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蛋,問題在Fed「縮表」!

笨蛋,問題在Fed「縮表」!

2home.co楊惟婷

 

11/1日Fed主席鮑爾升息再次按兵不動,財政部葉倫也放緩發債,讓美債殖利率大跌20個基點,全球股市、債市大漲回應!

但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

 

請注意,Fed連續兩次會議按兵不動,是因為看不懂貨幣政策遞延性,而以「縮表」替代「升息」,仍維持每月減持 600億美元公債、350億美元MBS方式,回收市場流動性。

 

同樣,葉倫放緩發債,只為讓長天期美債殖利率回跌一些,以免「高息發長債」,未來有付不完的債息!

 

不管Fed、財政部如何玩弄技倆,但Fed還要多久才能達到 2%通膨目標、財政部還要發多少債才能滿足政府的揮霍,恐怕連鮑爾、葉倫也不知?

現在只是將長期處方箴由「升息」改「縮表」,換湯、不換藥!

 

回顧Fed主席鮑爾就任以來,蕭規曹隨,將柏南克、葉倫的無限量QE貨幣寬鬆政策發揮到極致。Fed的資產負債表也擴表、膨脹到9兆美元、尾大不掉;碰上川普、拜登高舉「反中」、「反全球化」貿易戰;美國又操作供應鏈重構,讓「物美價廉」的時代遠颺;加上COVID -疫情、俄烏戰爭。一切因緣際會,已鑄下了通膨頑抗的為難囧境。

 

鮑爾為了亡羊補牢、推出「升息、QT」貨幣政策。這二年,全球風險資產價格如坐過山車,人類史上近半世紀的榮華富貴正隨之泡沫化中。

但通膨不死,恐怕大羅神仙也難救美國,所以鮑爾只能「升息」加「縮表」!

 

回顧鮑爾「大擴表」時,一度利用美債、美股、房市、比特幣、石油、黃金等來胃納流動性,以防通膨猛獸衝出柵欄。

但紙包不住火,一切終失控,只能推出升息、QT貨幣政策。此時美債、美股、比特幣、石油、黃金皆遭兔死狗烹,而債市目前尚血流不止!

 

途中又巧遇美國「矽谷銀行」等接連倒閉,引爆區域銀行流動性枯竭危機,鮑爾才偷偷打開流動性水龍頭,進行類QE救援,為區域銀行倒閉止血。

此時,華爾街配合演出「人工智慧熱潮,帶動七大科技巨擘」股價狂飆、並引領2023年美股滿血復活,上半年漲勢凌厲、並胃納流動性,以防二度通膨發生。

 

目前Fed仍保持高利率警戒、並持續「縮表」,以防二度通膨。加上,葉倫「大發債」籌錢,都觸發金融體系「流動性枯竭」,促使近期美債殖利率不斷攀高。

 

十年期美債殖利率有「全球資產定價之錨」之稱,近期突破 5%的重要關口,創下 2007年以來最高。對金融市場投資人來說,這帶來重大的危機感,並引發從各市場變現撤出潮。亦即美債、美股、房市、比特幣、石油、黃金等市場,必須有人買單、為流動性獻祭?

 

在第一波衝擊中,先撞擊到美債、美股市場。例如根據Refinitiv數據,自標普500指數在7月底觸頂以來,「科技七巨頭」市值合計蒸發了1.2兆美元。例如蘋果市值在過去3個月縮水將近5,000億美元,股價跌幅約15%。

而涵蓋科技七巨頭的那斯達克100指數,今年迄今累計揚升29%,意味著還有充足的下跌空間。您跌累了嗎?還在山腰勒!

 

由於Fed仍不得不將利率維持在高檔更久,加上以巴戰火打擊市場信心,標普500指數已較今年的高點拉回9.8%。為了防止金融危機被引爆,11/2日Fed主席鮑爾及財政部葉倫合演了一場戲,讓美債殖利率回跌20個基點,全球股市、債市投資人就「忘了我是誰?」勒!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葉倫2023年「大發債」雖暫歇,但2024年「大發債」更龐大;加上,聯準會「縮表」抗通膨仍騎虎難下;此種流動性枯竭危機,將使高利率仍遙遙無期;未來可能衍生出的「債務危機」,將是「共業」,而不是「業障」。

 

為了選票,美國Fed、財政部喪失財政紀律,採取大規模的財政赤字,並透過美元「印鈔權」有效地將「債務貨幣化」。而世人卻又自願捧場,真是「共業」。

 

2024年美國財政部仍將「大發債」,聯準會屆時必以將配合「降息」,吸引債市買盤湧入;然後改以「縮表」抗通膨,其實骨子裡同樣是「回收流動性」!

 

美國公債正面臨 40年來最大拋售,Fed是否還能「升升不息」呢?

事實上Fed也身不由己,在美國財政紀律失控下,「停止升息」將打不贏通膨!

但為防止引爆金融危機,表象是暫停升息,檯面下更可怕的是Fed的「縮表」!

此將使美國金融市場「流動性」一步步失血,誠如「笨蛋!問題在縮表」!

 

出來江湖混的、遲早都要還的,美國未來仍會為財政紀律失控自食惡果,但也將拖累全球投資人陪葬!

知否?知否?祈望新一輪「債務危機」降臨,新一輪財富重分配中,您尚能飯否?

 

一、Fed未來將以「縮表」障眼法,取代「升息」!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向被許多人視為「無風險」利率,所以每當美國10年公債殖利率發生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廣大「風險性資產」的重新定價。

 

美債殖利率已升至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鮑爾及葉倫為了防止金融危機被引爆,將以「縮表」障眼法,取代「升息」!

 

■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回升至5%

 

2022年3月迄今,美國Fed 領導層似乎仍默許長期利率上升來壓抑通膨。

例如紐約聯準銀行總裁威廉斯 (John Williams) 表示,Fed 可能會結束升息,決策者將在「一段更長時間」內保持高利率,好將通膨降至2% 的目標。

 

俄烏戰爭持續中,而以巴戰事又爆發。「二度通膨」是否來敲門?鮑爾怕怕!

 

美國商務部10/26日公布數據顯示,第三季國內生產毛額 (GDP) 成長 4.9%,較第二季的 2.1% 顯著加速,並創下近兩年來最大單季增幅。

 

商務部10/27日又公布數據顯示,Fed 最在意的通膨指標、剔除能源和食品價格後的 9月核心PCE 年增 3.7%,符合市場預期,創2021年5月以來新低,前值自 3.9%下修至 3.8%;按月來看成長 0.3%,符合市場預期,但高於前值 0.1%,為 4個月來最大漲幅。

 

另美國密西根大學10/27日公布 10月最終調查報告顯示,消費者對一年通膨預期飆升至2023年 5月以來新高,此外受地緣政治不確定性影響,美國股市更加脆弱,在此影響下 10月密大消費者信心指數終值較 9月明顯減弱。

 

11/1日Fed貨幣政策會議,Fed連續兩次會議按兵不動,是因為看不懂貨幣政策遞延性,欲改以「縮表」替代「升息」,仍維持每月減持 600億美元公債、350億美元MBS方式,回收市場流動性。

 

加上美國財政部11/1日也宣布,下季再融資操作的長期公債發行規模共1120億美元,略低於華爾街預期的 1140億美元,令人期待債券供給持續大增的情況即將告終,成為激勵美國股債市上漲的因素。

 

以上兩件事,都讓市場稍微鬆了一口氣。真是美麗的誤會!

 

巴隆周刊 (Barron’s) 指出,最近幾個月以來,股市和債券殖利率都呈現反向走勢,當殖利率上升、股市就下挫。最新公布的長債發行規模縮小,終於促使殖利率下滑,也激勵股市和風險資產上揚。至於此情況是否能延續,還有待觀察?

 

尤其美國財政部10/30日表示本季需要借款 7760億美元,2024 年第 1季需要借款 8160億美元。近日美國公債殖利率已接近 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即直接反映出金融市場對借貸成本上升可能造成多大的損害感到驚慌。市場一直擔心是否有足夠的需求來滿足財政部需求,否則將導致殖利率進一步上升,並可能導致財務困境。

因而財政部11/1日亦宣布計劃加快發債規模,即之後將增加各種期限的拍賣規模。但即便增加各種期限的拍賣規模,仍難減沉重的債務負擔和融資成本上升。

 

二、美債殖利率在短時間內飆升的原因?

 

美國Fed保持高利率、並持續縮表,加上美國財政的「大發債」,都促使美債供過於求,只能讓殖利率不斷攀高,才能吸引債券買盤。

 

■葉倫「大發債」籌錢,致美債供過於求

 

美國Fed持續QT、升息,力抗通膨,若支援美國財政部,將重新引爆通膨。

而美債主要國外持有日、中兩國,為降低投資美債資本損失,及支撐本國匯價,中日兩大債主也對美債持倉量連續減持。

 

過去二個月,葉倫只能自力救濟、拼命大發債,向金融市場抽取流動性,所以美債供給端大幅放量,被認為是本輪美債利率飆升的重要原因。

 

■美國Fed持續「縮表」,將使美債殖利率飆升

 

近期美債殖利率在短時間內飆升,背後原因眾多,但其中一項和債市少了美國Fed這個大買家脫不了關係。因為,Fed為了抗通膨,正繼續執行「升息、縮表」政策。

 

因為Fed尚無意停止縮減手中持有的美債和抵押擔保證券 (MBS),這些都是 Fed 在疫情期間為了刺激經濟所買進的證券。由於Fed 認為,目前Fed資產負債表的規模仍超過 7兆美元、過於龐大,現階段無意停止縮表。而持續縮表,將使高利率將持續更長時間。

 

然而,Fed從2022年展開量化緊縮 (QT),目前每個月允許多達 60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和350億美元的MBS到期不再投入市場,形同縮減市場流動性,因此對債券價格帶來下跌壓力,並推升債券殖利率。

 

■高利率將持續更長時間

 

美國第三季聘雇成本指數 (ECI) 意外加速成長,主因是薪資強勁增幅推動,加劇外界擔憂穩健的就業市場可能會讓通膨保持在聯準會 (Fed) 的目標上方,也是通膨頑強難退、高利率可能維持一段時間的最新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 3月以來,FOMC已經 11次上調基準利率,使其達到 5.25%-5.5%的目標區間,為 22年來新高。

與此同時,強勁的經濟仍在推高美債殖利率,不少機構認為今年或看不到美債殖利率明顯回落的訊號。

 

另外,美國政府支出增加速度年復一年地遠快於收入的增長,以至於財政赤字自2000年的約 8兆美元,飆升至目前約33兆美元,在過去23年裡每年增長超過1兆美元。這樣的情況,Fed資產負債表的高度擴大,更是助長通貨膨脹因素。

 

由於通膨頑強,高利率勢將持續更長時間。因此,加重長天期美債賣壓。

 

■笨蛋,問題在「縮表」!

 

遙想1992年美國總統大選,當時任總統的共和黨老布希,任內打贏「波斯灣戰爭」,支持度節節上升;而他的對手柯林頓則將選戰主軸拉回經濟,痛批老布希忽視基本民生需求與經濟發展,民主黨競選團隊主打競選口號「笨蛋!問題在經濟」,觸動人心。

 

美國公債正面臨 40年來最大拋售,Fed是否還能「升升不息」呢?

事實上Fed也身不由己,在美國財政紀律失控下,「停止升息」將打不贏通膨!

但為防止引爆金融危機,表象是暫停升息,檯面下更可怕的是Fed的「縮表」!

此將使美國金融市場「流動性」一步步失血,誠如「笨蛋!問題在縮表」!

 

自2022年以來,Fed一直在以每月約 750億美元的速度縮減其持有的美國公債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 (MBS),目前已縮表 1.35兆美元,且縮表態度極為堅決、稱可能持續至2024年。

 

美國Fed持續量化緊縮 (QT) 的同時,美國財政部仍在大規模發債階段,因此透過「反乘數效果」,這會使得美國金融體系面臨「流動性風險」。

 

近日有著「全球資產定價之錨」的10年期美債殖利率頻頻升破5%這一重要關卡,30年期美債殖利率也位於5% 關鍵水準。此是否迫使美國Fed也結束QT?

 

但目前Fed主席鮑爾並不認為應該早於預期結束 QT,他在2023年早些時候在美國國會表示,他自己「非常清楚」有必要繼續縮減 Fed 的資產負債表,而不是在每次寬鬆周期後、任由其膨脹。(抗通膨將失敗、官位將不保)

他當時說:「Fed 過去量化寬鬆政策的代價如今已經很清楚了。現在正在為量化寬鬆政策創造的銀行準備金支付高額利息,這給財政部的收入留下了大約 1,000 億美元的缺口。」

 

另根據紐約聯準銀行前總裁 William Dudley估算,目前美國銀行體系的準備金約占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12%,而 2019年 9月的這一比例為7%。因此他認為,Fed在不改變 QT 路徑的情況下,有足夠的轉圜餘地,QT 應該繼續「自動進行」。

 

至於Fed何時才會結束QT?

據Dudley 指出,假設每年的資產減少速度為 9,000億美元,名目GDP成長率為4%,逆回購餘額降至零,則準備金應在大約兩年內達到 GDP的 10%的初始目標。屆時,Fed 將在評估合適的準備金緩衝構成時,放慢 QT速度。

 

我的老天鵝,量化緊縮大約還要兩年,亦即除非經濟衰退,迫使Fed結束QT,否則「流動性持續失血」,將讓利率居高不下!

因此Fed量化緊縮持續進行,這對25兆的美債市場來說並不是好消息,且最終將以股市、房市崩跌來陪葬!

 

加上2023年 6月初美國債務上限和新的預算法案調整後,美債規模迎來史詩級爆發,歷時3個月便刷新 33兆美元新高。由於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大,美債買家對持有長期美債越來越持有疑慮。買盤不濟下,標售美債的殖利率也不斷攀升。

如此,還可能迫使銀行面臨更多的未實現損失,這可能會形成另一次銀行倒閉危機。

 

總之,美國財政部2024年仍將「大發債」,聯準會將配合「降息」,吸引債市買盤湧入;然後以「縮表」替代,以抗通膨,其實同樣是「回收流動性」!

因聯準會縮減資產負債表、財政部大發債計畫,都是從市場中抽走流動性,美債的殖利率也不斷攀升。最終,將可能引爆金融危機,而Fed 最終可能被迫停止其 QT計畫。亦即「與通膨共存」,讓時間基期慢慢淡化!

 

三、美債殖利率創16年新高,對各類金融資產有何影響?

 

10年期美債殖利率有「全球資產定價之錨」之稱,近期突破 5%的重要關口,創下 2007年以來最高。這對市場投資人來說,帶來重大的危機感,並將引發從股票市場到房地產市場的一系列動盪。

 

■美銀:2024年美債發行量將創新高紀錄,恐繼續推高殖利率!

 

美國銀行10/25 日發布報告表示,隨着利率攀升,加劇美債發債成本及美國財政赤字,使2024年美國國債發行量可能會創下歷史新高。

 

美銀分析師將 10年期美國國債供應量的預估上調至 1.34兆美元左右,較之前預估高出 900億美元。

因為,更高的利率加劇美債發債成本及美國財政赤字額,並導致美國國債發行量增加,從而產生「螺旋效應」。

例如,2023 財年預算赤字爲 1.695兆美元,較上年成長 23%,原因是收入下降,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險的支出增加,聯邦債務的利息成本創歷史新高。

 

所以,美銀認為:2024年至 2026年,赤字將從1.8兆美元穩步攀升至2兆美元。

而淨利息支出占GDP的比重將越來越高,到 2026年將攀升至創紀錄的3.5%。

但是加稅和削減支出等解決方案,想通過這些方案並不容易。更有可能的是,美國財政部將繼續發行國債,進一步擴大價值 25.8 兆美元的國債市場。

 

但不斷增加的國債供應可能會繼續推高殖利率,近期的美國國債拍賣已經顯現出需求減弱的跡象,導致殖利率觸及16年高點。如此,債市恐難走出空頭市場!

 

■10年期美債殖利率再飆升,全球債市又將持續下跌

 

人們對聯準會鷹派升息的擔憂,目前10年期美債殖利率飆升,不知何處停歇?

值得留意的是,美債殖利率決定美國政府的融資成本,因此債券殖利率保持高位的時間越長,美國支付的利息成本就越大。

 

同時,這對債市、股市、匯市的投資人也都帶來噩耗。

在殖利率上升中,已導致全球公債連續第三年虧損,而量化緊縮大約還要兩年!全球的債券市場恐又陷入另一次崩潰的陣痛之中,且債市拋售對各類風險資產引發連鎖反應,即對股市、匯市和新興市場投資人都會帶來噩耗。

 

近期,債券殖利率飆升正開始從股市吸走資金。

而市場焦點可能會重新轉向銀行股,債券拋售將對持有長期公債的銀行產生重大影響,政府債券的持有銀行又面臨未實現的損失,恐又重演矽谷銀行三月倒閉風險。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數據,第二季美國銀行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實現損失總計 5,584 億美元,較上一期增長 8.3% 。其中,持有至到期公債總額達 3,096 億美元,是2023年引發動盪的主要原因。

 

《熊市陷阱報告》創始人Larry McDonald 提到:「美債殖利率上升到 6%、7%,那麼槓桿率就會呈指數式走高,這就是核心資本,人們去賭場時必須在賭桌上投入的錢,如果銀行必須彌補損失,它們可能會被迫發行股票,稀釋股價,迫使銀行股下跌超過 2%。」

 

另外,美債殖利率上升也意味著美元走強,對其他貨幣尤其是日元造成壓力。

全球債券殖利率上升也加大新興市場競貶的壓力,特別是資本外流的新興市場。

 

2023年美國殖利率處於高位,也開始對全球固定收益的其他地區和行業,產生破壞性影響。因目前5%以上殖利率水準,將可輕易從風險較高的資產類別中吸走資金,因為投資者不需要冒更大風險,即可取得有吸引力的回報。

 

■高盛:美股恐在「失序市場」擴大拋售力道

 

由於美國Fed持續量化緊縮 (QT) 的同時,美國財政部仍在大規模發債,因此透過「反乘數效果」,這會使得美債、美股皆面臨流動性風險。

華爾街的選擇權交易商和快錢交易商都會嗅出血腥味,美債、美股這兩個月來的拋售可能會加劇。

 

高盛集團經理人魯布納 (Scott Rubner) 即警告,隨著那斯達克、費半等指數跌破年線,標普500指數也跌破關鍵門檻,追逐趨勢的被動式基金面臨被迫減碼股票的風險。因為,被動式基金做市商必須跟進當前股市趨勢。也就是說,在股票下跌時出售股票;反之亦然,從而加劇了價格向兩個方向擺動。

 

由於聯準會決心「升息、縮表」,將在更長時間內維持較高利率,下跌趨勢恐短期難解。

 

■瑞銀:只有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才能拯救債券市場!

 

美國Fed持續量化緊縮 (QT),債券市場將處於長期熊市,而且還將持續數年。

 

巴克萊銀行在近期一份報告中表示,除非股市持續崩跌,重振固定收益資產的吸引力,否則全球債券價格定會持續下跌。

報告中指出,近期債券拋售規模驚人,使股票估值可能較一個月前更加昂貴,若是債券價格想要持穩,最終還是需要靠風險資產估值進一步下修,從而產生「螺旋效應」,造成「股債雙殺」、以跌止跌。

 

不過,美債市場在 9月份被大舉拋售後,瑞銀分析師 Solita Marcelli 預測,如果美國經濟陷入衰退,10年期美債報酬率明年將高達 20%。

他認為,隨著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投資人將在約25兆美元的債市中爭取安全資產,10年期美債殖利率在 12個月內下降到 3.5%,在經濟成長的樂觀情境下回落到 4%,而在美國經濟衰退的情況下,經濟的基準利率可能會跌至2.75%。

在此期間,我們基本情景下的總報酬率為 14%,在我們的經濟樂觀情境下為 10%,而在經濟悲觀情境下為 20%。

 

■房貸族同樣哭哭了!

 

兩年前,受到新冠疫情衝擊,Fed大幅降息救市,當時30年期固定房貸利率只有3%。如今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再度飆高,一度升破5%,為2007年7月以來首見。此推升美國30年期房貸固定利率攻上8%大關,改寫2000年以來新高。

 

若以購買40萬美元房子來估算,每月償還貸款較二年前高出1000美元,讓房貸族苦不堪言。據美國房貸銀行協會(MBA)最新數據顯示,房貸需求也跟著急降,來到1995年以來最低水位。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利率上升,貸款成本增加,房價往往會下跌。

如今隨著房貸利率飆高,先前鎖定低利貸款的房主不願售屋,或是不想花更高的借貸成本申請二胎房貸,使得房市餘屋處於低檔。但房價太高,買盤也縮手,形成高檔價穩量縮的恐怖平衡。

 

四、「債市衛士」重現債市?

 

美國Fed持續量化緊縮 (QT),債券市場將處於長期熊市,『債券義勇軍』(bond vigilantes) 是否重現債市,透過拋售債券、提高殖利率,從而逼迫Fed改變量化緊縮 (QT)政策?

 

■美國財政赤字持續飆升,債市跌勢仍看不到盡頭

 

美國的赤字繼續飆升,而且看不到盡頭。在聯邦政府揮霍無度的支出中,可流通的美國債務餘額已激增至 25兆美元以上,自 2020年初以來成長約 50%。

 

但是美國Fed由量化寬鬆 (QE)轉向量化緊縮 (QT),使美國公債最大買家換人,也讓這個全球最大債券市場的陷進最大痛苦深淵。

 

另一方面,根據 Fed的數據,外國持有的美國公債的占比已下降一段時間,2023年早些時候降至 27%左右,是 2002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最近由於存款餘額急劇下降,美國商業銀行一直在拋售美國公債變現。

Fed 數據顯示,截至9月,美國公債和非抵押貸款機構債券持有量已從 2022年 7 月的 1.8兆美元的紀錄高位降至約 1.5兆美元。

 

當外國政府、美國商業銀行在內的穩健債券投資人也受傷缺席,取而代之的是避險基金、共同基金 (Mutual fund) 和退休基金紛紛湧入摸底,尤其債券ETF。

 

摩根大通在其年中展望中估計,共同基金2023年已吸納 2,750億美元的美國公債淨發行,比去年成長近 14倍,而退休金和保險公司亦購買 1,500億美元,為 2017 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當然這種需求是有代價的。由於這些買家對價格更為敏感,這將導致更高的期限溢價和更陡峭的殖利率曲線。

作為衡量公債殖利率曲線的常用指標,2年期美國公債與 10年期美國公債之間的息差在這段時間內也大幅攀升 (儘管息差仍為負),這表明投資者需要更多的誘因來長期鎖定其資金。

 

橋水投資公司的創始人達里歐 (Ray Dalio) 10月初曾表示,債券供應狀況不正常,政府必須出售的債券數量非常大,而且未來也會依然龐大。

 

而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 (BlackRock) 的執行長芬克 (Larry Fink) 也表示,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在不久的將來將升破 5%,而取由於各種原因,買家不太願意購買這些債務。

 

亦即,儘管美國公債價格連續第三年下跌,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 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但債市仍未擺脫跌勢。

 

■美債跌幅似失控,可能引發「債市衛士」重現債市?

 

美債殖利率飆升引發市場「債市衛士」「bond vigilantes」的討論。

該詞是由經濟學家 Ed Yardeni 創造的術語,用來描述固定收益投資人因擔心美國債務惡化,而離開債市。並以「債券衛士」一詞,來形容那些一心想透過拋售債券,推高市場利率,來迫使政府重整財政秩序的投資者。

 

在聯邦政府揮霍無度下,持續高漲的財政赤字也造成借款成本上升的「螺旋效應」。2023年美國債務已超過 33兆美元,美國債務已升至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120%。

 

令人擔憂的是,不斷膨脹的聯邦預算赤字已導致債券供應超出需求,因此需要更高的殖利率來維持市場。

貝萊德投資研究所表示,由於擔心供應增加,美國公債殖利率將進一步走高。

 

紐約 Jean Boivin 領導的策略師認為,美國債務水準和大規模發債的擔憂,促使投資者要求更高的長期殖利率。由於這些因素,預計期限溢價和長期收益率將進一步上升。

 

五、跋尾—美國終將面臨債務危機!

 

■美國逾33兆美元國債已讓Fed陷入困境

 

在歐巴馬之前,美國累積的國債總額約8兆美元!

歐巴馬加碼了8兆美元,川普不遑多讓地加碼了8兆美元,拜登任內三年,

嘿嘿,已不止加碼了9兆,目前美國國債總額已暴雷到33兆!

因此2023年 8月,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Ratings)取消美國 AAA 等級信用評等。

 

外界普遍認為美國預算正處於債務快速成長的道路上,債務看不到盡頭,例如美國財政部10/20日公布 2023財政年度 (9 /30日止) 預算赤字比2022年大增 23%、達到 1.695兆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 6.3%,主因是稅收減少、支應社福支出所需,且聯邦債務的利息創新高,這加劇外界的不安。

未來債務發債成本也隨著聯準會 (Fed) 激進升息而上升,是聯邦支出增加的關鍵因素。9 月為止的一年間,財政部的淨利息支出為 6590億美元,年增39%。

淨利息成本約為 GDP 的 2.5%,創 1998年以來最高水準。

 

加上財政赤字擴大之際,關於支出和歲入的缺口,一直是國會長期存在的熱門議題,不難預料這將成為共和黨國會議員施壓降低支出的有力理由。但目前共和黨掌握多數席次的眾議院,遲遲無法與民主黨就政府支出達成共識、造成聯邦政府動不動就關門的鬧劇。

 

與此同時,美國公債最大買家Fed 本身已經在進行量化緊縮 (QT) 操作。鮑爾暗示,即使在2024年某個時候開始預期的降息之後,也仍會繼續進行 QT。

而對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的擔憂,已讓債券殖利率帶來上行的壓力,有可能減緩經濟並推高失業率。

與此同時,這些擔憂也可能引發更高的通膨。而只要通膨率與高於央行目標,升息的威脅就會一直存在。此已讓Fed陷入困境。

 

■美銀:2024年美債發行量將創新高紀錄,並繼續推高殖利率!

 

2024年,美國國債就要支付1.7兆美元利息,而到期須「以新債養舊債」的美國國債也有7兆多美元,2024年這9兆美元「核彈級規模」的國債壓境,美債是否有接盤俠?美國是否會違約?恐怕美國只能持續印新債給您?

 

據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 財年預算赤字爲 1.695 兆美元,較上年成長 23%:展望2024 年至 2026年,赤字將從 1.8兆美元穩步攀升至 2兆美元。

 

學過「經濟學」供需原理的您對,對美債「價格」與「價值」看得透嗎?

拜登拼連任,選舉支票須更高財政赤字支出買單,將導致美國國債發行量增加,從而產生更高融資成本利率的「螺旋效應」。

 

另美銀還預計,淨利息支出占 GDP 的比重將越來越高,到 2026年將攀升至創紀錄的 3.5%。所以,美國財政部將繼續發行國債,以債養債。不斷增加的國債供應可能會繼續推高殖利率,沒有最高、只有更高。

 

部分金融大佬已經對債市供需失衡拉響警報。例如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奧 (Ray Dalio) 和前債券天王格羅斯 (Bill Gross) 都警告,如果美國財政部想找到債券買家,就需要提高殖利率。

 

■美債殖利率置頂,只是市場自我安慰的假設!

 

在大家殷殷期待美債跌深反彈下,在2023年9/25日10年期美債殖利率突破 4.54%,又創下16年來新高。

聯準會11/1日宣布利率按兵不動,大家不是預期利率即將置頂?

 

即使聯準會一年多來採緊縮政策,但只要通膨持續高於2%的目標,仍然是一個很大的風險,因為連聯準會也不敢確定,通膨是否會滿血復活?

聯準會也只能密切關注!再關注!必要時,仍然是升息!再升息!

 

■債券熊市正處於長期熊市,此恨綿綿無絕期!

 

美國公債價格連續第三年下跌,10年期公債殖利率攀升至2007年以來的最高水準,但債市仍未擺脫跌勢,而且可能還將持續數年。

 

近期,由於有跡象顯示美國經濟仍保持彈性、通膨頑強,促使聯準會官員也不敢宣佈「停止升息」。

 

債券的大幅拋售持續不斷,不同批投資者換手套牢,投資者正開始放棄先前的看漲押注。如今,他們已經投降!

 

■若高利率當道,美國銀行業未實現損失擴大,倒閉危機恐捲土重來!

 

當美債殖利率創紀錄飆升,美國銀行業所持有美債的未實現損失擴大,美國銀行業倒閉危機恐捲土重來。

 

包括高盛 (GS-US) 和摩根大通 (JPM-US) 在內的多家華爾街大型銀行,對高利率風險發出警告,德意志銀行策略師曾格 (Steven Zeng) 也在報告中指出,如果利率繼續上升,矽谷銀行倒閉危機很可能重演。

 

根據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 (FDIC) 的數據,德意志銀行估計,2023年第3季10年期美債殖利率上升 70多個基點。截至第 2季,美國銀行業持有 5兆 4360億美元的債券,主要是機構抵押貸款和國債。因此美國銀行業未實現損失可能超過 7000億美元。

 

雖然美國銀行業系統性償付能力風險較低,但證券估值的降低可能會對銀行的資本適足率造成壓力,從而可能降低銀行的貸款意願,並減少經濟中的信貸流動。

 

如今的金融環境比三月時更加緊縮。銀行業現在有聯準會 BTFP政策工具撐腰,所以暫時沒有風險;但在 6個月後 BTFP機制到期時,高利率對金融市場的負面影響可能會進一步擴散。

 

高盛指出,隨着資本壓力開始增大,銀行一直在犧牲損益來改善資本結果。

自 2022年第 3季以來,美國 4大銀行每季都買進大量的信用違約互換 (CDS),以符合更好的監管資本處理標準。購買的 CDS數量同比增加了 47%,而證券餘額在此期間也下降了。

此外,即使美股還沒有反應,美國大型銀行的違約期貨已經急劇擴大。

 

■美國終將面臨「債務危機」?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創辦人達里歐10/28 日)預測,美國將面臨債務危機,但出現速度將由供需問題決定。

 

隨著美國國債已突破33兆美元的債台高築規模,美國財政狀況惡化,利率可能持續上升,進而損及對美債的需求。

加上美國國會在「美國支出法案」談判進行膠著,兩黨未能達成協議可能意味著著政府關閉、並增加美國債務風險。

 

今年,國際知名信評機構惠譽 (Fitch Ratings) 下調美國債務信用評級,從最高的「AAA」調降一級到「AA+」,即預計美國未來三年財政狀況將惡化,同時總體債務負擔將不斷提高。

而國際信評機構穆迪也警告,美國兩黨在預算問題上爭執不休,若政府關門,這進一步證明美國政治兩極化正侵蝕其財政制定能力,恐讓該機構下修對美國「AAA」最高信用評級。

 

達里歐表示:「美國面臨債務危機,經濟將明顯放緩。」

 

■美智庫警告:美元距離惡性通膨不遠了?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的經濟學家也警告,美元恐怕正在失去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招致災難性結果。

這意味這著美國長期以來積累的33兆美元國家債務,將再也無法透過攤提、輸出到其他國家來承擔,而是回落美國自己身上,如此以來美元距離惡性通膨已經不遠了。

 

拜登政府目前一連串的舉措,都會導致美元喪失霸主地位:

失去國際儲備貨幣地位,將意味著70多年來的赤字開支(債務)將湧回美國,與國內持有的現有美元競爭購買商品和服務。這將導致惡性通膨的情況。

 

未來美元貶值的情況還被通脹進一步加劇,此歸因於拜登政府和美聯儲(Fed)的政策。

 

許多人預計未來挑戰美元霸主地位的貨幣是提議中的「金磚國家貨幣」。金磚國家經濟體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等。

「金磚國家貨幣」可能是一種以黃金為後盾的貨幣。而以黃金為後盾的貨幣對包括美元在內的所有法幣都構成了真正的威脅。

 

■長期,美債是風險最高的資產,黃金反而更安全!

 

知名投資人及經濟學家 Peter Schiff 也表達了對長期美國公債的擔憂,並建議投資人將「黃金」作為主要的安全資產。

 

Schiff分享了他的觀點,他表示:「目前風險最高的金融資產之一是長期美國公債。但在過去的幾 10年裡,它們一直是首選的避險資產。如今投資人需要一種新的避險資產,而唯一剩下的就是黃金。」

 

他表示,債券殖利率、石油和黃金似乎都將持續走高,這樣的厄運三重奏是對投資人的一個警告,就是「通膨」已經根深蒂固「長期化」。

他進一步警告,「美元」可能是下一個跌落的,「美股」則可能是最後反應的。

 

Ned Davis Research 首席全球投資策略師 Tim Hayes也說,投資人應密切關注黃金,因為隨著「避險需求」開始重新顯現,金價可能正處於轉變的風口浪尖。

Hayes 說,隨著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性不斷增加,美國不斷增長的債務和赤字,都是黃金投資人所關注的。

 

Livermore Partners 創辦人 David Neuhauser 也看好金價在 2024年底達到2500 美元/每盎斯。他預期,經濟衰退勢頭將在2024年開始增強,隨著通膨回落到 3%-5%,全球經濟將在未來幾年陷入「停滯性通膨」。

 

■摩根大通CEO戴蒙警告:「現在是數十年來最危險的時刻!」

 

摩根大通 (JPM-US)在10/13日公布強勁的第三季獲利表現,但該行執行長戴蒙 (Jamie Dimon) 卻就全球面臨的多重威脅發出警告,認為現在可能是世界幾十年來最危險的時刻。

 

戴蒙指出,先前的俄烏衝突、再加上哈瑪斯 (Hamas) 對以色列發動的突襲,可能對能源與糧食市場、全球貿易和地緣政治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

 

除軍事衝突外,戴蒙提到迅速成長的美國國家債務和「有史以來最大的和平時期財政赤字」,他認為這增添通膨和利率居高不下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戴蒙認為美國聯準會 (Fed) 進行的量化緊縮 (QT) 舉措,將降低了金融體系中的流動性。

 

戴蒙不只一直在警告客戶,利率不僅可能保持在高峰,而且可能在此基礎上大幅上升。他也身體力行,申報轉讓「摩根大通」持股,真是牛、充滿想像空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