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的生理反應

壓力的生理反應

楊惟婷整理

 

長期處在壓力下,會引發人體生病。

 

一、壓力容易造成的一般生理症狀

一般性的壓力症狀,包括了﹕

˙頭痛

˙磨牙

˙易怒

˙健忘

˙心悸

˙口乾舌燥

˙喘不過氣

˙肌肉僵硬
˙心情煩躁、沮喪

˙經常性的疲倦及失眠

˙肩膀、脖子、背部疼痛

˙腸胃不適,便秘或拉肚子

˙女性經期不定

 

若是你經常感受到多項以上所列的症狀,壓力在你的生活中可能己經佔有一席可觀之地了。

 

二、大量的壓力荷爾蒙將引發疾病

 

大部分人都知道壓力太大會增加生病的危險,但是鮮少人知壓力究竟如何造成身體出狀況呢?

 

大自然的設計是奇妙的。
例如鮭魚在成長到準備生產下一代時,就會游離大海,回到牠們的原出生地。這一路逆流而上的旅途可以高達一千六百公里以上,為時多達一個半月之久。且產卵後的鮭魚,就得面臨那不可避免的生命終結。

而鮭魚產卵的地方通常是由雪水聚流而成,水中缺乏養份(這也是鮭魚產卵之後死亡的原因之一)。但死後的鮭魚,牠的身體卻是周圍樹木、植物和水中生物的最佳營養食品。因此鮭魚是維持生態系統不可或缺的循環。

 

對於這些鮭魚而言,逆游而上的路程是一段充滿壓力的旅途。而研究發現,成功到達目的地的鮭魚,體內常被一種壓力荷爾蒙「可體松」(cortisol)所浸透,造成身體各個系統的嚴重傷害。許多科學家認為,常期暴露在可的松之中,是這些鮭魚致死的主要因素。

 

相同的,當人在經歷壓力時,各項生理反應同樣也包括了荷爾蒙的釋放。

人體所釋放主要的壓力荷爾蒙包括了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可體松」(cortisol)。這兩種荷爾蒙相互配合,使得身體產生所需要的壓力反應。
腎上腺素迅速分配體內各項資源運送,幫助我們跑得快或有力量打得過對手。

「可體松」的主要功能是負責補給身體所需。
正如先前所提,這些壓力反應都可以用處理緊急狀況來理解,其目地是為了應付環境的改變,讓人能夠生存下去。

然而,身體若經常或長期處在高量壓力荷爾蒙的環境中,疾病產生的機率將急速上升。

 

(一﹞壓力對胃及消化系統的影響

 

當人遇到緊急狀況時,腎上腺素會從身體各個地方借調血液及氧來供應心、肺及主要肌肉使用,而其它非緊急狀況所必須使用的器官和功能,都會暫時停擺。
例如:人在逃命或打架的時候,通常沒有閒情餘力享受美食,此時胃部會暫時停止分泌胃液,加上原本欲供給胃部養份的血液被攔下來,這一切都是為了配合緊急的需要。

如果長期處在壓力之下,胃無法有效的消化食物,腸子的運作受到干擾,就會造成胃痛、消化不良、便秘、腹瀉等症狀出現。

 

(二﹞壓力對心臟血管系統的影響

 

腎上腺素的分泌會使得人體血壓急速上升。「血壓」是血液流過血管時,在衝過血管內壁上所產生的力量(pressure)。
當心臟收縮(此時的血壓叫「收縮壓」,是測量血壓時較高的數值),把血液推擠到身體各處時,為了能容納大量衝出心臟的血液並保持血管暢通,人體內的血管會隨著血液的流量而擴張;而當心臟放鬆(此時的血壓叫「舒張壓」,是測量血壓時較低的數值),血液流回心臟接受補給時,血管壁會像鬆緊帶一樣回復原狀。

 

當一個人經常處於緊張狀態,血管壁很容易因為受到血液長期的高壓衝擊而損壞。就如身體其他部位一般,血管壁一旦受傷,在痊癒過程也會產生結疤。
不同於人體其他部位的是,血管內部空間極小,就連供給心臟本身氧氣及營養的主動脈,也大約只有一支普通吸管的寬度。血管內一旦結疤,空間會變得更狹小。雪上加霜的是,負責補給的壓力荷爾蒙「可體松」會促使肝臟釋放脂肪來幫助我們應付緊急狀況,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當一個人經常處於緊張狀態,血管壁受到血液長期的高壓衝擊而損壞、結疤,致使血管內空間變得更狹小。若是血液中的脂肪卡在疤上,還可能造成血管阻塞,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如果發生在腦內血管,就是腦中風。

 

為了應變身體在緊急狀況時萬一受傷、流血過多,人體受壓時的血液濃度會變得較高。
若是在以前的打獵時代,緊急狀況下的「打」或「跑」反應一定會帶有身體上的動作(逃跑或是打架)。由於運動時血液循環較快,當血液快速流動時,血管較不易阻塞。
但現代人受到壓力時多半是坐著、躺著、懶得動。這時,血管內的疤、多餘的脂肪、加上流動緩慢的高濃度血液,都是引發心臟病及中風的危險因素。

 

(三﹞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

 

免疫系統這個防禦系統的使命是:消滅或排除入侵體內的外來物。
當壓力荷爾蒙腎上腺素開始運作時,人體的免疫系統便會立刻進入備戰狀態,負責打仗的白血球們各就其位,提高警覺,萬一身體受傷、細菌由傷口入侵時,免疫系統可以有效、迅速地消滅敵人。因此,短暫的壓力會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但是,長期性的壓力讓這些隨時保持高警惕的士兵們久久備戰卻無敵人可打,在這情況下,有些人的免疫系統可能會因此失靈,變得太敏感,開始攻擊非敵人的「路人」。

 

當春天來臨時,很多人會因花粉而淚流不止,或因屋子裡的灰塵而噴嚏不停,甚至氣喘,也有人因貓、狗而引起皮膚發癢,起紅斑點,或是對其他無害的東西產生「過」度「敏」感的反應。這些現象很有可能是你的免疫系統已經開始攻擊路人了。有時候失調的免疫系統,甚至還會攻擊自家人,侵蝕自我體內的細胞!如紅斑性狼瘡及風濕性關節炎,都是免疫系統自我攻擊的例子。
另一方面,壓力荷爾蒙「可體松」除了負責補給外,同時也有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若是免疫系統有一個「開關」,腎上腺素就是負責「開」,「可體松」是負責「關」。

人體知道自己負荷不起經常性處於備戰狀態。因此,差遣「可體松」在適當的時候宣佈停戰,命令前線部隊休息、儲備。醫生所開的抗過敏藥中常有以「可體松」為主的cortisone,為的是減低免疫系統過度的反應。

但長期性受壓會使體內「可體松」增加。而持續性的壓抑免疫反應, 將造成免疫功能減弱。

 

根據最新研究,長期壓力會引發人體免疫系統的基因發生變化。這項刊登在「生物精神病學期刊」上的研究,是學者比對長期照顧家中病患的人,與無此壓力者的基因差異,而得到的結果。

根據主持這項研究的學者米勒指出,照顧長期病患者的血液中「可體松」標準雖然正常,但是單核白血球的基因卻產生變化,也就是反應身體防疫的白血球細胞,較少回應可體松抗發炎的訊息。

米勒進一步表示,這些人的可體松雖與一般人呈現類似的標準,但是他們的細胞卻不聽抵抗發炎訊號,並且不能發揮保護身體的作用。

他還指出,過去醫學界認為可體松過高是壓力引發疾病的原因,但是他的研究結果完全相反,結論在於細胞不接受可體松發出訊號的指揮。

 

可留意一下身邊的朋友們,有沒有在經過一個重要的考試後就病倒的?

像美國律師、會計師的執照考試,或台灣的聯考,都需要長時間的準備和努力。想到自己的得失、榮譽和未來,就必須每天全力以赴去作準備。身體在長時期壓力下,免疫系統的功能自然會減弱;抵抗力差,病菌容易侵入,考試一結束,人也跟著生病了。

 

又如,每年流行性感冒來的時候, 總有些人較容易得感冒。如果我們把一群健康的人,放在同一個有流行性感冒的地方,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感冒?

美國賓州的比茲堡市,有將近三百人自願參加一項實驗。參加實驗的人先要經過體檢,確定身體健康,再經過一連串的面談,評估他們生活、心理、壓力等狀況之後,參加實驗的人就被送進隔離區。待在隔離區內二十四小時後,實驗人員直接將感冒病毒經由鼻子注入參加實驗者的體內。

 

猜猜看,哪些人較易得感冒?

持續一個月以上的壓力者感冒的機率增加二到三倍,受到壓力的時間越久,感冒的機率就越大。

除此之外,壓力的來源也是感冒病毒成功侵犯的重要因素之一:來自於工作及人際關係上的壓力同樣會使感冒機率增加,特別是面對失業和婚姻上的壓力。

 

(四﹞壓力對癌症的影響

 

很多人都有「壓力會造成癌症」的想法。絕大多數的人,特別是癌症病患及其家屬,仍深深相信壓力就算不會造成人們罹患癌症,至少也會增加得癌症的機率。

但屆至目前為止,許多壓力與癌症的相關研究,並沒有發現這兩者之間有任何直接的關係。

 

人體每天會生產大量且複雜的各種細胞。但再精密的機器,也會有出現暇疵品的時候。當體內細胞有變質情況發生時,體內的「品管中心」大約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如同預先寫好的電腦程式一般,藉由細胞本身的基因設計,一旦細胞變了質,就會自我毀滅。另一種方式則是倚賴我們的免疫系統,來偵察及消滅不屬於體內的變質細胞。

 

根據最新的研究顯示:很可能是癌細胞本身外層的蛋白質會發出訊息,叫人體免疫系統不但不要攻擊它,反而要幫助它發展、壯大。

 

雖然目前壓力與癌症並沒有証實有直接的關係,但經由壓力在生活、飲食上的影響,可能會大幅度增加人們接觸致癌物質的頻率。

例如,壓力會使人增加吸菸的頻率及數量,香菸裡含有大量的致癌物,如此一來,壓力非常可能間接造成癌症的形成,這一點就非常值得我們注意。

 

(五﹞壓力對糖尿病的影響

 

糖尿病是由於血液中的糖份過高而造成。

而血液在人體內流動,到處供給各器官、細胞所需的能量。血液中的能量以糖的形式輸送,胰島素則是將血糖轉換成細胞所能吸收營養的荷爾蒙。

 

壓力荷爾蒙不但會使血糖增高,更有可能讓身體抗拒自己內部的胰島素(這就是第二類型糖尿病﹝Type II diabetes﹞;第一類型糖尿病(Type I diabetes)是身體本身無法生產胰島素)。

 

血液中的糖份若無法有效的被轉換,就會開始累積。人體這部非常微妙的機器,將立刻察覺到血糖過高的問題,於是趕緊加倍生產胰島素,以便有效地將血糖轉換成營養,但這又會促使壓力荷爾蒙分泌增加,這一連串的壓力反應,對於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將會比一般人更大。

 

(六﹞壓力對於身體的其它影響

 

總之,壓力對人體的影響相當廣泛。除了上述的一些主要系統外,值得一提的是壓力對於人體內在安排及調度資源上的影響。

 

1、壓力影響青少年身體發育
壓力反應是為了應付緊急狀況,於是將所有的資源都集中到「打仗」必用的地方,平時需要維護和發展的部份則都暫停作業。因為這緣故,長期壓力對於正處於成長、發育中的年輕人更具威脅性,例如骨質發展、分泌成長荷爾蒙等,都會因壓力的關係而減少。

 

2、壓力影響人的記憶力
壓力反應對於人的記憶力同樣有相當獨特的影響。

短暫的壓力會促使你將精神及注意力集中在那少部分重要的事情上,這樣一來,在應付緊急狀況時才能保持警覺、不容易分心。而這時候,其他許多瑣碎的小事就很容易被忘記。

尤其在長期壓力下,體內荷爾蒙不斷的刺激部分腦內負責記憶的區域,終會使相關的細胞受損,造成記憶力衰退或其他失憶症狀。

 

3、身心症 Psychosomatic disorder

有些人常會抱怨身體疼痛及不適的情形,並且出現明顯的生理不適現象,醫師卻找不出確切的生理病變原因,例如胃潰瘍、腹瀉、偏頭痛、心悸、高血壓等。
因此在臨床上要注意當事人於現實生活的情形,這類「病症」可能是因為情緒因素所引發或使之加重的身體疾病。簡言之,雖然當事人有生理上的症狀,卻有可能因為生活上的壓力而加重。

 

若長期處在壓力狀態下卻未能妥善處理的結果,易造成『壓力慢性化』。就是我們一般稱的「身心症」心理影響生理的疾病」例如:憂鬱症、情緒低落、長期倦怠疲勞。

 

雖然身心症指稱的是心理適應不良所影響的生理疾病,但是它不是一個確切的診斷,意思是並不能認為此類疾病與身體的器質因素無關。而是提醒從事醫療工作者、心理健康諮詢工作者注意任何一個疾病的發生,需要完整的注意當事人的生理、心理、生活型態與社會環境等因素間的密切關聯,並做為疾病預防、治療、復健有效的診療計畫與照顧。

 

三、壓力是一種選擇

 

講了這麼多關於身體對於壓力的自動反應,好像我們對這種反應沒有選擇,也無法控制,像是一連串的骨牌效應,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
可是,就算是骨牌效應,也先要有外來的力量(stressor)來推倒那第一張骨牌。這第一張骨牌,即是負責掌管壓力反應「開關」的總管的「心理」。

 

我們每一個人的思想,歷練、以及成長、學習過程,都會影響我們對周圍人、事、物的反應。同樣的一件事,對有些人會產生極大的壓力,但對某些人卻不會。為什麼?

 

因為人與其他生物最大的區別之一,在於人類有能力學習調適心理,控制外在環境對我們的影響。

 

尤其,壓力是主觀、因人而異的。因此,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這些負面反應的方法,絕對不是我們常聽到父母所說:「不要給孩子壓力!」。

 

事實上,壓力是一種選擇。每個人都要學習壓力管理,才有機會、能力去選擇改變自己,並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 tlovertonet
    tlovertonet 2023 年 12 月 20 日 上午 3:45

    Only a smiling visitor here to share the love (:, btw outstanding style and design.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