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種ETF適合存股?

何種ETF適合存股?

2home.co  楊惟婷

 

全球自2008 年金融海嘯後,利率長期處於低檔,錢放在銀行雖然沒什麼風險,卻也無利可圖,所以「存股」一直是定存族提高報酬的一種資產配置選擇。

 

據台灣證交所指出,2020年初至4月底,台股市值蒸發3兆元,但值得關注的是,上市ETF市場資產規模卻逆勢上揚10%、日均值更是暴增80%。例如一度有下市危機的富邦VIX竟被買到全球最大外,元大S&P原油正2溢價高掛,更是讓人傻眼。

 

事實上,統計自2003年國內第一檔ETF:台灣50上市以來,17年間ETF總規模成長了400多倍,如今境內基金總體規模3.9兆元中,就有逾4成資金集中在ETF上,證明ETF魅力十足。只是,ETF絕對不等於安全投資,但若善用這類低成本的金融商品「存股」,確實可以讓資產穩穩長大。

 

一、即使懶人投資也要用點腦

 

那麼,台股ETF怎麼挑選?
台灣ETF市場近年來蓬勃發展,若以規模來看,台灣被動式管理商品(ETF)總規模,佔總資產管理規模比重超過4成,佔比全球第一。目前台股有220多檔ETF,怎麼選已是一門大學問,更是一大挑戰。
例如,傳統ETF中 0050與 0056都是ETF,但投資邏輯大不同,前者投資台股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幾乎反映台股大盤結果;後者評選殖利率高的公司買進,平均年領5%股利。這2檔ETF所追蹤的指數、採取的策略(年化報酬、流動性、分散投資風險)都不同,投資人必須依自己需求抉擇。

尤其,2018年底起,台灣市場吹起「主題式ETF」風,以「精確投資」(如未來關鍵技術ETF、5G通信ETF、AI人工智能ETF、資安,以及美國的尖牙股(FAANG)等…..)為訴求,在被動投資策略中,增加一點戰略性;所以,許多投資人必須先搞懂傳統ETF與主題式ETF的不同,以及容易被忽略的風險。

 

對主題式ETF來說,重點是在聚焦有成長性的題材,將相關概念股含括在內,讓投資更精確,不要太分散。也就是說,相較過去ETF在大家認知中是「懶人投資」、「無腦買進」的理財產品,主題式ETF較適合會做功課的投資人。投資人要能判斷出哪些主題是未來主流,並掌握產業出現轉折向上或突破點的時機買進。

 

尤其,投資主題式ETF,首先要弄清楚其追蹤的指數編製原則,並留意持股更新的頻率,因因為產業變化比較大,建議大家選每半年或每季度檢視持股的產品。

投資人應檢視當初看好的題材,是否有逐步發酵,持股的營收與獲利,是否如預期成長,直到業績鈍化後,就可考慮找尋下一個投資主題。
至於在資產配置的部分,風險承受度一般的人,也許可以將主題式ETF的部位控制在3成以下。只要大方向正確,晚上不會睡不著。

 

至於投資人該何時進場?
事實上,若目標是長期投資,就無進場時點問題,但一定要買對ETF,槓桿型、反向型不要亂碰,只有原型商品才適合長期投資。換言之,只要有閒錢就可投入,時間拉長絕對會帶來正報酬。但是,每年必須檢視投資部位是否偏離,並執行再平衡,將漲多的賣掉,投入其他資產。

 

不過,至於何時該停利或停損?
想要確保投資獲利,專家建議可設定比平常停利、停損點更寬約5成的標準,舉例來說,如果你本來設定自己投資的停利點是10%,那買主題式ETF的停利點,就可以放寬到15%左右、反之亦然。

 

二、傳統ETF的「台灣50」(0050)和「台灣高股息」(0056)的存股思維

 

ETF其實20年前就已經發行,近幾年投資人對ETF 的接受度越來越高,除了它具有低交易成本的先天優勢,有些原型ETF 還能每年提供穩定的配息,於是慢慢受到許多存股族的青睞,納入分批布局、長期持有的名單,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台灣50」(0050)和「台灣高股息」(0056)。

 

例如元大台灣50,也就是將台灣市值最大最優質的前50家公司股票集結起來,可用最小的金額參與投資,不必受單一公司漲跌的風險影響,很適合沒時間看盤的上班族,不想承受大風險的退休族群。一般投資人比較難入手台積電、大立光等,但只要投資台灣50就等同買進這些股票。

 

「台灣50」(0050)和「台灣高股息」(0056)這兩檔原型ETF 雖都來自同一家投信公司,但追蹤的指數不同,持股邏輯也不一樣,因此這兩檔經常被拿來比較。

以下,舉出兩者3個最重要的差異:

1、追蹤的公司標的不同

首先,0050追蹤的是台灣50指數,組成依據是台股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也因為排名前50的公司加總規模非常大,市值占整體台股大盤將近7成,所以不用每家上市公司全買,幾乎可以反應整體大盤的表現,也因此0050才會成為台股指數化投資的標的首選。

 

而0056則是標榜高股息,追蹤的是「台灣高股息指數」,該指數是從台灣50和台灣中型100(市值排名51 ∼ 150)中,挑選出預估未來一年「現金殖利率最高」的30 家公司,而編撰出來的指數。意思是,從排名前150的雞裡面,再挑出最會下蛋的30隻雞來養。持有0056就是持有台股大型上市公司裡,殖利率最高的30家。
不過要注意一個關鍵字「預估」,意思是這個「高股息指數」納入的30 家公司,並非完全客觀的排名,而是透過資料庫來進行模組預測的結果,這就是0050 和0056 第一個最大的差別。

 

2、周轉率不同

0050是透過市值大小「完全複製法」來達到追蹤台灣50指數的效果,所以只要台灣50指數裡這50 檔股票中誰市值越高,占指數的權重就會越高, 0050的持股比例就會跟著越高。

例如,台灣50的指數成分股平均每一季都只調整一名,有時則完全沒有調整,當0050完全複製它時,每季的持股狀態自然也不會有太大變化,所以0050 每年的周轉率才能維持那麼低。

而0056也是採用殖利率大小「完全複製法」來持有這30家公司的股票。所以只要高股息指數裡這30 檔股票中誰殖利率越高,占指數的權重就會越高, 0056的持股比例就會跟著越高。

所以當某一家公司殖利率因為股價走高或股利縮水而掉下來,占高股息指數的權重降低,或被從成分股刪除,0056的持股比例就會跟著下修或出清持股,由此可知0056的持股調整頻率一定會比0050還高。

 

所以須留意,對本質仍是基金的ETF 來說,高周轉率會對淨值產生耗損,整體績效就容易受影響,這就是第二個常被討論的差異。

 

3、持股比例不同

最後,一個值得提醒的要點,即0050的持股比例有「大者越大」的現象!
也就是例如2003年0050剛發行時的50家公司持股比例,台積電占16%、聯電6%、台塑5%⋯⋯一直到第10名的中信金3%。

但在成立16年之後的2020年2月持股比例,台積電仍然最高,但占比從16%倍增到40%,第2名鴻海5%,第3名聯發科只剩不到3%。

發現了嗎?也就是說,未來想掌握0050的走勢,就要同時關心台積電的發展,因為它對0050的影響力已經越來越大。

 

然而0056在2018年第一季的持股比重,你會發現公司的占比都不會差很多,比較平均分散在各家公司,也因此單一公司的股價漲跌,對0056的影響不像0050那麼大,這就是第3個重要差別。

 

三、科技為王的「主題式ETF」的存股思維

 

若您想投資未來新創科技,(如生技、5G通訊、AI 黑科技、半導體設備族群等) ,分享這些產業的長期成長趨勢,可運用ETF投資組合方式來分散選股風險,並用金字塔承接方式來袪避資金風險。

 

因新科技日新月異本來就是長期趨勢,尤其,5G通訊創新腳步持續加快,加上疫情之後居家辦公、線上學習、網路購物已成為現代生活新常態。若要自己吸取新知來抉股太辛苦,還不如挑選操作績效出色的科技主題 ETF來投資未來。
例如,您可將資金平衡佈局在以下幾檔科技主題 ETF,如:

1、元大全球未來通訊(00861 ) 目前投資組合包括蘋果、思科、博通、高通、美國電塔等5G概念股

2、國泰網路資安(00875 ) 目前投資組合包括Qualys、Proofpoint、Avast、Crowdstrike、Akamai等防毒軟體公司

3、國泰AI+RoBo(00737 ) 目前投資組合包括Irobot、Cadence、OBIC、Ciene、LLLumina等AI及生技公司

 

再以元大全球未來關鍵科技ETF(00876 )為例來看:

此ETF有別於一般單純以市值、產業型做為ETF成分股篩選規則,此次追蹤的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編製時,特別重視公司營收在通訊科技方面的純度、及公司創新研發費用。

例如,指數編列設計,須在通訊產業相關業務營收比重大於30%,另外特別納入企業營利、創新能力因子為篩選標準,包含過去12個月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及每股盈餘必須為正數、過去12個月的研究與開發費用佔銷售額比率前80%大的公司,才會被選入。

換句話說,加入主動選股因子後的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成分股將具有3特點,分別是基礎建設佈建期優先受惠的上游製造商、具高研發投入的產業創新領頭羊、及營收核心來自通訊科技的公司。

進一步來看,該指數成分股將落在手機零組件、晶圓代工供應鏈、通訊元件、及IC設計4大5G發展族群。由於相關類股具高階科技硬底子,因此該指數又被稱為硬5G,專注在通訊產業中的關鍵零組件標的;相較去年推出的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00861 ),也提供投資人布局時有不同選擇。

 

利用科技主題 ETF的投資組合來投資未來,已經過一層風險分散,而您只要決定買點,如利用危機、入市,或定時定額即可。

 

四、黃金「主題式ETF」的存股思維

 

疫情期間,多數國家均祭出龐大的財金政策支持。但在疫情過後,在經濟逐漸復甦後,因利率偏低將會受到通膨升溫衝擊,對於保守型的投資人來說,長期投資策略中可納入黃金配置。

 

金價自 2018 年底以來即持續緩步上漲,而當聯準會 (Fed) 再度宣布重回0利率時代和無限 QE 政策之後,黃金更開始大幅飆漲。近期,金價報約每盎司 1725 美元之上,創下 7 年半以來新高。GraniteShares 執行長兼規模 8.61 億美元的 GraniteShares 黃金信託 ETF (BAR-US) 發行人 Will Rhind 認為,黃金正在重演 2008 年的故事;黃金於 2008 年也是在 Fed 大幅寬鬆救市的帶領下,出現一波牛市多頭。

 

世界黃金協會 (WGC) 研究負責人及規模達 570 億美元的 SDPR 黃金 ETF管理人 Juan Carlos Artiga 表示,從 2019 年底開始,WGC 就開始將黃金作為股市的對沖工具。在 1 月份發布的 2020 年展望中,WGC 將金融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以及低利率,列為持有黃金之原因,黃金在全球低利環境下,正顯得有吸引力。

據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公布,2020年截至5月,全球黃金ETF淨流入已改寫全年歷史新高記錄,5月總持有量增至3510公噸,再創歷史新高。該協會表示,各國央行的資產購買計畫,仍提高黃金的吸引力。

 

而從歷史意義上來看,幾個世紀以來,黃金作為貨幣和價值存儲使用,實體黃金是具有一定的持有意義。美國銀行財富管理公司高級投資策略師 Rob Haworth 指出,與其他金屬不同,黃金的主要用途是用於替代貨幣,全球央行持有黃金作為貨幣發行儲備的一部分,而美國即因擁有世界上最巨量的黃金儲備,這使市場對美元價值充滿信心。

 

近期避險情緒上升,也帶動黃金走勢,不過,金價上攻仍需仰賴更多刺激因素。富蘭克林投顧認為,著眼中長線,避險配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雖然目前金價尚未超越 2008 年高點的 1900 美元 / 盎司水準,但多種貨幣計價的金價已經飆升至歷史新高,反映全球央行的寬鬆政策,實際上正在侵蝕貨幣的長期購買力,預期這也將是下一個十年中,投資組合不可忽視的挑戰。

所以,黃金期貨ETF投資人可秉持長線佈局、買跌不追漲的原則進行投資。
穩健投資人則採定期定額,建立防禦部位。整體操作上以買跌不追漲為原則,投資組合中不妨保持配置 5~10% 黃金ETF。

長期來看,支撐金價的因素正出現閃爍的訊號,富蘭克林投顧指出:
1、美元持續於 100 的整數關卡高檔震盪,但其實是反映市場的風險意識仍在,也顯示即便美元走強,黃金仍受避險買盤支撐,表現更具韌性,時間拉長美元指數偏下行機率較高,中長線美元走軟將有利金價。

2、經歷市場的大起大落,觀察不斷增加的黃金 ETF 持倉可以發現,投資組合調整、再平衡的需求正在緩步攀升,可見疫情影響的除了消費行為,也改變了投資行為,提醒投資人不應忽視防禦配置,應適度建立合理的避險部位,預期投資需求的成長,同樣將有助提供金價支撐。

 

著名技術圖表觀察家Chris Kimble也表示,如果美元指數有出現「雙頂」的趨勢,可能暗示商品長線多頭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在經歷了 2017 年的下挫之後,由於全球金融動盪和全球美元沖高,美元指數又重站上 102。此後,該指數開始慢慢回落。倘若美元再度跌破 93 ,將有利先前受重創的商品漲升。因為美元疲軟有利於以美元計價的商品,這會提高商品買家之吸引力。

 

總之,黃金再向上突破之前,還需更多刺激因素,短線上方可留意 1750 美元關卡壓力何時能突破。而積極投資人可採波段操作,並留意以下兩大波段操作技巧:
1、技術面只要月線突穿季線,黃金交叉就是買入點,死亡交叉就是賣出的訊號,需要嚴格執行黃金交叉買入及死亡交叉賣出的紀律。
2、以看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升則黃金下跌,收益率下降則黃金上漲,跟它做反向操作成功率相對高。

 

五、能源「主題式ETF」的存股思維

 

過去的3個月原油價格備受市場關注,WTI 原油期貨價格由50~60美元/桶崩跌,在 2020/4/20更見證歷史跌至每桶負37美元收盤,寫下首次「負油價」紀錄。

 

由於世界主要產油國OPEC+宣佈大幅減產,再加上全球石油需求量也有望回升,促使石油的供需逐漸恢復平衡。由於供需基本面反轉,5月WTI上漲88%,創史上最大單月漲幅。

 

但是,由於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仍高,再加上中美關係惡化,造成市場緊張情緒加深,油價又自高點回跌。為因應全球原油市場巨大變化,例如英國石油公司計畫全球裁員1萬人,並計畫轉型投資再生能源。

澳洲智庫經濟與和平研究所也發布報告警告,除非油價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水準,否則美國頁岩產業可能崩潰。例如美國頁岩油先驅崔石比克能源公司 (Chesapeake Energy) 已申請破產保護。若油價跌勢仍不止,將導致美國能源業出現一波整頓潮。考量到直接和間接雇用人力,石油產業仍是美國經濟的關鍵,如果企業開始裁員,有些工作崗位可能永遠消失。

此外,油價的急劇下跌也將影響中東的政治政權,特別是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和伊朗。

報告也認為,目前的全球衰退將是漫長而艱巨的,商業、旅遊及工業活動的疲軟,預計將持續一段較長的時間,這會使油價繼續保持弱勢。

 

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也警告,美國頁岩油產業的高收益債券為 320 億美元,如果油價跌勢不止,今年債務違約率可能達到 17%,比油價暴跌前預測的 7% 高了許多。

 

總之,能源市場的復甦方向確定,但將會漫長且緩慢,可能需到2021年,油價才可能恢復至疫情前的水位。
至於石油期貨ETF的操作,就是直上直下的一種商品,並不適合存股思維。

 

但短線投資人可利用每周三原油庫存數據做判斷,原油庫存上升即賣出,庫存下降即買入,千萬不要自作聰明判斷,以免發生慘劇!

尤其槓桿型ETF風險巨大,但投資利潤也高,建議積極投資人只能拿1、2成的資金來投資,並記得選擇成交量較大的ETF來操作較為安全。

此外,以下三個注意事項應多留意:
1、想投資原油的投資人,原油ETF只能短線投資,並不適合存股思維。
吾人時常在報導中聽聞今日國際油價上漲、原油價格崩跌等,我們首先必須先釐清,這些消息所指的原油價格究竟是什麼呢?
其實,這些國際油價、原油價格,並不是真正的實體原油交易價格,而是近月原油期貨的價格,由於原油不僅沒有黃金、白銀等貴金屬的全球即時現貨交易機制,還需要大量倉儲運輸成本,因此普遍使用近月期貨價格作為油價代表,近月期貨價格市場流動性佳,通常最貼近原油現貨價格,對於原油供需波動也最能夠即時反應。因此,市場所謂的投資原油,其實大部分情況並不是投資真正的原油現貨,而是原油期貨合約。

 

所以我們常聽到的石油 ETF,如元大S&P石油(00642U)、元大S&P石油正2(00672L)等,其背後都是以購買期貨合約為主,間接參與油價的漲跌,以達到貼近原油報酬目的。

2、認識元大S&P石油(00642U)、元大S&P石油正2(00672L)ETF商品:
買進 ETF 最重要的是了解指數背後所追蹤的標的與持股成份,以下分別介紹元大S&P石油(00642U)、元大S&P石油正2(00672L)石油 ETF:

元大S&P石油(00642U):以持有 NYMEX 西德州原油期貨遠月合約追蹤原油績效為目標。
元大S&P石油正2(00672L):同時追蹤 NYMEX 西德州原油期貨近月與遠月份,並以近月合約權重配置高。

由以上規則可以發現,轉倉成本是投資這類型原油 ETF 的主要風險,當原油出現正價差 (遠月價格 > 近月價格),發行商進行轉倉時,便需負擔轉倉成本;反之,當原油出現逆價差 (遠月價格 < 近月價格),發行商進行轉倉時,便會有轉倉利益。因此,我們可以知道,正逆價差對於投資這類型的 ETF 相當重要。
若是原油 ETF 處於正價差的環境中,每期將有換倉的自然耗損成本,也就是每個月這些 ETF 必須將部分或全部已到期的合約轉往較遠月重新建倉。而每一次換月時,期貨價格在到期日會與價格較低現貨趨於一致,但換約時卻又換到價格比較貴的次月合約,所以二者的績效表現與原油長期績效相比將產生落差,時間拉長差異會愈大。

3、能源ETF再添生力軍,街口兩檔能源ETF通過審核
國內連結能源 ETF 將再添兩檔生力軍,證交所已核准街口證券送審的「標普高盛布蘭特原油 ER 指數」及「標普高盛天然氣 ER 指數」ETF 資格認可。
證交所表示,「標普高盛布蘭特原油 ER 指數」及「標普高盛天然氣 ER 指數」是由標普道瓊指數有限公司 (S&P Dow Jones Indices) 所編製及維護,「標普高盛布蘭特原油 ER 指數」指數成分係英國洲際歐洲期貨交易所 (ICEFutures Europe) 掛牌交易之單一月份布蘭特原油期貨契約,「標普高盛天然氣 ER 指數」指數成分係美國紐約商業交易所 (NYMEX) 掛牌交易之單一月份亨利港天然氣期貨契約。
當此街口兩檔能源ETF掛牌時,恐將引發目前高溢價的元大S&P石油(00642U)、元大S&P石油正2(00672L)兩檔ETF商品補跌,宜慎!

六、投資級債「主題式ETF」的存股思維

目前世道混沌,所以避險資產常炙手可熱,而傳統上被視為避險資產的,有黃金、債券、美元及日圓,但根據彭博統計,SARS 期間黃金和美元績效皆不如預期;相較之下,債券在SARS 爆發後漲幅擴大。

所以,到底如何運用ETF才能有效避險?機構法人建議,追求短期避險,可布局富邦 VIX、台陸股反向 ETF 有望取得先機,但中長期必須設出場點非常快,尤其富邦 VIX常直接跳空,與一般的價值投資不一樣,追漲殺跌,不屬於長期存股式佈局的ETF;而穩健型的投資人,則適合債券 ETF。

若以資產配置學派來說,持有債券是為了抵銷投資股票的波動風險,並非真的要去賺取配息或固定收益。但債券有兩種風險: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若是投資短期債券,波動不大,沒有很好的避險效果;若是投資長期債券,波動又跟股票相差不大、甚至更高,本身也是一項風險,當遇到升降息時,市場情緒反應過大時,不見得會讓投資人安心。因此,建議採取折衷方案,投資7至10年的美國公債ETF,抵銷股票波動風險的效果最佳。

國際風險日益升高,若想投資抗波動又能配息的投資級債券 ETF,到底該怎麼挑才吻合存股思維?

投資級債券檔數雖多,但可以簡單分為公債、公司債兩大類,如果想將美元計價為主的投資級公司債詳細分類,群益投信建議從以下 3 個面向著手:

 

  1. 信評:主要分為投資級與非投資級,後者通常又被稱為高收益債。單以投資等級公司債來看,目前已掛牌的商品以 AAA~AA 的 ETF 信評最高。信評越高,違約率越低,波動度也相對低,較適合風險胃納較低的人,反之 BBB 是投資等級中信評最低者,違約率較 A 級信評高,波動度也相對高。

 

  1. 天期:投資級公司債有短天期與長天期,長天期最長目前是 15 年,短天期則為 1~5 年,天期代表對利率敏感度的高低,天期越長對利率敏感度越高,波動越大。

 

  1. 產業:目前已掛牌的投資級公司債中,除一般綜合型外,產業型 ETF 主要有電信、科技、金融,其次為公用事業與醫療。

 

基本上,目前想要投資債券ETF,建議選擇信用評等高的債券,如美國公債、投資等級公司債。若要分散風險建議同時持有2檔,並將資金以7比3、5比5的比例投資。可留意規模逾百億元的元大美債20年、富邦美債20年,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也可關注,皆可波段操作。

 

至於投資級公司債該怎麼挑?理財專家建議,要報酬率就選信評越差、屆滿期越久的就對了,但要注意,報酬與風險密不可分,報酬率越高淨值波動就越大,每一個人可忍受風險的程度不同,要先了解自己的投資屬性。

 

另富邦投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粘瑞益指出,由於升息風險已消弭,更有利債市表現。而近來長短天期債券殖利率屢屢出現倒掛現象,造成殖利率曲線平滑,因此可考慮布局短天期債券 ETF,會比長天期債更有利。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