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FB粉絲團的技巧

經營FB粉絲團的技巧

2home.co  楊惟雯

 

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公佈「2019 年台灣網路報告」,國人最普遍使用的社群網站,前三名依序為 Facebook、Instagram、Twitter。
Facebook 執行長馬克.祖克伯2020也對外表示,「現在每天有30億人使用 Facebook、Instagram 或 WhatsApp。」

 

而Facebook粉絲團是一個新興的網路社群行銷工具,透過粉絲團的即時性,能近一步的與客戶接觸,也可用來發表各種最新資訊及活動消息。

 

但是,如果你認為只要申請一個 Facebook粉絲團(粉絲專頁),就期望粉絲團能經營的紅紅火火,產品就能順利銷售出去,最好要盡早從這個美夢中醒來。

要做好FB粉絲團行銷,仍是要靠一步一腳印的努力。

 

一、首先建立FB粉專

 

若想要在Facebook宣傳您的品牌及產品服務,首先必需要有自己品牌的「粉絲專頁」。而建立Facebook 粉絲專頁幾乎是沒有門檻,只要有一組 Facebook個人帳號即可,最簡單建立粉絲專頁方式如下:

 

首先需先登入您的 Facebook帳號,再到個人Facebook動態消息,左邊為個人頁籤選項,請點「粉絲專頁」→「建立新專頁」,點擊即可建立FB粉絲專頁。再填寫完「粉絲專頁名稱」、「類別」及「說明」,基本上就完成建立了。

 

請注意要選擇與您的業務相符合的類別,當用戶在搜尋時,才能在搜尋列呈現出來,而系統也會將您的粉專推薦給對您的服務或品牌有興趣的用戶。

另外,當用戶在尋找附近的商家地點時,您的粉專頁也有機會出現,但請保持地址更新,以便潛在用戶可以找到您。

 

所以,選擇類別很重要,應慎重選擇與自己的服務、產品相符之分類。Facebook會整理相似的粉絲專頁,能方便用戶探索及認識到您。即粉絲團類別將會影響Facebook使用者的搜尋結果。

 

很多經營Facebook 粉絲專頁的使用者常有一迷思,建立FB粉專後,就期望先衝一波粉絲數,覺得粉絲數愈多愈好,其實,粉絲專頁的主要功能應該是要吸引潛在用戶的注意力、互動及溝通,不必操之過急。

二、經營FB粉專的九個技巧

 

隨著社群行銷的市場變得越來越競爭,Instagram、Tik Tok等新興社群平台也逐漸崛起,Facebook卻依舊在社群的市場屹立不搖。

 

Facebook已是台灣最大的社群媒體,使用者人數超過1800萬,在行銷的戰場中,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但「經營粉絲團怎麼做?」、「如何增加粉絲專頁人數?」、「如何提升轉換效益?」這是每個人經營粉絲專頁都會遇到的問題,究竟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

 

尤其Facebook 演算法一直在演變修改的情況之下,越來越難利用 Facebook 與你的粉絲"免費"接觸。但是,這並不是說 Facebook 行銷無效了,只要你懂得掌握一些操作關鍵技巧,仍然可以善用它來獲得行銷效益。

 

基本上,申請一個粉絲團這種事情很簡單,幾乎人人都能夠上手完成。但若只是單純擁有一個粉絲團,對於行銷產品和連結潛在客戶數而言的機會根本相當渺茫,這也不等於做好社群行銷。因為問題點不是你有沒有 Facebook 粉絲團,而是懂不懂掌握經營FB粉專的方法與擬定良好行銷策略!

 

因此,你需要的不只是一個 Facebook 粉絲團,更不是單純充門面的粉絲數,而是能透過粉絲團實際引起潛在客戶注意力、按讚、溝通、互動、點擊,甚至能成功導購的真實社群。

 

如果你決定開始好好地經營粉絲團,或者充分利用 Facebook 做好行銷,那麼以下的八個技巧是你必須要學習的社群經營基礎功。

 

(一)粉絲專頁基本資料必須完整

 

許多商家在粉絲專頁的“關於”自我介紹,有時撰寫很簡單或是空白,將會導致客戶難以獲取正確的資訊。
若要增加潛在用戶信任度,請確保在“關於”欄位盡可能詳述資訊,如:品牌起源、服務內容或使命,且不定期更新公司活動資訊和聯繫方式。

 

另在“關於”中也請記得設定用戶名稱,創建用戶名後,粉絲團網址將自動更新,將不會再是落落長的編號網址了。

 

許多品牌不太重視粉絲團的“關於”介紹,有些將其空白,另一些則顯示過時的資訊,這會導致客戶很難獲取正確的資訊。對於本地企業(餐廳、咖啡廳、美容工作室、旅館…等),Facebook 粉絲團還提供了位置以及聯繫方式,這會讓潛在客戶能夠直接與商家聯繫或查看地點。

 

除了「關於」資訊之外,大頭照及封面圖放置品牌形象、促銷或優惠活動等視覺圖片或影片,讓潛在用戶快速瞭解商家且傳遞品牌的標識。

 

因為,圖片更容易幫助客戶了解一家公司和快速傳遞識別品牌的標誌。更新封面可以按季節或行銷需求來更改封面圖,比如:介紹品牌、展示重點產品、促銷或優惠活動…等。

 

Facebook 大頭照應為 170 x 170 像素,封面相對會有些棘手,因為桌上型電腦和手機顯示的尺寸不太一樣。因此,我建議使用 820 x 360 像素的尺寸,並將所有文字和重點圖示放在中間,這樣無論訪客使用哪種瀏覽裝置,他們都可以正確看到封面圖的資訊。

 

(二)鎖定社群目標受眾

 

設定目標客群是社群經營中最重要的工作,必須站在粉絲的角度思考,製作粉絲喜歡的內容,才能創造良好的互動及凝聚力,一開始建議從粉絲的性別、工作及所在地進行簡單的分類,製作不同的內容測試社群的反應,慢慢抓住粉絲的喜好,制定精準的行銷策略。

 

所謂定位好目標客群,也就是您想要與誰溝通?如此才能使用明確的主題來瞄準您的目標客群,除了從既有客戶的性別、年齡、地區等輪廓得知之外,新建粉絲專頁累積一段時間,可從粉絲專頁裡的「創作者工作坊–洞察報告–觀眾」裡觀察人口特徵佔比及粉絲上線時間等,去擬定行銷策略。

洞察報告中,並可以觀察粉絲上線時間,徹底掌握最佳發文時間。

 

(三)規劃精彩動人的發文計劃

 

發佈內容顯然是經營Facebook粉絲團的核心工作,你不可能不餵食它、不花心思照料它,就期待粉絲能瘋狂幫你賣出產品。所以你必須確保內容是有料的,沒有好內容一切都是空談,而且這也是取得粉絲認同和肯定的最佳來源之一,請開始產出高質量內容吧。

 

然而,所謂的高品質內容並不是你自己認為的好就是好,你至少必須考量到以下 5個要點:

 

1、目標受眾:

所謂好的內容是建立在目標受眾之上,而不是你自己喜歡就好,請把你的受眾特質寫下來,這對於社群內容行銷和廣告投放都有莫大的幫助……

粉絲的年齡層在什麼範圍?

是男是女,還是老少通吃?

他們關切哪些興趣或議題?

還有那些問題尚未被滿足?

 

2、內容取向:

發佈貼文人人都會,但關鍵在於什麼樣的內容能夠真正引起粉絲興趣,讓他們願意真正參與到你的網路社群之中。內容必須要跟目標受眾產生連結,否則之間永遠有一道鴻溝,請試著想一想……

你的內容要給哪些人看?

為什麼他們會喜歡這些內容?

他們會在意哪一些事情或問題?

他們容易跟什麼內容有共鳴?

他們會願意與他們的朋友分享嗎?

 

3、貼文長度:

Facebook 不是雜誌或新聞平台,一般而言,用戶並沒有任何準備想閱讀"落落長"內容的預期,如果沒有必要或緊急性,盡量保持簡短扼要,並善用文案的力量引起粉絲興趣度。

假設你的內容不是三言兩語能清楚道盡,你應該把內容放在你的行銷基地,也就是你的網站。如此一來,貼文上不僅不用長話連篇,也能將辛苦經營的社群流量導回你真正的家,而粉絲團需要做的只是轉分享與引導點擊。

 

4、發文時間:

時間影響可能超乎你的想像,雖然它根本不是萬能的解決之道,但對於觸及效果來說它相對重要。試著想看看,假如你要發放宣傳DM給路人,在同一地點、人力、方法與內容為考量之下,你要選擇最多人潮的時段,還是人潮稀少的時段呢?

以上這個問題答案顯然非常明顯,臉書粉絲團的發文時間也是同等道理,如果你能選擇在最多粉絲上線的時間發文,自然能夠接觸到最多粉絲數。

 

5、發文技巧:

 

Facebook在功能上不斷推陳出新,從最初的打卡、標記朋友功能,到結合電商、粉絲專頁、社團及限時動態等,可以滿足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也讓品牌、企業在素材的製作上有更多發揮空間。

要塑造高流量的粉絲專頁發文並不只是有規律的發布貼文就可達成,透過運用Facebook不斷創新的多元功能,可以簡提高粉絲團的流量:

 

◎當然,為了更輕鬆管理粉絲團,可善加使用「貼文排程」功能,只是留言審查和回覆是不可偷懶的日常管理工作。

 

◎使用粉絲專頁按鈕和頁籤

「設定」粉絲專頁按鈕可以協助訪客快速完成的各種操作,包括:預約、致電、發送消息、安裝應用程序、玩遊戲、購買…等。雖然有多種按鈕選項,但是你只能夠選擇適合希望客戶完成的其一動作。粉絲專頁按鈕位於封面圖下方,要進行修改,請點擊藍色按鈕,然後添加最合適的目標網址。

Facebook 粉絲團就像是品牌的迷你網站,頁籤可以幫助訪客找到所需要的資訊。「設定」商店與服務頁籤沒有太多選擇,除非你自行啟用和設定,例如:服務內容、商店、優惠、網址、工作機會、直播…等。

 

◎從洞察報告找尋隱藏事實

Facebook 粉絲專頁的洞察報告數據可以告訴你很多你可能不知道的隱性事實,包括你的受眾資料和貼文回應情況,也有各種圖表統計能讓你知道粉絲團的表現成效。

好處是,你可以更專注於粉絲會喜歡的內容,或者減少、移除成效較低的貼文類型、內容。而且假設你從一開始並不完全了解你的目標族群,這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因為或許會跟你想的有很大的落差。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針對 18 歲至 30 歲的喜歡潮流服飾與穿搭資訊的男性,洞察報告將告訴你哪些是較為成功的內容,以及受眾是否真的吻合以及區域差異。數據顯示壓根不吻合就表示問題大了:

 

以上只是來自粉絲團洞察報告的其中一個例子,像是粉絲上線時間也可以透過它來了解,藉此徹底掌握最佳發文時間。使用洞察報告確實可以有助於檢驗與規劃管理,並從而有所依據和調整經營策略,只是這得從自己做起。

 

◎再者,除了持續更新貼文之外,還可以將某則貼文置頂在粉絲團中,這可以讓訪客不用向下滑動就先看到。置頂貼文是使某則貼文擁有更多關注的方式,並且通常可以持續提高互動輛,因為這是最首先會看到的內容。例如我就置頂了其中一篇,一段時間下來累積了不錯的觸及人數和互動量。(點擊貼文右上角的…,然後從選單中選擇"置頂於粉絲專頁"。

 

◎也可以置頂來突顯示特定重要內容:例如特別優惠、熱門文章或影片、歡迎訊息、緊急更新、新產品…等。

 

◎適時使用表情符號emoji

emoji 這個名詞或許聽起來令你覺得陌生,不過早在 2015 年,牛津詞典評選出年度詞彙就是:emoji!

emoji 是一種在多種媒體平台都能被應用的視覺表情符號,也能填補許多文字無法表達的情緒樣貌,它的流行不僅引領了一輪新的視覺行銷風潮,重要的是各大社群媒體都跟進採用它了。因此,適時在貼文中使用 emoji 符號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動率和視覺力,但請不要矯枉過正造成閱讀障礙喔。

 

◎別忘了善用#hashtag

#標籤在許多社群平台上都是很普及的應用,這是一種可以找到更多相關貼文的簡單方式,也能帶動過往相關聯貼文。#標籤並不是越多越好,不要像發了瘋一樣拼命使用,那根本有害無益。因此,第一個重點就是保持高度相關性。

在某些情況下,還可以利用它來加強某句話,比如#挑戰全年最低價,也能夠用於品牌標籤來強化品牌意識。

 

◎別忘了善用自己的人脈宣傳粉絲團唷!
請多加利用在專頁左下角的「分享」以及右上角的「邀請朋友」吧。如果管理員人數多的話,一下子就可以把人氣衝起來喔。也可以請好友們多多把粉絲團分享給朋友,好東西不會寂寞低!

 

(四)定期檢討發文主題,並適時調整貼文主題方向

 

很多朋友在申請建立 Facebook粉絲團之後,往往是虎頭蛇尾,一開始的雄心壯志都慢慢地消失於無形之中。一副就是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的心態。最常見的致命錯誤之一就是,發文開始散漫或者無法定期產出優質內容,而這也是粉絲開始慢慢遺忘你或遺棄你的時候了。

 

也有許多經營粉絲專頁的商家,一周發文一次或只發促銷優惠訊息等,往往在檢視粉絲專頁的觸及數時會發現,怎麼變少了?
想要留住新舊粉絲,在規劃發文策略是必需的,初期搭配「粉絲專頁洞察報告」檢視用戶貼文互動成效,並適時調整貼文主題方向。

 

可善用粉絲專頁洞察報告的資訊調整貼文方向,更有機會提升觸及數。並針對消費者想看的主題內容進行行銷規劃,建議規劃方向可從三方面思考:

1、時事新潮內容

就是搭配當時的時事及創意互相結合內容,是最容易被注意、在社群動態消息分享擴散,但要與產品或服務融合進去,需要花時間及腦力規劃。

 

2、粉絲互動內容

「互動」是品牌/商家最重視的指標,因此互動貼文絕對不能少,定期在FB舉辦優惠、限時或新品上市等活動,藉此來提升粉專的熱絡度,也建議適度的增加抽/贈獎活動內容,對愛互動的用戶來提升參與度。

 

3、銷售/服務資訊增加導流

您的品牌/商品是有外部官網,貼文規劃能在介紹新品牌、服務資訊或售後服務等相關訊息中加上外部官網連結且設置行動呼籲Call to Action之外,也能使用粉絲專頁的按鈕,對您粉絲專頁有感興趣想進一步瞭解,更直接有後續動作(如:購買、會員註冊或預約賞屋等)。

 

(五)素材格式的運用

 

不同的目標受眾適合呈現的內容素材也不一樣,除了要確保訊息正確的傳達之外,也要考慮目標受眾的喜好,如果粉絲團的影片素材成效比較好,就可以投入更多資源提升影片的質量,提升觸及率及互動率。

 

粉絲專頁貼文主要是以文字作為主,若能搭配圖片或有影音內容,善用媒材發揮創意,有助於提升貼文成效。

至於貼文「素材格式」,也能透過「粉絲專頁洞察報告」觀察用戶是喜歡哪種貼文類型?

 

現在的人會從影音發現新品牌/新產品,抓住潛在用戶的眼球,Facebook 有多版位發文方式直接溝通產品,除了從粉絲專頁動態消息發文之外,也能用「限時動態」或IG版位同步發文。

 

發文使用影音格式內容若放進互動元素、5秒內帶出重點、呈現品牌/產品,是能提升粉絲觀看及互動時間,藉此增加粉絲停留時間,獲得較高的觸及機會。

 

此外,也可以適當的結合時事來提升關注,開發陌生客群。例如2018年的愚人節,全聯和蝦皮購物一起聯手合作的愚人節活動,成功在各自的社群中,引起討論度和獲得高度關注。

 

(六)雙向溝通,增加黏著度

 

粉絲專頁不是僅發文宣傳品牌/產品,它是能維持品牌經營與用戶溝通的地方。因此,品牌小編的人格特質塑造是很重要的,吸引人的小編風格,及粉絲專頁名稱下方的「發送訊息」按鈕,都能加速粉絲溝通及凝聚力。

 

許多粉絲專頁,例如全聯福利中心的小編會用第一人稱與粉絲傳達訊息及互動(如:快留言跟小編分享失戀、這次小編帶大家來台南鹽水區旅行等),加上目前疫情當下,在文末抽獎活動 內容小編身份而轉變成「疾小編」,這些敘述方式及角色,是能帶給粉絲產生親切真實之感。

 

另外,「留言」比「讚」價值高五倍,多用「?」結尾吧!

依社群媒體行銷機構Edgerank公布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每次只要Facebook上一則文章被按「讚」,它平均會收到3.1次的點擊率,但如果是一則「留言」,平均會有14.67的點擊率,也就是說留言的價值比按讚要高出近5倍。

此外,Edgerank還發現每周的星期三是擁有最高分享與點擊率的一天。

那如何引誘粉絲留言呢?試試看拋出問題吧!

 

總之,社群是一個人與人建立連結的地方,建議經營粉絲專頁時,為小編塑造鮮明的人格特質,關注、分享粉絲在意的議題或新聞,讓粉絲感覺在與朋友互動,可以增加粉絲的凝聚力與品牌忠誠度,但操作時也要小心敏感議題的尺度拿捏,避免產生反效果。

 

(七)贈送對受眾者有益處的禮物

 

所謂的「益處」並不單只是物質上的利益,有知識含量、具有教育意義的贈品,更可以增加受眾對於該品牌的認識和增加對於品牌的依賴程度。

 

(八)增加外部導流

 

除了粉絲專頁之外,品牌通常會同時經營不同的社群媒體,例如FB社團、部落格、YouTube等,在社群媒體之間建立密集的連結,除了可以共享彼此的流量,也能讓使用者更容易查詢相關資訊,提升使用者體驗。

 

(九)投放廣告提升轉換

 

經營粉絲專頁時,擁有良好的互動及觸及率固然重要,但站在商業的立場,企業最終的目的仍然是轉換,無論轉換的目標是消費、收集名單或是增加點擊率,投放廣告都是最快提升轉換的方法。投放廣告時,除了要製作優質的內容之外,精準鎖定目標客群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如果廣告能夠確實打中有需求的人,就能大幅提升廣告效益。

 

1、廣告行銷策略擴大觸及

 

Facebook 社群媒體的介面及使用功能不斷在更新,連演算法也不例外,僅單方面在粉絲專頁發文是不足的,除了透過好的內容主題得到自然觸及之外,建議搭配廣告投放技巧、目標優化策略及精準的目標鎖定,以增加貼文活動曝光機會,觸及更多潛在用戶獲得效益。

 

如前言有提到,建立粉絲頁很簡單,經營是需要明確的目的及策略,運作期間可透過「粉絲專頁洞察報告」分析用戶互動輪廓及行為,運用廣告精準投放為企業提升品牌能見度,帶動用戶互動交流及黏著度。

 

以上提供經營粉絲專頁策略並不是完全,要跟上Facebook 社群媒體更新的腳步,不斷嘗試新功能,相信「經營粉絲專頁」會更加與眾不同。

 

2、掌握廣告投放技能

 

截至目前為止,Facebook 一直是改了又改,這不僅侷限於演算法和使用功能,連廣告介面和功能也總是如此的情形。

因此,只是單方面於粉絲團上發文是遠遠不足的,很明顯的,除了透過好內容自然擴散之外,花一些錢買通關也是非常必須的,這對於貼文曝光和觸及更多潛在客戶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這已經是臉書定下的遊戲規則了(只有某部分的粉絲會看到貼文)。如果你的宣傳能力不是非常充足,那麼哪怕你勤於創造內容與發布內容,行銷成效都會事倍功半。

再說了,經營平台也需要謀利生存嘛,經營平台如果不想辦法有更好的獲利機制,又要如何能改進各項功能與服務呢!因此,在 Facebook 花錢完全合情合理,但得要學會如何花得對,也就是要掌握到廣告投放操作技巧,並且與時俱進。

使用 Facebook 廣告還有諸多優點,其中就是可以鎖定投放目標,而且不只是按照:年齡、性別、城市、國家、興趣,還能透過電子郵件和電話鎖定特定對象(這真的是超棒的受眾篩選功能)。很顯然,Facebook 廣告不只是單純死皮賴臉、伸手要錢罷了,他們地確為企業主著想許多超好用的行銷功能,讓你能心甘情願為此掏錢貢獻。

 

三、跋尾—-耐心與堅持是很重要的

 

經營FB粉專時,不要因為初期看不到明顯的成效而放棄經營網路社群,因為網路社群是網路行銷手法中很難被抹滅的行銷渠道,過去是、現在是、未來肯定也會是。重要的是要擁抱變化、掌握最新的趨勢與技術,而不是輕易捨棄它。

 

再者,網路社群絕對不只是侷限於粉絲團,這只是選擇之一罷了!

 

其三,無論是臉書還是其他社群平台都是一樣的,經營不僅需要方法,也更需要時間來發酵。有耐心與堅持是很重要的,你說是不是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 Marketta Pedde
    Marketta Pedde 2025 年 3 月 19 日 上午 8:13

    Hiya very nice web site!! Guy .. Excellent .. Amazing .. I will bookmark your site and take the feeds also…I’m satisfied to search out so many useful info here within the post, we need work out more techniques on this regard, thank you for sharing.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