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

蕁麻疹

楊惟婷整理

 

您是否曾發現自己或家人的皮膚上,突然莫名地鼓出許多一塊塊粉紅色劇癢且類似蚊蟲咬傷的疹子?這樣的皮疹,很可能就是蕁麻疹。
雖然對多數的人來說,蕁麻疹是不會造成很大的危害,但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卻要經歷長達一至二個月、甚至半年以上才能完全擺脫蕁麻疹帶來的困擾。

 

一、何謂蕁麻疹?

 

蕁麻疹 (urticaria) 俗稱風疹塊,經常是急性發作,說來就來。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因個人特殊體質引起的皮膚過敏,所以同桌吃飯的人,可能只有其中一人有對某種食物有過敏的反應。

 

二、蕁麻疹的症狀

 

大多數的急性蕁麻疹患者,皮膚上會突然出現搔癢性的浮腫紅疹,疹子大多在數小時內消失,但是新的疹子又不斷的在其他部位出現,整個病程通常在二至三週會痊癒,不需再接受藥物的治療,不過,少數人的病程會長達六週以上,這時就歸類為慢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的症狀除了皮疹以外,較嚴重者還會伴隨眼皮、嘴唇、耳朵或臉部腫脹,極少數個案會出現呼吸道緊縮,造成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三、蕁麻疹的病因

 

如何找出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大約百分之二十五的蕁麻疹患者會有家族史,而曾有蕁麻疹病史的人,以後再接觸到相同的致病因子,還是很有可能再犯。

 

一般而言,急性蕁麻疹常因食物或藥物過敏所引起,慢性蕁麻疹則可能和一些慢性感染有關。

誘發蕁麻疹(特別是急性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食物(如海鮮、蛋奶類製品、豆類、核果類、茶、咖啡、巧克力、草莓、芒果等)、藥物、細菌或病毒感染、蚊蟲咬傷等,其它較少被注意到的因素有冷熱之刺激、情緒或是精神上的壓力等;然而,約有一半的的蕁麻疹患者,是找不出其誘發因子的。

 

在食物方面,現在可藉由抽血來檢驗是否是對某些食物過敏所造成的;另外,也可自行觀察所食用的食物或藥物與蕁麻疹出現時間有無關聯,再儘量避免這些致病因素。

引起慢性蕁麻疹的原因更難尋找,大多為”特異性”的(也就是找不到原因),找得到原因的,則多數與引起急性蕁麻疹的誘因類似,然而,要小心的是,也有極少部分的慢性蕁麻疹與血管炎或其它全身系統性疾病有關。至於其它的因素,可能需尋找醫師來評估了。

 

總之,引起尋麻疹的原因很多,下列是比較常見的原因:

 

1、飲食引起的蕁麻疹:

由食物引起的蕁麻疹過敏,只有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會發生,此不同於食物中毒。

反之,食物中毒是由食物本身的毒素(例如河豚)或是細菌的毒素(例如葡萄球菌)所引起,所以幾乎每個人都會發生。

食物引起蕁麻疹,例如食用章魚、螃蟹及貝類等,都會引起蕁麻疹;有些體質比較特別的人,甚至食用雞蛋、牛肉、豬肉,也會引起蕁麻疹。

 

2、寄生蟲、病菌感染引起的蕁麻疹:

感染寄生蟲時,也可能會引起蕁麻疹。例如海鮮中的寄生蟲也可能是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因為含有不同的的蛋白質,也就含有不同的過敏原)。而蕁麻疹也可能感染細菌,如感冒、鏈球菌喉嚨感染。

 

3、藥劑刺激引起的蕁麻疹:

例如服用或注射藥劑時也可能會引起蕁麻疹。藥物如阿斯匹靈、盤尼西林、磺胺類是引起過敏性或免疫性蕁麻疹的常見原因。

而輸血、血清或抗生素的使用不當,更容易引起蕁麻疹。

 

4、物理性刺激引起的蕁麻疹:

當皮膚受到各種物理的刺激時,也容易引起蕁麻疹。

如由緊身衣物經常性加壓所引起(如腰帶、襪帶、胸罩、束帶或緊身衣),使皮膚受到機械性的刺激而引起的蕁麻疹,稱為機械蕁麻疹;

如用手搔癢,症狀就會逐漸擴展,所以又稱為人工蕁麻疹;

 

5、溫風、溫水等所引起的蕁麻疹:

此又稱為溫熱蕁麻疹,可分為僅在熱作用的局部蕁麻疹,以及全身性的蕁麻疹二種,特別溼熱易令人流汗滿身。

 

6、冷水、寒風所引起的蕁麻疹:

身體接觸低温後所引發,此又稱為冷蕁麻疹,可分為寒風、冷水都會引起的蕁麻疹,以及只有其中之一會形成蕁麻疹二種。如突然跳入冷水游泳池、皮膚接觸冰塊。

 

7、心因性蕁麻疹:

情緒過度的緊張、不穩定,也有可能會引起蕁麻疹。

 

8、其他原因引起的蕁麻疹:

其他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包括:例如當皮膚接觸到毛毛蟲、蜜蜂、螞蟻等,或吸入貓、狗、鳥的毛或吸入花粉等,也很容易引起蕁麻疹;

食物的新鮮度(例如吃新鮮的海鮮不會過敏,吃不新鮮的就會);

食物的烹調方式也可能是引起蕁麻疹的原因,也許並不是對海鮮過敏,而是對調味料或是使用的油(例如花生油),或是添加的薑、蔥等辛香料過敏;不是對茶或是咖啡過敏,而是對加入的檸檬或是奶精過敏;

更有對豬肉或雞肉中殘留的抗生素過敏的可能性,使得探討食物的過敏與否更加複雜。

最近一些研究顯示有些慢性蕁麻疹是由自體免疫機轉所引起,病人對自己的皮膚成份產生免疫反應所致。某些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乾燥症等,也可能以蕁麻疹的方式表現。

 

四、蕁麻疹的預防

 

麻疹的最佳治療為去除誘發因子,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且不容易辦到。所以,蕁麻疹的患者最常問到的問題是:什麼食物不能吃?

一般而言,常見可能會引發蕁麻疹的食物:包括花生、巧克力、乾果、核桃;雞肉、雞肝、香腸、火腿;芋頭、香菇、筍子、青椒、菠菜、茄子、黃豆、小麥、花生油;蔥、薑、蒜、洋蔥、辣椒、肉桂,丁香、山葵等辛香調味料;水果中的番茄、草莓、芒果、柿子、奇異果、香蕉、酪梨、金瓜;養樂多、優酪乳、牛奶、蛋、魚鬆、肉鬆;

 

食品添加物:例如人工色素(果汁、汽水、糖果)、酵母(麵包、洋香腸、紅酒、啤酒、葡萄、醋、起司、酵母片),零食及泡麵等可能含防腐劑的食品。

 

為了找出食物中可能的過敏原,推薦患者可以做飲食紀錄,每次發作前24小時或最好48小時內(因為食物須經消化吸收,所以不一定吃後會馬上發作),所吃的東西都要巨細靡遺的紀錄。

 

如果每次蕁麻疹發作之前,都曾吃到某種食物,就要注意可能是引發的原因,最好暫時停吃該項食物,停止食用該項食物二至三週後蕁麻疹得到改善或消失,再次食用後蕁麻疹又加重或發作,則可以確立該食物和蕁麻疹發做的因果關係。這雖然是一種笨方法,卻也常是最有效的方法。

 

另外,也應詳細記錄可正在服用的藥物、居家環境等資訊,都有助於醫師尋找出蕁麻疹的誘發因子。

 

必要時,請過敏免疫科醫師為您安排血液、尿液常規、X光片檢查及皮膚試驗,和特殊的免疫檢查如抗細胞核抗體 (ANA)、類風濕因子 (RF)、血清免疫球蛋白E (IgE)、多重過敏原同時檢測試驗 (MAST)等,都有助於蕁麻疹誘發因子的鑑定。

 

另外,在藥物治療方面,以口服一種或合併使用二種抗組織胺為主,對於減少皮疹發作及控制搔癢的症狀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是建議使用抗組織胺至皮疹完全不再長出後二至三天才停止;對於已使用抗組織胺治療的患者,如果症狀仍然難以控制或是病程無法縮短,可以考慮再加上口服類固醇治療。若已引發呼吸困難,則須儘速送至急診處理。

 

只要能配合醫囑規則服藥,多數會在一至四抗組織胺週恢復,若是蕁麻疹時常反覆發生,最好還是能積極尋找可能的過敏原或致病因子。

 

慢性蕁麻疹在處理上較為棘手,病因也較複雜,病程有可能長達一至二年,治療的原則也是以口服抗組織胺為主,有些醫師會加上隔日使用口服類固醇;不過,對於慢性蕁麻疹之患者,建議還是尋求過敏免疫專科醫師的協助。

 

【蕁麻疹自我治療小妙方】

1.冷敷

2.塗抹鹼性物質,如氧化鎂乳液,可有些許效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44条)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