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黴菌感染的治療
楊惟婷整理
許多人治療表淺皮膚黴菌感染的印象,是不好治療或易復發。
事實上,表淺皮膚黴菌症難治的主因,大多是診斷不正確及用藥觀念不足所致。
至於,易復發的現象是在真正治癒後,對傳染性皮屑的預防,如鞋襪換新、保持皮膚乾爽、減少黴菌發芽滋生的環境,沒有做好改善。
一、皮膚黴菌的難治性主要原因
1、治療無效較主要的原因,往往是將足癬(香港腳) 、甲乾癬(灰指/趾甲) 、濕疹或甲床剝離,誤診成黴菌感染,造成用藥根本錯誤,以至治療根本無效。
2、無法完全根除,較主要的原因則是外用藥穿透力不足。對病灶處厚角質(如厚皮型香港腳)及硬角質感染(如毛髮及指甲)藥效不夠。
3、治療觀念不正確。不願意接受口服藥治療;用複方外用藥,治療不夠(只治療到不癢就好的觀念)。
4、自己不當處理(局部刺激性處理),併發其他皮膚病。
5、職業工作環境無法改善。如魚肉販養殖業者潮濕的指縫,及職業軍人汗臭脫皮的腳底等。
二、皮膚黴菌的易復發性主要原因
1、易復發者有的是正常菌叢不可能完全消除(如汗斑)。
2、環境中傳染媒介(鞋襪,地板,泳池,髮梳,內衣褲上含菌絲孢子的皮屑)多,加上汗多的腳提供黴菌生長的環境。
3、病人本身有未診斷出的潛藏感染(如頭癬或甲癬) ,造成身上腳上的復發性癬。
4、養小寵物(貓,狗,兔)造成親動物性皮癬菌傳染。
5、至於黴菌本身有抗藥性如紅色毛癬菌抗灰黴素或需治療較久的犬小芽胞菌等,的確是對許多抗黴藥物都有抗藥性。
6、免疫力低下,造成黴菌感染。
特別值得提出的是,黴菌感染是傳染性,應及早診斷治療,減少傳染。
另外,下肢的蜂窩組織炎常是由於有慢性香港腳的脫皮,引致小傷口致細菌進入造成。提醒醫師在治療下肢的蜂窩組織炎時應連帶治療香港腳才較有預防性的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