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食同源

醫食同源

楊惟婷整理

 

中國有一句名言:「醫食同源」,這句話具體表達了中國傳統的醫學基本觀念。

顧名思義,這是指醫藥的來源,原本和食物如出一轍,這是長久歷史的經驗累積。

基本上,只要是食物對疾病有積極作用者,稱為藥品;至於作用溫和者,則稱為食品。

 

一、大自然治病

 

2500年前,西方醫聖希波克拉提斯即提倡:「你的食物,就是你的醫藥。」

H.G.Bieler醫師在行醫半個世紀之後,亦提出他的誠懇忠告:「大自然治病,醫生只不過是大自然的助手而已。」

亦即,不當的食物是引起疾病;適當的食物卻可治病。」

 

二、健康,操之在己

 

世紀衛生組織曾在其年度報告中宣佈:

每個人的健康與長壽,60%取決於自己的努力;

15%取決於遺傳因素;10%取決於社會條件;

8%取決於醫療衛生條件;7%取決於氣候。

可見,每個人有責任為自己的健康負責。

 

三、合理節食

 

我國古書『呂氏春秋』有云:「凡食之道無饑無飽,是謂五臟之保。」

俗話說的七分飽三分餓,是保護臟腑的好方法,也是延年益壽之道。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