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經濟戰的啓示
2home.co 楊惟婷
如果地球是一個村莊,是否需要存在社會階級?
我們需要何種社會制度,這個村莊才能和平、穩定地運作、生活?
人類一直在尋找這個答案,也一直在實證,當然也一直在付出代價……。
後大航海時代,海洋霸權國家因失去制海權,失去殖民經濟利益而沒落……。
二戰之後,陸權國家再度崛起……. ,也給曾經的既得利益者帶來不安全感!
不管是「民主」或「共產」、不管是「向左」或「向右」,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只有當人類學會「尊重」,這個村莊才能和平、穩定地運作、生活!
美國、日本、印度、澳洲抱團取暖的「四方安全對話」是在恐懼啥?
「相信」自己的信仰、「尊重」別人的信仰,才能找到答案……。
一、一切「訪台」只為「商業利益」
■「裴洛西訪台」踩動一池春水?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正在為「畢業旅行」如何留名青史?煞費苦思!
4月底跑了一趟基輔,但搏的新聞版面不夠大!
乃又於8/2日刻意訪台,造成台海緊張局勢升溫,才得償夙願。
此時正逢拜登苦於「期中選舉」的民調低迷,想借勢塑造強人形像、以轉移焦點;而蔡政府也苦於「九合一大選」的岌岌可危,此時若能借勢激起大陸報復,即可兵行險招、複製「反送中」的「抗中保台」氛圍,於是老蕭邀請「裴洛西訪台」,台美一拍即合、立馬升溫台海局勢。
表象上,佩洛西訪台為25年來訪台最高階美國官員,無疑是近25年來美國對中國領土主權發起的一次最嚴重的挑釁,且打破了既有中美默契。
此時,中國大陸若不激烈反應,將會被認為向「美方」、「台獨」示弱,尤其中共20大近了,斯可忍、孰不可忍。這是一場未經彩排的戲……
有趣的是,美國媒體福斯新聞網(Fox News)日前報導揭露,裴洛西的兒子小保羅(Paul Pelosi Jr.)此次也陪同訪台,但弔詭的是小保羅並非官員或顧問、而是受雇於兩家鋰礦公司,卻乘坐裴洛西專機並出訪亞洲各國,被質疑與商業利益有關。不過身為議長行事確實比4月份美國聯邦參議院預算委員會共和黨首席議員葛瑞姆等6位參眾議員所組成的訪問團訪台—-直接公開要求華航採購24架波音公司客機B787,相形來得低調、含蓄、有格調,請外界勿任加臆測。
二、一切「軍演」只為「嚇阻台獨」
以大陸解放軍的戰力,目前若要「武統」台灣是有這個能力及地利,但要付出很大代價及歷史罵名,此不是符合投報率的理性決策,如同俄烏戰爭。
而美軍是不會為台打戰的,如同俄烏戰爭。何況作戰補給線太長是為兵家大忌、甚至連兵推都沒必勝把握!目前美國重心只期待在科技戰上壓制中國崛起,為自己未來多爭取一些勝率。
而台灣是無法進行軍武競爭的,只有善用自己在全球供應鏈的特殊角色,打建護國群山才是自保之道!
其實,不管您接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國兩制」,只要台灣一直維持現況,就已是自由型態的「一國兩制」,歌照唱、舞照跳,隔海猶唱後庭花!
而大陸並沒有「統一台灣」的急迫性,它真正在乎的,是加速提昇國家競爭力,以振興民族大業!目前若引爆台海戰爭只會遠離其戰略目標,讓美國漁翁得利!
總之,在中美大國博弈中,台灣必須認清自己只是棋子,這是歷史共業,不是您、我的錯!但棋子也可以活得很有尊嚴!只要棋子不要選邊站,就不會有風險…。
這需要「杜特蒂式」的領導智慧!
反正歷史共業千頭萬緒,最好是交給時間解決!
(一) 這次「圍台」軍事演習只是要對「台獨勢力」形成威嚇
■這次解放軍「圍台」軍演,讓台灣失去「海峽中線」的屏障
這次美眾議院院長裴洛西訪台行程的紛擾,讓大陸解放軍借勢於8/4日起至8/7日止,在台灣周邊實施「圍台」軍演,而美國理虧在前,只能默認一切!
由於大陸這次「反台獨」軍事行動的戰略,就是「圍台威嚇」,順便做為「武統台灣」的演練,所以意義上遠超過1996年「台海危機」時的演法。
相信未來解放軍在台海的演習方式,都會常態化地靠近台灣,如法泡製,讓台灣往後不會再有「海峽中線」的屏障思維,以對「台獨勢力」形成實質威嚇。
尤其此次「圍台」軍演,不但形成了對台灣的實際禁航、禁飛之勢,也讓台灣的「能源危機」正式浮上檯面。
■這次大陸「圍台」軍演引發的漣漪效應:航商繞道、能源運輸延誤
這次大陸解放軍的「圍台」軍演,也對全球供應鏈產生了漣漪效應,這次托運人需要讓船隻改道從台灣東側而行。而船運公司紛紛繞道而行,也導致了能源運輸延遲,影響了台灣和日本的進出貨,這造成大約三天的運輸延誤。
儘管如此,更令人擔心的是未來的軍演方式是否會拖得更久、變得更激烈,進而影響全球供應鏈,現在沒有人可以預判的?
因為中國官媒已放話,反制「台獨」軍事行動非一次性,而是一個長期、堅決、穩步推進的組合行動。
從解放軍一開始在西南空域常態化巡邏、到繞島飛行,再到明確強調台灣海峽非國際水域,近年來只要每次美台有所挑釁,北京的反制都會以進一步強化台海實質控制為目標。例如這次即從事實性打破所謂「海峽中線」的結果。
誠如《環球時報》表示,美國等外部勢力與民進黨的勾結與挑釁每升級一次,中國完全統一進程就加快一步。
此次大陸圍島軍事演習,宣布對台周邊6處海空域進行實彈演習,牽動台海緊張局勢,同時也影響國際海、空運航道需繞道避開演習區域,即是在模擬切斷台灣與美國的貿易供應鏈。這是「借勢」的戰略!!
在這一棋局裡,中美台各自算計著利益,結果大陸反將一軍、借題發揮,誰得、誰失?
只是這次大陸擺出這麼大陣仗軍演,拜登仍在困惑,有這麼嚴重嗎?
不是剛通過電話嗎???
(二)大陸這次也啓動經濟戰,雙管齊下
■大陸突禁台灣食品!
大陸海關總署8/2日突然「暫停進口」百家台灣食品商進口,受影響的品牌包括統一、維格餅家、大統益、京典食品、郭元益食品、維力食品、光泉、味全食品及泰山企業等知名品牌都受到衝擊。
而從大陸海關總署官網查詢頁面觀察,在「餅乾、糕點、麵包」項目中,台灣107家拿到在華註冊編號廠商中,有35家狀態呈現「暫停進口」,占比高達32%。
事實上,調製食品是台灣重要出口產品,2021年台灣對大陸、香港的調製食品出口金額為6億4621萬美元、出口占比約3成2。
■大陸暫停台灣柑橘水果、白帶魚、凍竹莢魚進口
大陸海關總署8/3日再祭出報復行動,不僅暫停台灣柑橘水果(葡萄柚、檸檬、橙等)、冰鮮白帶魚、凍竹莢魚進口。
■大陸禁天然砂銷台
8/3日大陸又對台祭出新一波經濟制裁,限制天然砂出口至台灣,不過,國內混凝土業者分析,目前台灣從大陸進口的天然砂不多,多是加工研磨製成的機製砂,評估此次對國內影響不大。
據了解,天然砂過往是指河床開採的砂石,而機製砂則是礦山開採後,加工磨製而成的砂石,雖然目前還不能確切知道中國對暫停出口的「天然砂」定義,但若未來擴大限制砂石進口來台,還是有辦法從國內其他地區尋找貨源補上缺口。
以國內業者來看,環泥 (1104-TW),以及國產 (2504-TW) 的中南部廠區多採用本土砂石,國產中壢以北的北部廠區砂石原料有部分進口,另部分從東部運送;台泥 (1101-TW)、亞泥 (1102-TW) 旗下混凝土事業則由東部供應。
■大陸「經濟戰」已經開打,未來可能採「窮台」戰略
鳳梨、釋迦後,大陸日前再禁止石斑魚進口;這次突然禁止台灣100多家食品業者進口,就是衝著裴洛西而來,「禁止食品」只是「前菜」。
從俄烏戰爭的經驗來看,「經濟戰」比子彈威嚇更有效果,禁止食品只是開端,更深遠的是,例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的優惠稅率只是延長、沒有簽約(都是太陽花惹的禍),意味中國大陸隨時可以終止ECFA。
若經濟戰持續演變,台灣也可能以「禁止晶片供應」做為反制,這對大陸短期內是會造成很大衝擊(但中芯有梁孟松),但台灣出口貿易又何嘗不受重創;經濟戰打到最後,兩岸經貿都會受傷,但從比例原則來看,台灣恐怕就回不去了(窮台)。
■正視大陸、香港已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的事實
據CNBC報導,台灣對大陸、香港的產業與經貿發展規模,已經成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根據Wind Information取得的台灣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大陸和香港佔台灣出口42%,美國僅佔15%。
再以台灣財政部數據來看,2021年台灣對大陸和香港出口規模高達1889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為電子零組件,其次為光學設備;此外,台灣對東南亞的出口達702.5億美元,也都比直接輸出美國的657億美元來得高。
而由美政府數據顯示,美國從台灣主要採購汽車、塑膠、鋼鐵和電機等產品。
所以,台灣對大陸的貿易出口依賴度是更甚美國,大陸已經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以目前雙方互補相依的程度,應是握手言歡,兵戎相見實為不智之舉!
嚴正來看,台灣執政者必須要有能力平和處理兩岸事務,才是適任者!
■沒有大陸市場,台灣就沒有貿易順差與繁榮!
其實,這次大陸對台灣的經濟制裁,不過僅影響雙邊貿易約 0.04%,宛如滄海一粟,顯示只是政治性意味,而非經濟目的。
試問,即使大陸是台灣最大的柑橘類水果買家,2021年對大陸的出口額僅為1000萬美元,規模也相對較小。另外,2021年向大陸出口的麵包、糕點等食品總值超過 5000萬美元,白帶魚、竹莢魚等兩種冷凍魚的出口價值則超過 300萬美元。
所以,大陸這次對台灣的經濟報復只是外交政策中的一項戰略施壓,針對貿易價值較低的商品進行制裁,而非兩岸貿易最密切的資訊和通訊技術領域,只要大陸還需要這些產品,它們目前仍會繼續從台灣進口,模式就像中國與澳、美國的貿易競合一樣。在商言商而已!
再試想,2022年受到國際能源及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美國急遽升息,各國貨幣貶勢不止,世界幾個貿易大國紛紛出現貿易逆差。
例如日本上半年進出口雖締造歷史新高,但逆差達7.9兆日圓,寫下1979年以來最難堪表現。
又如同為亞洲出口大國的韓國,上半年貿易逆差103億美元,亦創下有史以來同期間的最高紀錄。
連全球主要出口重鎮德國,5月也出現30年來首次貿易逆差,預計下半年情況還會持續惡化。
甚至連外資寵兒越南,5月同樣出現17億美元貿易逆差。
此種貿易收支帳「順轉逆」,不只是數據的變化,更會對經濟成長帶來不利影響。
因為對出口導向的國家而言,一旦失去出口創匯的成長動能,傷害極大。
再以韓國為例,近30年來兩次經濟重大衰退: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與2008年金融海嘯,1997年韓國貿易逆差達82.9億,2008年133億美元,隨後出現連4季(1998年第1季到第4季)與連3季(2008年第4季到2009年第2季)負成長,衰退幅度最高-7.3%。而這次,韓國2022年上半年貿易逆差103億美元,亦創下有史以來同期間的最高紀錄。顯見對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來說,貿易逆差對經濟的傷害不容小覷。
尤其2022年許多國家的「順轉逆」現象,實屬罕見。特別這些皆是高度依賴出口的國家,一下子從順差國轉為逆差國,更是相當不尋常。
其背後不外兩大因素:
1、俄烏戰火持續延燒,導致各國進口物價不斷攀升,連帶也拉高整體進口規模。
2、美國Fed為壓抑通膨,加速升息步調推升美元,造成普遍以美元計價的能源與原物料商品進口成本大增,無形中助推輸入型通膨。
但不管是地緣政治或貨幣因素,都不是短期能夠立即解決的問題。
而值得一提的是,當日、韓、越、德等貿易大國紛紛逆轉出現逆差,唯獨台灣卻能維持龐大貿易順差,探究原因與兩岸的貿易往來與連結脫離不了關係。
根據台灣財政部統計,2022年上半年,台灣對大陸(含香港)貿易順差高達517.8億美元,不僅較2021年同期成長5%,也比整體順差金額276.9億美元,足足超出240.9億美元。換句話說,如果沒有大陸巨額順差,台灣就會成為貿易逆差國。這無疑會對台灣經濟造成長期不利影響。
台灣對大陸龐大的出口與順差,既代表兩岸連結的深厚,也代表兩岸經濟的互相依存。以2021年經貿數據來看,台灣對大陸順差為1047億美元,占整體GDP比重高達13.5%,代表台灣每7.4元的經濟產出,就有1元是由大陸順差所貢獻。這個數值比2016年政黨輪替時的12.3%還高出1.2%。顯示兩岸關係自民進黨執政以來急速惡化,但兩岸產業供應鏈連結根深柢固,並未有明顯脫鉤跡象。
其實不管是誰需要誰?此背後代表的是兩岸經貿密不可分的關係。
誠如台灣主計總處試算,大陸與台灣經濟的連動是美國的4倍。也就是說,大陸經濟每成長1%,可拉抬台灣經濟成長率約0.3%,美國拉抬效果僅0.075%。這也意味若失去大陸市場,光靠美國或其他市場,將很難補足這塊缺口。
除此之外,自1991年開放台商赴陸投資後,兩岸產業供應鏈歷經30多年融合,除了血濃於水、也形成「你儂、我儂」的高度互補格局。
以半導體產業為例,儘管川普自2018年發動中美貿易戰以來,一直想切斷台灣與大陸半導體間的關聯,並嘗試打造一條繞過中國的非紅供應鏈,最近還通過《晶片與科學法案(Chips and Science Act)》,企圖圍堵中國發展晶片。
「合縱之計」能否有效?既生「張儀」,盍生「蘇秦」!
但從過去2年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看來,美國打壓的效果並不如預期,姑不論趙偉國、丁文武等傷風敗俗之流,目前中芯7奈米晶片已經出貨,真是嚇死寶寶了!
三、一切「認知作戰」只為了鞏固政權
現代的戰爭,不在冷兵器的犀利,在尖端科技、加上「認知作戰」!
不信的話,去問問1450吧!
■「網路戰」效果可衝擊「實體戰」
「網路戰」一直被認為是現代戰爭中的新形態,而受到廣泛重視。
俄羅斯是公認的網路強國,而在這次俄烏衝突中,「網路戰」也成為雙方「實體戰」外激烈衝突的領域。
若用傳統思維來看,「網路戰」無法獨立於「實體戰」而存在。此時,網路攻擊所針對的是國防網路、聯邦網路和關鍵資訊基礎設施。故網路攻擊被視為無法作為戰爭形態而獨立存在,只是一種戰爭手段。
但是,從認知角度來看,「社群媒體戰爭」從某種意義來看,就是爭奪戰爭合法性話語權、戰爭進程解釋權,此足以影響民心士氣。
俄羅斯是傳統軍武大國,而澤倫司基是個稱職演員、其國防部長是個稱職導演,所以烏克蘭把「認知戰爭」發揮地淋漓盡致。在西方國家在社交媒體平台上,煽動烏克蘭人對俄羅斯的仇恨,造成同仇敵愾,並對來蹭熱度的各國政要需索無度。
以社交媒體為載體的輿論戰,屬於「網路戰」,重要程度毫不輸「實體戰」。西方社交媒體普遍向俄開火,越來越多俄羅斯官方媒體被封禁,元宇宙(Meta)和推特重點加強俄語審核力度。西方顯然正利用社交媒體,爭奪戰爭話語權和解釋權。
所以,俄烏「網路戰」可啓發另一重思考,是戰爭的型態正發生變化。由於社交媒體積極參與戰爭訊息傳播,都讓俄烏衝突與國際輿論環境更加複雜而難以控制。尤其,多重勢力藉機製造各種虛假訊息,不僅影響民心士氣,也影響全球輿論。
■「即時直播」凝視下的俄烏衝突網路,已成新型戰爭型態
俄烏衝突中,透過社群軟體、演算法、流量以及高速數據捆綁在一起所提供的即時「直播」的畫面,幾乎比以往任何一篇戰地報導都更快、更直觀、更豐富,讓全球同步觀看的民眾,吸引來全世界的目光,民氣可用。
所以「網路」不僅自身就是戰場,而且已經能成為征服現實世界的「工具」,這無疑是一種新的戰爭方式。
社群媒體上每個參與者的即時發布、圍觀和討論,讓許多人突然成為戰爭整體中的重要部分,成了一個混戰的戰場,充滿不確定性,甚至會影響到戰爭本身。
在輿論的聲浪中,人們似乎無暇再思考衝突的是非根源—澤倫司基無視梅克爾的勸阻、加入北約立憲。各種訊息已經攪合在了一起,並有效影響公眾視聽。這是一種新的戰爭方式」;「再也沒有人能置身事外。
網路時代的到來,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成為媒介的一部分,未來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左右著實際戰爭和政治的進程(毫無疑問將影響選舉結果)。
■認知作戰是一場不間斷的、常態化的鬥爭
「認知作戰」是一場不間斷的、常態化的鬥爭,不是有仗才打、而是常態在戰,透過平時持續釋放「假新聞」的認知方式、逐步積累「民粹」的意識型態——其實就是一條龍的「洗腦工程」。
這就是當普丁的「閃電戰」對上澤倫斯基的「認知戰」,連一代梟雄遇上一介演員,恐怕普丁作夢也沒想到,自己竟會栽在一個曾經「只能站在劇場上,略施演技、娛樂眾生」的喜劇演員身上?
自開戰以來,烏克蘭的社群媒體就很懂得善用真實場景,聚焦、放大特定的宣傳點,如強力放送俄機被擊破、將軍被俘虜、烏國的斷垣殘壁、人間煉獄的畫面……對內,激勵士氣,對外,讓各國對俄羅斯同仇敵慨,更在在向世人宣示,烏俄兩國扮演的是善惡分明、截然不同的角色。
但是,畢竟戰爭是殘酷的,無辜的是百姓,就算澤倫斯基的認知戰大獲全勝,永遠都比不上戰事能和平落幕來得重要,到頭來,他最終仍要和普丁走上談判桌、相互斡旋。在整個俄烏這場極具戲劇張力的戰事結束前,在「The End」字幕浮出之前,最後一個收尾畫面,情節拉至最高潮將是什麼?
事實上,認知戰並非現代的產物。2200多年前楚漢相爭時,漢高祖劉邦將楚霸王項羽的兵馬逼到垓下,當時張良就計獻劉邦,率領漢軍在漆黑、寂靜的夜裡,吹起簫、唱起悲戚的楚歌,致使項羽的楚軍,在歌聲淒淒的迴盪下,軍心潰散,連項羽也在烏江邊上「舉劍自刎」而死。自此之後,「四面楚歌」就成了認知戰的最佳典範。只是,歷經千年的進化迭代,如今的認知戰,已有更先進的樣貌。
只能說,向來老謀深算的普丁,這回真的是輸給這個「認知戰」當道的時代!
無論你認不認同澤倫斯基當下的表現,這是沒有腳本的澤倫斯基演繹的實境秀,這回真是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只是,這場實境秀的完結劇本,澤倫斯基到底要以戰止戰,或以戰逼和,甚至要讓步到什麼地步?都牽動著兩國的生靈及世界的和平。
總之,在我們譴責發動戰事的普丁,其實更期許,運用「認知戰」四兩撥千金的澤倫斯基能更有智慧,同時考量烏俄雙方的立場,尋得兩國共好的最大公約數,當作和談的誘因與籌碼,最終讓世界和平、全球永續。
■1450的認知作戰,已成為台灣生存的最大挑戰
我們常說「人民有知的權利」,若一個政府控制了媒體,利用認知作戰逐步積累「愚民」的意識型態,確實會形成民氣可用「民粹」力量、但人民何辜!
「誤導」的認知作戰是未來台灣生存最大的挑戰,給大家充分完整的訊息,相信人民的智慧與選擇。
以這次「論文抄襲」事件來說,人民應不會輸給這個「認知戰」當道的時代!
台大終於再次響起21響鐘聲,當知識份子覺醒、傅斯年笑了!
四、美軍為台參戰是假議題?
美國是否派軍參與台海戰爭?一直受到全世界關注。
試想,美國出兵的韓戰、越南、阿富汗與伊拉克戰爭,美軍那次打勝仗?
類似烏克蘭,美軍也只提供武器,並派顅問恊助軍隊訓練及武器使用,戰死的都是烏克蘭人;形成對立後,以後可每年賣武器給你,像中東國家、台、韓、日。
怪不得美國國防部長大多來自軍火商董事會(如雷神),業配不是嗎?
其實美國是否出兵根本就是假議題,不是嗎?
就像行銷活動,透過訓練習慣美式武器來建立品牌忠誠度,一切只為未來販賣軍火的利益,及成為配合美國作戰戰略的棋子(棋子請自備壯丁及武器)。
■台海大戰的科技競賽
分析公司「Govini」在《國家安全計分卡:關鍵科技版本》報告中指出,在美國與中國大陸日益激烈的軍事及技術對抗中,獲勝條件並非製造出最棒的武器,而是取決於誰能夠最有效地利用新興技術,並警告美國在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投資仍「遠遠不足以追過中國大陸」。
Govini指出,從近期的俄烏戰爭中可以發現,武裝衝突的勝負,未來將由自主或半自主式無人機、獲得AI輔助的情報蒐集與整合系統、肉眼難見的網路作戰、先進移動式通信和電腦設備等新興技術決定。但事實上,Govini強調,美國對AI與機器學習技術領域的投資卻不足。
例如,中國大陸可能已獲得持續探測、識別與追蹤美軍航艦的能力,其反艦彈道飛彈恐讓美艦難以介入台海戰爭。
據專家表示,稱一顆整合人工智慧(AI)技術的中國大陸衛星,先前成功地追蹤在紐約長島(Long Island)演習的美軍「杜魯門號」航空母艦(CVN 75),可完全掌握以反艦彈道飛彈打擊遠距離移動目標的能力。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資深國防研究員何天睦(Timothy R. Heath)指出,若此事屬實,可能代表美軍將無法派遣航艦支援台海戰爭。
目前擔任國防安全諮詢公司「Telemus Group」副總裁的韓德里克斯(Jerry Hendrix)也指出,美軍航艦的龐大尺寸、獨特外型、電子信跡等,都能讓AI系統有效地自大量情報中辨識目標。
不過退役美國海軍上校、華府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資深研究員沙德勒(Brent Sadler)認為,衛星成功偵測到航艦,不代表共軍漫長的殺傷鏈(kill chain)已能夠持續標定並擊中目標,且航艦打擊群更是「難啃的骨頭」,稱其仍將成為潛在台海衝突爆發時的重要戰力。
■核武大國的戰爭
核子武器在二戰末期被首次使用,美國為了迫使最後軸心國日本投降,儘快結束二戰,於是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這是核子武器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戰爭中使用。
而古巴飛彈危機是1962年冷戰時期在美國、蘇聯與古巴之間爆發的一場極其嚴重的政治、軍事危機。事件爆發的原因是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這個事件被看作是冷戰的頂峰和轉折點;歷史上人類從未如此近距離的站在核戰爭爆發的邊緣。
人們在1962年的古巴飛彈危機後開始極為重視核子武器帶來的後果,並擔心核戰爭一旦爆發整個世界都會被毀滅,於是核武大國美國、蘇聯和英國便在1968年簽署「核不擴散條約」;直到1992年鄧小平和江澤民才同意簽署此條約。與此同時;法國也在1992年才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
由於核武的輻射、衝擊波和產生放射性造成大量人民死傷和造成大面積污染,可以使整個人類世界被它毀滅;尤其核爆後的塵埃帶來「核冬天」及核子末日,最終將可能導致人類的滅亡。
從俄烏戰爭可看出:核武國家間不敢直接動武的顧慮,所以,美軍為台參戰是假議題,不是嗎?
五、跋尾—「自由」是為了能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恆古時代,民智未開,人們總是對大自然的「未知力量」與「人生的無常」,充滿恐懼與無奈。
為了解答這些深藏在人們心中的困惑,出現了許多淒美的神話。這些諸神故事總是既浪漫又美麗…。它超脫生死,並訴說著善與惡二股力量永遠對立與抗爭。
它將實際化為夢幻,它在一個物質匱乏的時代,讓我們可在一個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裡得到一點慰藉。
但是,大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每個時代總有它傳奇,總有人懂得用一些「神話」包裝「權力」,那麼,「君權神授」的威權帝制乃誕生在這片大地,此時人將無力抗拒命運,人的命運將只能永遠寄託在英明「君主」的喜怒哀樂中。人性也沈睡在宿命論中……。
「法國大革命」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平等原則」的第一次偉大實踐,而生而為人的價值,也在這場革命中被啓發。
這場革命,導師是“盧梭”。拿破崙曾說:「沒有盧梭,就沒有法國大革命」。
1789年7月14日巴士底獄被攻陷,不久制憲會議就通過第一個法令即“八月法令”,取消了封建貴族的特權。
1789年8月26日,制憲會議又通過了著名的《人權宣言》,明確承認“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這場革命,給予人民「天賦人權」的價值觀,讓每個人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於是,「民主主義」、「資本主義」、「功利主義」的價值觀,遍地開花……
但是,沒有自我節制的「自由」價值觀橫流,形成了「物競天擇 」……
因為,任何一個社會的角落總存在著「弱勢團體」,齊頭式的平等只會任由他們在自由競爭中被毀滅,這個傷痛、逐漸逆流成河……
社會中有一群人選擇了「向左走」、濟弱扶傾,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都是他們奮鬥的方向……
其實—
現在的資本主義,已不是當年亞當斯密「國富論」的初衷……
現在的共產主義,也不是當年馬克思、列寧的願景……
人類一直在尋找美好的生活方式,也一直在實證,當然也一直在修正中……。
唯權力總讓人腐化、權力一直在考驗人性……讓人忘記曾經的理想與信仰!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只有政治家能苦民所苦,為人民尋得「安身立命」之道!
而政客只垂涎於金錢、權力,只關心「永續執政」之道!
還有那「海角七億」!
雖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有「江湖」的地方,就該「尊重人性」!
其實,不管是「向左走」或「向右走」,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只有當人類學會「尊重」,透過不斷地實證、修正,大家才能在這個村莊裡分享一席之地,和平、穩定地工作、生活!
留言列表(1条)
Highly descriptive blog, I loved that a lot. Will there be a p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