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槍砲、病菌與鋼鐵》談起

從《槍砲、病菌與鋼鐵》談起

2home.co
楊惟婷

 

《槍砲、病菌與鋼鐵》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生理學教授賈德•戴蒙於1997年所著。此書於1998年獲得普利茲獎以及英國科普書獎。

 

這本書的封面,是一張有些模糊的油畫,這是一幅英國畫家米萊(John  Millais)的畫作,描繪的正是人類歷史上最戲劇性的一幕,坐擁百萬大軍的印加帝國皇帝,竟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帶著少數殘兵的西班牙軍官生擒……。

這油畫正好點出本書的主題,這是整個世界財富與權力重分配的逆轉時刻,也就是作者賈德‧戴蒙想點出的問題──歷史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導致現代世界的不平等?為何是西班牙人越過大洋,到南美洲滅了印加帝國,而不是印加帝國的人到歐洲滅了西班牙?……。

 

一、歷史上影響世界財富與權力重分配的關鍵因素

 

戴蒙探討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為什麼是歐洲向全世界輸出文明,而不是從亞洲、非洲或美洲開始?人種的差別又在於那邊?

從《槍炮、病菌與鋼鐵》書名,可看出戴蒙明確點出過去三個影響人類社會命運的關鍵因素──槍炮、病菌與鋼鐵。

 

(一)農業社會奠定社會文明的基礎

戴蒙在書中說出歐亞社會的成功並非是該人種的智慧結晶,而只是「環境差異決定」而已,換言之,文明不是完全由個別人種的智慧或意志創造出來,而更像是一個層層疊疊的結構,每一層新的技術也是從以前的技術發展的積累。以較專門的概念來說,一個文明先進與否的關鍵,是農業發展的狀況。

 

在農業發展前,所有人類都是以狩獵–採集社群的方式來維持生活。而農業發展的關鍵,就是取決於可馴化和能給人類食用和作勞力的動植物種類的多少。

作者指出有六項要素是影響動物可馴化的程度,如足夠的溫和性,愛群居,願在人工的環境中繁殖及擁有一種在動物間的階級…等。作者的論調縱然沒有明顯的指出和文化生態學的關連,但和該學說極相似的。

 

此書指出人們定居一處,開創農業的生活方法,才能有多餘的勞動力來進行其他的活動,促使社會進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食物。必須先能獲得更多的食物,才有餘力發展更多其他的技術。

 

從一開始大家都是狩獵-採集的型態,發展到農業出現,農業可以產生更多更穩定的糧食,就能聚集更多的人口。有穩定大量的糧食可用,就不需要所有的人都從事糧食生產的工作,才能發展出從事其他技能的專家,利用分工合作的概念慢慢發展出一個更進步的文明。

因為人口一多,就會發展出政治組織,才有一個(不事生產的)領導階層出現,社會的階級制度也慢慢成形。這樣一個一個最初的類似”國家” 的組織才出現在地球上,較強大的國家會開始擴張,其他還在狩獵-採集的族群只有被消滅或納入的結果。

 

農業方面,一開始所有的植物當然都是野生的,跟現代我們所看到的吃到的完全是兩回事,野生的植物要用在農業生產,能夠有穩定且大量的食物產出,要經過一個馴化的過程,這個部份就是所謂的人擇。植物也會因為人擇的影響,演化成現在我們所見的糧食作物。比如現在是人類的主食最大宗的小麥、大麥、玉米、稻米等,但這些植物的原始祖先並不是像現在所見果實大、產量多、品質好的,相反的果實都是很小,也不好吃。但是因為同種的植物而基因不同也需要互相競爭,因為他所在的環境可能適合比較小棵的,可能適合生長期間比較久的,

可能適合比較乾燥氣候的….諸如此類,被人類馴化的植物大概就是找到種子大一點的,生長期間符合當地氣候狀況的,並且多加種植,收穫的量多起來到足夠讓現有的人能靠這些植物就能吃飽了的時候就算是馴化了一種農作物。那些其他種類的玉米、大麥小麥等等就在人類的選擇性的種植之下演化成適合人類需要的品種,以上這些行為可以說是農業發源的過程。

 

再來就是動物的馴化。現在常見都是已經馴化的動物,像是豬、牛 、羊等,都是早就已經馴化完成了,其中比較重要的是大型哺乳動物(重量45公斤以上),這些動物對人類社群有非常大的影響—提供肉類、乳品、毛皮、肥料、拉車、戰爭、傳播病菌…等等。

而主要馴化的大型動物共14種,但是只佔所有100多種大型哺乳類動物的一小部分。馴化不成的原因有很多,套句書中的說法:幸福的家庭都一樣,而不幸福的家庭每個都有獨特的原因”,想要馴化成功,所有的因素全部都要俱備才可以。

 

書中將大部分動物無法馴化,歸咎出六大原因:一、飲食(要餵飽牠們需要太多的食物)二、發育速率(要很久才會長大)三、人工環境中繁殖困難四、兇殘成性(這不用多解釋)五、容易恐慌的性情(一群狂奔的瞪羚!!)六、社群結構(習慣獨居或是搶地盤)。要想馴化成功,所有條件都得要合適,想要失敗,隨便一個變數就會造成失敗。直到現代各種專家都沒有辦法馴化更多種的動物。

 

非洲雖然擁有許多種類的原生大型哺乳動物,但是沒有一種馴化成功!非洲靠得還是從歐亞大陸傳播過來才能有牛、羊、駱駝等大型動物供當地人類豢養使用,這也造成了非洲的人類社群發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從人力操作→獸力操作造成的差距非常大,擁有可以耕田的牛,可以騎乘、拉車的馬,對當時社會的發展更加快速,更不用說後來的工業化了。而在美洲以及澳洲因為大海的隔閡,甚至要再等到歐亞大陸的人類發展出航海技術才有交流的機會,也因此發展的速度要慢上許多。

 

(二)文字是文明延續進化的關鍵

在書中第三章提到的經典歷史故事,西班牙總督皮薩羅只帶了168人,還不是什麼精銳部隊,利用先進的思想(詭計)和武力,在印加帝國幾萬人的眼前,拿下了他們的國王阿塔花普拉,並且當場在混亂中屠殺了數以千計的印加人。聽起來很扯,但是這在皮薩羅隨從的記錄中記載的很詳細。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壓倒性的差距?武器的差距當然很大,但是更大的差距在於文化。由於印加帝國沒有文字,對於他們的知識和歷史傳承是很大的障礙。
談到文字,目前已經證實獨立發明文字的族群只有蘇美人、墨西哥印地安人、中國和埃及! 由於印加帝國對西班牙人一無所知,也沒有對應入侵者的經驗傳承下來,相較之下西班牙人就有航海技術到美洲,本身的船堅砲利科技就相當進步,再加上從各地征戰、歐洲發展的歷史得到的經驗,西班牙人在行動之前就已經做好詳細的計劃和準備。用計引誘印加國王出來,再設下埋伏,利用優勢的武力一舉擒獲印加國王並且屠殺他們的統治階層,讓印加帝國陷入大亂,之後等待西班牙大軍來到之後再滅了印加帝國。一個看似強大,雄霸美洲大陸的大帝國竟然這麼不堪一擊,可見當時歐美的科技差距有多大。

 

這例子說明瞭一件事,人類本身最大的能力就是學習力,能夠經由各種交流,學習到更好的技術和觀念,才能夠確保自身的競爭力,不會被別的族群取代或是吞併,而文字正是文明延續進化的媒介。

 

(三)病菌可能是文明毀滅的關鍵因素

在書中亦提出,歐洲人進入美洲殺人最多的倒不是戰爭,而是從歐洲帶來的病菌。病菌也和動植物一樣,因為各大洲地理環境的不同,當地存在的病菌也不同,重要的是經由人類移動帶著病菌擴散到美洲之後,美洲人對歐亞來的病菌完全沒有抵抗力,一旦有人感染就容易造成大規模流行,接著就是大規模的死亡。倖存下來的人才產生了抵抗力,經過繁衍後生出的下一代也才能抵抗這些病菌。

 

病菌也面臨天擇,動植物身上所產生的疾病和症狀,就是細菌為了要繁殖下一代、要傳散播出去所造成的行為。重要的一點是,人類要群居才能造成傳染病有產生的機會,人類的密度不夠高,傳染病要擴散也有一定的難度。

 

另外馴化的動物也對病菌的傳播有很大的影響,因為被馴化豢養的動物,跟人類的接觸更為親密。而原本只有在動物身上才會互相傳播的病菌,因為跟人類接觸的機會更多,對於病菌而言,傳播到人體上更為容易,自然會演化為人類也可以感染,再演化成人類專屬的疾病。

 

因為細菌的基因改變很快,而且生命週期短,繁殖幾代就馬上可以出現變種,能夠很快因應生存環境的改變。其他大型的動植物演化就得要很久的時間,慢慢改變基因,無法適應環境、競爭失敗的物種就會消失。而病菌也是歷史上殺人最多的原因,看看這些名字:天花、瘟疫、流行性感冒、瘧疾、愛滋病…就知道。

 

二、賈德•戴蒙提倡社會文明的「環境差異決定論」

作者試圖從最近13,000年來的簡短歷史總結,去解釋為何歐亞文明最終可以存活下來並戰勝其他文明,同時駁斥歐亞霸權是由歐亞知識份子或道德上的優越而來。而戴蒙總結的答案,認為人類社會文明的歧異,是來自於環境差異。

 

在《槍炮、病菌與鋼鐵》書中,作者探討造成人類社會不平等的地理環境差異。比如在解釋為何是白人入侵非洲時,戴蒙有個層次的解釋:古文明發源在有充足資源的地區;非洲可馴化供農業生活的動植物種類較少,因此無法增加人口;歐洲與亞洲東西軸的發展,不像非洲需要跨越氣候帶,農作物傳播也就較快。
所以,戴蒙認為當前經濟發展與全球財富分佈的地理不平等,大都可以根據引起馴化的初始環境差異條件來解釋。

 

另外,戴蒙也討論了「歐洲與中國都是東西橫向發展,卻命運不同—-為何歐洲分裂、而中國長期統一?」

戴蒙透過打量地圖,發現歐洲的海岸線比中國破碎很多,因此認為這是中國長期統一的解釋。亦即戴蒙是將絕對空間粗略簡化再現的地圖,將其連結到現實歷史的因果力量—-他認為主因在中國的海岸線較不破碎,進而使得國家權力過度集中,因此不利於競爭,最後使其喪失政治和技術上的優勢地位。亦即認為過度的國家控制不好,所以海岸線不破碎促使中國長期統一的結果,就是中國最後被西方取代的原因。

 

當然,從地理學的發展史來看,戴蒙最大的問題便是太企圖以自然環境來解釋13,000年來所有人的歷史是「環境決定論」,這種歷史觀也忽視了1500年以降全球財富地理的重大劇變。

戴蒙的詮釋並非全然不對,但也許只能解釋最初社會發展的形態,卻很難用這種史觀套用到近代史的變遷史觀,最後將人類一切行為,用「競爭生存」合理化了。

 

三、由大河文化到大航海時代

 

(一)大河文化的美麗與哀愁

所謂大河文化是指由河流孕育出來的農業文化。河流是生命的泉源,沒有河流就沒有水源,沒有水源就沒有能源提供農業、工業或貿易發展,沒有產業發展就不會有生活,沒有生活,就沒有生命;因此從每一條河流的故事,可以一窺人類歷史文明的發展軌跡。

 

例如四大文明古國(中國、印度、西亞、埃及)都是由大河文化發展而來的!

包括尼羅河流域的埃及、兩河流域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的巴比倫、黃河流域的中國以及恆河和印度河流域的印度,通稱為「大河文化」。

 

又如綿延一千三百公里、波瀾壯闊的萊因河,流經六個國家,滋養了文化與傳統,見證了戰爭與和平,提供了經濟運作,不僅是歐洲心臟地區的大動脈,更影響了歷史的演進。

 

大河故事之所以動人,在於其孕育人類生命與文明。而歷史的巨輪不斷向前轉動,不論美麗與哀愁,都將是一個創造未來文明繼起價值的過程。

 

(二)大航海時代

15世紀上半葉,約翰內斯·古騰堡整合前人技術發明的鉛字活字印刷術,徹底地提速了歐洲文明傳播的歷史進程。

而在16世紀,一些宗教學家、哲學家與政治家們在文明覺醒下,試圖從廣度和深度上去改變西歐天主教的風俗習慣。這開始於奧斯定會教士馬丁‧路德發動的宗教改革運動。對此,16世紀下半葉,法國的新教胡格諾派與天主教之間曾爆發過八次戰爭,史稱法國宗教戰爭。

 

同時,16世紀的文藝復興也開啟了通往其後一百年的文明覺醒大門,社會得以擺脫教會灌輸的刻板舊習與強加的苛捐雜稅。
至16世紀末,與文藝復興息息相關的人文主義,已在歐洲的哲學、語言學、知識、藝術和教育領域中佔據了主導地位。準確地說,也標誌著歐洲文化全球擴張的開始,也顛覆了歐洲千百年來以地心說為主的中世紀世界觀。

 

這個歐洲探索、全球擴張時代的開始,也是由於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
最初的遠洋航行,是為了尋找從西歐前往亞洲的海路航線,以帶回東方的香料。因為,從陸路到達亞洲的路程十分遙遠,商隊必須穿越亞洲的多個地區;而當時歐洲同亞洲的貿易已被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地的義大利商人壟斷。

 

自古以來,西方便有著兩條通向東方的貿易路線:其一是始於埃及和伊拉克的海上路線,其二則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陸上路線。
海上路線利用了季風的特點:在每年的4月到6月之間,船隻從蘇伊士或巴士拉出發,分別經由紅海或波斯灣進入阿拉伯海,再順著從海洋吹向大陸的西南季風航往印度洋和中國海。大約在6個月後,也就是在10月到12月之間,吹向海洋的東北季風又會將航船帶回其始發地。

而作為陸上路線的絲綢之路,其貿易路線西起地中海東岸(主要有亞歷山大港、大馬士革與阿勒坡等城市)與黑海沿岸。從這些地方出發,經過裡海南部進入亞洲並穿過巴格達,分為幾條支路穿過內陸地區後再彙集於鹹海附近。在中亞的布哈拉,開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與阿格拉。經過布哈拉,到達帕米爾北部的撒馬爾罕後,絲綢之路再次出現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圖,往東穿越中亞,並沿昆侖山脈或天山山脈行進抵達中國城市西安。

 

穆斯林在大部分時期裡都控制著通往東方的各條商路。亞歷山大、阿勒坡與大馬士革被稱為當時的“鐵幕”。只有在13世紀下半葉到14世紀,當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帝國極盛時,以馬可·波羅為代表的歐洲人才與“契丹”取得了聯繫。

雖已有的貿易路線可以運送寶貴的香料,但卻不得不遭受沿途關卡的層層盤剝,貿易受到了嚴重影響;這還沒有算上多變的政治局勢和盜匪的騷擾。

 

進入十五世紀,威尼斯受到鄂圖曼土耳其的封鎖與入侵,西方人急迫地需要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新商路。

而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英語:Age of Discovery;又名探索時代、海權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是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

 

到了18世紀,一大顯著的科技成就是蒸汽機的發明,使歐洲建立工業化文明。此後,歐洲憑藉船堅砲利優勢,建立殖民地經濟。歐洲這個時期的國土擴張及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使西方文明擴展至全世界,同時帝國主義、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也開始出現。

 

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複雜而矛盾的,除了物資交流外,因帶給原住民的常是死亡和佔領,可說是一部大侵略史,直至近年美洲國家才開始關注原住民權益及對於地球生態的影響。

 

四、由殖民地經濟到美元經濟殖民

(一)《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不為人知的殖民地血淚史

 

《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這本書是烏拉圭籍記者愛德華多.加萊亞諾Eduardo Galeano(1940~)在1973年寫的一本關於拉丁美洲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來,拉丁美洲如何被帝國主義列強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上各方面摧殘,帶有左派批判性觀點的紀錄散文。

全書分為二部。第一部為”地球的富有造成人類的貧困”,分為三大章:1、黃金與白銀熱。2、蔗糖和其他的農業君王。3、權力的地下泉源;第二部為”發展是遇難者多於航行者的航行”,再分為大章:4、早夭史。5、掠奪的現代結構。

它是以一個在地觀點,用巧妙而流暢的敘述,砲火猛烈地描繪出西方列強的牛鬼蛇神面貌,參酌無數史書、報章雜誌、文學作品,所整理出來的心得。

 

1、”黃金與白銀熱”述說西班牙人為了黃金白銀的龐大利益,進攻拉丁美洲,除了屠殺也將疾病帶給印地安人,把他們視為牲畜、奴隸,將黃金白銀一船一船運出,繁榮了歐洲。
2、”蔗糖王國和其他的農業君主”則是談到黃金白銀開採殆盡後,開始建立起大莊園,開始焚燒原始森林,使用印地安人及非洲運來的黑人奴隸開墾,大量種植蔗糖、橡膠、可哥等。然而富者越富、貧者越貧;
3、”權力的地下泉源”則是談到各種礦藏開墾,智利的銅、玻利維亞的錫、巴西的鐵、委內瑞拉、烏拉圭、阿根廷的石油和天然氣等,也掌握在美國及西方各國手上,地下資源爭奪戰,可以引發政變、革命、間諜活動,背後都有外國商人與美國無影手;
4、”早夭史”則敘述為了人民的土地改革、新領袖,一旦危及到跨國公司的商業利益、美國國家利益,是如何被美國政府勢力所訓練出來的軍頭、反抗軍一再推翻,國家始終無法正常發展;

5、”掠奪的現代結構”則提到開始發展工業的拉丁美洲依然處處受人箝制,低價賣出、高價收購,銀行掌控在外國資本家、外國勢力手上,大公司也大部分為外國勢力操控著,資金受人箝制,賺來的錢要還外債、被限定買西方國家的商品,而無自主權。

 

誠如書中57頁所描述﹕”1581年,費利佩二世在瓜達拉法哈法庭斷言,美洲有三分之一印地安人已被消滅,倖存者必須為死者交納賦稅。此外這位君王還說,印地安人是可以買賣的。他們在露天住宿,母親把自己的孩子弄死免得他們在礦區遭受磨難。與帝國相比,王朝不那麼虛偽。除了其他的稅收以外,王朝還得到了它的臣民在整個講西班牙語的新大陸掠奪到的金屬價值的五分之一。到十八世紀,葡萄牙王朝也是這樣掠奪巴西的。恩格斯曾經說過,美洲的白銀和黃金就像具有腐蝕性的酸劑一樣,滲透到歐洲垂死的封建社會各個毛孔,那些為新生資本主義的重商主義效勞的礦山企業主們把印地安人和黑奴變成了歐洲經濟無計其數的「國外無產者」。希臘羅馬式的奴隸制事實上在一個不同的世界得到了復甦,除了西班牙語美洲那些已被消滅的帝國中的印地安人遭到不幸以外,從非洲的農村被擄來巴西和安德列斯群島做工的黑人也遭到可怕的命運。拉美殖民地經濟前所未有地、最大程度的集中了勞動力,以便最大限度地集中世界史上任何文明都未曾有過的財富。這一貪婪、恐嚇、和兇猛的巨浪席捲美洲時,美洲付出的代價是土著居民被殺絕。最近進行地比較有根據的調查說明,哥倫布以前的墨西哥約有二千五百萬到三千萬人口,在安地斯山地區也有同數量的印地安人,中美洲和安德列斯群島有一千萬到一千三百萬居民。當外國征服者出現的時候,美洲印第安人總共不少於七千萬,也許還更多,一個半世紀以後就減少到總共只有三百五十萬。”

試想,拉丁美洲在哥倫布率領西班牙人入侵時原有7000萬人,150年後只剩350萬人,真是可怕的”滅種”。

而歐洲工業革命的資金,很大部分來自於美洲的黃金白銀與戰利品。

”在《資本論》第一卷中,馬克思寫道「美洲金銀產地的發現,土著居民的被剿滅、被奴隸和被埋葬於礦井,對東印度進行的征服及掠奪,非洲變成商業性地獵獲黑人的場所:這一竊標誌著資本主義生產時代的曙光。這些田園詩式的過程是原始積累的主要原因。」

 

對內和對外的掠奪都是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手段,它從中世紀起,就使世界經濟的發展過程出現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隨著貨幣經濟的發展,不平等交換擴展到越來越多的社會階層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區。
埃內斯托˙曼德爾把道1660年為止從美洲搶來金銀的價值,1650年到1780年間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印尼獲得的戰利品,十八世紀法國資本買賣奴隸所獲的營利、英國在英屬安得列斯群島使用奴隸勞動的收入以及五十年來中從印度掠奪來的東西統統加在一起,其總數超過了到1800年為止歐洲工業的總投資額。

 

曼德爾指出,這筆巨額資本為向歐洲投資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刺激了「企業精神」並直接用來建立大大推動產業革命的工業。但同時,有利於歐洲的國際財富大規模的集中,卻妨礙了被掠奪地區跳躍到累積工業資本的階段。

 

又如書中46-47頁所描述﹕”「發展中國家的雙重悲劇就在於它們不僅僅是國際集中化進程的犧牲品,而且往後它們還得為自己的工業落後付出代價,也就是說,得在一個充斥著業已成熟的西方工業的產品的世界中,進行工業資本的原始累積」。”

 

又如書中306-307頁所描述﹕”海地是西半球最貧窮的國家,在那兒,海地人平均壽命為三十多歲。每十個海地人中有九個是文盲。山坡上不好的地耕種的東西供國內消費,肥沃的山谷裡種的東西是為了出口,最好的土地用來種咖啡、甘蔗、可哥和美國市場所需要的其他產品。在海地,沒有人打壘球,但海地的卻是世界上主要的壘球生產國。

在國內不乏有些作坊雇用童工,以一美元的工資裝備錄音帶和電子元件。當然,這都是供出口用的。在海地,任何抗議,哪怕是微小的,都要坐牢或被殺害。儘管有些難以想像,但從1971年到1975年間,海地勞動者的工資比原來已經極低的實際價值下降了四分之一。有意思的是,在同一時期,又有一批新的美國資本進入海地。”

 

這本書儘管是1973年的作品,依然歷久而彌新,說出拉美人民的心聲,寫出不為人知的真相。我們透過這些複雜慘痛曲折的被殖民史,可看到至今仍存留的帝國勢力影子。

 

(二)印第安人的血淚史:美洲大屠殺

 

美洲大屠殺又稱印第安人大屠殺,是發生在始於16世紀到19世紀末的一場慘絕人寰的種族大屠殺。大約死亡人數2500萬人。16世紀後來到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帶給當地印第安人是毀滅性的災難。據統計,殖民時期,西班牙所屬的領地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有大約1000萬被殺,美國西進運動中又有100萬左右印第安人被殺。

 

由於大量印第安人被奴役甚至屠殺,目前拉丁美洲的男性印第安人基本上沒有純男性系列的後代,其混血後代麥士蒂索人大多為男性殖民者與當地女性的後代。而北美的情況更糟,印第安人被趕入印第安保留地,其在當地人口所占比例小於5%。在美國,印第安人僅占總人口的2%左右。

 

為什麼白人最多的國家印第安人最少?美洲大陸原來的印第安人是非常多的,歐洲殖民者用屠殺的方式非常快的屠殺印第安人,使印第安人的人口急劇減少。

 

歐洲殖民者進入美洲以後,不僅侵佔和掠奪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而且對印第安人進行了血腥的殺戮。例如,在1554年,葡萄牙殖民者對巴西塔奠伊印第安部落進行了一次大屠殺,同時還抓獲約1萬名印第安人為奴,使這個部落被消滅殆盡。1629年,葡萄牙殖民者又對巴西瓜伊拉地區的印第安人進行了大屠殺,後將約3萬名印第安人運往裡約熱內盧奴隸市場進行販賣。

 

此外,在整個殖民時期,印第安人的反抗行動此起彼伏,幾乎全被血腥鎮壓。
殘酷的殖民戰爭造成印第安人的巨大傷亡,從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到1570年征服大業基本完成的78年內,大約有256萬印第安人死於殖民戰爭之中。
殖民者還強迫印第安人服勞役,加之許多印第安人死於從歐洲傳入的天花及其他瘟疫,致使印第安人口急劇下降,整個村落或整個地區印第安人被滅絕的現象屢見不鮮。

 

《世界通史全編》有這樣的文字:「在當時世界『文明』的國度美國(這裡指美國獨立前的十三個殖民地),這種種族滅絕政策,來得更加兇殘。他們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賞格。那些謹嚴的新教大師,新英格蘭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們的立法會議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紅種人都給賞金40鎊;1720年,每張頭蓋皮的賞金提高到100鎊;1744年麻薩諸塞灣的一個部落被宣佈為叛匪以後,規定了這樣的賞格:『每剝一個12歲以上男子的頭蓋皮得新幣一百鎊;……每剝一個婦女或兒童的頭蓋皮得五十鎊!』」

 

1783年,美國獨立以後,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虐待並沒有絲毫收斂。隨著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為了開拓疆土,美國政府把印第安人驅逐出祖居地。1830年,美國政府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案》,規定東部的印第安人要全部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的為他們劃定的保留地中去,實行種族隔離和迫害。這些「印第安人保留地」絕大部分是偏僻貧瘠的山地或沙漠地帶。一個叫切羅基的部族,在被迫遷往「印第安准州」(即今奧克拉何馬州)的遷徙中,歷時3—5個月,約4000人喪生,占該部族的人口的25%。這一慘劇後來被稱為「血淚的審判」。

 

印第安人長期遭到屠殺、圍攻、驅趕、被迫遷徙等迫害,人數急劇減少。到20世紀初期,只剩下30多萬人。直到1924年,美國國會才通過了《印第安人公民資格法》,宣佈凡在美國境內出生的人均為美國公民。1934年,美國又根據羅斯福總統的「新政」通過了《印第安人重新組織法》,允許印第安人建立自己的政府,不再分配保留地的土地,停止強迫印第安人放棄傳統文化和宗教的政策,印第安人的境況才有所改善。

 

美國政府從開始正式建軍那天起後,命令軍隊立即向西開進。美國陸軍第一團從成立之日起,征剿印第安人就成為它的基本任務。美國聯邦正規軍隊和民兵從事的這種殘暴的屠殺和征剿,從1803年(正規軍正式開始投入戰鬥是1811年)一直持續到1892年,差不多進行了整整一個世紀。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特別是1864年後(美國內戰結束後),美國人根據麥迪遜頒布的《宅地法》屠殺印第安人的活動達到高潮,許多印第安人村莊在一夜之間變成鬼域。在當地民兵的配合下,美國聯邦正規軍採取分進合擊等戰術,集中發起了1000多次不同規模的軍事行動,到 1890年代基本上完成了滅絕印第安人的作戰任務。

 

有一種觀點認為,美國政府對本國貧困落後的弱勢族群進行種族滅絕,使得人類損失了一種古老的人類文明形態和基因庫的影響力,使美國政府一舉甩掉了本應承擔的沉重的包袱和責任,又能無償地徵用他們的多達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地產和無以計數的自然資源,從而使美國毫無負擔地發展經濟,因此能在短短的100年時間裡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

 

令人遺憾的歷史事實是:處於萌芽狀態的美洲文明被來自歐洲的殖民者所毀滅,難以馴化的印第安人作為人類幾大人種之一,整體上被基本滅絕,以致於殖民者們不得不從文明程度更低的非洲,運去更易於統禦的黑人作為奴隸。

 

(三)非洲血淚史

 

十五世紀開始,歐洲的殖民者開始進入非洲大陸,展開非洲長達幾百年的血淚史。

歐洲殖民者入侵非洲後,教會成為殖民政府掠奪非洲土著土地和自由的工具。
殖民者不但霸佔土地,更強迫土著替殖民者勞役,殖民政府和教會掌管奴隸生殺之權,並禁止非洲傳統部落的宗教活動。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隸經葡萄牙人運到伊斯帕尼奧拉島,標誌著大西洋奴隸貿易貿易的正式開始。這對於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影響很大,推動了西歐國家和北美的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同時也造成了歐洲、非洲、美洲經濟的極大不平衡。

 

隨著歐洲殖民者入侵美洲,需要更大勞動力開發美洲,歐洲列強的殖民者開始將非洲黑人販賣到美洲作奴隸,在十六世紀初至十九世紀初,被賣往美國的黑奴已多達六百萬人。傳教士為擄掠來的黑奴施洗,然後一批一批地押上船,他們便可獲取洗禮費。

黑奴貿易,嚴重破壞了非洲的生產力,阻礙了非洲的發展,給非洲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難。

 

工業革命的發展,歐洲列強需要大量的工業原料,便加緊對非洲的侵略,大肆掠奪非洲的農業和礦產,非洲大陸幾近被英、法、德、比、葡、意等歐洲列強瓜分。非洲人民雖曾多次抗爭,但都被殖民政府武力鎮壓而未有成功。

 

例如非洲南部,曾先後被荷蘭和英國占領。英國殖民期間,白人殖民者和教會佔有九成土地,非洲人只有約一成,且貧瘠缺水,地少人多,非洲黑人多被迫替白人工作,日常生活遭受白人控制。十九世紀中後期,發現豐富的金剛石礦和金礦,大批歐洲移民湧入南非,眾多黑人被白人強迫帶到礦場勞役。二十世紀初,英國雖讓南非逐步取得自治和獨立,但實際上,只是由跟隨殖民政府來到的白人,繼續以充滿種族歧視的政策統治黑人。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在曼德拉的帶領下,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才正式結束。

 

至二次大戰後,飽受戰爭洗禮的歐洲列強,無力再兼顧殖民地,非洲各國才先後擺脫殖民統治,實現國家獨立。

非洲各國雖然取得獨立,但殖民統治遺下的禍根並沒有因此消除,歐洲列強按照經緯線、幾何線或曲尺在地圖上畫的線來劃分非洲國家的邊界。相同的種族和部落被強行拆散,分居在不同國家,飽受分離之苦,而一些有矛盾的部落和種族卻被劃分在同一實體內,為日後的種族部落衝突內戰和各國的邊界糾紛埋下伏線。近年歐美各國對非洲的經濟援助,看似慈悲為懷,但是與過去數百年來歐美從非洲大陸的掠奪和破壞相比,根本只是杯水車薪而已。

 

(四)亜洲血淚史

 

亞洲殖民要追溯至15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系列從海路的入侵。而這些入侵目的是建立一個歐亞交易的直接航道,以獲取更大利潤。

 

於16世紀,葡萄牙帝國因發現了經好望角的航道到達亞洲而打破了阿拉伯國家和義大利城鎮對歐亞貿易的壟斷。

但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崛起致使葡萄牙對亞洲的影響力:大大地減低。荷蘭先於東印度群島一帶建立基地,然後再於1640年及1660年先後於馬六甲和錫蘭建立基地。而後亦佔領了很多位處印度的港口,荷蘭亦領有日本一些貿易港口。

 

後來,英國與法國也加入爭奪印度的行列中。英法的入侵也使荷蘭在印度的勢力大大減少。於1763年的七年戰爭,英國將法國趕出印度,並建立英國東印度公司,而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為印度中最重要的政治組織。

 

在工業革命前的19世紀上半葉,歐洲列強對亞洲殖民地的興趣尚不算大。但是經過工業革命後,歐洲列強對原料的需求大幅提升,而幾個於1870年代的經濟蕭條也令歐洲列強急需拓展市場。而因此展開了一個全新的殖民浪潮。這個殖民浪潮將原本的貿易壟斷和對地區非直接的統治變為直接將地區變成殖民地,直接統治之。

 

自1870年代至1914年一戰爆發為止,英國、法國和荷蘭亞洲主要殖民勢力將亞洲的中東地區、印度次大陸和東南亞變為其殖民地。

 

同一時間,因明治維新而強大的日本、因普法戰爭而新建立的德國、新興的沙俄帝國和因勝出1898年美西戰爭而迅速成長為新殖民勢力的美國也加入角逐亞洲殖民地的行列。日本控制朝鮮和台灣,美國控制菲律賓等太平洋諸島。

 

1、美國殖民菲律賓

十六世紀中西班牙開始進佔菲律賓,並相繼擴展至菲律賓大部分土地,建立殖民政府。西班牙駐菲律賓總督獨攬行政、司法和軍事大權。為保護西班牙商人利益,殖民政府在菲律賓實行經濟封鎖和壟斷政策。天主教會佔據了最肥沃土地,不僅向居民徵收雜稅,還控制教育等各種文化事業,成為殖民統治的支柱。

 

十六至十八世紀,菲律賓人多次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到十九世紀後期,更發起武裝起義,西班牙殖民政府瀕臨瓦解,菲律賓更於1898年6月宣告獨立,但隨著西班牙於美西戰爭戰敗,菲律賓又淪為美國殖民地。

美軍先以武力手段,屠殺和鎮壓菲律賓境內的反美遊擊隊。再以威迫和利誘的手段,唆使地主資產階級和菲律賓政府官員協助成立親美殖民政權。在美國管治下,新殖民政府引進美國式政治、司法和教育制度,為了緩和反美情緒,逐漸擴大菲律賓人參政機會,並於1935年讓菲律賓成立自治政府。

 

二次大戰菲律賓被日本佔領,日本戰敗投降後,美軍重返菲律賓,1946年美國宣佈給予菲律賓獨立,但在美國壓力下美菲先後簽訂軍事和貿易協定。美軍雖曾在1992年撤離,但在2004年美菲再次簽訂合作協議,令美國至今仍在菲律賓境內保留若干軍事力量,對菲律賓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仍有一定影響力。

 

2、英國殖民印度

早於十七世紀初英國以東印度公司名義在印度開展貿易生意,在英政府的協助下,漸漸建立軍隊開闢殖民地,並挑撥印度國內各封建割據王國的矛盾,從而坐收漁人之利,並進一步向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裡蘭卡、馬爾代夫和緬甸等國進行侵佔,各國先後被併入英屬印度或淪為英屬殖民地和保護地。

 

在殖民統治下,英國人在印度大肆掠奪,把印度的糧食和工業原料,源源不絕地運回英國,又壟斷鴉片、食鹽和煙草貿易。更強迫農民種植鴉片,再運到中國銷售,牟取暴利。在英國統治下的印度,經濟和生產受到嚴重破壞,期間發生的飢荒奪去了數千萬人命。

 

在印度聖雄甘地的帶領下,印度終在二次大戰後取得獨立。英國雖無力再阻止印度獨立的聲音,但仍抱著留下影響力的心態。1947年宣告印度獨立的《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以印度教為主要宗教的印度自治領和以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的巴基斯坦自治領。這個以宗教分治的方案,令印度教徒和伊斯蘭教徒的衝突進一步加劇,兩國在邊界領土的紛爭至今仍未解決。

 

而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裡蘭卡、馬爾代夫和緬甸也相繼脫離英國獨立,但殖民統治期間對各國造成的混亂,令各國多次發生不同程度的派系鬥爭和戰爭,大大困擾著各國人民。

 

3、法國殖民越南、柬埔寨和老撾

十九世紀中後期法國以保護傳教士和天主教徒的名義開始入侵當時仍是滿清屬國的越南,清軍雖一度大敗法軍,但清廷仍放棄對越南的宗主權,越南正式淪為法國殖民地,隨後法國更入侵柬埔寨和老撾,組成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法國殖民政府在經濟上對越南進行殘酷的掠奪和剝削,主要以掠奪土地、徵收重稅、實行鹽酒專賣、放高利貸、販賣鴉片、廣設賭場等等,越南人民雖曾多次起義,但都被鎮壓下去。

 

法國以保護為名佔領柬埔寨和老撾,法國殖民政府採用“ 以越治柬,以越治老” 的政策,把大批越南人安插在柬埔寨和老撾的政府和軍隊中。柬埔寨的政治、經濟和民生全被法國殖民政府操控,人民的一切權利都被剝奪,並隨意將大片的柬埔寨領土劃給越南。法國殖民政府對老撾的侵佔,主要都是霸佔土地和徵收稅款。

 

二次大戰期間,越南、柬埔寨和老撾相繼被日本佔領,及後日本戰敗,法軍雖曾重駐三國,嘗試恢復殖民統治,但最終敵不過三國要求獨立的聲音,讓三國獨立。

法國的殖民統治雖然結束,但管治期間對三國之間及各國內民族和派系的挑撥煽動與利益胡亂分配,加上美國、蘇聯和中國的幹預,令三國往後數十年陷入長期的內戰和政治鬥爭,為三國人民帶來慘絕人寰的災難。

 

4、英國殖民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於十六至十八世紀先後受到葡萄牙和荷蘭殖民統治,十八世紀後期英國從荷蘭取得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管治權,並逐漸控制馬六甲海峽。英國為了大量開發錫礦及樹膠園,從中國及印度大量引進勞工,但工作環境和待遇都欠佳。

 

二次大戰,日本侵佔馬來西亞,日本戰敗後,英殖民政府重新執政,經過馬來亞共產黨的叛亂後,馬來西亞國內要求獨立的聲音大增,迫使英殖民政府讓馬來西亞舉行大選,並於1957年脫離英國獨立。

 

多年來的歐洲殖民統治和大量引進外地勞工,令馬來西亞成為一個多元種族的社會。但各種族在語言、宗教及生活形態上,都有明顯的差距,令馬來西亞經常發生不同程度的紛爭和衝突。

 

5、英國殖民汶萊

汶萊十九世紀末淪為英國保護國,國內外事務均受到英國的控制,軍事和經濟上也主要是滿足英國的利益,及加強對馬六甲海峽的操控。

二次大戰後,汶萊亦要求獨立,1962年8月20日英殖民政府被迫在汶萊舉行了第一屆縣一級的地方議會和立法議會選舉,汶萊人民黨大勝,但殖民政府仍無意交出權力。汶萊人民於同年底選擇武裝起義,但失敗告終。

 

1971年,汶萊與英國重新簽約,規定除國防和外交事務繼續由英國負責外,汶萊恢復全部內部自治權。1984年1月1日,汶萊宣佈獨立,收回全部內外主權。

 

6、荷蘭殖民印尼

1619年荷蘭人在印尼成立荷蘭東印度公司並開始管治印尼,1799年荷蘭東印度公司解散,1800年荷蘭政府正式接管印尼成立殖民政府。

荷蘭人強迫印尼人勞役,種植丁香荳蔻等香料,並賤價購入,令印尼很多家庭都生活困苦。

統治期間,利用華人作為殖民統治工具,給予華人經濟和政治上優待,讓華人協助管理印尼人,更曾大量組織華人移民以發展經濟。但華人在印尼的經濟主導地位開始反超荷蘭人,而華人商幫又大量引進廉價華工當苦力,後來華工暴動,殖民政府武力鎮壓,大批華人被殺。

 

殖民政府在教會配合開辦多所學校,宗教教育是重點之一,嘗試以宗教思想的灌輸,減低人民對殖民政府的反抗,並藉教會學校培養殖民政府需要的人材。

 

一次大戰後,印尼人開始爭取獨立,但被殖民政府打壓而未有成功。二次大戰時,日軍曾佔領印尼,日本於1945年投降後數天,印尼宣佈獨立,但不久荷蘭軍隊便重新接管印尼。經過印尼人不斷抗爭及在國際壓力下,荷蘭於1949年承認印尼獨立。

 

7、侵略中國

清朝前期,歐洲各國迅速發展,已逐漸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勢力,當時中國國力強盛,歐洲勢力未能侵犯。乾隆晚年以後,清室國力漸衰,歐洲列強乘勢入侵。

滿清入主中國後仍自詡天朝上國,視海外諸國為蠻夷,全無平等外交觀念。康熙、乾隆年間,雖在對外貿易政策作出有限度開放,但規條嚴繁。

 

英國的對華貿易長期出現逆差,為了謀利便將殖民地印度生產的鴉片輸入中國。道光年間吸食風氣已蔓延全國,眼見鴉片禍害日深,道光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禁煙。林則徐到達廣州後,以強硬手段迫令英商交出鴉片,並在虎門銷毀,清政府也停止和英商貿易。

 

1840年英國議會通過對華用兵,爆發鴉片戰爭,及後中國戰敗,與英簽定《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割讓香港島、賠款及開放通商口岸。

1856年英國和法國先後藉口以香港註冊商船被侵犯和傳教士被殺,於1857年組成英法聯軍侵華,美俄沒有參戰,但外交上予以配合。清政府再次戰敗,與英、法、美、俄四國,簽訂《天津條約》。1859年6月換約期屆,英法公使率軍北上,清廷以大沽口為海防重地,通知英法公使於北塘登岸,但英法軍艦強登大沽口,清軍發炮阻止,英法艦隊戰敗撤退。1860年英法援軍續至,更攻入北京,大肆搶劫,火燒圓明園,清政府議和,與英法簽訂《北京條約》。此兩條約,再次令清廷承擔巨額賠款和增開通商口岸,更要割讓九龍半島給英國。容許外國人自由進入內地遊歷、通商,外國人犯罪須由外國領事懲辦,使外國人成為不受中國法制約束的特權階級。允許傳教士內地傳教,租買土地,修建教堂,與中國人衝突漸增,更有教會教徒在領事保護下欺壓百姓,而地方官均無力阻止。亦開始准許招募華工出國,大批中國人被外商誘騙至南洋做苦工。

1859年清廷於甲午戰爭戰敗,掀起歐洲列強和日本強租港灣及劃分勢力範圍,令中國面臨瓜分危機。租界的稅收、行政和司法,漸落入外國手中,嚴重打擊經濟和民生。八國聯軍之役後,更容許各國在使館區內駐軍防守,清政府主權盡喪。

 

清朝被推翻後,國民政府仍受到列強欺壓。直到二次大戰結束,中國抗戰的決心和貢獻得到世界尊重,中國以戰勝國身份出席會議,簽署《聯合國共同宣言》,中國的大國地位得到公認,各國對華的不平等條約才終止。

 

總之,早於十六世紀,西班牙已入侵菲律賓,往後的十七至十九世紀,中國、東南亞和南亞各國,先後被歐美列強以租界和殖民地的方式入侵。

 

直到二次大戰,日本在亞洲展開大規模侵略,日本戰敗後,歐美各國忙於戰後重建,面對亞洲各國聲勢浩大的獨立聲音,殖民勢力才逐漸由亞洲撤離。

 

在亞洲人的角度,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是歐洲列強在互相糾纏。而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創傷後,歐洲列強再也無力控制其亞洲殖民地。加上日本入侵歐洲列強的東南亞殖民地,因此,亞洲殖民地在冷戰時期掀起了一股獨立浪潮。

 

在中東、印度和東南亞大部份殖民地在僅約二十年時間內已經獨立,而歐洲列強仍嘗試保持其於亞洲的經濟、金融及軍事影響力。

 

但是,戰後亞洲四小龍、印度和中國蓬勃的經濟發展,加上蘇聯解體,致使歐美對亞洲的影響大幅減少。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後歐洲國家喪失全部在亞洲的殖民地。

 

(五)帝國主義從來没有離開過,只是披上全球化的外套

 

自從大西洋奴隸貿易有力地推動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它不僅為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大量的勞動力,還為其發展擴大了海外市場。

17世紀的英國只是向北美等地販運黑奴,但到了18世紀,英國憑藉雄厚的經濟實力、強大的海軍,獲得了三十年內每年向西屬美洲輸送5000名黑奴的特權。據計在約兩個半世紀的時間內,英國共向美洲販賣了500多萬名黑奴。

通過大西洋奴隸貿易,英國大發奴隸橫財,大批城市靠轉運奴隸而興盛,如利物浦。許多英國奴隸販子還把本國生產的工業品等運到非洲出售,以擴大國外市場,然後再從美洲運回歐洲需要的棉花、木材、靛青等工業原料。從而促進國內工業的發展,為英國乃至整個歐洲的資本原始積累發揮了無可估量的作用。

 

奴隸貿易也為美洲殖民地以蔗糖生產為中心的種植園經濟繁榮提供了大量黑人勞動力。大量黑人的輸入和單一種植園經濟的發展,使美洲產生了對各種商品的巨大需求。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指出:「美洲的發展給歐洲各種商品開闢了一個無窮的新市場。」

 

歐洲工業文明在進步,但非洲卻到處在流血,過去住人的村落現在卻變成了一片廢墟。奴隸貿易給非洲帶來的惡劣影響罄竹難書,它不僅打斷了非洲社會的正常發展,而且使非洲的社會經濟凋敝落後,還使非洲人民的人格產生嚴重扭曲。曾經是人類文明發源地的非洲,如今卻生靈塗炭、衰敗不堪。

 

總之,通過大西洋奴隸貿易,英美等國家獲得了巨額的利潤,積累了大量的資本,工業經濟飛速發展,逐漸成為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的中心。
而非洲和美洲,特別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卻受制於殖民貿易,日益淪落為世界經濟的邊緣,導致現代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可悲的是,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受到經濟奴役,儘管他們不是實際做奴隸。在帝國主義全球化的佈局下,數以千萬人仍在很困難的工作條件下辛苦工作,掙扎求生。

發佈回覆給「匿名訪客」的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