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流汗提升人體免疫力

夏天流汗提升人體免疫力

楊惟婷整理

 

炎炎夏日,你經常汗流浹背嗎?
其實,夏天流汗對提升人體的免疫力提升有重要助益!

 

一、夏天就應該排汗

 

許多文明病都和過度使用冷氣,以及食用過多冰涼的食物有關。
以中醫的觀點,人體靠皮膚來感覺季節的更換,現代化家電完全顛覆傳統,讓身體該出汗的時節,卻無法出汗,是使健康走下坡的緣故。

 

自然界四季的規律變化,春夏秋冬,對人體健康都有重要功能。例如暑氣逼人的夏天,是人體自然排汗的時節,若經常與大自然的韻律背道而馳,要獲得健康是不可能的,長期輕忽更是身體崩壞的主因。

所以,夏天就應該排汗,這是掌握秋冬季節健康的重要關鍵,所以別擔心出汗,汗水淋漓才健康呢!

 

二、人體為何出汗?

 

出汗可說是夏季身體健康的測量器呢!

首先,出汗最大的目的是「調節體溫」。

為了讓熱烘烘的身體變得涼快,藉由身體出汗調節體溫。特別在暑氣逼人的炎炎夏季,汗水可以散掉體內多餘的熱氣。為了維持良好的新陳代謝,我們要讓汗腺充分發揮功,千萬不可大意。因為如果持續不出汗,新陳代謝與汗腺的機能都會日漸衰退。

 

其次, 夏季決定冬季是否容易感冒。

夏天是儲備能量的季節,夏天的生活習慣,會左右冬天時身體狀況,若能多加注意,即可避免種種疾病。

例如,,在夏天時,一般人會想辦法散發體熱,多吃讓身體感覺涼快的食物。但是,現代人習慣使用冷氣,讓身體感覺涼快,這時反而要吃能夠暖和身子的食物,例如喝一杯熱熱的豆漿加上兩匙的奶粉等。尤其,吃太多冰涼的食物,容易造成腸胃功能變差,消化吸收能力降低,即使吃了有營養的食物,因熱能不足,新陳代謝變差,身體無法吸收。讓原本食欲較佳的秋季,也因人體的免疫力就會下降,營養吸收不良,冬天時就容易感冒。總之,別忘了,對抗冬天的感冒是由夏天的生活方式來決定!

 

三、不出汗是代謝不佳的證明

 

人體的汗究竟透過什麼樣的機制和流程排出呢?

 

所謂「良好的代謝」也就是良好的血液循環。只要維持身體各項機能正常,並隨時保持身體良好狀況,就不容易生病。

 

若當外界的氣溫太高,人體為了不讓體溫跟著攀高,體內就會做出調節的機能,也就是「出汗」。由體內所產生的熱,讓血液溫度升高,初期會先藉由體表的皮膚,將熱自然散發,降低體溫。

但是若太過炎熱時,特別是夏季,身體表面的散熱趕不上自然體溫散熱的步調,汗腺就會開始排汗,從皮膚表層潮濕,透過汽化熱來降低皮膚的溫度。

汗腺是由自律神經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掌管,如同蹺蹺板一般,兩者相互取得平衡。一旦平衡崩壞,身體無法自動調整,就會影響到免疫系統的功能,還可能陷入各種疾病狀態。

 

近年來,因為夏天酷熱,一般人喜置身冷氣房,卻因此身體本來的發汗機制變調,該出汗的時候無法出汗,人體內外過大的溫度差異,讓人體自律神經混亂。

因而,唯有在夏天,才是鍛鍊自律神經的重要時機。為了讓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在切換上愈來愈順手,該出汗的時候就要出汗,心情該放鬆就不要緊繃,這種調整相當重要。如果每天過著不出汗的生活,持續沒用到汗腺,這個機能就會日漸衰退,愈來愈不容易出汗,導致血液循環、新陳代謝變差,免疫力自然無法提升。

 

四、汗是心液

 

中醫提及「汗是心液」,而心和氣關係密切。

夏天是「氣」很旺盛的時節,也是出汗的季節。該出汗的季節不出汗,體內多餘的水分就會蓄積,逐漸形成水腫、手腳冰冷,及冬天健康崩壞的原因。
總之,夏天要多出汗,讓身心多多有效的運作與活動。

 

那應如何度過身心愉快、涼爽的夏季?

1、盡量少使用冷氣

剛洗完澡時,身體還熱熱的,如果馬上吹冷氣,降低皮膚表面的熱度,但體內的熱度未能及時下降,久而久之,會特別容易感到疲倦。因此,日常生活盡量以自然風為取向較適宜。

 

2、清淡的飲食

天氣炎熱時,身體容易疲倦,胃口也不佳,飲食以清爽為宜。 有人認為,吃一點味道濃厚的料理可以提振胃口,其實這會有反效果,對於疲弱的腸胃,吸收效率已經不算好,若再給予太大負擔,必然會造成傷害。因此,推薦食 材新鮮、易消化吸收的日式料理,食用時儘量多咀嚼,也有助於消化和吸收。唾液有助於提升免疫力和活化腸胃功能,對於體質弱的人而言,可以達到一石二鳥的效 果。

 

3、泡溫水澡

沖澡只能達到沖掉皮膚表層的灰塵,無法將體內多餘的熱,以汗來排除。因此,我們建議採用溫水,慢慢泡澡,達到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和出汗的效果。此外,還可達到放鬆身心、袪除疲勞,以及解除夏季熱的功效。

 

4、充分攝取維生素C

由於受到紫外線的影響,體力及氣力消耗得相當多,加上細胞氧化的問題,夏天需要比平常更多的維生素C,諸如香蕉、奇異果等水果,不僅維生素C豐富,還具有增進免疫力的功能,要多多攝取。

 

5、室內採寒色系布置

根據色彩學的研究,藍色系的房間較之暖色系房間,感覺上降低大約攝氏3度左右。據說藍顏色系的房間,實際上讓人感覺較為涼爽,體溫、血壓及脈搏也較為穩定,至於紅色或暖色系則呈現相反的感覺。因此,採用寒色系的窗簾或者較大面積採取寒色系的設計,都是聰明的選擇。

 

6、藉風鈴、簾子創造涼爽的感覺

輕巧的風鈴,隨風起舞外,加上柔和的樂音,據說這種聲音也是會讓腦部有放鬆感,儘量選擇青色系的風鈴,或者玻璃貼上藍色花紋,透過視覺,這種效果可以讓自己感覺涼爽攝氏三至五度。

此外,儘量使用讓戶外的風能進來的窗戶,以及能遮陽的簾子,大約可以遮掉60%的陽光。

 

7、住屋周圍澆水、放綠色盆栽來降溫

庭院或馬路上灑水,透過水分蒸發起一點風,可以降低周圍溫度,同時讓體溫感覺下降1至2度。 為了防止地球的暖化,不妨將洗完澡的水,拿來澆灑地面,窗戶外種植綠色的植物,陽台上放置綠色的盆栽,用心美化院子周圍,這些舉動都會讓夏天感覺涼快些。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