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2.0」的「紅色浪潮」來襲
2home.co 楊惟婷
■美國建立的「全球化」遊戲規則
美國「跨國企業」利用二戰後美國第一強權地位,透過「要素稟賦」配置原則,進行「全球化」產業結構配置,逐步將民生工業生產線轉移到德、日,之後又遊牧到亞洲四小龍、東協五虎,直到中國大陸的「世界工廠」成形。
當然,美國「跨國企業」利用這種「全球化」的經濟成長模式,須輔以「美元」輸出,而上述新興國家以「要素稟賦」生產、再以「商品」兌換「美元」、並再向美國購買「美債」成為外匯存底,如此迴圈成就了「美元霸權」,當然其中也要繳些「美軍」強權的保護費。
上述經濟運作規則,是奠基於美國「跨國企業」追求企業利潤極大化原則,本無可厚非;但是,美國國力經歷韓戰、越戰及中東戰爭的消耗已無力支撐國內建設,加上「美債」失控攀升,已逼近「美債」違約階段;相對地,中國大陸經歷「韜光養晦」策略,國力快速崛起,變成美國心中的最大威脅。
因此,美國為改變困境,川普乃發動「中美爭霸」延伸出的「反全球化」浪潮,此正迫使全球「供應鏈重構」加速。是福、是禍,須時間來驗證?
■川普「反全球化」的紅色浪潮,將顛覆這世界的經濟運作規則
川普在這屆美國總統大選狂勝,共和黨也贏得參、眾兩院,川普可完全執政。
因此,川普的「紅色浪潮」即將來襲,將讓美國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也將顛覆這世界的經濟運作規則。在可預測的4年,世界不會平靜。
這次美國大選的結果,並不是傳統的「兩黨政策」之爭,而是選民受夠了政客操弄下,想要「改變」,才在這次投票中,將民主黨趕下台!
事實上,2016年川普出乎意料的勝選,就被認為是「草根派」的勝利。
但川普執政後的衝撞與不安,給了民主黨回鍋的機會。
但是,民主黨「菁英派」的自傲、不知民間疾苦,又給川普捲土重來機會,這是美國社會在貧富不均下,基層選民「求生、求變」的反動。
「川普2.0」是否能找回「美國偉大」沒人能確定?但美國基層選民決定「放手一搏」,給自己一次改變的機會;其實,這現象在許多民主的國家,例如英、法、德、義、日等,何嘗不是一一變天?
從這角度觀察,就能理解,川普從中美爭霸延伸出的「反全球化」浪潮,正迫使全球「供應鏈重構」加速,此「以鄰為壑」的霸權主義,造就各國結構性失業下的「失落一代」。
亦即,川普找回「美國偉大」的意義,是用孤立主義、閉關自守保全自己;但這個世界,必須自求多福,必須從「全球化」的「要素稟賦」經濟模式解體中,重新尋找生路,或許是「金磚體系」,重建這個世界的經濟運作規則。
未來4年,這個世界不得不承受轉型的陣痛期。這是川普想貫徹他的理念的代價、也是共業。唯一確定的是,川普確時能改變這個世界。如同歷史上出現的很多狂人,如同「大建設」前,必須承受「大破壞」,這是最黑暗的時刻,也是最光明的時刻。
■梅努欽:川普上任後首要任務將是「減稅、制裁伊朗與徵收關稅」
美國前財政部長梅努欽 (Steve Mnuchin) 11/7 日表示,川普在2025年 1月就職後,可能會執行的首要經濟綱領,比如減稅、關稅和制裁。
梅努欽說,減稅是川普計畫的起手勢,而且在共和黨也拿下眾議院下,目前看起來八九不離十。
至於關稅方面,梅努欽認為川普會用關稅讓對手回到談判桌上,尤其是中國,他認為中國並沒有履行其達成的所有協議。
而制裁方面,梅努欽表示川普可能會對伊朗和俄羅斯等國家再次下手。川普政府在 2019 年對伊朗的石油生產商制裁,因為這些商人歸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 (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 Corps) 所有。
除上述問題之外,就美國大幅赤字支出問題,在共和黨全面控制國會的情況下,也是能夠發債處裡的。
總之,隨著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相關政策即將展開,全球政治與經濟格局都可能面臨新一輪調整。如果您想減輕自己受「紅色浪潮」的衝擊,就只能從川普競選言論與政策主張來「避重就輕」,或許,尚能明哲保身。
至於川普的重要政策主張如下:
一、川普財稅政策的「減稅」政策
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全面減稅」。
例如川普在2018 年《減稅與就業法案》中,將企業稅率從 35%降至 21%;而針對大部分個人所得稅條款將於 2026年 1月到期,如今川普可能延長個稅法案期限,為工人大幅減稅,包括取消餐廳和旅館業工人的小費稅;並將進一步調降企業所得稅至15%。
如此,可以刺激投資與消費,但這些財稅政策,將進一步加劇財政赤字壓力。
川普堅持「美國優先」,保護美國本土製造業利益,承諾將通過制定「獎勵國內生產」和對外國公司徵收「高進口關稅」,來為美國工人「降低稅收、增加薪水和增加就業機會」。
川普也可能部分扭轉 2021年以來拜登三大法案的實施,尤其是能源和汽車可能發生較大轉變,川普產業投資政策更支持傳統製造業和石油、天然氣等。
二、川普對外的「高關稅」政策
在「美國優先」理念下,川普將所有外國,包括盟邦都視為競爭對手,所以他主張「全面增收關稅」,當然也不會提供盟邦公共財。之前盟邦,如歐盟、日本、韓國、菲律賓,恐怕需要重新適應。
如果川普真的成立「政府效率委員會」,由馬斯克領導來削減不必要開支,馬斯克權力將很大,甚至可能超過負責外交的國務卿。
川普有關貿易政策的經濟戰略就是他的「保護主義」,尤其是在一言不合下,就對競爭對手加徵關稅,這是川普最喜歡的做法,例如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商品徵收 10%的普遍關稅,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徵收 60%的關稅。他最近還威脅要在 2024 年對美國最大的商品貿易夥伴墨西哥徵收高達 100% 的關稅。
如此,不排除開啟一場世界關稅大戰,那就是一場場驚險博弈。
但關稅是對進口商品徵收的稅,出口國不繳。因此,美國的關稅將由希望將產品進口的公司支付,從而提高了其進口成本。
亦即川普加徵「高關稅」政策,將會導致美國國內物價上漲,進而帶來通膨回歸效應,聯準會可能將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造成美元指數上漲。
同時,美國購買進口商品所需的外匯需求將下降。
亦即,川普的關稅將對美國經濟產生很大的影響。川普在第一個任期內對約 3800 億美元的進口商品徵收了關稅。現在,他承諾採取更廣泛的措施,包括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 10% 至 20% 的關稅,對中國產品徵收 60% 的關稅。
川普認為,加徵「進口稅」可以幫助增加稅收,減少美國的貿易赤字,並逼迫「製造業回流美國」。更重要的是,增加「就業機會」。
但大多數經濟學家預測,通膨將因此上升,而這些成本又由支付關稅的進口商轉嫁到消費者身上,因此消費者將支付更高的成本。
富國銀行經濟學家 Jay Bryson表示,如果目標國家也採取報復行動、並引發貿易戰,美國將面臨「溫和的停滯性通膨衝擊」,即經濟產出停滯、物價壓力上升。
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前主席 Jason Furman也表示,這種情況將使聯準會既要升息以對抗通膨,又要降息以防止經濟衰退的風險。
此時,Fed將無所適從,而在這種情況下,輸家是消費者和大多數企業。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
隨著AI在幾乎所有領域不斷升級,半導體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地緣政治風險也不斷升高。
拜登政府近年來致力於降低對亞洲高端晶片的依賴,採取的策略為《晶片和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是拜登於 2022年 8 /9日簽署的一項法案,旨在通過巨額產業補貼和稅收優惠政策,推動晶片製造回到美國本土,並加強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研發投入。因此台積電為首的亞洲半導體廠商紛紛在美國設廠,累積投資金額至少為1170億美元,同時也換來188.5億美元的補貼支持。
但川普當選總統後,會給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呢?
由於,「晶片法案」是民主黨頒布的法案,川普上台後,由於該法案與他及共和黨的政治理念不相符,恐怕會面臨翻桌。
川普近期不斷批評台積電,斥責台積電公司搶走了美國半導體的生意,其司馬昭之心可能是為了脅迫台積電加大對美國的先進製程投資。所以,加徵「高關稅」政策,可能就是川普採取的策略,而非採補助方式。
例如川普在公開講話中道,「這項《晶片和科學法案》很糟糕!要靠關稅,不花一毛錢迫使海外企業在美國設廠。」
他解釋道,實際上「晶片法案」是把錢交給富有的外國企業,不如設好關稅門檻,那麼企業便會自己基於利益考量在美國設廠,不必花一毛錢。
此外,川普還說,如果他當選,會提高台灣進口晶片的關稅。
從最近川普的言論來看,他上台後會採取對內減稅,減少企業運作成本,對外加關稅,提高外國企業的運營成本。因此,台積電 (TSM-US) (2330-TW) 、三星、SK 海力士、東京電子等外國企業拿補貼企業,恐怕人為刀俎、己為魚肉。
三、川普的「反移民」政策
■川普將透過「驅逐移民」來改變美國經濟結構
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他選前承諾將實施史上最大規模的驅逐移民,計畫每年驅逐數百萬非法移民;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行動會導致通膨上升和未來成長放緩。
整體而言,川普強調,美國需要的是有技術型移民,應該允許美國大學畢業的外國人獲得綠卡。對於非法移民,川普在競選主張中表示,將暫停各類援助計畫、加強移民意識形態篩檢,並可能恢復興建邊境牆。
同時,計畫終止非法移民子女自動取得美國公民身分;並禁止「生育旅遊」,實施旅行禁令;並暫停難民入境,對那些難以招募基層勞工的公司來說,這將減少勞動力資源。
Bloomberg Economics 的 Chris Collins 認為,驅逐 2020 年後的移民,將使到 2028 年下一次選舉時經濟萎縮約 3%,而人口減少導致的需求下降將降低價格。建築、休閒和旅館等行業以及德州、佛羅里達州和加州等州的影響可能最為嚴重,這些州的移民在勞動力中所占比例最大。
同樣,川普提出的移民驅逐政策也預計將帶來通膨效應。
四、川普將干預Fed的「利率」政策
在金融市場,儘管川普多次聲稱「弱勢美元」對貿易有利,但川普保護主義貿易政策的回歸,可能會導致徵收高關稅,根據摩根大通的估計,這可能會大幅提振美元。亦即,川普上任後,一系列激進的貿易政策可能會推動美元上漲。特別是,川普已經威脅要將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到 60%,並暗示有可能對所有美國進口商品徵收 10% 的關稅。
另外,川普偏好「降息」來激勵消費及投資,理論上可能會造成弱勢美元;但Fed思考的是該如何應對通膨再起;亦即,川普的對內減稅、對外高關稅及驅逐移民政策,造成通膨再起,此時可能會讓Fed反向升息,造成強勢美元。
尤其,此前川普即表示,他對利率有「發言權」,「因為我認為我有很好的直覺。」
亦即,聯準會職權恐將受干擾。
如此,在川普第二任期內,聯準會面臨的壓力會讓投資者感到擔憂,因為歷史表明,允許政客指導貨幣政策的國家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通膨。
■Fed傳聲筒:川普當選,目前還不影響貨幣政策
川普勝選後,有「聯準會 (Fed) 傳聲筒」的《華爾街日報》(WSJ)財經記者 Nick Timiraos 在11/6 日撰文表示,川普當選目前還不會影響 美國Fed對貨幣政策立場,但共和黨後續「大獲全勝」(控制參、眾兩院)的話,12月的貨幣政策會議可能會修改一些「基本假設」。
Timiraos 表示,考慮到 Fed在11月降息 1碼 (25 個基點) 後,市場焦點轉向:在美國實現經濟「軟著陸」之前,Fed 還要降息幾次?
Timiraos 指出,Fed 官員的顧慮可能集中在四個方面:
1、美國大選結果,對經濟和通膨展望的影響,是否會影響貨幣政策立場?
除非 美國Fed 已經全面了解川普在國內稅、關稅及移民政策領域的具體舉措,否則美國大選結果,目前還不至於改變該行的貨幣政策立場。
舉例來說,在美國共和黨拿下兩院後,那麼Fed 官員可能會在 12月的會議上「開始修改一些基本假設」。
2、市場是否對就業市場惡化過度擔憂?
目前,對美國就業市場惡化的擔憂仍然存在。
Timiraos 表示,Fed 在 9月開啟降息周期時,失業率已從年初的 3.7% 升至 4.3%,有些Fed 官員擔心長期的高利率環境,已經損害美國就業市場的韌性。
3、美國抗通膨之路將走向何方?
2024年以來,「Fed 青睞的通膨指標」個人消費支出 (PCE) 物價指數穩定放緩,較2023年大幅降溫,距離 2%的目標水準越來越近。
但 Timiraos 認為,如果美國抗通膨進展似乎停滯不前、且經濟仍具韌性,一些 Fed 官員可能會提議放慢降息步伐。
4、中性利率水準到底是多少?
在 2008至 2009年金融危機前,中性利率水準公認為是在 4%左右的水準。
但在經歷漫長的危機和復甦後,中性利率水準可能已經降至 2%的水準。
目前聯邦基金利率水準仍在 4.75%至 5.0%之間,造成Fed對中性利率的評估仍存在大範圍不確定性,不過可確定的是,不會再回到以前超低利率的時代。
所以Timiraos 認為,隨著 Fed逐步降息,如果經濟表現良好,認為中性利率偏高的官員最終可能希望放慢降息步伐,以避免超過中性水準。
■法巴估:2024年Fed會再降息1碼,2025年按季降息,2026年降至到3.25%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團隊首席投資顧問暨副全球投資長Guy Ertz,梳理市場趨勢、提出看法:「紅色浪潮」預期會掀起新一波美國進口關稅上調,進一步推動經濟保護主義,並使通膨壓力上升。
法巴預測,2024年Fed會再降息1碼,2025年按季降息,2026年降至到3.25%。但若「紅色浪潮」趨勢持續,就要重新評估降息,主要考量 2025 年下半年通膨是否再次升溫。
法巴認為,在各項政策中,關稅政策的影響預計將超過財政和移民政策。初期階段,企業可能會受惠於減稅政策,帶來一定的正面影響;而個人減稅則預計在後期對消費支出產生更顯著的影響。
然而,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和負面衝擊可能的抵消部分財政政策的正面效果。
同時,美國財政赤字可能進一步擴大,增加經濟的不確定性。
五、川普對外的「孤立主義」政策
■川普重返白宮 「美國優先」原則可能再改寫國際政治格局
隨著川普即將重返白宮,他的「孤立主義」政策,可能會從根本上重塑國際政治。
川普在競選過程中非常明確地表示,他認為美國外交政策有必要進行重大改變。 「我們受到如此惡劣的對待,主要是來自盟友…… 我們的盟友對待我們實際上比我們所謂的敵人更糟糕。」
與財金政策相較,美國總統在外交政策上擁有廣泛的自由度,
可以單方面簽署或廢除許多國際協議。
舉例來說,在 2017年至 2021年的第一個任期內,川普主導美國退出多項國際協議,其中包括通常被稱為「伊朗協議」的聯合全面行動計畫 (JCPOA)。這協議於 2015年在歐巴馬 (Barack Obama) 總統領導下談判達成,實質上放鬆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以換取削減其核計畫、並允許國際社會對其進行更嚴格的監督。
2018 年川普終止了該協議。
川普也讓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議」,該協議要求所有簽署國承諾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川普政府的其他外交損失包括《中程核武條約》(INF),這是冷戰時期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限制發展短程和中程核武的條約;另《開放天空條約》,允許簽署國進行軍事偵察飛行;以及兩項國際移民協議等。
川普在第一任期也多次批評「北約」。他認為軍事聯盟中的其他國家在國防上的支出不夠,質疑該組織是否仍然有必要,並於 2020年撤回駐德國的近 10,000名士兵。
在第二任期內,川普承諾再次退出國際協定和組織。例如,「巴黎氣候協議」及「世界衛生組織」。
■地緣政治風險
另外,川普想在國內增加財政刺激支出,就必須在國際事務上就要開源節流。
「開源」的部分就是增加盟邦的駐軍費,例如對台灣多收「保護費」。
「節流」的部分就是停止戰爭支出。例如不僅烏克蘭戰爭要停,中東戰爭也要停。
川普對烏克蘭、以色列,不會像拜登那麼「要什麼、給什麼」。
1、中東大地戰火更急?
現任美國總統拜登尚且管束不了以色列總理尼坦雅胡,來了一個更支持以色列的川普,中東戰火停得下來嗎?或許大家將見證中東新一波的血雨腥風。
2、俄烏戰爭峰迴路轉?
川普一句口頭禪就是,他一旦上台,24小時內結束俄烏戰爭。持續3年的俄烏戰爭將可能漸近尾聲。毫無疑問,這將對整個地緣政治乃至世界格局帶來深遠影響。
3、半島又出現新情況?
朝鮮半島局勢,現在正一觸即發。北韓頻繁試射導彈,美韓也是演習連連,北韓還出兵,幫助俄羅斯對抗烏克蘭。而川普與金正恩關係還不錯,不排除川普上台後,朝鮮半島局勢有所緩和。
六、川普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川普勝選,金融市場先大漲以對
川普勝選後,最初先迎來「川普交易」沸騰!
川普勝出成為第 47 屆美國總統,在美國政壇可能出現「紅潮」下,因市場預期減稅、更大財政赤字、放鬆管制將推動更強勁的經濟增長,加上聯準會降息 1碼激勵,選後美股走揚。
由於更強勁的經濟可能觸發更高的需求,這將有利於能源、原物料類股。另外,監管負擔減輕則有利於商業投資支出,主要受益者包含中型股、化石燃料能源公司、製藥股、金融股領域。
尤其川普勝選後,投資人重返「川普交易」,美元指數 (DXY)向上攀漲,已漲破106大關,創下6個月來新高,幣圈更持續狂歡上漲、沒有降溫跡象,比特幣(BTC)11/12日觸及89,600美元新高。此外,特斯拉的股價也大漲。
因投資人看好川普勝出將意味著保護主義政策將得到實施,包括提高進口關稅以支持美國製造業,爭先恐後買入美元;而川普在競選期間,宣布他希望美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之都」 和比特幣的「世界超級大國」;另外,川普能源政策首要任務之一是「增加石油鑽探」,但特斯拉的股價卻仍然大漲。或許,因為馬斯克是川普的鐵桿支持者。
再根據高盛 (Goldman Sachs) 的一份報告,川普勝選,許多人認為金融監管力道將有所放鬆,避險基金以3年來最快速度搶購銀行股,同時做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
■「川普交易」大漲以後,可能會對金融市場帶來反噬效果!
「川普交易」在最初上漲之後,可能會對金融市場帶來反噬效果。
Kayne Anderson Rudnick 首席市場策略師貝爾 (Julie Biel) 告訴《巴隆周刊》,
從理論上講,美國小型企業可以從美國對外國競爭對手徵收更高的關稅中受益,但它們在海外購買物資時的成本也會更高。
從長遠來看,川普提高關稅的政策可能會給美國小企業帶來傷害。
另外,在強勢美元預期之下,美國主要交易夥伴貨幣可能應聲下跌,包括歐元、離岸人民幣和墨西哥披索等。
隨著美元和美股上漲,恐對美債、新興市場和部分大宗商品市場造成壓力。
例如,近日非美元貨幣,歐元、日元、瑞郎則都走貶;另一方面,因川普政策將帶來更高的通膨和經濟成長,這也意味著聯準會 (Fed) 必須保持高利率來防止經濟過熱,此對美債亦造成壓力。此外,美元升值也將從新興市場吸走資金,迫使許多國家可能被迫重新緊縮貨幣政策。
■當選舉慶祝行情塵埃落定之後,股市終將回歸反映基本面
保德信市場策略團隊主管葉家榮指出,由於政黨輪替將引發部分的政策替換,市場擔心過往川普政策較為積極,可能會大幅改變目前政策現況,例如川普主張減少富人稅與個人稅、計畫取消綠能減稅補貼並轉向支持傳統能源、提高進口關稅,特別是將中國關稅提升至 60%,以及嚴格限制非法移民等措施,因此,預期將造成短期市場波動。當選舉慶祝行情塵埃落定之後,股市終將回歸反映基本面。
基本上,川普的政見主軸均圍繞「美國優先」,若政策轉變導致經濟受挫,川普應不樂見;另一方面,雖然川普雖支持企業減稅,但也不樂意通膨回歸,預期財政赤字不至於馬上攀升,川普也不會一昧的擴大財政赤字,因此預料短期市場消化政策替換的影響之後,市場將重回基本面表現。
七、跋尾—川普「紅色浪潮」將帶來更多的「不可預測性」
■川普商人本質,將帶來更多的不可預測性
由於,川普標誌性的「美國優先」政策、充滿爭議的貿易立場,可能讓美國面臨新的挑戰。
理論上,川普早已對外發表他的經濟政策方向,包含在由右翼智庫傳統基金會製作的《2025 計畫》,內容長達900頁。問題在於,川普不見得會遵守這一方向。他在自己的社群媒體網站上表示,「我不同意他們所說的一些事情」,而且「我對 2025 計畫一無所知」。
競選期間川普與馬斯克在 X平台上對談,但川普除了不對小費徵稅之外,幾乎沒有談論任何經濟問題。
在與賀錦麗的辯論中,他聲稱他將「大幅減稅」。他沒有透露要徵收哪些稅,他也沒有透露他將削減哪些支出來為減稅提供資金,或者他是否會允許政府債務進一步擴大。
目前最明確的政策是「增加關稅」。他提議全面徵收 10% 甚至 20% 的關稅。對於中國來說,這一比例將達到 60% 或更多。
另外,能源政策明確的是「增加石油鑽探」,即為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商提供稅收減免;反對政府對風電開發的現有補貼;計畫推翻拜登政府的電動車目標,大力發展傳統汽車產業;川普強調不會將資金「花在毫無意義的綠色新騙局上」。
又如,川普承諾在 24 小時內結束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等。這些做法,恐導致國際局勢的緊張化和複雜化,增加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和風險。
川普也可能為全球經濟成長前景帶來不確定性,潛在的通膨外溢風險將減少各國央行貨幣政策空間,進而再次推升美債殖利率。
大宗商品方面,能源和農產品可能是會受到美國大選影響的主要品項。
川普的目標是透過擴大聯邦租賃和在可能的情況下撤銷環境監管來最大限度地擴大美國的石油和天然氣鑽探,但非 OPEC產油國增產跟 OPEC +復產預期將進一步加大市場供應,也將讓油價承壓。
農產品可能繼續成為貿易摩擦的潛在戰場。
■出口曝險較大的中國,可能受到川普「紅色浪潮」衝擊最大?
川普政府從 2018年開始對從中國進口的大規模產品加徵關稅,拜登政府也持續徵收,最終涵蓋約 4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中國工廠則相應地將目光投向東南亞和拉丁美洲市場。
此次川普在競選時誓言要對中國進口產品課徵 60%或更高關稅,但《紐約時報》指出,相較於川普首個總統任期,中國目前對美依賴程度已有所降低,對川普2.0 關稅大棒將能更好應對。
雖然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已陷在泥淖中,銀行系統面臨龐大的損失,地方政府也陷入債務危機,經濟成長乏力,還有難以解決的物價下行問題,但中國依舊擁有龐大資源來支持國內經濟發展。11/8日,中國已宣布規模達 10兆人民幣的支撐經濟計畫。
此外,在多年的政策扶持下,中國在電動車和太陽能板等新能源技術方面已成為全球主要供應國,也就是說美國即使加徵關稅,也難以完全擺脫對中國新能源產品的依賴。所以與川普上任期提高關稅時相比,中國對美國市場的依賴程度已經降低。例如根據倫敦投資研究公司 TS Lombard 數據,過去六年中國在美國進口商品中所佔比重,已從 20% 降到 13%,但這種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為了避開美國關稅,有些商品是經由墨西哥和越南等國轉進美國。
加上,中國已擁有應對川普首任時期關稅攻勢中累積的經驗及了解,也已準備提振內需市場來因應。中國政府料將透過財政刺激支持本國消費及投資支出,來應對出口貿易緊張局勢。
誠如北京資產管理公司 Lingtong Shengtai 董事長 Dong Baozhen 說:「更高的關稅只會加強中國對內需的依賴,這將轉化為更多的支持政策。」
甚至,中國在面對新一輪制裁時,可能會透過控制關鍵礦產出口來應對美國關稅政策,並能給美國的經濟造成一定的傷害。
不過,中國經濟也依舊難免於受到一定的衝擊,根據麥格理集團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胡偉俊估計,若川普加徵關稅,此後一年內中國出口預計下降 8%,同時年度經濟成長率下降 2%,且若川普切斷透過墨西哥等其他國家進入美國的中國商品,中國經濟將面臨更大損失。
然而,《紐約時報》也指出川普新一輪關稅戰雖為中國帶來挑戰,但也將強化一個在中國政府內部越來越廣泛流行的觀點,也就是中國不能再依賴國外市場來供應自身所需的零件和技術。
另外,川普的孤立主義外交政策可能會為中國改善與歐洲的關係留下空間。
尤其,川普的孤立主義只保全自己;所以這個世界必須自求多福,必須重新尋找生路,或是「金磚體系」是一項選擇,是重建這個世界繁榮的經濟運作規則。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並非一個一成不變的政治家。他在競選過程中可能會根據形勢變化調整自己的政策主張,例如在貿易戰問題上,川普雖然曾表示要對所有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但也曾表示願意與中國建立良好關係,這種不確定性使得川普未來的政策走向難以預測。
若川普再次上台後立即對中國發起貿易戰,無疑將給中國經濟帶來巨大挑戰。
中美貿易額佔中國總貿易額的 12%以上,對於依賴外貿的中國經濟而言,這無疑是一個重大考驗。
在川普首個任期內,他不僅未能成功連任,還因貿易戰導致與盟友關係緊張,這是他輸掉大選的重要原因之一。面對這一教訓,川普在第二個任期內是否會調整策略,避免重蹈覆轍,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考量到他目前以「戴罪之身」參加大選,若再遭彈劾不僅可能無法完成完整任期,還可能面臨牢獄之災,這對他的家族和商業帝國也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美國總統的職責之一是維護資本家的利益,因此川普在制定對中政策時將不得不考慮資本家的利益訴求,例如馬斯克等大資本家之所以支援川普,是因為他們看中川普執政可能帶來的商業機會,而川普為了獲得這些資本家的支援,也可能在對中政策上做出一定妥協。
此外,川普還需要考慮選民的利益。新冠疫情期間,美國經濟陷入困境,選民們期待政府能採取有效措施改善經濟狀況。若川普不能兌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他將失去選民的支援。因此,在第二個任期內,川普不僅要關注資本家的利益,還要關注選民的生活水準,這將對他的對中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儘管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未來中美關係的發展並非完全悲觀。川普雖然強硬,但在首個任期最後時刻還是與中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定,顯示他在一定條件下願意與中國進行合作。
■高盛:川普關稅不只影響中國,台灣等眾多亞洲經濟體都潛在受害
高盛表示,川普在美國大選中的勝利,引發了對中國徵收更高關稅的擔憂,但中國可能不是唯一面臨這種困境的亞洲國家。
高盛首席亞太經濟學家 Andrew Tilton 在11/11日的報告中表示,雖然自川普執政以來,美國對中國的雙邊貿易逆差有所下降,但與其他亞洲出口國的逆差卻大幅上升,此可能會受到川普「紅色浪潮」衝擊。
Tilton 表示,南韓、台灣、尤其是越南、印度,在中美對抗中取得了較大的貿易利益(友岸外包)。他補充說,南韓和台灣靠的是在半導體供應鏈中的「特權地位」,而越南、印度則由供應鏈重新移轉中受益。
如今,由於川普和一些可能被任命的人都專注於減少雙邊赤字,因此存在著一種風險,即以某種『打地鼠』的方式,假如雙方赤字迅速增長,最終可能促使美國對其他亞洲經濟體徵收關稅。
另外,以 Brian Tan為首的經濟學家指出,川普提議的關稅很可能會給亞洲地區帶來「更大的痛苦」,台灣比南韓或新加坡,更容易受到這種威脅。
■在2025年1/20日川普就職前,美國進口商將在提高關稅前搶先囤貨
川普欲對中國商品徵收超過 60%的關稅。這意味著每年出口價值約 5000億美元的貨物處於危險之中。經濟學人智庫資深經濟學家 Xu Tianchen 表示,預計在 2025年壓力到來之前,2024年第四季將有大量提前的進口。
根據11/7日中國公布的海關數據,10月出口額年增 12.7%,達 3,090億美元,創 27個月新高。這是因為美國進口商擔心如果川普當選,貿易前景面臨不確定性,因此爭先恐後搶先下單。因此,2024年第四季中國出口量將保持強勁。川普關稅的任何潛在拖累,可能要到2025年下半年才會顯現。
法國投資銀行 Natixis 的高級經濟學家 Gary Ng 表示:如果川普將關稅從「在中國製造」(made-in-China) 擴大到「由中國製造」(made-by-China),意即將中國企業在越南和墨西哥等地生產的產品列入,這種衝擊可能會更大。
■川普政策預期帶來美元強升
隨著川普內閣的組建,未來美國政府中的關鍵職位,紛紛由「美國優先」政策的忠誠者掌握。川普的內閣人選包括多位著名的對中國鷹派人士,前貿易代表萊特海澤(Robert Lighthizer)回鍋擔任「貿易沙皇」、佛羅里達州參議員盧比歐(Marco Rubio)任國務卿。這引發了人們的擔憂,亦即將推動關稅戰,尤其是對中國徵收關稅,此將會加劇通膨,並限制美國聯準會降息的能力,這將使美元延續漲勢,這對新興市場不利。
另一方面,受美元兌一籃子貨幣飆升至兩年高點的影響,新興市場貨幣指標徘徊在3個月來的最低水位,新興市場資產11/13日連袂下跌。
摩根大通全球股票策略主管 Mislav Matejka 表示:「傳統上,美元走強對新興市場股市不利。如果中國沒有採取更有意義的財政刺激措施,新興市場可能會繼續落後,尤其是在貿易和關稅不確定性影響的情況下。」
■擔憂川普關稅戰,歐元、亞幣全面跳水,開啓匯率戰
由於投資人擔心川普此前曾警告歐洲若未購買足夠的美國產品將付出巨大代價,尤其汽車將是川普頭號鎖定目標,川普亦稱當選後將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 60% 關稅。因此,衡量美元兌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 (DXY) 近日續漲,持續在近四個月高點徘徊,歐元兌美元(USDEUR) 則徘徊 7個月低點,人民幣兌美元 (USDCNY) 則走貶至近三個月低點,因歐洲與中國都是川普加徵關稅的目標。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團隊認為,川普勝選帶來歐元區經濟下行壓力,歐洲央行或採逐步降息應對,造成歐元跳水,歐元兌美元匯率跌至近7個月以來新低。
另外,川普預計將採取的關稅和減稅措施,使通膨和債券殖利率料將面臨上行壓力,由於政治上的不確定性,聯準會 (Fed) 寬鬆貨幣政策的空間料將受限,市場正降低對 Fed 未來降息的預期。
■美國《紐約時報》:這是美國時代終結的最大不幸
美國《紐約時報》表示:川普重返白宮,這是美國時代終結的最大不幸。對美國而言,川普上台意味著美國長期以來所依賴的國際秩序和價值觀將面臨顛覆。
《紐約時報》認為,川普保護主義的理念預示著美國時代的終結。具體而言,川普可能放棄拜登的聯盟建設和國際主義方針,轉向孤立主義道路。紐時稱這一轉向意味著拜登所構建的美國作為西方世界安全可靠保障者的時代將徹底結束。
儘管,在拜登執政期間,美國在歐洲與印太的盟友體系並未如預期般穩固,反而在多個熱點問題上暴露出脆弱性,例如烏克蘭衝突讓美國及其盟友陷入困境。
此外,在科技戰中,美國雖然對中國極限施壓,但中國仍在晶片技術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但美國盟友則因承受不了壓力而怨聲載道。
《紐約時報》指出,這些結果表明,美國在全球的影響力正逐漸減弱,而川普上台可能會加速這一進程。事實上,美國國力相對衰退和其他國家的崛起,也是導致美國國際地位下降的重要原因,而川普的當選,無疑將加劇這一趨勢。
因川普重新上台後,料將採取更激進的貿易政策,試圖通過關稅戰等手段來維護美國的利益,但這種做法很可能引發全球範圍內的反彈和抵制。
■川普能提振經濟、或搗毀經濟?
川普在這次美國大選中能獲得壓倒性勝利,主因是選民受不了國內的高物價,希望主打經濟議題的川普能解決問題,然而,經濟學家說,未來發展可能事與願違?
據《商業內幕》報導,多數支持川普的選民正面臨實質薪資下降、購買力減弱的經濟困境,希望川普上任後能解決相關問題。
然而,一些經濟學家認為,川普的競選承諾,包括減稅、對中國及其他國家商品實施高關稅,以及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等政策的綜合效應,反而可能推升物價,並引發通膨。
1、高關稅可能帶來通膨壓力
美國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指出,對進口商品徵收20%到60%的關稅將增加汽車、藥品、食品及家具的價格。這些成本最終會由消費者承擔,導致物價上升,並進一步削弱人們的購買力。
2、大規模驅逐非法移民將對勞動力市場產生衝擊
特別是在農業和建築業等依賴移工的行業中,移民數量驟減可能導致勞動力短缺,企業被迫提高工資,以吸引本地員工。此舉將增加經營成本,並進一步推動物價上升。
全國房屋建築商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Homebuilders)表示,驅逐移民將減緩房屋建設速度,並推升房價,使本已面臨壓力的購房者負擔更加沉重。
3、減稅政策也可能帶來通膨壓力
減稅通常被認為能刺激經濟,可能激發消費者和企業的支出熱潮。然而,當需求上升而供應不足時,價格自然會隨之上漲,導致通膨上升。
經濟學家埃德爾伯格(Wendy Edelberg)指出,川普的政策將帶來「通膨衝擊」,並可能迫使聯準會提高利率,加重借貸成本,進一步影響消費支出。
從長遠來看,川普的政策可能引發物價上漲和通膨加劇,與許多選民的期待背道而馳。未來美國經濟的走向,可能為消費者帶來更大的負擔。
■華爾街策略師:川普關稅政策致美衰退機率升至75%!
美國BCA Research首席全球策略師Peter Berezin 在11/8 日出具研究報告表示,由於川普上任後有可能爆發新一波貿易戰,這些關稅恐抑制企業投資,降低消費者的實質可支配收入,將對美國經濟造成雙重打擊。使得美國經濟衰退的機率將從 65%大幅上升至 75%。
Berezin 引用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 (Budget Lab at Yale) 研究指出,川普關稅料將使美國中等家庭的實質可支配所得減少 1900至 7600美元。
Berezin 在報告中也指出,雖然川普提出的減稅計畫有望使標普500指數的每股獲利 (EPS) 提高4%,但這一數字低於該指數近日5% 的漲幅,顯示這項利多已事先被市場消化。
Berezin 還對川普當選後的降息前景表示擔憂,並稱利率處於限制性水平,恐給經濟成長帶來下行壓力。
Berezin 最後表示,考量上述這些因素,建議投資人適度減持股票,並稱「一旦出現更明確的衰退證據」,他打算將投資建議調至「盡可能減碼」(maximum underweight)。
■「末日博士」警告:川普政策可能造成「債券衛士」回歸
「末日博士」魯比尼 (Nouriel Roubini) 表示,隨著川普重返白宮,如果他奉行自己的龐大支出計畫,「債券衛士 (bond vigilantes)」可能會隨之回歸。
「債券衛士」一詞來自 Yardeni Research 總裁 Ed Yardeni,用來形容那些一心想透過拋售債券,推高市場利率,來迫使政府重整財政秩序的投資者。
魯比尼11/12日表示,如果川普推動將2017年的減稅政策永久化,「市場懲罰將來得很快」。加上,川普的政策計畫—包括徵收更高的關稅、讓美元貶值以及對非法移民採取強硬立場,可能會導致經濟放緩,同時刺激通膨走高。
實際上,在川普當選後,美國主要金融市場均大漲,但公債市場卻在拋售,將殖利率推升至數月以來的高點,這正是「債券衛士」的行動,在赤字已經非常大的情況下,債券市場有理由擔心財政政策繼續具有刺激性。
留言列表(1条)
rdeu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