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短缺下的套現恐慌

流動性短缺下的套現恐慌

楊惟婷

2home.co

 

一、從貨幣創造機制說起

 

1、由中央銀行控制的準備貨幣:

央行是國家的銀行,也是銀行中的銀行。

通常央行發行流通在市面上的通貨淨額和保有之銀行準備金,即所謂的準備貨幣。

通常,央行會透過訂定存款準備率、重貼現率及公開市場操作來引導利率走向,執行貨幣政策。

 

2、由商業銀行創造的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係指個人或企業在銀行體系的支票存款、活期存款及活期儲蓄存款。存款貨幣主要由商業銀行所創造,又稱為銀行貨幣。

而對商業銀行而言,只有庫存現金,及在中央銀行的存款才能視為存款準備金。而當銀行保有的實際存款準備金超過法定存款準備金,其差額稱為超額準備。

 

3.銀行存款貨幣的創造過程

 

(1)貨幣基數:是創造存款貨幣的基礎,為銀行體系原始存款的來源。

(2)引申性存款:是銀行根據原始存款主動辦理放款、授信過程中再創造出來的存款。

(3)新增的貨幣供給量:包括原始存款及引申性存款。

(4)貨幣乘數:新增貨幣供給量是貨幣基數的倍數。

(5)簡單貨幣乘數即為法定準備率的倒數。

亦即   簡單貨幣乘數=1/法定準備率

(6)存款貨幣之創造數額=貨幣基數*貨幣乘數

 

二、通貨緊縮的弔詭

 

自2008年金融風暴後,各國央行大行數量寬鬆、印鈔救市,致準備貨幣暴增,創造大量貨幣湧入市場,致市場一直有激化通膨之疑慮。

 

惟2008年金融風暴後,同樣也重創商業銀行創造存款貨幣能力,加上實體經濟創新不足,無法帶動實體投資而抵銷數量寬鬆的乘數效果,因而迄今尚未激化通膨。

 

但是創新不足,無法吸引資金流入實體投資,致游資金大量流入債市、股市、房市等金融性商品逐利。因此,數量寬鬆只是一直在孵化另一個泡沬、伺機而動。

 

三、美國消費者寅吃卯糧到了付帳時刻

美國經濟成長的主要動能一直是消費者支出在推動,由於美國消費者已經習慣借錢消費、寅吃卯糧墊高債務,此消費者債務數字包括信用卡債務、學生貸款、汽車貸款和抵押債務……..等。
依據美國聯準會發布數據,2019年11月消費者債務總額增長並創下新的紀錄,不過增長速度有所減緩,信用卡債務在過去4個月中,有3個月略有收縮。

《seekingalpha》文章作者 Steven Hansen 指出,與政府可以隨時印鈔不同,消費者個人信貸是有上限的,在過去的6個月中,信用卡借款顯著下降,對經濟來說不見得是好事。)

Hansen 表示,無論聯準會升息、降息,消費者支出和消費者債務通常傾向於同一方向發展,換句話說,隨著借款減少可能表明消費者正在關閉錢包。

在這樣的背景下,信用卡債務的降低未必是好事,更可能是他們快用光信用卡餘額的跡象,這對未來美國經濟的發展不見得是好兆頭。

 

在美國聯準會持續十多年QE之下,美國消費者已完全被「槓桿化」了。他們被鼓勵債務額創高紀錄,之所以還能一直花錢,原因在於聯準會將利率保持在足夠低的水準。因此即使缺少足夠的儲蓄支持,信貸仍在繼續流動。

 

但是亢龍有悔,一旦信用卡撐起的紙牌屋倒塌,美國消費者將正在其中,將被砸個正著。所以美國經濟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好,美國消費者似乎正在接近債務的頂點盡頭,消費力再難以支撐美國經濟的成長。

 

四、ETF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由於投資人並沒有買進整體市場所有標的(所有股票或債券)的能力,因為這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若想用少量資金一次投資到許多標的上,只有基金這一個選擇。

 

主動型基金是透過選擇標的物(選股)、選擇時機點(擇時)的方式,試圖做出預測,來取得更好的報酬,當然這不容易。然而許多研究數據證實,有很多的主動型基金表現很差、無法戰勝大盤。

 

一直到1970年被動投資(英文Passive Investing) 指數型基金出現,它是運用程式交易,過程不需要人為研究、不需要人為分析預測,直接追蹤指數,一次持有目標市場上的所有投資標的,得到跟目標市場長期經濟成長一樣的成果,所以也被稱為懶人投資法。

台灣常見的指數有:加權指數、電子指數、金融指數,

國外常聽見的有:S&P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等等。

 

到了1993年時,指數型基金的雙胞胎兄弟「ETF(交易所買賣指數基金)」也出現,

讓人們有了投資工具可以根據指數的權重比例,用很低的管理費成本(約0.1%),一次投資全市場的標的。

 

這種用指數型基金或ETF一次投資全市場,並且不考慮進出策略,僅做長期買進持有(Buy & Hold)或定期定額,或不定期不定額的投資方法(分很多次買進持有),

可取得跟整體市場相同的報酬率(也可以理解為長期經濟成長的報酬),這種投資方法就被稱為「被動投資」。

 

選擇基金的關鍵在於分散投資。而「被動投資」可簡單地取得跟整體市場相同的報酬率。但其運用程式交易特性,易漲時追漲、跌時追殺。換句話說,這屬性在多頭容易獲利,在空頭若不懂停損,容易粉身碎骨。

 

值得一提的是,美股近期以來劇烈波動,即是美股ETF助漲、助跌的緣故。

這次,總算讓大家長見識了!

 

五、過度槓桿操作下的去槓桿恐慌

 

近期美國聯準會激進的貨幣政策,反而對金融市場形成下跌壓力,金融市場頻頻熔斷,持續震盪劇烈。

 

CMC Markets 首席策略師 Michael McCarthy 表示,全球金融市場多頭人氣正在潰散,股市持續暴跌,顯示市場預期疫情衝擊經濟持續時間恐將延長,更多的投資人正急於套現,而引爆套現潮。

 

瑞銀策略師 Dean Turner 和 Thomas Flury 指出,在近期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下,企業和投資人需要美元來結算交易,更加推升美元的需求。這期間大家爭搶美元資產,尋求避風港,美元指數也衝破102,創下2017年四月以來新高。

 

過去,外匯市場出現的「閃崩」,大多數發生在流動性不足的時候或假日期間,但這次出現了大規模的美元資金短缺是前所未見的,是金融市場極度混亂造成的現象。

 

因為這次美股在一個月內遭遇一連串殺盤、重挫萬點、頻頻破底後,迎來融資追繳、斷頭恐慌,不給市場有喘息的空間。

加上ETF程式交易的循環賣壓一波一波襲來,形成惡性循環的恐懼總合。

市場去槓桿,除了套現,還是套現,只要能夠變現的就瘋狂賣出。

 

六、美元亂世造英雄

 

此次美國聯準會意外連番大幅降息、並重啟金融風暴時期對短期公司債的購買( QE )後,美國財政部也推出約 1 兆美元的經濟刺激計畫,此舉無法減緩疫情衝擊,卻讓投資者加劇市場的恐慌情緒,紛紛爭相追逐美債避險,也使得 10 年期美債收益率首次跌破 1%,形成利率倒掛。

 

隨著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快速蔓延,引爆市場對疫情衝擊經濟的恐慌。
市場愈動盪之時,在全球具流動性佳和具儲備貨幣地位的美元,成為投資人急於套現、尋求避險標的;而企業界在市場動盪時,也秉持現金為王原則,尤其美國以外市場對美元融資的需求壓力山大,推升美元指數衝高到102附近高檔震盪 。

 

由於全球最強經濟體—美國的肺炎疫情失控,除了導致全球各大風險性資產出現嚴重賣壓、市場急欲追求流動性高的資產 (如: 現金) 外,部分槓桿投資人需應付風險性資產大幅下跌後的融資追繳令 (Margin Call),想要獲利了結之前價格大漲的美債資產,使美債殖利率出現大幅波動的情形。

 

黃金是受益於美元下跌的一項避險資產,原本近期價格突破了 1,700 美元。

但當這次金融市場瞬間湧現融資追繳、套現避險壓力,此時美元避險功能更勝黃金,投資者爭相變現,連避險資產黃金也慘遭錯殺。

 

這即是,此波在市場大幅撤出風險性資產的同時,為何三大避險商品—-美債、黃金、日圓卻不漲反跌!

 

不過,隨着美國聯準會和其他央行通過互換等工具,在全球範圍內提供美元流動性,預期這些追買美元的恐慌買盤將得紓解,可預見未來,其它主要避險貨幣及商品一旦展開反彈,漲勢將和先前的跌勢一樣劇烈。總之,金融市場的不變法則即,漲多是最大利空、跌深是最大利多,亢龍有悔、否極泰來。

 

發佈回覆給「匿名訪客」的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