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留給阿里團隊的挑戰

馬雲留給阿里團隊的挑戰

楊惟雯

 

9月10日起,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了……
馬雲雖然「退休」,但留給阿里巴巴「一個奇蹟、兩大爭議、四大挑戰」。

 

一、一個奇蹟

從中學英文老師到超級富翁,馬雲的創業故事像是「一個奇蹟」,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範學院的他,一路自學成材,建立了在紐約上市的電商帝國,馬雲已經成為傳奇「商業大老」、「創業教父」。

 

二、兩大爭議

 

爭議來源之一,是淘寶2006年推行的「招財進寶」活動,讓賣家付費後將商品放在最顯眼的地方,但不少賣家認為此舉違背淘寶三年免費的承諾,活動在賣家投票後停止。淘寶後來又嘗試「首頁廣告位置出售、收取技術服務費、保證金」等其他流量變現方式,結果阿里巴巴大賺,平台的中小賣家卻因為營運成本高而生存困難。對馬雲來說,流量被收割後遲早要變現。

 

另一個爭議則是馬雲和eBay大戰時運用的競爭策略:忽視短期盈利,先收割流量打敗對手獨佔市場,再探索流量變現模式。這個策略幾乎被後來創業公司奉為圭臬,導致「燒錢大戰」頻頻上演,最轟動的就是先前的網路直播和共享經濟創業潮,其中共享經濟燒掉千億人民幣後,「燒出」的共享單車品牌ofo,因遲遲未找到盈利模式,最後資金鏈斷裂。

 

三、四大挑戰

 

過去10多年,京東擎肘了淘寶、天貓的發展,逼得阿里巴巴不得不和蘇寧聯盟,以蘇寧對抗京東。

 

更讓馬雲意外的是,2016年拼多多強勢崛起,成立3年時間,成長速度就超過傳統電商10年發展的積累,證明了其商業模式的成功,目前阿里巴巴還沒有找到有效克制拼多多的策略。

 

目前,阿里巴巴依然是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公司,但毛利率則從剛上市的約80%,一路跌到現在的50%,跌幅37.5%,淨利率從超過50%,跌倒現在的25%左右,跌幅高達50%。

兩大關鍵經營指標的一路走低,或許可以解釋,為何同為世界級電商,雖然阿里的利潤高過亞馬遜,但亞馬遜的市值接近萬億美元,是阿里巴巴的兩倍。

 

資本市場所疑慮的,正是阿里巴巴目前所面臨的挑戰:

 

第一,阿里巴巴目前的營收支柱仍然是電商平臺,營收貢獻率達60——70%;

但京東和拼多多強勢崛起,直接挑戰淘寶、天貓,而阿里巴巴還沒有找到有效克制的辦法;

 

第二,毛利率和淨利率兩大關鍵經營指標一路走低;

 

第三,兩大基本盤淘寶、天貓面臨用戶觸頂壓力;

 

第四,餓了麼、菜鳥、Lazada新零售業務仍虧損,多元化布局還產生不了利潤。

目前,多元化佈局的新零售攤子還產生不了利潤,餓了麼、菜鳥、Lazada以及以盒馬鮮生為代表的新零售業務全部虧損,整個集團的利潤依賴傳統業務淘寶和天貓,多元化業務何時成為產生利潤的管道,目前沒有明確答案;尤其,重要資產螞蟻金服2018年為拓展海外市場,大力補貼用戶,強勢擴張之下由盈轉虧,而競爭對手微信緊跟不放,致使螞蟻金服補貼用戶的行為難以停止,如何止虧壓力不小;

 

四、建設移動電商的生態系統

 

阿里巴巴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怎麼走?

馬雲曾表示,移動電商將必定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最重要的領域,阿里擁有的是“全球最大的商品、使用者、交易資料庫;全球最大的支付平臺、信用體系;全球最安全高速的雲計算平臺。……阿里巴巴必須與數億客戶一起移動到DT(data technology)。”

端帶動雲,雲豐富端。

大資料創造價值,提升體驗,快速建設移動電子商務的生態系統。

 

對於阿里巴巴集團的未來戰略,馬雲曾在告內部員工一信中,披露了“未來十年目標是建立DT資料時代中國商業發展的基礎設施,未來將繼續加大對雲的投入。…而“雲端(Cloud +App)將是未來移動互聯網的關鍵。當然我們目前在APP端上的表現不令人滿意,所幸的是精彩紛呈的端市場才剛剛開始。”

 

馬雲雖然退休了,但阿團隊仍然重任在肩,阿里巴巴征程遠未結束……。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