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是美元霸權的救贖?(五)

「穩定幣」是美元霸權的救贖?(五)

2home.co 楊惟婷

 

■川普佈局「對等關稅」、《大而美法案》、《GENIUS 法案》的天羅地網

 

  • 「對等關稅」—不是「關稅」的「關稅」,只為掠奪順差國財富!

 

川普運用「對等關稅」幌子

—- >要各順差國納貢,以鄰為壑

—- >各順差國出口衰退、失業增加、消費降級、降息、擴大內需

—- >各順差國美元外匯減少、回購美債減少

 

  • 《大而美法案》—不是「泡沫」的「泡沫」,只為「讓美國再次偉大」!

 

川普運用《大而美法案》兌現選舉支票

—- >要各順差國納貢,挖各國的肉、補美國的瘡

—- >搜刮「對等關稅」、以利美國減稅、擴大內需消費

—- >逼迫各順差國投資美國、增加美國就業

—- >美國逆差撫平,投資、消費增加,充分就業

但以全球貿易、經濟衰退為代價,而美國的死角在「通膨」!

 

  • 《GENIUS 法案》—不是「霸權」的「霸權」,只為「重構美元霸權」!

 

川普運用《GENIUS 法案》綑綁美元、美債

—- >賜予各企業「發行代幣」權利,但儲備必須1:1錨定美元、美債

—- >當各順差國美元外匯減少、回購美債減少,由美企補位

—- >美國又可「發新債、養舊債」

—- >逼迫美國Fed降息,以低息揮霍全球資源

直到地球吃乾抹淨,再移民火星?

流浪的地球啊!這不叫霸凌、啥才叫霸凌?

 

川普佈下了「對等關稅」、《大而美法案》、《GENIUS 法案》的天羅地網,看似天衣無縫,但美國的死角—笨蛋,在「誠信」!

 

「信用」才是貨幣的根本!

由於美國已「信用」掃地,未來「穩定幣」終將「泡沫化」,終將帶來反噬!

雖然在川普任內公器私用,短期有暴利可圖,全球資本必將「逐鹿」美國資本市場,但是,一旦川普卸任,這一場「非理性繁榮」終將「泡沫化」,甚至,連本帶利償還?士太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八、「穩定幣」終將對金融市場帶來反噬

 

 

(一)《GENIUS法案》將引領美股與加密貨幣市場進行「財富重分配」

 

美國《GENIUS 法案》通過,其影響力不僅限於加密貨幣領域,更可能深刻改變全球資金流動方向,未來全球的「財富重分配」,或許就藏在這份法案的字裡行間……。

 

■《GENIUS 法案》正建立新遊戲規則

 

《GENIUS 法案》的核心精神在於將穩定幣市場從「蠻荒時代」帶入一個受監管的「正規金融市場」。其主要內容可概括為以下四條「鐵律」:

 

1、持牌上崗(許可支付型穩定幣發行方,PPSI):

未來在美國,任何實體若要發行「數位美元」,必須向政府申請並獲得官方執照,成為「許可支付型穩定幣發行方」(PPSI),以確保發行方的合法性與專業性。

 

2、一比一備付:

這是《GENIUS 法案》最關鍵的條款。法案強制要求穩定幣發行商每發行 1個數位美元,就必須在銀行存入 1美元現金,或購買 1美元的短期美國公債作為儲備。這項規定旨在從根本上杜絕「憑空印鈔」的風險,確保穩定幣的價值錨定與可兌付性。

 

3、禁止高風險投資:

這項規定明確禁止發行商將用戶的儲備金用於再抵押、放款或其他高風險投資。旨在保護用戶資金安全,確保儲備金始終保持流動性和安全性,隨時可用於兌付。

 

4、帳本全公開:

發行商必須每月在官方網站上公開儲備金的詳細構成,並由公司CEO 和CFO 簽字擔保其真實性。這項史無前例的透明度要求,將使所有市場參與者都能監督穩定幣的儲備情況,增強市場信心。

 

■《GENIUS 法案》背後戰略陰謀

 

《GENIUS 法案》旨在監管市場轉變為一個有法可依、有執照、有監管的正規金融體系,但其背後更隱藏著川普政府的兩大戰略陰謀:

 

1、讓美國能夠掌控數位世界的美元霸權:

近年來,以 Tether (USDT) 為代表的離岸穩定幣因其不透明的發行機制和儲備金狀況,對美國監管機構構成潛在風險。

《GENIUS 法案》旨在將「數位美元」的發行權從這些不受控制的離岸公司手中奪回,交由美國本土並受其監管的實體。

例如透過為 Circle公司的 USD Coin (USDC) 這類「自己人」正名,並打擊 USDT 這類「野孩子」,以確保美國在未來的數字經濟時代,仍能定義和掌控全球通行的「數字貨幣」標準。

 

2、為美國國債找到一個數兆的「超級買家」:

這項法案最「天才」且宏觀影響,在於對美國國債市場提供釜底抽薪的買家。此法案規定穩定幣的儲備金必須是美金和短期美國公債。這意味著,為了滿足合規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將被迫購買數兆美元的美國公債。這將形成一個絕妙的「全球資本漏斗」,將全球對美元的交易和儲蓄需求轉化為購買美國國債的資金流,為美國巨額財政赤字提供一個前所未有的且低成本的資金來源,這是一種高明的國家級金融龐氏騙局。

 

■《GENIUS 法案》為華爾街注入新炒作題裁

 

當然,這對美國資本市場而言,短期是極大的利好。因為此法案將直接對美股與加密市場挹注巨量的錢潮:

 

1、美股市場的「穩定幣概念股」

  • Circle (CRCL) —

《GENIUS 法案》將USDC從灰色地帶提升為官方認證的「數位美元」,成為最純粹的「穩定幣概念股」。

 

首先,什麼是穩定幣?

想像你用 1美元換 1枚穩定幣(如 USDC、USDT),它在加密世界中可作為支付與結算工具,並可 1:1 換回法幣。它的價值錨定於美元,並不像比特幣那樣劇烈波動,真正的創新在於其支付效率。

 

相較於傳統透過 SWIFT 匯款需多重中轉、繁複且高費率,穩定幣則能點對點實現幾乎即時、低成本的跨境支付。它是「數位化且可程式化的美元」,徹底顛覆傳統支付體系。

 

穩定幣可以從數位錢包直接轉帳家人的數位錢包裡,幾乎是瞬間到帳,手續費低到可以忽略不計。它繞開了所有銀行中間商,把原本複雜、昂貴的金融鐵路,變成了一條簡潔、有效率的資訊高速公路。

 

Circle作為 USDC的發行方,是《GENIUS 法案》最核心、最直接的受益者。其商業模式,透過儲備金產生的利息來獲利,而市場未來成長空間巨大。

 

  • Coinbase (COIN) —

Coinbase與Circle的合作,使這場變革有了槓桿化效益。一方面,它與 Circle 有收入分成協議,USDC 規模越大,其利息收入增長越驚人。另一方面,作為美國最合規的交易所,它將成為機構資本進入數位資產領域的首選「門戶」,交易、託管等業務將迎來爆發。

 

  • PayPal (PYPL) / Visa (V) —

《GENIUS 法案》也為傳統金融巨頭提供了合規的「綠色通道」。

例如PayPal 可以在其數億用戶網絡中推廣其穩定幣 PYUSD,用於跨境匯款和商家結算。Visa 則透過將 USDC 整合進其龐大的清算網絡,實現近乎即時的全球資金結算,大大提高效率,鞏固其支付領域的霸主地位。

 

  • 摩根大通 (JPM) —

摩根大通入局,代表著華爾街核心力量的正式入場。作為銀行業的創新先鋒,摩根大通已在內部試行其私有的 JPM Coin,使其未來可能推出面向公眾的穩定幣或代幣化存款產品。憑藉其龐大的客戶基礎和雄厚資本,JPM 將開闢全新的數位資產託管、交易和資產管理業務線。

 

2、加密世界的「大洗牌」

  • 穩定幣之王重新易主:

未來,合規、透明、受監管的 USDC 預計將從離岸、不透明的 USDT 手中奪取大量市場份額,尤其是在機構和企業用戶中。持有 USDC 將從一種選擇,變成機構的唯一合規選擇。

 

  • DeFi 將被催化:

在此之前,機構資本因合規風險問題,對去中心化金融(DeFi)望而卻步。

現在,合規的 USDC被注入 DeFi 這個引擎。這意味著,像Aave (AAVE) 這樣的去中心化借貸平台,和 Curve (CRV) 這樣的穩定幣交易平台,其業務量和協議收入將迎來爆炸式增長。

 

  • 以太坊 (ETH) 亦將「水漲船高」:

絕大多數穩定幣和 DeFi 活動都發生在以太坊網路上。每一次轉帳、交易、借貸,都需要消耗以太坊的原生代幣 ETH 作為「油費」(Gas Fee)。

因此,穩定幣使用量的指數級增長,將直接轉化為對 ETH 作為燃料資產的持續、結構性需求,從而為其帶來強大的價值捕獲。

 

對於投資人而言,《GENIUS 法案》絕非一份簡單的產業監管文件,它是美國在數位時代精心佈局的一盤大棋。美國正透過為「數位美元」建立新遊戲規則,不僅馴服了加密世界的猛獸,更巧妙地將其轉化為鞏固自身金融霸權、為國家債務「輸血」的強大工具。

 

這場由國家意志推動的產業變革,已經清楚地畫出了未來的投資地圖。以 Circle 和 Coinbase 為代表的合規先行者,以及以太坊和其生態下的核心 DeFi 應用,無疑將成為這輪時代紅利中最值得關注的焦點。

 

■「穩定幣」將打擊黃金儲備地位!

 

實體黃金統治價值儲存領域數千年,卻受限於交易成本高、運輸效率低、地域流動性差的物理屬性,但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資產,憑藉區塊鏈技術實現 7×24 小時全球無障礙流轉,徹底打破時間與空間限制。

 

美國更將比特幣納入「戰略儲備」,目前持有價值約 160億美元,從國家層面認可其「數位黃金」地位。尤其,美國正透過《GENIUS 法案》強制要求穩定幣發行商每發行 1個數位美元,就必須在銀行存入 1美元現金,或購買 1美元的短期美國公債作為儲備。其陰謀,即試圖取代黃金地位。

 

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 (BTC) 近日一度大漲攻克12.3萬美元大關,同時,加密貨幣正以去中心化、高流動性、低成本優勢沿著接近黃金的軌跡發展,試圖取代黃金,逐步承接實體黃金的價值儲存功能,引導價值載體從物理形態向數位生化的躍遷。

 

邁睿資產管理公司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在數位金融浪潮推動下,被視為「電子黃金」的加密貨幣正以勢不可擋之姿,開啟對傳統實體黃金的「價值傳承與革新替代」。

Pantera 數據顯示,全球已有超過 5.5億人擁抱加密貨幣,亞洲約 3.27億人、北美約 7200萬人構成主要持有群體,加密貨幣資產已深度融入全球金融生態。

 

從市場規模來看,當前黃金總市值約 12兆美元,加密貨幣達4兆美元,雖僅佔全球總資產 1000兆美元的 0.4%,但滲透潛力驚人。

但若沿現有趨勢提升滲透率,虛擬資產價值提升與 RWA(實體資產代幣化) 領域擴容將迎來爆發期。

 

另從稀缺性方面來看,黃金可靠增產滿足需求,而比特幣受「四年減半」機制限制,產量絕對稀缺,更符合「長期價值儲存」邏輯。

 

此外,加密貨幣領域更迎來「IPO 時代」,重量級企業加速融入傳統資本市場體系。Coinbase 納入標普 500 指數,首家大型穩定幣發行商 Circle 日前也以每股 31美元發行價掛牌紐交所,一個月大漲10倍。

 

另一趨勢是「數位資產財庫公司」興起,透過上市將加密資產轉化為股票,為投資者提供新管道。Pantera Capital 表示,該公司重點佈局的兩家主要企業表現亮眼,美國首家上市的 Solana 財庫公司 DeFi Development Corp。自 2025 年 4 月獲 Pantera 投資以來,股價漲超 22 倍,比特幣財庫公司 Twenty One Capital 股價從 4 月的每股 10 美元飆升至 50 美元,漲幅超過 460%。

 

上述事件均代表著加密貨幣企業 IPO 持續升溫,不僅為市場提供流動性、強化投資者保護,更吸引機構資本入局。

 

從散戶到機構,從區塊鏈原住民到傳統金融巨頭,加密貨幣正以「技術 + 資本」雙輪驅動重塑全球價值儲存格局。隨著未來滲透率提升與監管完善,「電子黃金」有望從「替代者」蛻變為「共舞者」,開啟數位金融新篇章。

 

■巴隆:「穩定幣」崛起,正深刻影響著「美債」投資需求

 

美國《Genius法案》規定,穩定幣發行方必須以美元資產作為儲備,而美國國債正是主要選擇之一,進一步強化穩定幣與國債市場的連結。

 

目前,USDC發行方Circle (CRCL-US) 持有約 552億美元的短期國債與回購協議,並有超過 99% 的收益來自國債利息。

而USDT 發行方 Tether 的國債資產則高達 1136億美元。換言之,每新增一美元穩定幣,發行方就需購買一美元的國債,構成穩定的資金循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穩定幣市場高度集中在 Tether 與 Circle 兩家公司,合計市佔率高達 90%。這種集中化代表,一旦任一公司出現流動性問題,對整體市場的衝擊將被放大。

 

隨著穩定幣發行規模不斷擴大,對國債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據預測,到 2035 年,全球穩定幣供應量將達 4兆美元,遠超目前的約 2500億美元,屆時穩定幣將成為國債市場的核心買盤之一。

 

「穩定幣」正深刻影響著「美債」這個美國最傳統的金融工具之一。

隨著穩定幣市場的迅速擴張,已經直接推動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上升,近期資金湧入穩定幣市場,更被認為是短期國債殖利率下降的主因之一。

 

國際清算銀行2025年指出,穩定幣資金流動對短期國債殖利率已有明顯影響。研究亦指出,穩定幣對短期國債影響甚鉅,對長期國債則影響有限,使得收益率曲線更為陡峭,投資人也因此需重新衡量風險與資產配置策略。

 

另外,隨著穩定幣影響力日增,聯準會(Fed)調控短期利率的能力可能會受到削弱。

這種情況類似於 2005年「格林斯潘之謎」(Greenspan conundrum),當時聯準會升息,卻無法拉高長債殖利率。

 

此外,未來若出現大規模的穩定幣贖回潮,恐使短期國債殖利率劇烈波動,進而危及金融穩定與市場秩序。

 

■「穩定幣」與現實世界資產(RWA)的結合,將顛覆金融舊秩序

 

現實世界資產(RWA)代幣化是穩定幣應用的新興領域,透過將房地產、債券、股票等傳統資產上鍊,穩定幣提升了資產流動性和可近性。

 

穩定幣在 RWA中的作用包括:

a、房地產投資:USDC 用於購買房地產代幣,提高資產可近性。

b、債券結算:穩定幣實現債券交易秒結算,效率大幅超越傳統系統。

c、流動性工具:穩定幣提供 RWA交易流動性,吸引機構參與。

 

一向對加密貨幣持批判態度的《經濟學人》雜誌,近日卻指出,加密貨幣的大爆炸將為金融業帶來一場顛覆性的革命,並罕見地承認:「那種認為加密貨幣未帶來任何有價值創新的觀點,已不再成立。」

 

隨著7 /18日川普簽署《GENIUS 法案》,為穩定幣提供明確的監管框架,加密貨幣終於獲得金融體系中的「合法身份證」,華爾街迅速入局。

如今,「代幣化」(Tokenisation)浪潮正快速席捲全球。越來越多在區塊鏈上交易的資產出現,它們代表股票、貨幣市場基金,甚至是私募股權與債務。

 

例如高盛集團 (GS-US) 與紐約梅隆銀行 (BK-US) 宣布合作發行數位代幣。

這些代幣代表了由貝萊德 (BLK-US)、富達投資和聯合赫爾墨斯等大型投資公司,以及他們自身資產管理部門所管理的貨幣市場基金的所有權。

 

作為全球最大基金管理行政服務商之一的紐約梅隆銀行,將透過其 LiquidityDirect 平台提供這些代幣化基金給企業與投資客戶。

而高盛則負責在其私有區塊鏈上登記與追蹤這些代幣所有權,帳務管理則交由紐約梅隆銀行處理。

因為他們都是業界巨頭,大家有錢一起賺、一起分贓市場,何樂而不為呢?

 

即使長期對加密貨幣懷疑的摩根大通 CEO 戴蒙(Jamie Dimon),也隨波逐流、於6月推出名為「摩根大通存款代幣(JPMD)」的類穩定幣產品。

 

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穩定幣總量已達 2,630 億美元,年增近六成。

渣打銀行預測,三年內將達 2 兆美元規模。

 

而全球實質資產(RWA)代幣化市場規模,目前雖僅約 250億美元,但一年內已翻倍成長。

6 /30 日,Robinhood (HOOD-US) 向歐洲投資人開放 200多種新代幣,讓用戶可在非交易時段買賣美股與 ETF。

而貝萊德發行的代幣化貨幣市場基金規模超過 20 億美元,為同類產品中最大。該公司 CEO 芬克甚至表示:「我預計有一天,代幣化基金將像 ETF 一樣普及。」

 

隨著《GENIUS 法案》實施,越來越多零售巨頭與全球企業預備採用穩定幣,用於顧客忠誠計畫、內部結算,甚至跨國貿易。

例如亞馬遜 (AMZN-US) 、沃爾瑪 (WMT-US) 、京東集團 (JD-US) 與阿里巴巴 (09988-HK) 皆籌備發行自有穩定幣,降低信用卡手續費支出,並提升資金效率。

 

尤其,穩定幣驅動「資產代幣化」(RWA),讓全球實質資產皆可拆分、自由流通。

如果說穩定幣重構了支付鐵路,那麼代幣化就是這條高速公路上的萬能貨車,將實體資產數位化,提升流動性與可組合性。

舉例來說,你擁有一間市值 5000萬的房子,急需 50萬資金。透過代幣化,這間房子可拆分為 5000萬個代幣單位,按比例出售資產權益,提升資金流動效率。亦即代幣化能將任何資產(房產、股票、私募股權、藝術品)數位孿生「上鏈」,並使之在「區塊鏈」上像樂高積木般自由組合與交易。

 

初期應用雖以美股等可交易資產為主,但真正顛覆的是如「代幣化的貨幣市場基金」這類曾受限於高門檻的投資工具。

根據投資公司協會的數據,截至2025年 7月中旬,光是美國的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就高達約 7.1兆美元。它們因其安全性、流動性以及通常高於銀行存款的收益率,而備受機構和個人投資者青睞。

 

銀行依賴低成本的零售存款作為資金來源,若僅有 10% 存款流向收益更高的代幣化產品,其融資成本將大幅上升。

例如貝萊德的代幣化基金便是一個範例,它兼具穩定幣的支付功能與投資報酬率,極具吸引力。

 

總之,「穩定幣」與現實世界資產(RWA)的結合,這場金融革命已無法逆轉!

《經濟學人》指出,穩定幣與代幣化越實用,其對現有金融體系的顛覆性就越強。這是一場鋒利的雙面刃:一面是金融效率與普惠金融的進步,另一面是法律真空與投資陷阱。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加密技術革命已經啟動,而理解穩定幣與代幣化,將成為所有市場參與者的必修課,因為風險自負!!!

 

 

(二)「穩定幣」是「急救藥」,抑或是「致命藥」?

 

 

■「虛幣金童」SBF曾搞出大危機,讓加密貨幣摔至18層地獄的地下室!

 

風險,永遠不足以阻止“加密貨幣”參與者們的下注!

因為「一夜暴富」是十分迷人的夢想,即使夢醒時分,是很痛苦的……!

2021年“加密貨幣”很火,火到你很難找到比這更容易一夜暴富的辦法了。

2021年“加密貨幣”很囧,囧到你很難找到比這更容易一夜返貧的辦法了。

 

2022年,幣圈第二大交易所FTX突然聲請破產保護,有著「虛幣金童」之稱的FTX創辦人兼執行長班克曼‧佛里特(Sam Bankman-Fried),外界人稱SBF,已經遭到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不僅如此,SBF還被爆出擅自從FTX轉移至少40億美元的資金至旗下避險基金機構Alameda Research,而40億美元中有部分是客戶的資金。

 

Alameda Research是SBF所創辦的虛擬貨幣避險基金,日前被發現因屢次交易失敗,導致資不抵債出現破產疑慮,讓高度連結的FTX受到巨大打擊,SBF這才坦承公司出現80億美元的資金缺口,這些資金中有部分是客戶資金,引起譁然。

 

FTX 交易所平台幣 FTT因為流動性危機一日崩跌85%,連帶讓被稱為幣圈傳奇富豪的 FTX創辦人SBF淨資產一日暴跌94%,將近160億美元財富就暴減至約10億美元,快化為烏有。

 

事態發展可能讓 FTX 的一票投資人感到震驚,包括軟銀願景基金、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淡馬錫 (Tamesek)、安大略教師退休金計畫,他們2022年1月曾投資4億美元,對 FTX估值為320億美元。目前,包括 SBF在內,FTX 現有投資人的財產將隨之化為烏有。

 

所有問題的起源,都和SBF共同創辦的另一家交易機構 Alameda Research 有關。因Alameda 用 FTT等資產作為抵押品借貸,約占 146億美元總資產當中,約四分之一為 FTT,另有 21.6億美元被列為 FTT擔保品。

 

不久之前,幣圈即流傳關於 Alameda Research 資不抵債的流言……。

Alameda Research是 SBF擁有的另一家公司,但在 Alameda 的資產負債表中,FTT是最大的單一資產,Alameda 與 FTT相關資產為 58億美元,占其淨資產的 88%。

 

雖然SBF高調回應,稱營運一切正常,手上有足夠的現金,不擔心擠兌。

但隨著 FTT 價格開始下挫,加上趙長鵬表示,幣安決定清算帳面上任何剩餘 FTT,將危機拉高到了頂點。

 

反映在幣圈市場上,就是所有的加密貨幣幾乎全面急跌。

隨著幣安放棄全面收購 FTX,市場信心頓時崩潰,加密貨幣隨即摔至18層地獄的地下室….,比特幣最低跌至 15476美元。

 

這就是加密貨幣的曾經,也是「穩定幣」的未來……

 

■「穩定幣」是否重蹈19世紀「貨幣碎片化」覆轍?

 

美國《Genius法案》正在為穩定幣建立監管框架,此舉將推動支付更有效率,並希望鞏固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只是,穩定幣是否能成為美元的救世主,或反而可能埋下新的隱患?

 

依《Genius法案》規定,穩定幣須由現實資產如美債支撐,且要求以1:1錨定美元,理論上安全、波動小,但現實上仍須是「監管得當假設下」的產物。

 

例如在19世紀,美國處自由銀行時代,當時數百家私人銀行發行各自的貨幣,最終卻因信用崩塌,導致大量貨幣貶值、銀行倒閉。若歷史重演,穩定幣是否可能引發類似的貨幣體系碎片化風險?

 

尤其,川普關稅霸凌與美國領導力的衰弱,正導致美元近一年貶值近10%,這情境,您還能相信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難以被動搖嗎?

 

川普唯一慶幸的是,替代貨幣如歐元、人民幣本身存在制度缺陷,而美元已深度嵌入全球金融體系的『管道』。從借貸到投資,幾乎所有核心交易都以美元為媒介。要剝離這一體系,成本極高且耗時漫長。亦即,美元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加上,穩定幣存在潛在風險,其匿名性與跨境流動性恐助長非法活動,包括規避美國制裁的資金轉移。若穩定幣與『不法分子』走得太近,最終必然被凍結,技術或許能改進,但監管與犯罪的博弈永不停歇。

 

當下,美國尚存在的競爭優勢,可能在於「代幣化存款」。

例如,摩根大通等大型銀行已開始探索將存款轉化為可編程的代幣工具,用於房地產等大額交易的支付結算。

這類工具以央行貨幣為基礎,既保留了傳統金融的安全性,又能提升效率。銀行正因監管趨勢轉向數位資產而加速創新,這或許比穩定幣更能維護美元的核心地位。

 

談到以央行貨幣為基礎,卻又面臨中國數位人民幣 (e-CNY) 挑戰,目前中國約有 3億用戶,交易總額超7兆元人民幣試點中,且試點中的mBridge技術已支持數千萬美元的跨境支付,唯一遺憾是,人民幣的全球使用仍受限於資本管制與司法透明度。亦即,中美金融戰的勝負,取決於「開放」的速度。

 

基本上,川普政府對穩定幣的推進,本質是對美元地位焦慮的反射,但殊不知,美元韌性是根源於不可替代的體系優勢SWIFE,而川普正在自毀長城。

 

另外,美國財政赤字的惡化,恐削弱美元信用。若外國投資者因擔憂美國債務的可持續性、而要求更高美債收益率,美國經濟將承受巨大壓力。亦即,這不是說美元地位會瞬間崩塌,但『過度的特權』將不如從前。

 

從自由銀行時代的教訓,到穩定幣的監管爭議,從數位人民幣的挑戰,再到美國財政隱憂,一個個殘酷事實,也就是美元的主導地位正弱化中,但穩定幣或許是「急救藥」,但也可能是「致命藥」?

 

■美國積極發行「穩定幣」,將肆無忌憚地侵蝕他國的主權貨幣體系?

 

穩定幣設計為維持穩定價值,它們通常與另一種主流貨幣,如美元掛鉤。

所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曾指出,「穩定幣」有助鞏固美元的全球準備貨幣地位。

 

而美國積極發行「穩定幣」,或成非常高效支付手段,但也加深美元對全球金融體系的影響。因為,如果「穩定幣」如同無限量QE發行傳播,美元的影響力將肆無忌憚地侵蝕他國的主權貨幣體系。

 

各國邊都希望建立關於「穩定幣」的有效法律和監管框架,以適度監管「穩定幣」,IMF也希望制定相關的國際標準,並已經推出一些初步指引。

 

義大利財政部長已發出警告,與美元掛鈎的穩定幣可能「排擠」歐元。

而對於那些本幣系統脆弱、通膨攀升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這種衝擊將更為直接和猛烈。

 

■英國央行總裁警告:「穩定幣」崛起,恐動搖貨幣信任基礎

 

英國央行總裁 Bailey警告,「穩定幣」崛起恐損害民眾對貨幣的信任。

因美元掛鉤穩定幣廣泛使用,恐強化美元在數位世界的霸權,威脅其他國家貨幣體系。

 

Bailey示警,各國央行需要「謹慎觀察」支付創新,是否會為貨幣體系帶來新的脆弱性?他指出:「例如,如果穩定幣成為新型態貨幣,我們必須決定如何確保貨幣的統一性,進而維護民眾對貨幣的信任,以及準備貨幣的概念在此應扮演什麼角色。」

 

面對數位貨幣挑戰,Bailey 也重新思考傳統央行工具的定位,他表示至少對大型經濟體而言,今日可能會問官方準備金的意義何在?

大多認為現在它們的用途更多是為了在壓力情況下維護金融穩定,在極端壓力情況下可能需要它們來支撐金融體系流動性。

 

■下一場金融危機可能從「穩定幣」開始

 

隨著川普政府大力推動「穩定幣」合法化的進程,此舉被外界視為美元體系邁向「私有化」的重要一步。

 

前希臘財政部長Yanis Varoufakis 警告,穩定幣的擴張恐埋下下一場金融危機的種子,並導致整個貨幣與銀行體系面臨「系統性崩潰」的風險。

Varoufakis 指出,穩定幣雖標榜價格穩定、跨境交易便捷與不受美國制裁影響,但其背後實由私人公司掌控,並無聯準會的正式擔保。

 

他警告,穩定幣發行商存在「過度發幣」的誘因,而其準備金多存放於商業銀行,一旦金融體系遭遇擠兌危機,恐引爆連鎖反應,衝擊股市與高達 29兆美元的美債市場。

 

Varoufakis 批評,川普政府此舉是基於地緣政治、自利與意識形態動機,形同將美元體系「私有化」,將金融主導權交給大型科技與金融機構。

根據美國財政部預估,在《Genius 法案》通過後,總值 6.6兆美元的商業銀行無息存款可能會大規模流向「穩定幣體系」,相當於美國年度國防預算的6.6 倍。

 

Varoufakis引用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的名言警示世人:「社會主義的問題是,你總有一天會把別人的錢花光。」

他反問,如果今天不是政府、而是私人銀行家花光了別人的錢,社會將面臨什麼樣的後果?他認為,這正是當前穩定幣體系潛藏的風險寫照。

 

作為替代方案,他主張應由聯準會推出官方數位錢包 (Fed Wallet),讓民眾可直接在央行持有數位美元,享受更高利率、免費交易以及國家擔保的資金安全。

他表示,這不僅能避免銀行存款外流與貨幣供應萎縮,更能在不加稅、不舉債的情況下,讓聯準會直接向全民發放信託金,維持經濟穩定。

 

他強調:「這將是所有穩定幣之母,但不會帶來私人穩定幣的道德風險與毀滅循環,該系統若能落實,將迫使銀行業回歸金融中介本質,民眾也將首次擁有真正能說不的選擇權。」

 

然而,Varoufakis 坦言,這樣的構想恐難獲得川普們支持,因為美國政治資金結構深受金融業操控。他呼籲大眾正視美元制度的變革,不應任由幾家科技與金融巨頭主導未來的貨幣體系,而應打造全民參與的公共數位貨幣網路。

 

 

跋尾、一場金融市場的「非理性繁榮」已啓動

 

走進「川普2.0」時代,川普不改商人本色,運用其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談判技巧,要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新美國夢」。

 

但是,「川普2.0」已進化,不需要暴力、不需船堅炮利、也不需要使用有形的鴉片交換,只要把「穩定幣」當工具,美國資本市場當誘餌,所有的大國、小國都會一起落玉盤,任由他宰割全球資本,並任由他掠奪他國的資產。

「川普2.0」說白了,就是搶錢、搶糧、搶娘們!這不叫霸凌、啥才叫霸凌?

 

美國正透過為「數位美元」建立新遊戲規則,不僅馴服了加密世界的猛獸,更巧妙地將其轉化為鞏固自身金融霸權、為國家債務「輸血」的強大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在地產商川普家族力捧下,「穩定幣」與現實世界資產(RWA)的結合,這場金融革命已無法逆轉!

《經濟學人》指出,穩定幣與代幣化越實用,其對現有金融體系的顛覆性就越強。這是一場鋒利的雙面刃:一面是金融效率與普惠金融的進步,另一面是法律真空與投資陷阱。無論最終結果如何,這場加密技術革命已經啟動,而理解穩定幣與代幣化,將成為所有市場參與者的必修課,因為風險自負!!!

 

由於美國已信用掃地,不管「穩定幣」未來是否「泡沫化」,終將帶來反噬?

但是,只要短期有暴利可圖,捧錢進場的人仍絡繹不絕於途!

未來全球資本必將「逐鹿」美國資本市場,只是,金融市場的「非理性繁榮」,救得了美國實體經濟的頹廢嗎?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