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橫空出世

元宇宙橫空出世

2home.co  楊惟婷

 

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中提及:「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意即天下萬物皆因實「有」根源而存在,實有根源則起於不可見、不可名的虛寂道體,也就是「無」。

 

這裡的「無」不是空無,而是〔道德經〕第一章中「無名天地之始」的「無」。「無」是「道」隱而不顯,含藏一切可能性的沖虛狀態;「有」則是「道」具體實現狀態。所以可說「有」是「無」的相對狀況,二者「有無相生」。

 

老子認為「道」先天地生,在宇宙萬物未生之前已然存在。「道」既生於萬有之前,必然無形質,不泥跡,所以老子以「無」形容道體沖虛,沒有滯礙。

因此,具體「有」形質的道雖然可說是化生宇宙萬有的根源母親(有名萬物之母);無形質、不可名狀的道則是先存有而在的化生原理(無為天地之始),所以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這裡須注意的是「無」,如同「元宇宙」般,雖然沒有實體,卻是一個功能無限想像的精神世界。

 

一、「元宇宙(Metaverse)」將重新界定人生的意義?

 

■「元宇宙」從何而來?

 

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最早是在1992年由科幻作家尼爾.史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Snow Crash)中所創,他意指的是在那現實與虛擬混合而成的數位世界,也是一個能夠讓人們透過虛擬環境,在不同裝置間互動、消費,甚至工作的數位平台。

 

「元宇宙」,可以映射現實世界、又獨立於現實世界的數位虛擬空間,最早源自科幻作家尼爾1992年的小說《雪崩》,其他代表性影視作品,包括《一級玩家》、《西部世界》、《阿凡達》等皆屬之。

 

輝達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則如此形容,在元宇宙裡,你可以和朋友廝混,那會是個3D的世界⋯⋯,甚至可以實現時光旅行,或是以光速前往遙遠之地。

 

試想,以後人類如果能製造出一副類通用眼鏡(VR或AR眼鏡),即讓每個人一戴此配備就能進入一個虛擬世界的平台。而在這個平台下,每個人都具有那一個虛擬世界中的一個身份,在那裡可以開始另一個虛擬的精神人生,當然,你也必須遵守那虛擬世界的遊戲規則並必須重置資產;在此,每個人在真實世界的慾求不滿,或許可以在那虛擬世界中獲得填補;未來,每個人都可能同時活在真實和虛擬的平行空間;當真實的物質世界由極度繁華走到空虛寂寞,人類可能必須走進另一個奇幻空間,在那裡才能滿足精神上的慾望;此時,角色扮演、虛擬貨幣等須先行一步到位,屆時,人生的意義可能又要重新界定了。

 

■「元宇宙」將模糊了虛擬與現實世界的界線?

 

Facebook改名Meta後,「元宇宙」這一名詞瞬間爆紅,但究竟什麼是元宇宙?

 

1、「元宇宙」跟存在已久的線上遊戲或虛擬世界有何差異?

 

聽到「元宇宙」,大部分人腦海中浮現的是電影「一級玩家」,不就一群人在線上的虛擬世界中互動?或跟「第二人生」等遊戲相似(第二人生為2006年紅極一時的虛擬世界遊戲)?
在遊戲世界中我們可以跟其他真人玩家聊天或是一起完成任務,所以線上遊戲就是元宇宙?

 

根據較多人引用的 Richard L Gilbert 對虛擬世界與 Matthew Ball 對元宇宙的定義來比對,過往虛擬世界的遊戲與元宇宙,在大量使用者、持續運轉這兩點都很相似,但由 3D圖像介面進化成沉浸感更深的 3D虛擬世界,且可互用的網路則是最大差異。更簡潔來說,元宇宙是更貼近真實世界、其中的經濟行為會模糊虛擬與現實世界的界線、且其身分可在不同的宇宙間轉換。

 

2、由於硬體配備與軟體應用顯著升級,虛擬世界進化成「元宇宙」?

 

「元宇宙」可提供一種更貼近現實的虛擬世界體驗、經濟行為與身分可在不同「元宇宙」間轉移,因此可提供與過往遊戲不同的沉浸式體驗。

硬體配備更便宜與穿戴更舒服的 VR設備,加上多樣的軟體相關應用,讓更多消費者體驗到虛擬世界的美好;區塊鏈與 NFT(非同質化代幣)等技術,讓玩家可以在虛擬世界生產、消費東西,並將這些東西換成能在現實世界中使用的貨幣(數位時裝《虹彩》以 9,500 美元成交)。

 

■「元宇宙」的目標族群:從年輕人開始培養出目標市場

「元宇宙」是從科技中創造的新精神世界。由於年輕人和青少年對於數位科技的接受程度較高,所以,從年輕人開始培養「元宇宙」的目標族群,可讓這新世界較快速成形。

 

其實,這時代的年輕人早就習慣在通訊軟體微信、Line裡交朋友,在IG裡面過生活,時時刻刻玩著電腦或手機裡的遊戲,已經同時活在與現實平行的虛擬時空裡,而且他們認為那是真的。尤其近二年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更加速了年輕人生活重心往數位世界轉移。

 

在未來「元宇宙」的世界裡,可能建構出一個具有新人生觀的虛擬時空,可擁有獨立的社交系統、經濟系統和成長系統,可讓現實中的人們進入其中,可以重新使用數位身份在「元宇宙」中娛樂、社交、學習和交易等重建人生,因此,其背後的市場非常龐大。

 

同時,「元宇宙」虛擬與現實融合的創新模式,可以提供元宇宙的用戶在裡面重建精神生活,重新扮演不同人生角色,也可能與偶像沈浸式互動,並擁有十分真實的感官體驗、更好的沈浸感和刺激感的新世界。

 

三、「元宇宙」如何運行?

 

從理論上講,任何人都可以登錄「元宇宙」,就像登錄「網路」一樣。
或許只是需要使用頭戴式顯示器,而不再是使用PC或手機;或許只是透過 Facebook 的「腕帶」來隔空抓取物體;或許還有無限的可能。

 

「元宇宙」才剛在混沌誕生之初,尚無人能蓋棺論定「元宇宙」會長成何種虛擬世界?但既然是為滿足人類窮奢極慾的慾望,未來就有無限的可能?

■「元宇宙」運行的遊戲規則訂定尚有漫漫長路要走!

 

目前也尚沒有任何一家單獨公司,擁有可以打造完整「元宇宙」平台的資源,就如同目前也沒有任何一家公司,能擁有整個網路世界一樣。

但龍頭科技公司一定會試圖壟斷「元宇宙」中許多不同的領域;或許就像今天大型科技公司主導線上內容一樣,並利用訂閱服務、購物車和廣告等手段在網路世界佔有一席之地並用力撈錢。

 

就因為尚沒有任何一家單獨公司可壟斷「元宇宙」平台,所以這是一個跑馬圈地的草莽時代,亦即,人人有機會、個個沒把握,但可能贏者全拿!

 

當然,這個新世界必然侵犯到各國政府主權;或許就像虛擬貨幣侵犯到各國央行印鈔權一樣,國家管制的手必然伸進來,所以「元宇宙」運行的遊戲規則訂定尚有漫漫長路要走!

 

■「元宇宙」是運用 AI技術打造高度擬真的虛擬世界平台

 

所謂「元宇宙」是運用 AI技術打造高度擬真的虛擬世界,藉由虛擬實境眼鏡和耳機,讓用戶可以融入虛擬世界,足不出戶也能在家完成上班、開會、社交、娛樂等活動,也就是如同電影「一級玩家」情節在未來將真實上演。

 

例如,NVIDIA擁有主力產品的數據中心與 AI晶片2021年業績亮麗,讓其品牌價值首次突破1,000 億美元,名列排行榜第12名;Intel 和高通也分別因為 AI、高效能運算及 5G晶片等需求大增帶動品牌價值上升,兩家公司首次進榜就佔據第23名和第37名。

 

這幾家擁有強大品牌力的企業,藉由技術創新和產品差異化,形成極高進入門檻。隨著 AI科技日新月異,嶄新 AI應用層出不窮,也反映出掌握最新科技未來商機可期。

 

■「VR/AR裝置」是進入「元宇宙」場景的入口關鍵技術

 

VR/AR 技術是呈現「元宇宙」場景的關鍵技術路徑,其採用的硬體配備與是「元宇宙」得以實現的重要載體。
元宇宙中的所有場景都需要在硬體設備上呈現,可透過 VR/AR 技術與現實世界進行連線互通,以達到沉浸式的體驗。

 

用「VR/AR裝置」開啟「元宇宙」入口這個概念並非新創,因為全球年輕一代已普遍接受虛擬遊戲洗禮,只是現在虛擬技術再提升,讓「元宇宙」愈來愈有機會成主流入口。

 

由於未來元宇宙是3D立體呈現,是栩栩如生的視覺感官體驗,所以臉書虧錢也要投資開發的VR裝置Oculus,並定義它是元宇宙的入口裝置。

 

■5G/6G 是打造「元宇宙」的高速通訊傳輸的基礎設施

 

未來,「元宇宙」必須快速傳輸大量數位資訊,所以5G/6G網路是支撐大規模使用者同時上線進入「元宇宙」世界的通訊基礎設施。面對互動使用者數量破億級的連線需求,通訊網路傳輸的進一步提升,成為「元宇宙」大幅擴張的關鍵技術之一。

 

目前,在大陸5G連接速度已可達到100Mbps~9 Gpbs 和低至2毫秒~10毫秒延遲,可支援全場景VR與 AR同時運行,為跨進元宇宙的世界提供可靠和低延遲的通訊基礎設施。

 

■「元宇宙」場景呈現的最重要生產力—-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是指數據的處理能力,由資料的計算、儲存及傳輸三項指標決定。
運算能力支撐著元宇宙虛擬場景的創作與體驗,而強大的運算能力則是元宇宙能百分百達到完全模擬實現世界的基礎能力,當中又以邊緣運算最受關注。

 

邊緣運算是指在資料來源的一端,採用網路、計算、儲存、應用核心能力為一體的開放平台,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其應用程式在邊緣側發起,可產生更快的網路服務,滿足產業即時業務、應用智慧、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基本需求。

 

目前邊緣運算處於產業起飛期,在物聯網已快速發展的支撐下,全球邊緣運算市場規模快速增長。IDC 預測到2024年全球邊緣運算市場規模將達到2506億美元,2019年~2024年複合成長率達12.5%。

 

■在「元宇宙」裡,所有資產都可能成為NFT

 

在「元宇宙」中,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被融合在一個虛擬空間,人們可以建立另一個身份,進行社交、娛樂、消費以及生產等行為,在這過程中,所有的資產可能都會變成 NFT(非同質代幣)。

 

臉書執行長查克柏格宣布臉書五年內要轉型為「元宇宙」公司,更強調未來數年,將以較低廉的價格販售自家虛擬實境產品,例如 Oculus VR 頭戴式裝。
未來的臉書收入將主要來自「元宇宙」內的廣告與數位商務。

而臉書金融部門負責人馬庫斯也宣布全新的電子錢包 Novi已經準備好了,且有朝一日可以儲存 NFT。

 

BitMEX 聯合創辦人指出,越來越多人在線上社交,導致數位收藏品 (或 NFT) 的需求增加,無論你是砸大錢買了一雙 Balenciaga 的鞋子,還是在以太坊買了 3 個卡通突變猩猩,目的是相同的。

 

區塊鏈與NFT能將現實世界中的各種資產投射於「元宇宙」中,且依舊保持經濟價值,且能確認所有權。

 

雖然目前「元宇宙」還沒有確立共識的運作遊戲規則,但 NFT「不可替代、獨一無二、能夠溯源」的特性,可望使 NFT成為「元宇宙」中的基礎設施技術,而「元宇宙」也會成爲 NFT最具潛力的應用發場景。兩者相互依存,為使用者打造更真實的虛擬體驗。

 

四、龍頭科技公司想以「元宇宙」重塑一個虛實整合世界?

 

■臉書將投入數十億美元在「元宇宙」

 

臉書執行長祖克柏在10/28日舉行的Facebook Connect會議上強調「元宇宙是下一個前線!從現在開始,我們將以元宇宙(Metaverse)優先,而不是Facebook優先。」並宣布Facebook公司名稱將改名為Meta。而Facebook、Instagram 、WhatsApp 則是產品品牌。

 

Facebook宣布為了建立「元宇宙」,未來會在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實驗室投資數十億美元,並從2021年第4季開始會把實驗室當成獨立單位來公布財報,也顯示積極打造元宇宙的決心。

未來 Facebook也將全心投入VR系統Oculus的虛擬實境發展,就是希望能夠以虛實整合方式連接更多人。

 

Facebook在Facebook Connect表示,正在打造一款為 Project Cambria 的高階 VR 裝置,並預計在明年推出。Facebook預期Project Cambria能做到現有VR裝置無法實現的功能,包含使用的新感應器能讓用戶的虛擬形象保持目光接觸、模擬面部表情,以及用新的感應器和演算法,讓它有深度和不同視角來感知、表現物理世界物體的能力,Facebook相信這能讓進行用戶在進行虛擬互動時,有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感受。

 

祖克柏並強調,新公司未來將以社交科技、元宇宙作為發展的核心。

未來元宇宙將擴展至3D立體空間或投影在現實世界中,實現在實體世界中無法成真的可能性。也就是即便與家人朋友分隔兩地,仍可透過模擬式情境,打造共享沉浸式體驗,其中涵蓋社群交流、娛樂、遊戲、健身、工作、教育與商業發展…等。

 

但這只是元宇宙的一小部分,其背後尚有更大的商機,尤其是虛擬世界各類寶物的交易。祖克柏也預期在未來十年內,元宇宙可以觸及十億人。因此,他認為元宇宙承載數千億美元的數位商務,也希望全新的生態系統可以為「數百萬」的創造者和開發者提供就業機會。

 

■微軟、NVIDIA也都看好「元宇宙」?

事實上,臉書公司之所以改名,乃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已體認到,臉書光從社群平台獲利,發展空間已看到天花板,又容易惹出監管爭議,故積極尋找轉型新方向。而這次促使祖克柏改名的最主要原因,則是想轉型搶賺「元宇宙」這個大商機。故祖克柏決定把「元宇宙」當作公司未來的新核心發展策略,並以全新名稱來一新耳目。

 

另外,包括軟件公司微軟、晶片公司輝達(NVIDIA)與遊戲公司Epic Games等也都紛紛看好「元宇宙」大趨勢,並已瞄準此領域在開發新品。

 

簡單來說,「元宇宙」就是未來在數位世界(網路)上會有一個恍如實體世界分身的虛擬宇宙,甚至每個人也會樂於在上頭塑造自己的數位分身,去和其他人串聯交流。而大多數人也會認同虛擬世界的重要價值。

 

這現象可能發生嗎?
例如,從這幾年全球掀起「動物森友會」風潮就可一窺端倪。許多人甘願在上頭花時間課金,以便建立美輪美奐的「虛擬小窩」,召喚朋友到家等,這現象就可說是「元宇宙」慾求的初步呈現。

 

五、「元宇宙」的美麗新商機會有多大?

 

■目前「元宇宙」中最常用的模擬情境

 

目前,「元宇宙」這個虛擬世界最常被應用的模擬情境:例如遊戲、社交、工作、教育、娛樂、健身、廣告領域等。

 

■「元宇宙」的商機尚有無限想像空間

 

「元宇宙」將先從遊戲市場開始侵蝕,2021年全球預估有 29.6億玩家,市場規模為 1,758億美元,預估到 2024年將進一步成長至 2,187億美元(資料來源:NewZoo)。

 

「元宇宙」先從遊戲市場開始建立目標客群,如同當年手機蠶食桌上型主機市場一樣,沉浸感更強的體驗有助於接收現有遊戲市場的客群。光是如此,其實還不足以吸引更多人入場,更重要的是創造出比現場演唱會更酷炫、更能讓人沈浸的真實體驗,才能讓人們樂意埋單。

除了遊戲外,工作、社交等是佔據我們生活的重心活動,也會從逐漸從實體轉成線上進行,預估整體元宇宙的市場規模將從今年的149億美元,成長至2030年的 1,543億美元。

 

「元宇宙」重要性如同當年資訊革命一樣,未來入口硬體製造商將受惠於更多的元宇宙的市場需求。同時,「元宇宙」不只會帶動 VR等硬體設備商的需求,個別宇宙開發商、規則制定者、未來型態廣告商、NFT、區塊鍊等都會受益。

 

所以元宇宙打造了一個穿越虛實幻境的美麗新世界,它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堪比當初資訊革命,除了會對我們生活與工作型態帶來重大轉變外,也會左右未來投資的績效。

 

■「元宇宙」新商機會降臨台灣嗎?

 

疫情肆虐期間,線上直播演唱會是最常見的舞台形式,效果往往也不錯。比如8/31日,天后張惠妹一場在抖音上舉辦的演唱會,現場零觀眾,但螢幕前的觀看人數,累計高達1055萬人次。

 

「元宇宙」概念,已是全球互聯網巨頭競相投入的新賽道。
宏達電旗下的VIVE ORIGINALS率先布局該領域,嘗鮮虛擬演唱會。這是元宇宙降臨台灣的第一時間嚐試?

這個流行音樂演唱會的平台,名為「BEATDAY」,號稱全球第一個全息音樂互動平台,由宏達電旗下的VR內容品牌VIVE ORIGINALS所打造,在電腦與手機雙平台上推出全息演唱會及全息MV內容。

宏達電為了打造台灣獨有的元宇宙,不惜花費3000萬台幣購入立體容積攝影設備,捕捉速度可達每秒60格率,栩栩如生呈現了藝人的相貌與表演,也突破傳統3D建模「不像」的問題。

 

這是另一種演唱會的形式,商機值得期待,也更能促進與遠端歌迷之間的黏著度:

在電腦頁面上輸入帳號密碼,螢幕中,進入了一個充滿賽博龐克風的入境大廳,同時看到其他上線的人,正在自由換裝打扮成自己喜歡的樣子,還可以點選各式的街舞圖標,你在電腦裡的「虛擬分身」便會開始跳起嘻哈、霹靂舞等流行舞步。

 

以9/6日上線的吳霏全息MV《戰》為例,觀眾不用親赴小巨蛋舞台,而是在手機上的「BEATDAY」看表演。

 

9/22日起一連五天,則是另一樂團、美秀集團的全息演唱會封測場。美秀集團為台灣啤酒在東京奧運期間演唱了中華隊應援曲,是深受年輕族群喜愛的台味搖滾樂團。

 

這種打破傳統的演唱會,到底有何創新之處?又為何會帶來新的商機?

首先,觀眾的分身在螢幕中將突破地心引力,可從不同的角度和方位觀賞真人表演。無論是從正前方,抑或左右移動,可360度零死角的自由觀看歌手演出,甚至是飛起來到正上方看歌手的頭頂,同時畫面旋轉、放大、縮小,也盡在你手。開啟觀眾的「神視角」,背後融合了VR、AR、雲端運算、人工智慧等新科技。

 

其次,觀眾還能使用AR模式與歌手一起表演,成為演唱會的一部份。

 

其三,此種新的商業模式,除了門票收入外,並將提供歌迷來一場虛擬音樂宇宙的探索之旅。

以美秀集團演唱會為例,在演唱會開麥之前,歌迷可化身特派員,穿梭在音樂宇宙中,一邊閒逛,一邊購買道具、行頭與寶物。這一次,則是嘗試發行美秀公仔的「非同質化代幣」NFT,和該樂團有著理髮廳旋轉燈外型的自製樂器「炫炮」。當然,一切都是虛擬。

 

■「元宇宙」正受熱錢追捧

 

疫情期間,因為大家都宅在家,或隔離或封鎖,虛擬世界成了苦悶的新出口,促使元宇宙這個舊名詞被挖掘出新商機。

 

在元宇宙的商業賽道上,海內外大廠紛紛布局。

臉書創辦人祖克柏公開宣稱:「五年內讓臉書成為元宇宙公司。」

Google則通過Youtube VR布局軟體和服務。
字節跳動以近1億人民幣投資「元宇宙」遊戲開發商。

 

美國遊戲公司Roblox則是第一個元宇宙把寫進招股書中的公司,2021年3月時上市,市值一度攀升至460億美元,月活躍用戶高達1億人。

 

2021年8月6日到8日,美國超人氣歌手Ariana Grande舉辦演唱會,令人想不到的是,演出的地點是在遊戲《要塞英雄》(Fortnite)之中。全球成千上萬的玩家,以自己的遊戲角色出席。這得力於先前《要塞英雄》的母公司Epic Games宣布完成10億美元融資,用來支援元宇宙的建設。

 

其他參賽公司還有騰訊、NVIDIA等不約而同搶進。科技巨頭的陸續加碼,元宇宙領域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

 

六、跋尾—-開創「元宇宙」的新世界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近期從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利用自己的虛擬角色「Toy Jensen」,到臉書(Facebook)大動作改名Meta,元宇宙(Metaverse)革命浪潮正式掀起,夢幻的潛力與龐大的商機,讓全球投資市場都起了波瀾,究竟元宇宙是什麼?而未來十年,我們的生活又將迎來什麼樣的改變呢?

 

■建造「元宇宙」八大要素

 

事實上「元宇宙」一詞並非創新的詞彙,早在1992年尼爾・史蒂文森(Neal Town Stephenson)的作品《雪崩》(Snow Crash)中,就有提到「元宇宙」的概念。小說中描述「元宇宙」是一個只要戴上耳機與護目鏡,就能進入的一個虛擬世界,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在這個虛擬世界擁有自己的分身,而這個虛擬世界需要有八大要素:

身份、朋友、沈浸感、低延遲、多元化、隨地、經濟系統、文明

 

這個概念在過去的電影裡時常出現,例如史上最賣座的電影之一《阿凡達》、《一級玩家》、《獵殺代理人》、《無敵破壞王》、《脫稿玩家》等等都利用「元宇宙」的概念發展劇情。

 

而在「元宇宙」概念出現近30年後的現在,人類終於在虛擬實境(VR)技術、5G網路全面商轉之後,看到了實現「元宇宙」概念的可能,全球最大的社群平台臉書也第一時間正式改名Meta,宣示往元宇宙邁進的決心。

 

面對這個估值70兆的龐大商機,全球各大科技巨頭無不爭先恐後搶佔地盤,輝達的執行長黃仁勳甚至大膽預言「元宇宙的經濟規模,終將大過實體世界。」究竟元宇宙會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何種改變呢?

 

可想像未來真實世界的每個人,都能透過VR虛擬實境等感官控制裝置,輕易進入另外一個虛擬世界、並擁有一個可以自行打造的分身,而且能利用這個分身在虛擬世界中去從事任何事,例如交友、創業、賺錢、創作,進而影響真實世界,等於重新給所有人一次鹹魚翻身的機會,讓大家不再受限於自身的外貌、缺陷、限制,都能平等自由地活在新創的元宇宙中。

 

而虛擬世界的開放多元性也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想像,世界不再有疆界與隔閡,甚至不受任何物理原則的限制,接近真實的沈浸體驗也讓人更輕易地在元宇宙中活出自我,建構類似真實世界的社會與文明、經濟系統。

 

■張安平認為「元宇宙」並無法解決現實問題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11/4日表示,對元宇宙的看法不是那麼正面,雖然在虛擬世界可以獲得一些心理上的滿足,但沒辦法滿足實質的基本需求,以及解決真實世界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張安平指出,元宇宙雖然在虛擬世界中產生一個人,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從虛擬世界走出來後,還是要吃、要喝、要穿衣服,事實上元宇宙沒辦法滿足實際需要的東西。

 

張安平更直言,雖然理解人工智慧 (AI) 的重要性,但人也不可能只活在元宇宙、虛擬世界中,因為未來30年要面對的還是真實的世界、真實的產品,以及減碳,元宇宙沒辦法做到。

 

■微軟總裁:不應過度炒作「元宇宙」概念,以免影響長期發展

 

微軟近日也宣布將推出元宇宙相關的商業應用,結合虛實的新版視訊會議軟體 Mesh for Microsoft Teams,將可使用虛擬人像露臉、在虛擬世界以 PowerPoint 幻燈片簡報。

 

微軟總裁 Brad Smith 表示,如今大家都在談論元宇宙,好像我們進入了新的次元。但他認為元宇宙的概念非常龐大而且非常重要,因此企業尚需要確保能夠保護隱私、數位安全並且防止假訊息和操縱等。所以目前仍然有很多東西需要清理。

 

Smith 也指出,元宇宙的技術想法,已經存在多年,只是大眾對於這個概念的關注在近期爆炸性增長。他認為最重要的是,不應該過度的炒作元宇宙概念,以免讓炒作影響到了這項科技的長期發展趨勢。

 

微軟執行長 Satya Nadella 也表示,元宇宙的日常生活應用還遙遠,但商業應用即將成真,他已經利用新技術造訪一所英國醫院的 COVID-19病房、一間豐田汽車工廠,以及國際太空站 (ISS)。

 

微軟副總裁 Jared Spataro 也說:「我們可以進入元宇宙世界的百思買,感受產品陳列和試用產品。但目前的網站和現實世界的體驗與連結還沒有很強。」

 

為了強化虛實連結,微軟也宣布推出 Dynamic 365 Connected Spaces,讓人們可以造訪零售賣場或工廠並互動。此外,Xbox 遊戲平台也將在微軟的元宇宙陣營占有一席之地。

 

■馬斯克:「元宇宙」只是行銷詞

 

元宇宙題材夯,而實現元宇宙概念的第三代網際網路(Web3.0)更是熱門話題,區塊鏈、去中心化等技術如何統治未來的網路世界成為關注焦點。

 

然而,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對元宇宙提出質疑,馬斯克直言,還看不到未來,目前只是行銷流行詞。

 

■推特創辦人多西(Jack Dorsey):元宇宙及Web3.0是風險投資公司的玩具

 

網際網路的時代更迭快速,最初的Web 1.0只是單向提供用戶資訊,第二代則由Facebook、亞馬遜、Google及Twitter等科技巨頭壟斷的社交網路為Web 2.0。

 

現在則有Web 3.0構想,主要用來形容去中心化、區塊鏈的網路型態,未來用戶可以不再依賴Facebook、Twitter等握有數據或審查權的中心化巨頭,得以揮別廣告、科技巨頭的Web 2.0商業模式,包括虛擬貨幣、NFT(非同質化代幣)及DeFi(去中心化金融)等都在應用範疇。

 

然而由於此構想(技術)缺乏中央控管,導致詐騙、網路犯罪及洗錢的狀況層出不窮,且在每個用戶都獨立的狀況下,監管上更為複雜,引發投機成分過高的質疑。

 

由於Web 3.0仍是一個模糊的術語,因此引發不少質疑聲浪,多西就說:「你不是Web 3.0的擁有者,那些風險投資公司與他的合夥人才是。」
多西也暗示,Web 3.0是受到私人投資風險機構Andreessen Horowitz所控制,Andreessen Horowitz今年以來多次高調支持Web 3.0技術,是該技術能獲得大量資金與關注度的主要原因。

 

■「元宇宙」是否會成為史上最大騙局?

 

事實上,有錢就易任性!

這幾年各國央行的無限量寬鬆貨幣政策,已催生各種風險資產泡沫!

 

但是Fed已轉性、立場更加鷹派,流動性充沛的資金行情將會逐漸退燒,而價格高估的資產將首當其衝,例如比特幣似乎會跟隨歷史許多資產泡沫一樣破滅。因為,加密幣最大風險是Fed的量化寬鬆退場。那這「元宇宙」是不是也會成為資產泡沫其中一員,或成為史上最大騙局?

 

當下唯一可確信的是,如果連Facebook、微軟、Google、NVIDIA都賭上了「元宇宙」一搏,那麼在泡沬破裂前,也將會是資本市場上最令人驚艷的燦爛!或許,人生值得跟它賭一把!只要您記得「只吃七分飽」哲學,那應該還是能永保安康!

 

總之,開創「元宇宙」的新世界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這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第一個挑戰就是如何整合不同平台的服務規格?

因為一個完整「元宇宙」的新世界,並不是由單一企業或組織的個別產品規格所規範,也不是所有「小宇宙」相加的結果,而是以相互包容、連結的方式,讓每個人的數位分身可以跨平台的轉移。這樣,「元宇宙」的新世界才能做大、做強,而不是只是少數族群的「小宇宙」相加。

例如FB 改名與強調的不只是 VR 產品或技術,關鍵在於建立一個共同規則(如同制定當初網路規則 HTTP 一樣,),而這規則讓不同虛擬或現實世界中的身分可以簡單快速的互通(玩家可把 A 宇宙的帳號無縫登入到 B宇宙)

雖然近年來技術進步,但「元宇宙」的入口配備(如VR 頭盔) 如何更輕便、更舒適使用、價格更實惠?才能吸引更多元群體使用、體驗,這才能建立一個更多彩多姿的虛實整合新世界。

 

此外,如何在建構元宇宙的過程中,避免「元宇宙」成為受少數企業掌控的世界,也是另一大重點。

 

話說「元宇宙」的想像空間雖是無限美好,但目前都仍在構想階段,連科技大佬對這個概念是否有望成真都各有不同看法?
未來的科技巨頭又將如何卡位「元宇宙」戰場?
目前科技發展的速度,更是直接限縮了「元宇宙」的想像空間?
而「元宇宙」對人們的真實生活,又是否真的會迎來革命性的改變?
凡此種種,都必須交由時間來驗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