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

楊惟婷

 

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西湖自古是文人墨客留戀之處。

舉例來說,蘇東坡曾有詩句:「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美人」將西湖龍井茶葉與美人相比來形容它的清香幽麗。

西湖龍井主要是指產於大陸杭州西湖風龍井一帶的一種炒青綠茶,以「色、香、味、形」而聞名,亦流傳著「不是畫、而勝於賞畫;不是詩、而勝於吟詩」的美譽。

 

【起源 】

 

西湖龍井茶屬於一種炒青綠茶,據茶文化專家考證,大約有1500年歷史。

唐朝茶學家陸羽在《茶經》中記載有「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錢塘就是杭州古稱,天竺寺和靈隱寺都位於西湖的西部低矮的山丘中。

 

關於西湖龍井茶的來源說法很多,有一說為清朝乾隆皇帝一次南巡杭州時,曾經在杭州西湖之獅峰山胡公廟前歇息品綴龍井茶,喝下後覺淡然無味,未料卻在片刻後,香氣瞬間瀰漫於齒頰之間,他順手摘了幾片嫩芽夾於書本中,回到北京後,乾隆皇帝忽然憶起龍井茶的獨特香氣,便下令進貢龍井茶,幾經查詢,才知它產於龍井的王氏茶園,於是把十八株種在那裏的茶樹下旨封為「御茶」,專為皇上進貢,使得龍井茶名揚天下,價值瞬間倍增,後來成為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尤其在清明節之前摘取的新茶,叫做「明前龍井」,品質為最上等。

 

另外還有一說,古時龍井山上的荒涼村落住著一個孤苦無依的老太婆,只要是經過此處的旅客或是辛苦勞動的人們,老太婆便以經年留下的粗茶供他們解渴休歇,不論晴雨,始終如一。

在某一個風雪的冬夜,有位老頭前來茅屋避雪,看見鍋中正冒著熱氣,於是便好奇的問老婆婆鼎中燒些什麼東西,老太婆無限感慨的回答說:「我不過是個貧窮又無依的老太婆,只能為過路行人燒點粗茶解渴。」

老頭聽完竟拍手大笑說:「你並不窮啊!門前石臼內的茶渣便是寶貝,你賣給我,明天派人來抬。」那老太婆誤以為老頭要買的是石臼,於是先將臼內的茶渣倒在後院十八株茶樹上,後來那十八株茶樹因被茶渣滋潤培育,長得非常壯大,這便是龍井茶樹原始的樹種。

 

【產區概況】

 

龍井茶原產地是浙江杭州西湖龍井一帶,茶區位於三面環山的自然屏障的獨特小氣候中。

自清末民初開始,龍井茶的種植已經布滿西湖湖西、湖南各處,形成了「獅、龍、雲、虎」四個主要生產基地。

龍井茶的極品產於獅峰山。獅峰龍井香氣持久、味道鮮而甘美,是品質最佳的龍井,其中又以「獅峰明前龍井」為極品。

 

目前,西湖龍井在生態條件和炒制工藝上,被按產地分為「獅、龍、雲、虎」四大類:

1、「獅」為龍井村獅子峰一帶,包括以獅子峰為中心的胡公廟、龍井村、上天竺、棋盤山一帶,此處出產的西湖龍井被稱為獅峰龍井,是西湖龍井中的上品,香氣純,顏色為「糙米色」;

2、「龍」為翁家山、楊梅嶺、上下滿覺隴、白鶴峰一帶,此處出產被稱為石屋四山龍井,其中翁家山所產可以媲美獅峰龍井;

3、「雲」為雲棲、梅家塢、十里琅鐺之西、五雲山一帶,是西湖龍井產量最大的地區。此處出產被稱為梅塢龍井,色澤翠綠,外形美觀;

4、「虎」為虎跑、四眼井、赤山埠、三台山一帶,後來又包括了其他一些湖邊平地的茶園。

只有這四個地方出產的龍井茶才有資格稱為「西湖龍井」,在銷售的包裝上,會貼有原產地地理標誌,註明西湖產區,並且貼有杭州市質量監督局的二維防偽條碼,如果是明前茶,往往還會附有炒制者的姓名。

離開西湖產區的龍井茶曾經被稱為「湘湖旗槍」,現在被稱為「浙江龍井」,主要有杭州臨安、富陽、蕭山一帶的錢塘產區和紹興的越州產區等。

錢塘產區的龍井,亦被業內稱為「錢塘龍井」。

 

【製造方法】

 

要成為品質優異的西湖龍井茶,須經過一番複雜的製作工序:

一、採摘

自採摘手法開始就有堅持。由於西湖龍井的新芽較一般來的鮮嫩,所以採摘的時候不能用指甲掐斷,否則會留下永久痕迹。正確的採法是拔出嫩芽。據說,為保持其完整性,還會有技術精湛的採茶姑娘用嘴脣來採取新芽。

 

二、晾曬

西湖龍井在採摘後要竹篩上進行晾曬,一般需要半天左右時間,這樣可以減少茶葉中的青草味道,使水分達到炒制的要求,同時使新茶在炒制時不至於結團。

然後再對晾好的新葉進行大致分類,根據葉子的品質檔次來決定下一步炒制的鍋溫、力道等條件。

 

三、手工方式炒製

接著,再以手工方式炒製,包括「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等十大手法。

而整個炒茶過程又可分青鍋、回溯、輝鍋三個階段:

1、青鍋是在15分鐘內將茶葉初步成型為扁平,茶葉被炒至七八成乾。

2、回潮是將經過了青鍋步驟的茶葉,起鍋攤平在竹篩中回潮,大約需要一個小時時間。

3、輝鍋是將回潮後的茶葉加入鍋中炒乾,使水分小於5%,並且進一步定型,大約需要20分鐘。

 

輝鍋後的茶葉,起鍋晾涼,就是成品的西湖龍井了。使用此最原始的手工炒製技術生產之好茶,才可感受其柔和甘醇的口感和清心持久的香氣。

 

【特色 】

 

西湖龍井茶屬於一種炒青綠茶,其生長環境極為特殊,龍井以南山區北高南低,氣候溫暖,常年面向有著濕潤水氣的南風,形成種植出優異龍井茶最適宜的環境。龍井茶樹葉色青綠、略帶糙米色,葉形扁平滑亮,沖泡後茶湯成碧綠色,味道甘醇而柔和,香氣清長。

 

總之,西湖龍井茶以「色綠、香郁、味甘、形美」四絕著稱:

色綠:茶葉翠綠或帶糙米色,湯色碧綠澄清。

香郁:茶葉香氣清爽持久。

味甘:滋味甘鮮醇和。

形美:外形扁平光滑,大小均勻。

 

西湖龍井茶依其採摘時節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

1、第一種為「明前茶」,用清明之前採摘的嫩芽炒製的,明前茶是西湖龍井的最上品,因它的嫩芽像蓮子的芯,也被稱為蓮心。在氣溫較冷的年份,還會稍微後退到清明節前後兩天,由此所泡出來的茶為西湖龍井中的最上品。

2、第二種為雨前茶,採摘於清明之後、穀雨之前的嫩芽,又稱「二春茶」,屬龍井茶中的上品。除了嫩芽外,還有一芽一嫩葉的或一芽兩嫩葉的。一芽一嫩葉的茶葉泡在水裡像展開旌旗的古代的槍,被稱為「旗槍」,一芽兩嫩葉則像一個雀類的舌頭,被稱為「雀舌」。

3、以前西湖龍井在每年大約5月1日之後就不再採摘,隨著茶樹種植水平的提高,同時也為了追求茶葉的產量,現在西湖龍井一直採摘到立夏,這時的茶被稱為「三春茶」,品質已經一般。

 

過了立夏之後,依然能採摘,但是其茶葉已經有茶梗,為了保持西湖龍井的優越品質,不能製成綠茶,一般會被加工成為罐裝的茶類飲料。

 

【沖泡方式 】

 

1、品嚐高級龍井茶時,應該使用玻璃杯。使用玻璃杯是為了可以較好的觀賞沖泡出的茶葉形態。沖泡後芽葉一旗、一槍,簇立杯中交錯相映,芽葉直立,上下沉浮,栩栩如生,宛如青蘭初綻,翠竹爭艷。

2、沖泡溫度約在85°C左右,沖泡時須留意,注水1分鐘後揭開茶杯蓋,以免茶湯產生悶熟味。

3、龍井茶的特點是香郁味醇,非濃烈之感,喝茶時應該要細品慢啜,非下功夫不能領略其香味特點。

清代茶人陸次之曾贊曰:“龍井茶,真者甘香而不洌,啜之淡然,似乎無味,飲過之後,覺有一種太和之氣,彌淪於齒頰之間,此無味之味,乃至味也。為益於人不淺,故能療疾,其貴如珍,不可多得。

4、飲用上品西湖龍井,若使用來自虎跑的泉水來沖泡,會相得益彰。俗話有「虎跑泉水、龍井茶」的說法。

5、除了直接飲用,西湖龍井還用來製作龍井蝦仁等杭州特色菜。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