問題概念,然後你投射在孩子身上。
是你眼花,把一塊完美無瑕的玉看成了一塊醜陋的石頭。

如果你認為你有一個有問題的小孩,一定先反過來,在你自己身上尋找問題的根源。就像你看到銀幕上有一些瑕疵,先看看投影儀的鏡頭上有沒有問題。

 

總之,孩子不想上學其實不是什麼大事,但家長也需認真對待,理解孩子,然後幫孩子解決其中的問題。
同樣的,在親子教育中多數問題都因溝通不暢引發,所以注重和孩子溝通,傾聽孩子的想法,及時幫孩子提出解決的方法,很多事情都會變得簡單明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 tlovertonet
    tlovertonet 2023 年 12 月 16 日 下午 11:36

    What i don’t realize is in fact how you’re not really much more well-appreciated than you might be right now. You’re very intelligent. You already know therefore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this subject, made me in my view consider it from so many varied angles. Its like women and men don’t seem to be interested except it is something to accomplish with Girl gaga! Your individual stuffs great. Always take care of it up!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