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格的進化

部落格的進化

2home.co   楊惟雯

 

一、部落格的興衰起伏

 

部落格之所以能在 web1.0時代泡沫化後興起,在某種意義上,暗示人們在進入網路世界後,一種尋求自我記錄、自我表現、自我成長,並和其它人發生互動、建立某種「關係」的潛在願望。

 

部落格可以讓你發表、評論、傾訴;讓別人可以共鳴、訂閱、回應。它讓彼此的世界都被拓展。因此,部落格網站的火紅,正是因應這樣的需求而發展起來的。

 

但是,問題來了。原本應該是隨興的、個人的部落格,因為各種功能越來越強大、及明星部落客、部落客達人的出現,開始被賦予媒體的功能,接著獲利模式出現、廣告入侵,使得部落格的形象似乎越來越淪為「商業行銷」的一種工具,而為人垢病。

 

但回頭來看,部落格從1997~’98年開始萌芽,2000年之後緩慢發展,到2004年大放異彩,算一算也有好十多個年頭了;從網路上的淘汰與演化速度來看,其實部落格已算是很長壽的一種工具或平台,面臨一些發展瓶頸或新的挑戰,應該是必然的。

 

二、「微網誌」的強勢進逼

 

當「部落格時代」口號還熱,Twitter、微博……等「微網誌」卻已漫天延燒。

 

「微網誌」(micro blogging),其實就是一種「微型部落格」,亦即簡易部落格之意。微網誌每則字數有限,不用像寫部落格那麼累;

且能隨時隨地抒發最新感想,好像群聚在一起,具社交功能;

而比起msn等談話工具,微網誌更富機動傳播、動員,推友可隨時、隨地發動串連。因此,「微網誌」能成為網友新寵,也讓部落格相形失色。

 

但既然有了部落格,為什麼又需要「微型部落格」呢?

因為部落格原本應該是一種隨手記錄、隨興記事的網路日誌,可是後來大家把它當成一種多媒體出版平台,功能增加了、後台複雜了,連帶地寫部落格時,也好像變得正襟危坐起來;它不再是個人的喃喃自語,一定要圖文並茂或文以載道。

 

反之,例如Twitter讓人回歸到部落格的原始形態、它雖然沒嚴格限定,但建議每篇不超過140個半形文字,輕薄短小,沒有壓力。

尤其當我們的時間被工作、出國、生活切割成一個個小碎片,無法空出一整段空檔來寫部落格,Twitter成為一種極好的抒發管道。

 

另微網誌的簡短、群聚特性,也多少改變書寫方式。推友形容,用字須精簡如詩、準確犀利,才能在訊息海中被注意。

 

如果說,一個Twitter帳號是一個小部落格,那麼許多Twitter就立刻形成好友聯播或逗陣網了。

 

三、部落格進化

 

Twitter也可以「連載」,將片段的思維,串成一篇有點長度的短文。因為在Twitter上,每一次發佈都會有一個獨立的單篇網址(點選“發表時間”即可進入),這就讓這些原本看似喃喃自語的文字,有了獨立成篇的特性。它可以被連結、被收錄為最愛,也可以被回應。

同時,透過類似“twitthis”這樣的瀏覽器,讓你隨時可以將正在閱讀的網頁“發佈”到Twitter上,某種程度上取代共享書籤的功能。

 

還有,Twitter會給你一組專屬的個人網址,例如Twitter的網址可以是“http://twitter.com/yang”。也就是說,如果你願意的話,它其實可以被你印在名片上,成為另一種個人的「入口」。

 

在這個簡潔的個人網址中,你的近況可以被閱讀、也可以被訂閱(直接加為好友,或訂閱RSS);別人也可以發佈私人訊息給你。

 

而別人公開回應給你的訊息,也會出現在他個人的專屬網頁上,這正是部落格中的「引用」(trackback)功能。

 

從以上這些特性,都顯示Twitter基本上就是一種「部落格」的進化。這正是它被稱為「微網誌」或「微型部落格」的原因。

 

所以,Twitter的出現,絕對代表一種廣義的部落格進化:

1、它把最原始的紀錄﹝log﹞功能轉化成一種更簡易的模式出現。

今後,透過手機、透過MSN,透過更多的行動工具,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微型部落格ing」;這意味著更多訊息將被創造、被看見、被轉述。

 

2、現有的「傳統部落格」將會進化成為一種“知識經濟平台”。

我們可預期的,將會有更多適合「傳統部落格」使用的Widget工具被開發出來,然後被安裝到每一個部落格上;各種商業或非商業訊息將會透過部落格流通,甚至直接在部落格上“下單”。

 

未來,隨著許多“非重度使用者”、“心情小語部落客”轉移到「微型部落圈」去,剩下來的部落客們,其將被賦予更重大的社會或經濟任務。這個新型態部落格經濟,才可望成為一種真正奠基於網路流通架構的新經濟。

未來這個新型態部落格經濟可能會超乎我們目前所看到的ADsence廣告、置入性行銷…等應用—–本質上屬於傳統媒體通路的思維模式。

 

當然,傳統意義上的部落格,將失去一部分隨興所至的輕盈;但更多各類“達人部落客”與“微型部落圈”相互刺激影響,將開創出新的數位經濟世界,我們將看到新的花朵,開放在更寬闊的網路世界上。

 

例如,使用部落格(blog)的人數將下降,部分網民轉而熱中用手機傳Twitter、Line、微信和漫遊如臉書(Facebook)等的社交網站。

尤其社交網站如臉書的暴紅,年輕人偏好在社交網站著重簡短的現況更新方式,而非較長的個人日誌表達。而無所不在的智能手機也強化這種現象。

另外,成年人對部落格的使用自2005年以來反而保持穩定。

 

四、部落格與微網誌在網路行銷上形成相輔相成

 

拜Web 2.0熱潮之賜,讓網路服務逐漸受到大眾的關注。YouTube與Facebook固然在網友的心中有重要的地位,但近期twitter與微博這種微網誌(micro blogging)蓬勃發展,也開始有迎頭趕上的趨勢。

 

部落客們更開始討論「微網誌能否取代部落格(blog)?」

事實上,網友真正關心的是,微網誌能否拉近自己與朋友的「關係」?創造更多話題?甚至是帶來新朋友?

但企業主所關注的,則是微網誌能否取代部落格成為行銷新利器?

 

為什麼部落格會具有影響力?

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原創時「真實、不作假」的特性,直接衝撞由政府、企業和媒體「包裝」過的傳統資訊,「受信任」,部落格就有力量 。

運用部落格「私密、寫真、真誠」的媒介特性,對個人而言,部落格是一個深度溝通的媒介,可以幫助願意吐露私密心情的企業家和創作者,快速建立外部認同的管道,對企業而言,部落格則意味著一種新型態的行銷、公關、測試消費者意向的強力工具。

 

所以,企業經營部落格,主要目的有二﹕

其一,是建立使用者(或潛在消費)的社群網絡,以「朋友」的立場和身份和消費者「交心」,進而影響購買決策。

其二,則是進行網路輿情監聽。運用部落格回應網友的讚美或攻擊。

 

部落格行銷不只要和網友交心,還需要一個「被信任」的網路代言人幫產品說一句好話。而部落客之所以能成為「被信任的網路代言人」,是因其在特定主題長期耕耘,透過文章發表,在網友心中留下「○○達人」形象。於是,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就是部落格的行銷效果。

 

再看看微網誌?

以Google設立 twitter為例,Google 在twitter的帳號成立後一個下午,立即有1.6萬名訊息追隨者,接著增加到63萬名。意指Google那時發布任何一則新消息,下一秒即有63萬名使用者被通知。可能透過網際網路,或是直接收到手機簡訊。

 

綜合上述討論,微網誌與部落格之爭並無定論。

因就企業行銷角度來看,微網誌仍無法完全取代部落格。

其一,微網誌在「資訊揭露度」上稍嫌不足,twitter只允許140個字元的訊息發布,短短一句話似乎無法進行產品說明或推薦。

 

其二,在「資訊傳播廣度」上,例如Twitter是以社群的概念作為運作基礎,需要登入或註用之後,方能訂閱或回應。部份有加密的訊息更甚至需要加入對方的好友名單才能閱覽。相較於部落格的一覽無遺,確實需考量資訊傳播的廣度。

 

最後,「主題偏離度」更是微網誌在行銷面的一大弱勢。因Twitter的互動多屬於哈啦、閒扯、Kuso的性質。若應用於公關行銷上,很可能討論一開始就離題。

因而,微網誌在國外已運用在政治、商品宣傳及社交上。

 

基於此,兩者作為行銷工具之定位與用途大相逕庭。但網誌與微網誌並非相互取代,反而是需要截長補短的整合性的行銷規劃,才能使其相輔相成,發揮最大效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