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全球化」造成的「低失業通膨」
2home.co 楊惟婷
根據美國商務部10/28 日公佈數據,美國Fed偏好的通貨膨脹指標─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年增 6.2%,與前值持平,低於經濟學家預期的 6.3%,為連續三個月放緩;但美國9月PCE數據居高不下,表明物價壓力仍在,強化Fed再次大幅升息的理由。
另美國勞工部11/1 日發布月度職位空缺和勞動力流動調查(JOLTS)報告顯示,9月職位空缺數意外增加 43.7萬個至 1,070萬個,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000萬個。該數據意外反彈可能推動薪資進一步成長並加大Fed壓力,也強化Fed繼續維持激進的升息舉措、替就業市場降溫。
以上通膨又缺工的現象,凸顯儘管經濟逆風不斷加劇,但就業市場對勞動力需求依然強勁。勞動力供需的不平衡持續支撐薪資勁增,並強化物價壓力,這也讓Fed 要抗通膨的情境變得更加複雜,想讓通膨率回落至 2%的目標尚遙遙無期。
由於Fed連4度升息3碼抗通膨,但美國通膨仍接近40年高點,主席鮑爾預告升息循環頂點可能高於先前預測,並說現在談停止升息言之過早。
在一個「反全球化」高張的時代,當供應鏈斷裂成區域化,失去規模經濟的生產力,本質上將膨脹生產成本!
在一個「反移民化」高張的時代,當高齡化、少子化社會來臨,一個失去廉價低層勞動力的經濟體,也只能膨脹生產成本了!
在一個「極端氣候」高張的時代,人類物慾與日俱增、但極端氣候讓供給不足,一個供不應求的供應鏈體系,也只能膨脹售價了!
在一個「反全球化」高張的時代,工作崗位表像上回歸各國,卻因要素稟賦的差異,造成區域供應鏈的缺工、斷裂,形成生產力低落,徒增生產成本罷了!
而「反移民化」造成缺工、低失業的假像,將伴隨通膨的陰魂不散,不是給糖就能解決的!這是「反全球化」的代價,川普、拜登準備好了!您準備好了嗎?
一、「全球化」概念的濫觴
■「全球化」是甚麼東西?
*全球化就是跨越國界,與外國人以某種方式互動著?
*全球化就是透過購買它國產品,而與它國家息息相關?
*全球化就是跨越國界,從飲食文化、服裝等生活型態影響全球?
*全球化就是接受美國經濟模式及文化價值觀的巨大影響?
*全球化就是打破了過去地緣政治的傳統距離觀,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距離概念重新界定?…………
曾有不少學者對「全球化」這概念,提出一些鮮明的解說,例如:
1、「地球村」(Global Village)
在60年代初,M. McLuhan提出這概念,主要是探討傳播媒介(特別是電視)的發達,令地球上不同地方都可以獲得同等的資訊,促進不同地方融合,令地球變得好像一條村落般緊密。這可說是「全球化」論述的先驅者。
2、市場的全球化 (Globalization of Market)
- Levitt在1983年於Harvard Business Review撰文,預言傳播媒介的力量,將令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接收到相同的資訊,令全球的品味和需求趨向單一化,造就一個統一的全球消費市場。
3、無國界的世界 (The Borderless World)
大前研一在1990年著作中,著眼於以跨國企業帶動的跨境經濟活動,將超越地球上國與國之間的界限,使全球成為一個無國界的世界。
這三個學者的基本觀點,都指向「全球化」就是世界融為一體的意思。
即透過科技與市場的力量,消弭地球上的界限與分歧,令人類文化融合,希望為世界帶來平和進步。
■「全球化」概念的實證
「全球化」是自90年代初時麾的概念,即全球一體、互相依存的意識概念。
當中包含各種行為、價值觀、科技以及產品在世界各地傳播交流,並對人類生活、經濟、政治、文化等不同層面產生巨大影響。
在「全球化」概念30多年的實證中,通常是由經濟活動、文化活動的輸出,到政治等層面的活動,正如英國社會學家A. Giddens所言,這些全球化的活動,令社會關係產生根本變化,由遠方發生的事影響本土的事,而本土的事又反過來影響遠方的事。
(一)經濟全球化
經濟活動的全球化,是最受廣泛討論的。
傳統上經濟活動都是以國家為單位來進行的。但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這個傳統的界限被打破了。
傳統上,企業一般都從本地籌集資金,聘用本地的勞工從事生產,並以本土市場為主要銷售對象。但在全球化的架構裡,國家的界限已被企業的跨國營運能力所突破,出現所謂「全球市場一體化」的趨勢。
這裡是從人力市場、商品市場、資本市場去歸納市場一體化。簡而言之,就是這種型態的經濟活動,是以全球市場為基礎來定義與運作。
1、商品市場一體化—國際貿易
聯繫全球商品市場最重要活動是國際貿易。國際貿易貨值在過去50年,大幅上升超過16倍。
時至今日,幾乎全球各國都參與國際貿易,而且貿易關係愈來愈密切。1997年世界貿易組織(WTO)成立時,會員國已達132個,現在更已接近150個。
商品市場全球化,代表企業以全球市場為基礎來推廣及銷售產品和服務。基本上現在世界各地所有成功企業品牌都以這種模式跨國行銷,世界各地的消費者都可以同樣享受到世界各地不同企業的產品和服務。
2、勞動市場一體化—-跨國生產
商品自由流動較容易,但人工要流動卻較難。因此跨國企業透過直接投資、策略聯盟等活動,運用世界各地閒置人力,進行生產活動,使生產成本降至最低。
基本上,跨國企業可以應用不同地方的成本與人力資源,去分配不同的工序。在這種全球性分工中,不同地方只會負責整個生產過程的某些部份。
我們常常會提到全球性生產網絡,也就是指跨國企業把世界各地的生產基地聯繫起來,各自專注不同項目,有些地方更只專門生產某種零部件,近年來零部件貿易升幅高於製成品貿易, 也是這個發展的結果。
例如,勞動密集的工業和工序,如玩具、成衣、製鞋等,由德日、亞洲四小龍、中國大陸到東協五虎,不同時期、輪流成為世界的「世界工廠」,即是這個發展的結果。
(二)文化全球化
二戰後,以西方主導的文化進行全球化,對各國本土文化造成不可忽視的衝擊。
各國本土文化對「西潮」文化的吸收與反抗,是文化全球化活動中的重要一環。
例如英語是很全球化的語言、美元是很全球化的貨幣、麥當勞是很全球化的餐廳/食物。或是,Nike、Apple是很全球化的品牌、喬登是很全球化的偶像(icon)。尤其,其中夾帶「美式價值觀」的灌輸,似乎其它古文明只是歷史剩下的塵埃。
1、跨國傳播媒體興起
冷戰時代,電視和廣播電台在許多國家皆列為管制行業,但隨著政治開放與技術進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跨國傳播媒介的發展。
特別是透過人造衛星、互聯網等電子媒體,讓世人可以即時看到、聽到各式各樣的即時資訊,使西式文化全球化火速發展,主導流行的趨勢。
2、西方主導的價值觀向全球強勢傳播
西方(特別是美國)的跨國企業勢力龐大,再加上在跨國性傳播媒介佔有壟斷性優勢,所以在文化全球化過程中,往往是西方文化強勢地往世界各地傳播。
我們常常聽到的所謂「麥當勞化」、「文化帝國主義」,基本上都是指文化全球化中,西方(或指美國)單向的向世界各地傳播其思想標準與行為模式。
3、中美關係惡化,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持續下滑
中美關係展開對立,加上新冠疫情因素,導致中國赴美留學的人數持續下滑,根據統計,中國赴美留學生人數,2015年占比超過4成,2021年僅剩2成5,同一時期印度成為在美留學生的最大來源國。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原本是大陸學生出國接受高等教育的首選,但如今這一地位明顯下降、學術脫鉤,恐加速兩國的文化交流脫鉤,中美對抗勢必延續。
又如,著名分子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顏寧日前在2022深圳全球創新人才論壇上宣佈,將從普林斯頓大學辭職,加盟深圳醫學科學院。這是顏寧學成後的第二次回國,她將協助在深圳成立一個全新的醫學科學院。顏寧表示,當她收到深圳方面的邀請後,便向美方提交了辭職申請,準備「全職回國」。
此舉,引發舉國關注。
「全球化」原本可以加強人才國際交流,用好用活各類人才。但當政治力介入學術,優秀人才也只能選邊站。這是全世界的損失,卻是當前無奈的現實。
(三)金融全球化
1、放寬資本管制,讓資本市場可以跨國投資
美國在1970年代後期才開始放寬資本流動管制,在隨後的20年,發達國家陸續放寬資本管制,各國的金融市場才可以聯繫起來,令世界性的金融市場成為可能,投資者也才可以全球各地跨國投資。
2、資本市場一體化—-跨國投資
資金的流動,比商品貿易的速度更快。
20世紀70年代以後,金融工具不斷創新,加上資本管制放寬,大大加快了金融全球化的進程。除了金融市場,銀行的存貸活動也都是走向跨國進行的。
時至今日,國際投資者可以評估不同地方的風險與回報去作出跨國投資組合配置,隨時將資金調配到各國資本市場。股票、債券、匯率等市場,搭配期貨、期權等各種金融避險工具,都是以全球市場為基礎來交易。
(四)政治全球化
傳統上,政治活動比經濟活動更局限於國界之內,但在全球化的影響下,政治也起了根本性變化。
一方面,由於很多大企業都有能力以全球化為基礎來策劃和組織生產與行銷活動,個別國家政府對跨國企業的管制能力也就相對削弱;另一方面,由於跨國企業活動的增加,國際政治力反成為影響跨國企業經營一個重要的影響力。
■「後全球化時代」的反思
「全球化」是一個宏觀字眼,其中包含千千萬萬企業的跨國經營,並共同塑造了國際貿易模式與投資流向。因此,也促進許多新資訊無遠弗屆的的流傳、意識型態的互動,造就了現代人擁有更多文化的品味與交流,並伴隨著國與國之間的互賴程度日深。
這種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連動關係,對全球化時代下的國家而言,是危機也是轉機。例如許多反全球化者即指出,「全球化」進程中應正視弱勢國家所遭受的剝削、壓榨等不平對待之問題。
劍橋大學資深學者芬巴爾‧利夫西即認為,如果我們依然堅持認為繼續發展「全球化」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唯獨一個選擇,那麼我們將面臨巨大的風險,其嚴重性可能足以讓整個世界經濟陷入困境。
所以「後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就是對一些「全球化」進程中爭議的反思,即反省全球化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亦即客觀地回顧在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利弊,諸如:
*全球化進程中,是否幫助全球貧困人口擺脫了困境、或反而造成更多的窮人問題?
*全球化進程中,是否讓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日益緊密、還是日漸疏遠?
*全球化進程中,是否使民主制制陷入危機?……等。
賈格迪什‧巴格瓦蒂是印度出生的美國經濟學家,也是他這一代最有影響力的貿易理論家之一。他是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和法學教授,美國學術界唯一一位在大學任教時擁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席位的教授。他是哥倫比亞大學僅有的10位擁有大學教授頭銜的學者之一。他對「全球化」命題即有深入的研究:
1、從經濟面向來看:經濟全球化之發展是否會拉鋸貧富間的差距?進而形成窮國越來越窮的窘境?
據賈格迪什‧巴格瓦蒂教授引述經濟學者亞當斯密所認同的概念,提出:「貿易增強了成長,成長實則有助減少貧窮。」
據此,他將此觀點延伸推論:「如果沒有方法可以明顯改變各國的收入分佈,讓最底層百分之三十的人受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把餅做大』。」
透過貿易發展及國外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發揮各國的比較利益優勢,進而供應給合作後更大的市場。
此外,窮國越來越窮的議題,應該要回到政策面與制度面的角度思考。大至國家貿易壁壘的障礙、民主程度與否,小至民眾消費習慣的選擇、資金的運用…都可能是造成窮國經濟狀況無法好轉的因素。
若將貧富差距的現象,都歸咎於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惡果,將無法解釋即使國家經濟條件改變,亦無法一併改變國家民眾原有的消費習慣、就業比率提高、政治體制更加民主……等現狀。
2、再從政治面向來看:全球化是否會擴大國家之間觀點的差異,進而導致衝突呢?
據賈格迪什‧巴格瓦蒂教授同樣援引美國政治學者李普賽(Lipset)所提出的主張:「一個國家的經濟若成長繁榮,將成為推動中產階級興起的力量。……這些新興的中產階級將扮演推動民主的推手。」
此外,學者麥克‧羅斯金(Michael G. Roskin)及羅伯特‧宼爾德(Robert L. Cord)等人亦曾在Political Science一書中引述李普賽的觀點,當中提到穩定的民主政體比不穩定的獨裁政體擁有更多的財富、工業、教育……等。因為,穩定的民主政體更加工業化。工業化國家因有大量的中產階級,而這些中產階級將形成民主的基礎。亦即全球化的好處在於能透過廣泛的自由貿易促進跨國資金的流動,進而增長國家的整體收益。
羅斯金等人亦在Political Science一書中提到:「平均每人每年國內生產毛額高於8000美元的國家大部分是民主政體。當他們建立了民主政體,通常能持續運作。……當國家工業化了,中產階級和教育程度都將隨之增加。……」 因此,全球化實則並不會直接地導致國家觀念的歧異,反而會因為市場的資加及資金的流動,提升國家的民主及發展程度。
3、再從文化面向來看:文化全球化的發展,究竟是侵蝕本土文化的本質抑或是發揚更多元的文化風貌呢?
據賈格迪什‧巴格瓦蒂教授在其In Defense of Globalization一書中,也反問過類似命題:「全球化是否危害主流及本土文化:深受其害或更豐富多元?」
有趣的是,他得出的結論認為:「經濟全球化在本文方面,反而更能增添其過程豐富性。」
他以日本為例,他檢視日本從閉關鎖國到打開國門的西化發展,一路歷經文化的適應及轉型。全球化與在地文化間並不必然因接觸而互斥衝突。日本的文化融合說明傳統與現代交相發展與正向互動的可能。被稱為世界設計之都的南韓首爾,也在城市中同樣展現融合在地文創及現代潮流的發展元素。這些例子都能反映文化全球化的發展非但不會成為加劇文化衝突危機的源由,更可能是帶來全新文化發展的另一項契機。
4、再從環境面向來看:環境全球化是否會造成環境資源的危害更加擴散呢?
賈格迪什‧巴格瓦蒂教授同樣認為,我們應正視環境評估的「真正問題」,而非斷然地將全球化與造成環境傷害的連結在一起。如此,將能避免視全球化必然造成環境傷害的謬誤。
而有關環境評估的真正問題,其提到:「事實上,隨著經濟發展之延續,汙染程度實則隨之遞減。它們從密集汙染的初級生產,轉變成較少汙染的製造業,再進步到目前污染最低的服務業。這種自然進化過程,本身就能夠逐步降低汙染。」 藉由科技的日益創新與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生產過程中對環境的破壞實則是可能降低的。
因此,真正的問題著實不再全球化是否必然造成環境汙染的破壞,而在於人們的環境意識與環境政策是否相映落實。而環境議題的公共財特性並非無解……,如歐盟帶給國際社會的示範作用即是一例…,說明瞭各國在『有限』的前提下逐步朝向協商與承諾之路徑。」這亦可說明環境議題可透過國際合作的架構漸進化解,環境全球化亦可能帶來國家發展與整合的契機。
二、「反全球化」的通膨代價
1、中美對立,一個地球「選邊站」
後冷戰時期,那1989年之後,全球化進入高峰期,國際交流急速增加,在經濟領域尤其顯著,在政治和文化領域的全球互動也明顯增加。
2018年後,美國國力沈淪、中國大陸崛起,「厲害了我的國」,嚇得川普對中國大陸發動貿易戰,並抱團取暖、重採取孤立或排擠的舊冷戰策略圍堵中國大陸崛起;到拜登更加碼科技戰、金融戰,並主導地緣政治衝突,與中國大陸的摩擦愈來愈激烈;但全球化的供應長鏈要改造成區域短鏈,非一時半刻可解決,故又出現與中國大陸經濟一時難以脫鉤;因此,這二年恐怕也只能忍受通膨。等到明年基期墊高,人民痛苦感也麻痺了,「政治目的」也自然達到了。
而美國在外交上,慣用「兩手策略」來剿滅美國霸權的挑戰者。
例如冷戰時期的「聯中制俄」,如今面對俄烏戰事的升高,美國則製造「台灣問題」來牽制北京,又強調美國的「一中政策」維持不變,至少讓北京在俄烏戰事上保持中立的立場。
■川普、拜登互相撕咬、內耗的美國民主政治
美國期中選舉將在 11 /8日登場,民主黨選情並不樂觀,預料選後美國內政勢必陷入跛足、內耗局勢;而美國對中國採取鷹派立場是不會改變,無論哪個政黨勝出,都會對中國採取更加嚴厲的政策。在此局勢下,科技業者對中美關係復合大多已不抱希望,現在只能尋求減輕中美脫鉤付出的代價。
以最新民調顯示,在拜登剩餘的兩年任期,共和黨可能掌控參眾兩院,華府可能比以往更加分裂,這意味著國會可能更難通過法案和監管改革。
最近拜登又宣示無意和中國走向冷戰,卻又聯合日韓、歐洲要把中國大陸晶片產業往死裡打,可以看出,美國慣用的「兩手策略」。
2、大陸在「清零政策」維穩後,如何走出新格局?
■以「清零政策」維穩,安內攘外
在全球經濟衰退隱憂下,大陸若維持「清零政策」必將削弱生產動能、消費需求,為何仍要如此堅持呢?除非,有動搖國本之虞。例如目前全球已有1700多萬人死於新冠疫情、俄羅斯及伊朗內部都有反動勢力運作、美國聯合盟友圍堵大陸…等因素。
目前「中國製造」仍主導全球供應鏈,大陸「清零政策」及「俄烏戰爭」使通膨居高不下,增高歐美經濟內患。大陸可維護國人健康、維穩社會安全、在美國強勢升息下又可減低資本外流。
誠如東京第一生命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首席經濟學家Toru Nishihama表示,「亞洲極度依賴大陸,清零政策持續擾亂供應鏈,不僅無法讓大陸遊客到處旅遊,更無法順利出口產品。」
而大陸經歷三年的經濟活動放緩、及內需市場整頓,在適當時機解禁,內需市場應可先爆發強烈的生命力,其經濟復甦力道應可期待,且此力道不同於出口,是可操之在己的內需市場。近期市場常傳出鬆綁清零政策的聲音,頗有政策「試風向」的味道。從A股市場的反應,可嗅出投資人多麼渴望中國解封。相信,未來解封將對經濟產生極度的正面影響。
■以「內循環經濟」擴張,走向「共同富裕」社會
誠如鄧小平早在1992年「南巡講話」時,曾開示「資本主義可以有計畫,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
中國擁有14億人口的市場,以「內循環經濟」擴張,就足以取代出口衰退的量體。反而,失去「中國製造」的物美價廉商品,全世界就必須進入長期的「低失業通膨」時代。
未來,我們可能會見到,中國市場以「內循環經濟」擴張的爆發力,這新的發展格局,可能會將傳統三角結構逐步內化,變成某種程度上的「西部資源、中部製造、東部消費」。此種嶄新格局,背靠西部資源、中部廉價土地人力,又可區域平衡發展,走向「共同富裕」社會。
這幾年北京以很大決心,致力於經濟「脫虛向實」,擠壓金融、地產泡沫,驅趕民營金融資本往「工業4.0」高端製造領域投入;另一方面在農業領域,「鄉村振興」方面,也以國家力量將向農業現代化投入更多資源,以防範糧食危機。
大陸高層會如此重視這個問題,導火線是2015年「大陸股災」,上證指數半年內狂瀉4成,迫使北京罕見下令公安部派員進駐證監會,以遏制危機。
深層原因更敏感,即大陸經濟高速發展30年,在胡溫時期形成既得利益集團,分別形成房地產、能源、金融、網路巨頭,國家資本配置失衝,在美國掀起「超限戰」後,大陸高層如不大破大立,將面臨「動搖國本」的執政威脅。
觀察中共二十大後提出的「中國式現代化」路線,大陸經濟走向「共同富裕」社會已經定調。其實這也是自鄧小平時代就開始堅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路線的延續,只是歐美、西方任性地套用其「價值觀」評定,故不識盧山真面目。
大陸高層下定決心扭轉經濟「脫實向虛」,引導民間資本回到政府所設定的高端製造業規畫之下,除了有「經濟結構性轉型」目的外,還有更深層次的政治考量。
因在大陸總理李克強任內雖提出「中國製造2025」,但他支持的「互聯網+」政策,掀起大陸民間網路金融資本狂歡,各級政府不得不疲於應付P2P暴雷事件,而他另一項大力推動的城鎮化和棚戶區改造,也令房地產迅速成為經濟支柱產業,1、2線城市的地產金融化,與3、4線城市的新房供應過剩,形成倒掛效應。
當自由經濟路線,遇到不完善的法治監管體系,自然弊端叢生。
過去2年受到疫情衝擊,大陸高層忍痛扭轉經濟「脫實向虛」,大陸在金融監管、整頓網路與房地產調控等層面的措施,做法雖不細膩,亦遭遇爛尾樓風險,但仍堅定總體方向,讓新經濟體制可在法律架構下納入監管措施。
當一切就位,「習家軍」將負責推動國家永續發展方向,「中國式現代化」路線,目的是維護和完善市場經濟,這才是大陸經濟脫胎換骨、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所在。如此,大陸經濟可背靠以「內循環經濟」擴張,走向「共同富裕」社會。
三、從美國《通膨降低法》看供應鏈「在地化」
回顧在「全球化」擴張年代,各國依「要素稟賦」所提供的便宜大宗原物料和低廉的勞動力來生產物美價廉商品,此有助於抑制通膨,讓全球享用30年的物美價廉生活物資。
中美對抗、俄烏戰爭激化了通膨,而目前歐美央行在對抗通膨戰役中,只能透過「升息手段」壓制通膨,且祈禱不要引發經濟「硬著陸」。但供應鏈「在地化」將會催化通膨升高,且無法透過「升息」手段來解決。
在中美貿易戰後,「去全球化」使現在經濟架構正在劇烈轉變中:例如石油和天然氣價格因為俄烏戰爭居高不下、企業受制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並重建傷痕累累的供應鏈、緊繃的勞動力市場更讓勞工要求加薪。所以,主要國家的通膨率若想回到2%央行目標左右,未來恐怕難以實現,除非出現經濟衰退。
透過「升息手段」壓制通膨,使9月通膨浮現觸頂跡象,但也以「經濟放緩」做為代價,且這不代表物價即可回到平穩狀態,因為全球供應鏈架構重組正在劇烈轉變中,全球物價仍會居高不下。
■拜登簽署《通膨降低法》(Inflation Reduction Act)
「全球化」年代,壓低通膨的結構性因素,包括把部份生產轉移到低所得國家,去充分運用其人口紅利。而「去全球化」將是一場高風險的博弈,將扭轉自1980年代中期以來的結構性通縮趨勢。
目前,經濟民族主義的氣焰高漲,供應鏈「在地化」已被政治干擾(即便像美國這樣標榜自由放任的市場),「選邊站」成為時代的嘆息聲。
8月16日拜登簽署晶片與科技法案,撥款520億美元鼓勵半導體生產回歸美國,財長葉倫也提倡「友岸外包」概念,讓供應鏈分佈在友好國家,避免斷鏈。
但此份窩藏「全面稅收、氣候和醫療保健法」的怪法,要求汽車製造商必須在北美組裝電動車,才有資格享受7,500美元的減稅優惠,未來「供應鏈在地化」,將成為所有業者無可迴避的挑戰。
面對地緣政治緊張情勢不斷升高,企業被迫重建其供應鏈。但若製造業回歸本國,將使各國勞動力市場緊俏,進而削弱長期以來的通縮力量。
對此,將浮現「低失業通膨」的弔詭現象。
另外,在去全球化和重建供應鏈過程中,除非Fed 引發大規模經濟衰退和高失業率,才能讓通膨大幅下滑。否則,通膨未來仍將是Fed難題。因這種結構性通膨不是 Fed只靠「升息」對付的難解之題。
■美國撕裂「全球化」,供應鏈重組造成「低失業通膨」
大陸在超級電腦、人工智慧及軍事等關鍵領域的快速發展使美國受到驚嚇,因此美國以「國安」為藉口大舉限制大陸先進晶片的發展,規定未獲得許可證的美國公民、企業及組織皆不得協助大陸生產或研發半導體,此舉短期將重擊大陸推動技術進步。
但此制裁長期對美國本土企業的影響更大,因為,先進晶片在大陸廠商應用中佔很小的比例,未來大陸廠商有望擴大成熟製程的產量,並全心發展自給自足。
若美國與大陸完全脫鉤將失去全球最大市場,使全球晶片生產製也失去規模經濟,未來半導體價格也會大漲。包括輝達、超微、設備商Lam Research及應用材料都將蒙受損失,如果未來制裁不斷擴大,美國半導體供應鏈的損失會持續攀升。
例如波士頓諮詢集團(BCG)曾估算,如果美國完全禁止半導體企業與大陸交流,到了2025年,美國將失去18%的市佔率和37%的收入,甚至會損失1.5萬至4萬個美國高科技產業的工作。
此外,若美國完全與大陸半導體脫鉤,將會擾亂全球供應鏈,使經濟復甦更加困難,且隨著半導體從全球化轉向自給自足,半導體的價格將會上漲,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曾計算,全球消費成本將因此升高,價格會漲35至65%左右。
四、跋尾—江山代有才人出,「全球化」不會消失?
90年代以後,「全球化」的潮流如火如荼展開,從經濟、文化、金融及政治面,「美式價值觀」席捲全球、擋其者亡。
1950年的韓戰、1955年的越戰、2001年的阿富汗戰爭、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年復一年的征戰讓擁有「美元霸權」的美國也不勝負荷,反之,中國大陸在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戰略下「大國崛起」。
■中美走向「制度之爭」
之前「中國製造」是向世界出口物美價廉「生活用品」的主要管道,反之,美國是輸出「科技專利」、「民主制度」、「軍火」等……。
而當「中國製造」想要擺脫勞力密集走向「工業4.0智慧化」,此將讓中國擺脫美國預設的控制,猶如一隻醒來的獅子,是足夠讓美國恐懼,引發美國修昔底德心態,如不把中國打殘,美國將會寢食難安,因美式民主制度已在長期內耗下,讓美國失去了自信。
以晶片產業來說,由於Intel的研發技術不爭氣,迫使美國只能操弄政治邏輯,即便是不符合自由市場經濟原則。
假設中國晶片市場沒有了,美日韓甚至台灣的企業都會遭受巨大經濟規模損失。不只長期生產成本走高(設備折舊費用誰來分攤?),也缺乏創意的研發經費。
美國因Intel的研發技術瓶頸,反向封殺中國大陸晶片產業,長期來說,反而刺激中國大陸晶片產業技術自主發展,未來世界最大市場形成「中式規格」,美國「飲鴆止渴」的戰略,反而喪失了世界最大市場。所以經濟邏輯跟政治邏輯不一樣,政客單押政治邏輯,經濟自然走向了「低失業通膨」的結局。
現在,美國只能操弄政治邏輯,在「山頂」設置一些「卡脖子」障礙阻止中國往上「爬」,這是無可奈何的現實。
顯然美國已忘記,一個曾經偉大的美國,是靠自由、開放的力量聚沙成塔。
這些年美國大搞經濟民族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則一直在提倡深度開放,搞多邊主義。中方有市場基礎,是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中方也有豐富的製造技術,並推展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經濟圈、海南自由貿易港都是開放的經濟區域,「一帶一路」、RCEP也已經成型。歸根結底,中國如果能「海納百川」、「彎道超車」,說不定可以另闢蹊徑,從山的另一面攻頂,成就一個偉大的國度。
美國現在已把中國看成世上唯一具有威脅能力的競爭者,並推進「去全球化」,運作地緣政治緊張來圍堵。但當美國大搞「去全球化」時,中方若反向以「一帶一路」、RCEP持續推進「全球化」,未來美國人會幡然領悟,這座山不是美國的,而是世界的,而且中方對這座山的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
■誰最先走出經濟困局,誰將來引領下一波「全球化」?
近20年來西方深陷金融危機、朝野互鬥的治理內耗、民粹亂政、財政枯竭,形同自我放逐的「反全球化」思維。加上疫情、戰亂、對立衝突,使「反全球化」的副作用不斷推高通膨,已讓民眾的生活捉襟見肘。
面對這半個世紀來最嚴重的高通膨,各國央行也只能採取「冷卻經濟」的手段,因為採取刺激經濟的貨幣寬鬆政策和追加財政支出,都只會導致通膨進一步加劇。如此,黎民的生活困頓都只會進一步加劇。
目前,支撐世界經濟的火車頭國家紛紛面對不同難題,例如美國因房價、工資上漲等連鎖反應,通膨失控;中國大陸則因為防疫封控、房地產泡沫的影響,以及人口老齡化,經濟難再有高成長動能;歐盟則深陷能源危機;至於新興市場國家,在美國大幅升息和美元走強的反作用下,陷入本國貨幣貶值和利率上漲的連鎖反應中,甚至可能出現債務違約危機。
雖然各國對強勢美元感到擔憂,但拜登則只為11/8日「期中選舉」傷神,無暇顧及他國。列強各自為政和缺乏溝通,使世界經濟陷入難以打開困局的囧境。
在中共二十大後,「習家軍」驚訝出場、戰狼上位,習近平第三任期的領導階層與其所代表的施政方向究竟應如何解讀?
面對全球困頓的囧境,或許只有「大破大立」才能打開「生門」。「習家軍」大破已是現實,接著,能否集中力量、提高治理效能「大立」,才是未來觀察重點?
目前資本主義社會尚走不出「貧富不均」囧境,不管課稅、裸捐、革命的方式,都尚未找到可行的出路?而中國大陸選擇實現「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體制是可以理解,也必須給予尊重。
其實,不同的政治運作邏輯,或許,可以逐步縮小貧富差距,未來可為人類文明提供另一種選項。至於治理效能,以及黎民福祉,才是未來評判之標準。
二十大閉幕後,習近平加強權力集中、可構建「一條鞭」決策班子,除提高制度效能的客觀需求外,也有宣示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他想向歷史和世界證明,社會主義的確具有優越性。
未來5至10年內,大陸如能對內深化改革開放、對外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若能接受各種挑戰而屹立、茁壯,則「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制度將可自信地平視世界。
唯一必須自我警惕的是,「絕對權力往往導致絕對腐敗」而使政權喪頭穩定性,這是人類歷史不斷上演的教訓。
習近平在二十大報告中稱中共的「自我革命」,此能否帶領中國走出治亂週期?以史為鑒,若能建立制度性自我糾偏、高效運轉的機制,才能實現「中國式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國之夢,這艱钜任務絕對是習近平第三任期的重大考驗。
■德國總理蕭茲對華政策的務實理性
在西方國家領袖中,在中共二十大後,德國總理蕭茲將率先訪問北京,行前同意陸資入股漢堡港、表態不考慮脫鉤。這些動作都自有其對大陸未來政局、市場的判斷……。
蕭茲開宗明義地強調,無論發生了什麼變化,中國作為有14億多人口的經濟大國都是德國的重要夥伴,從既往與中國的合作中,德國、歐洲和中國都持續獲益。也因此,德國沒有興趣與中國「脫鉤」。
德國多次挑起和捲入戰爭的災難,也包括冷戰40多年裡德意志國家的痛苦分裂。但是,二戰後聯邦德國和法國領導人謀畫建立的「歐洲煤鋼聯盟」讓兩國建立密不可分的關係,克服歷史上的相互猜忌。建設性的相互依賴才是和平的真正保障,而一味壓制對方、追求自身絕對和壓倒性的優勢和安全,最終只會使自己陷入戰爭和危機,這顯示出德國的記取歷史的教訓和理性的政治智慧。
反之,美國陷入「美國第一、利益優先」的根深蒂固成見中,一向高呼人權,卻催化俄烏戰事,並向即將迎來嚴冬的歐洲高價販售能源,大發「戰爭財」。
儘管德國默默承受,但他們也心知肚明。一個經濟衰弱的德國,在美國面前,是沒有話語權。
所以蕭茲明白指出,他應該到中國來增進瞭解,尋求合作。這是一個希望在歐洲和世界政治舞臺中,希望發揮更大影響力的國家領導人,所做出的明智選擇。
在一個「民粹主義」高張的時代,當經濟碰上了政治,往往經濟只能向政治屈膝稱臣了,也徒增供應鏈成本了!
而在一系列民粹式的政策治理下,也徒增經濟的動盪,例如脫歐後的大英國協,即是最佳典範!未來誰將步其後塵?
政治的要義在於「引領」,在紛繁複雜的局勢中認清和把握發展方向,積累前進的動能,做出禁得起歷史考驗的決定。
但是奠基在「選舉制度」的民主政治卻不幸走向了「民粹主義」,為討好選民,政客亂開「選舉支票」,之後為了兌現「選舉支票」又違背「財政紀律」,因此在民粹主義國家的政治治理走向「極左」、「極右」的互撕、噬血內耗,並讓各國錯過最佳的改革應變時間。
總之,「反全球化」造成的「低失業通膨」趨勢已成,全人類必須習慣「物美價廉」的時代已經遠颺了。
最終,黎民唯有嚐盡酸甜苦辣,歷經生離死別,才學會「珍惜」。誠如,俄烏戰事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