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破壞時代的投資新思維8–台灣「荷蘭病」問題浮現

大破壞時代的投資新思維8–台灣「荷蘭病」問題浮現

2home.co  楊惟婷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出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杯還酹江月。

——(宋)蘇軾《念奴嬌 赤壁懷古》

 

一、全球資金乾坤大挪移後,將看出誰在裸泳?

 

乾坤大挪移是金庸元宇宙《倚天屠龍記》中的一個一門內功。是明教的鎮教絕技,只有明教教主才可修練。

這套內功是將別人的攻擊挪移到其他人處,是運勁使力的一項極巧妙法門,是在發揮每人本身所蓄有的潛能。此功運勁的法門複雜巧妙無比,需要有渾厚的內力支撐。

 

近幾十年,也只有美國Fed主席才習有這門內功。從伏克爾、葛林斯班、柏南克、葉倫到鮑爾,但一代不如一代,且皆未練成第七層心法,尤其鮑爾到最後是否會走火入魔,練致全身癱瘓,甚至自絕經脈而亡,想想「陽頂天」,著實令人捏把冷汗!

 

想像一下,時下資本市場共有五大盤子(債市、匯市、股市、房市及商品市場),承載了各國央行所印出的鈔票(M),以供政府揮霍開銷(G)。

 

平日,央行們小心配置鈔票到五大盤子,讓它溫和膨脹(多金蘊釀多頭),那個盤子水位較低,就多挹注些鈔票;那個盤子水位高了,就抽出些鈔票,讓它們相得益彰即可。

而這五大盤子,正關係每個人的荷包。當政府有意、無意地膨脹每個人的名目財富,人民就會將選票交給這大有為政府。只是,這次鮑爾玩得走火入魔了!

 

(一)Fed 激進升息打通膨

 

說好的「暫時性通膨」呢?印鈔印過頭了,這次鮑爾不知要砸破幾個盤子?

 

5月CPI較去年同期飆升8.6%,攀升速度是1981年12月以來最高,讓Fed官員大為錯愕。

 

物價飆升持續反映在美國民眾日常生活,食品雜貨價格較去年增加11.9%,是1979年以來最大漲幅;而根據美國汽車協會(AAA)數據顯示,全美平均汽油價格已升破每加侖5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更糟的是,美國民眾的消費者信心指數(CCI)也有惡化趨勢。密西根大學公布的最新CCI初估值顯示,從5月的 58.4降為6月的50.2,是有記錄以來的新低;近半受訪者將悲觀看法歸因於通膨,高於一個月前的38%。

 

儘管物價上揚因素眾多,不能全怪罪拜登的施政不力,但高通膨讓美國民眾叫苦連天,對拜登政府面對高物價的束手無策大感不滿,明確反映在拜登支持度上,讓拜登的支持率跌到僅剩下39%,為上任以來最低,恐怕2022年底的期中選舉可能也不會好看。

 

(二)妾身不明的加密貨幣第一個被甩鍋!

 

美國升息、縮表,牽動市場悲觀情緒,加密貨幣遭遇史詩級暴跌,市值近一周蒸發逾5.9兆美元,指標性的比特幣也一度跌到20756美元,面臨2萬美元關卡保衛戰。

 

針對加密貨幣慘烈暴跌,英國央行行長貝利(Andrew Bailey)嚴正警告加密貨幣投資者說:「若你打算投資這種資產,沒有問題,但請做好把錢賠光的準備吧!」

 

事實上,貝利一直以來都在示警加密貨幣的危險性,認為其並沒有內在價值,並不適合作為一種實用的支付方式,且相較於實體貨幣,加密貨幣波動劇烈,投資人更加需要保持警惕。

 

例如成立於2017年的加密貨幣借貸公司Celsius Network,於6/23日突然宣布凍結所有交易提款和轉帳,原因是在市場太極端的情況,為保護社群不得已而為之。關門就關門,又唬爛大家了!

 

(三)「股轉債」正在乾坤大挪移

 

美國最新通膨數據出爐後,CPI再創40年新高,讓Fed官員大為錯愕。

Fed官員立馬激進升息打通膨,嚇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飆升至3.468%,逼近 3.5%大關。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自5月的2.74%以來一路飆升,主因是火熱的通膨數據導致投資人拋售債券,並加大對Fed大幅收緊貨幣政策的押注。相較於2022年元月,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大幅上升1.51%。

 

Fed在5月時升息2碼時,讓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創下2020年以來最大漲幅,兩年期與 10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也出現 4月初以來的首次短暫倒掛,主因是投資人預期央行將積極收緊貨幣政策以降低通膨。而「殖利率倒掛」通常被視為經濟衰退的指標。

 

目前Fed以更激進3碼升息打通膨,跌深的美國公債,開始吸引保守投資人搶進,「股轉債」正在悄悄乾坤大挪移,風險資產將逐步失血。是否休克,尚待觀察?

 

(四)房地產泡沬要炸鍋了嗎?

 

巴克萊銀行 (Barclays),在聯準會決議升息3碼後,率先表示:「我們現在預期 Fed 將在 7 /27 日開會時,回歸升息2碼的路徑,因為有跡象顯示,美國的消費和房地產市場正在放緩。」

 

受到通膨數據持續升高,聯準會有意強勢升息及消費者需求下滑等利空因素影響,今年全球股市表現相當低迷,就連虛擬貨幣市場也跟著受到重創。

 

特斯拉神童「馬斯克(Musk)」6/15日在推特上,暗示股市與虛擬貨幣暴跌後,接下來將輪到「房地產」。馬斯克透過「網路迷因」梗圖揭露他預期下個崩跌產業,即笑容詭異手持鐮刀的死神逼近貼有「房地產」大門,此前貼有「股市」及「加密貨幣」前淌著血跡,馬斯克推文回覆「正解」,這類梗圖近期廣被用NBA季後賽。

 

物價上漲及利率攀升導致美國房貸需求創22年來新低,三個美國房地產主要推力都下降,一是利率飆高房貸壓力沉重;二是科技業衰退矽谷等地產漲勢趨緩;三是洗錢法規與加密貨幣大跌,精華區房地產接手動能下降。

 

數據顯示,近期潛在買家必須與較高的利率對抗,使得房屋貸款需求下跌至22年來的新低點,房地產企業也因此受到影響,Redfin和Compass等公司各自計畫裁員百人,Redfin更坦言,5月份的銷售需求比公司預期還低17%。

老美知道「恆大事件」嗎?沒有什麼「大到不能倒」!

 

(五)Fed 激進升息可能拖累全球經濟跟著衰退

 

6/15日美國Fed升息3碼 (75 個基點),以1994年以來最大的力道壓制通膨,這將帶動全球央行跟進升息,還可能造成全球經濟衰退、企業獲利萎縮的連鎖反應。

 

鮑爾在會後記者會中坦承,要讓經濟「軟著陸」並不容易,因為有太多Fed難以控制的因素,雖然並非沒有實現的機會。鮑爾所指的軟著陸是讓通膨率回到 2%,同時保持強勁的勞動力市場。

 

1、景順全球市場策略師 Kristina Hooper 表示,Fed 在某種程度上算是「世界的中央銀行」,若升息導致美國經濟衰退,全球經濟也將受拖累。

 

2、知名經濟學家羅格夫 (Kenneth Rogoff) 曾在4月警告,假如美國因為升息循環陷入經濟衰退,可能抑制全球進口需求,並打擊金融市場。

 

3、法國興業新興市場和信用研究部門主管 Guy Stear 警告,伴隨全球經濟衰退而來的,將是「企業獲利衰退」。

他表示,企業獲利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比率已經連續上升25年,如今這個趨勢即將告終,主因是去全球化趨勢、能源和輸入性成本上漲、工資提高。

Stear 指出,俄烏戰爭和地緣政治分歧對供應鏈和成本的影響,讓企業在升息環境中遭遇更多威脅,「經濟衰退的機率正在升高,但企業獲利衰退的可能性上升得更快。」

 

二、缺乏病識感的台灣

 

2022年6/16日晚,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全球金融市場不平靜,美股四大指數重挫,其中道瓊狂瀉741點,跌破3萬點重大心理關卡。6/17日台積電(2330)開盤閃見4字頭,影響台股「積」弱不振。

 

單看外資2022年以來累計狠賣超近9000億元,連續二年賣超二兆台幣,不禁令人納悶,台灣到底要發生啥事?怎麼連「護國神山」都山崩了?

 

(一)綠色執政的偏執

 

一切以「選票」考量的短視政策,長期終將禁不起國際金融風暴衝擊!

 

1、「能源政策」出大事

 

未做好配套即「廢核」,只能用愛發電,並用肺腺癌陪葬!

當普丁背後再捅一刀,當各國在悄悄恢復核能發電,台灣企業必須為2025年的「碳稅」啜泣了!

 

2、「新三缺」恐無解

 

另外,企業除了人才、水、電穩定供應的舊隱憂……,近年缺地、缺工、缺宿舍的「新三缺」,也成為企業主的新問題。

 

例如,新北土城1坪100萬元,開玩笑,怎麼蓋工廠?企業不得已,只能搬遠一點,往彰化、雲林、嘉義去找地,但是交通、人力供應都不是很方便。

尤其這年頭沒有不缺工的工廠,除非你沒有生意!台灣半導體產業太強,吸光所有人才,造成其他產業找不到人才,缺工是非常嚴重的現象。

 

事實上,台灣勞動力短缺,無疑已拉起紅色警報。

某種程度,這或許也和台灣年輕人工作價值觀改變有關—不想給別人管、不願再為企業爆肝一輩子,寧願去外送平台,從事彈性、自由、自主的工作有關。

 

3、「傾美抗中」出大事?

 

《孟子》一書裡有這樣的記載:

齊宣王問曰:「交鄰國有道乎?」

孟子對曰:「有。惟仁者為能以大事小,是故湯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燻鬻,勾踐事吳。以大事小者,樂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樂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國。」

 

孟子在這段話裡,已告示我們,大國博弈中的小國生存智慧:

大國對待小國,要心胸寬厚,不可仗勢凌人,予取予求;

小國對待大國,要機警圓熟,不可魯莽行事,自取其禍。

 

2021年兩岸的貿易依存度已從43.4%降到42.3%,但往來金額仍然十分龐大,據貿易統計,2021年台灣對大陸的貿易順差仍高達1047.4億美元。

大陸進口台灣的商品,都是生產出口產品必須要有的關鍵零組件,像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就占台灣出口大陸的55%,從這個結構來看,半導體產品占了台灣出口到中國的半邊天,如果中國大陸開始清庫存、砍單,台灣科技業將忐忑不安。韓國部署「薩德反導彈系統事件」已為我們做了示範。鳳梨、釋迦到石斑魚只是小菜?

 

(二)台灣「荷蘭病」問題浮現

 

受到全球晶片荒問題難解,台積電、聯電等各大廠皆豪氣干雲地提升資本支出,全力擴廠、擴產以滿足西方世界龐大的客戶需求,看似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政府也沾沾自喜陶醉在當前經濟表現,卻忽視台灣將面臨「荷蘭病」問題
—科技業耗用大部份資源,而非出口產業無法跟上科技業的步伐,不平等現象將變得更為嚴重。

 

無可否認,台灣國內的投資復甦是2021年GDP能有所成長的原因,而「護國神山」台積電扮演了相當關鍵的角色,其外溢效應帶動其他科技公司也擴大投資計畫。

不過,半導體、航運甚至與全球貿易有關的產業,享受到了高薪和成長,但服務業則處於另一個平行世界,這種成長分歧將會影響到薪資結構與通貨膨脹。

 

「荷蘭病」是由權威財經媒體「經濟學人」開創的名詞,用來描述荷蘭在1960年代過度仰賴能源產業發生的問題。那時,荷蘭在外海發現天然氣田,這個意外之財雖為荷蘭帶來大量出口收入,累積大量外匯,讓荷蘭盾大量升值,天然氣產業迅速發展也增加勞動力需求,使勞動成本提高。結果導致荷蘭其他產業出口競爭力下降,加速去工業化的現象,一度只有天然氣產業獨活。

 

現在,這種單一產業快速發展,而導致其他產業衰落的「荷蘭病」也出現在台灣;目前台灣產業過度向晶圓代工傾斜,晶圓代工產業蓬勃發展、吸走大批人才、土地、電力、水力,其他產業就面臨人才競逐嚴厲的考驗,已有所謂「荷蘭病」徵兆。

 

例如護國神山台積電近三年就吸走一萬多名優秀半導體人才,今年連同聯發科等指標半導體企業,還要招募逾萬人,加上美商美光加碼在台灣擴產,薪資福利都比其他同業還優渥,對人才磁吸效應擴大。

 

但現在要小心了,6/16日市場傳出〈三星停購零組件〉事件,搗亂一池春水。

南韓三星電子通知集團所有消費性電子事業群,全面向零組件供應商暫停採購,涵蓋智慧型手機、電視、顯示器等,震驚業界。

當台灣主要競爭對手—韓國‧三星正在重新審視現有庫存,以防庫存跌價損失進一步擴大,而我們尚在睡夢中!

如同韓國央行已連續大幅升息「抗通膨」,而我們尚在考量「年底選舉」的「半碼」短視政策,當熱錢奔逃,我們恐終將禁不起這一波國際金融風暴衝擊!

 

尤其,2022年,巧遇美國聯準會升息、縮表,且資金收縮力道遠大於上一輪的2015~2017年。美國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指數今年來分別大跌20%以上,步入熊市走勢,這個強烈的信號正在向我們示警今年科技產業不容樂觀。

 

當第二波全球實體經濟衰退來襲,我們舉國資源已投注在「半導體」產業,將因「砍單效應」而遍體鱗傷!此時,內需產業卻早已裝上「葉克膜」!

屆時誰來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

 

三、老年「拜登」之煩惱

 

如同歌德在《少年維特的煩惱》小說中的主人翁「維特」對「夏綠蒂」的偏執,「拜登」對「新保守主義」的偏執,亦讓他提前吹熄生命的殘焰!

 

(一)拜登染上「期中選舉壓力症候群」

 

拜登民意支持度自2021年8月迄今一直低於50%,成為他所屬民主黨可能在11月8日期中選舉丟失國會兩院、至少一院多數席次的徵兆。

 

拜登支持度下滑主要是受黨內人士不滿所致。支持拜登表現的民主黨人6月有74%,低於去年8月的85%左右;支持拜登表現的共和黨人僅11%,與去年8月大致相同。

 

拜登整體支持度雖尚未跌破前總統川普2017年12月創下的33%低點。拜登迄今最低民意支持度是5月底的36%,但也是50步笑100步。

 

距離11月初的美國期中選舉僅剩5個月不到,若無法解決高物價壓力,拜登所屬的民主黨勢將遭到選民背棄,失去國會領導地位,讓拜登執政後期面臨更大施政壓力。

 

為了遏制物價上揚壓力,拜登也顧不得Fed的獨立性,罕見地將Fed主席鮑爾叫進白宮開示一番,暗示爆打通膨之道。

 

6/15日美國Fed果真勇於升息3碼,為28年來首見,並示意持續以數十年來最快步調拉高利率,期望能壓制處在40年高點的通貨膨脹壓力。

 

(二)拜登多管齊下打通膨

 

拜登今年最棘手的問題無疑是通貨膨脹居高不下,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燃料價格上揚,且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導致的全球供應鏈問題也還沒有解決。

 

1、拜登釋出戰略石油儲備打壓油價

除了透過貨幣政策,拜登政府也大量釋出戰略石油儲備,就是希望能減緩物價上揚壓力,化解政治危機。

 

2、以《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壓抑運價

 

美國眾議院6/13日通過《2022年海運改革法案》(OSRA)以強化航運監管,美國總統拜登表示迫不及待將其簽署成法,想利用此法緩解港口壅塞與壓低海運運輸成本。

 

3、白宮:擬削減對中「不負責任」的關稅,希望減緩物價上揚壓力

 

美國總統助理兼白宮新聞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6/14日表示,白宮正在討論可能削減對中國商品徵收的一些「不負責任」的關稅,這些關稅提高了美國家庭和企業的成本。

 

尚皮耶表示,拜登政府早就指出,川普時代的一些關稅是不負責任的,沒有促進美國的國家安全,反而導致美國消費者和企業的成本更高,拜登這一舉措可能有助於美國政府應對通貨膨脹的壓力。

 

4、拜登好忙,7月出訪中東,將會晤沙國王儲

 

拜登將於7月出訪中東,期間將會晤沙烏地阿拉伯王儲沙爾曼(Salman)。儘管拜登曾說,「沙特政府是“野蠻政府”(pariah state)。」

但拜登為了撈點油水來撲滅高漲的油價,仍必須陪個老臉,爭取沙國這一關鍵盟友的支持。

 

近期,沙國領導的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也釋出善意,同意增產以幫助降低油價。

 

(三)誰來扯拜登後腿?

 

近期,伊朗不甘寂寞、加速製造核武,可能讓中東開啓「核武軍備」競賽。

 

自2015年歐巴馬政府與伊朗簽屬聯合全面行動計劃(JCPOA,簡稱伊朗核協議)後,伊朗一直抑制鈾濃縮以換取鬆綁經濟制裁。

但就在2018年川普卸任前幾周,川普退出核協議,讓伊朗重新開始鈾濃縮製造核武,以施壓美國。

 

當拜登正在為高油價焦頭爛額之際,伊朗6/15日關閉國際原能總署IAEA的監控鏡頭,使國際無法取得伊朗製造核武的進度,這也是對拜登政府恢復伊朗核協議的「致命打擊」。

 

伊朗正在加速建造核武的速度,再一年就能完成,伊朗的核武計畫可能讓中東本已脆弱的安全局勢惡化,屆時整個中東或將開始「核武軍備」競賽可能,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有核計畫。

 

而鑑於美國已經制裁了伊朗且幾乎沒有效果,那拜登可能會被迫動武才能結束其核計畫;但動武卻又是重新將美國拖回這片他們想離開的地區。

 

(四)美國前十大海外債主均減碼美債規模

 

美國任意沒收俄羅斯美元外匯資產,是比「黑道」還霸道!

 

美國財政部6/15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顯示,中國4月持有的美國公債規模,降至2010年5月以來最低水準,中日兩國共計減碼逾 500億美元,且前十大海外債主均減持美債。

 

前十大海外債主包括英國、瑞士、法國、巴西等國在內。整體而言,外國債主持有規模降至7.455兆美元,寫下2021年4月以來最低水準。

 

作為美國國債第二大持有者的大陸減持美債362億美元、餘額降至1兆34億美元,來到2010年6月以來的最低規模。這也是大陸連續5個月減持美國國債,累計近5個月以來共減持美債774億美元。

根據路透報導,大陸減持美國國債可能是為了減少美聯準會(Fed)近期升息導致美債價格下跌所帶來的損失,也有分析師認為,大陸減持美國國債也可能是為分散外匯持有量。

而中國出脫美債,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上升。4月初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度來到2.3895%。

 

此外,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的日本,4月也同樣減持美國國債139億美元,金額降至1兆2185美元,也是2020年2月以來最低規模。日本4月進一步減碼美債的原因,是日圓兌美元匯價持續貶值,促使日本投資人出售美國資產,套取匯兌收益。

 

在美國公債殖利率、美元強升之際,美國前十大海外債主均減碼美債規模,這是有貓膩的!是「美元霸權」要潰堤的前兆嗎?

 

四、跋尾—「護國神山」—你陪我長大,我護你一生!

 

曾幾何時,「護國神山」台積電於1/5日帶領八大門派攻上18,619「光明頂」,風光猶存,但半年光景,大盤已摔落大山頭頸線16162,令人不勝唏噓。

其間「護國神山」台積電也由「688」,跌到6/17日,盤中「499」吃到飽。

曾經「600元以下閉著眼買」的先知已不慎跌落山谷!

連戰鬥力指數爆表的貨櫃三雄「一張不賣、奇蹟自來」,也被彗星撞地球了!

 

大有為政府基金從一萬八千「光明頂」一路護盤,掩護「八國聯軍」撤出二兆資金,也算敦睦友邦、仁者無敵!

 

加上央行礙於選舉將至,貨幣政策左支右絀、不敢激進升息,致外資優雅出走、台幣趨貶,也算給竄逃外資附贈船票、仁至義盡!

 

還記得「8年8800億元前瞻基礎建設」、「8400億元防疫紓困4.0方案」,下一代的資源已被我們挪用,國庫阮囊羞澀,未來財政政策無語可問天!

 

目前政府基金兵力既折損過半,只能靠散戶自殘於阿呆谷,籌碼沈澱後才能四兩撥千金,散戶也算「愛呆丸」了!

 

若大有為政府尚有一絲惻隱之心,出動「國安基金」於半山腰拋出「速降繩」,也算功德無量!

而這「速降繩」一定有護住指數的台積電等八大門派高手,另壽險資金可能從側翼鎖定貨櫃三雄等「高殖利率個股」,短線投資者可等待這反攻起手式!

 

大凡一次長線探底,必將經歷空間、時間、籌碼、政策、總體經濟指標的總修正,才能完成築底。但在長空趨勢中,跌深也總有反彈!

尤其,行情總在半信半疑中反彈,卻又在充滿希望中毀滅!

造化喜弄人,長線投資者可等融資斷頭後、大地彌留淒風苦雨中再進場拾穗!

發佈回覆給「匿名訪客」的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