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通路爭霸與物流

零售通路爭霸與物流

2home.co  楊惟雯

 

統一集團由「製造業」起家,再走向「零售業」,從便利超商、百貨、藥妝、到量販店、超市等實體通路開疆闢土,加上無遠弗屆的虛擬通路線上、線下融合(OMO),率先完成了「全通路」整合,並使消費者能共用累積點數與優惠,以便更容易管理跨通路會員、或金流支付,因此,統一集團率先打造出能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的「生態圈」,也成為統一集團在「零售業」強大的「護城河」。

 

目前台灣通路爭霸已進入「社區」爭奪戰,誰能掌握最後一哩路,誰就贏者全拿。統一企業集團鑒於國內消費型態改變,網路購物市場迅速擴張,擴大物流需求,乃積極投入物流事業。統一集團正在強化最後一哩路的物流能力。

 

一、大陸傳統商超正在失去生存利基的啓示

 

在大陸的通路發展經驗中,傳統商超由於不夠大、也不夠小,往上承壓量販、百貨的商品選項多,往下鬥不過超商、電商的便利性,尤其又逐漸失去「生鮮」的獨特生存利基。

 

■大陸傳統商超正在失去生存利基

 

曾經人頭攢動的大陸商超業態,如今已是門可羅雀、鞍馬稀,業態似乎已經走到了懸崖邊。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相關資料,自2017年開始,大陸商超門店數量便持續下降,從最高38554家下降至24082家,降幅高達37.5%。其中大型連鎖商超門店減少速度更快,從2012年的11947家,下降至2020年的5340家,降幅超過55%。

 

2020-2022年大陸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年均複合增長率為4.4%,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2021年大陸十家頭部連鎖商超總營業收入同比年下滑2%,其中9家企業2021年的利潤率同比下滑趨勢明顯,更有5家已陷入虧損狀態。

從門店數量上看,大陸10家頭部連鎖商超2022上半年淨增門店數量首次為負,減少130家,平均單店營收更是從2019年起便開始由正轉負。

 

大陸傳統商超包括大型綜合超市(俗稱大賣場),以及中型綜合超市和小型綜合超市。中型綜合超市和小型綜合超市銷售的產品數量比大賣場少一些,但品類與大賣場差不多。

  • 大型綜合超市的面積普遍超過6000平方米,銷售蔬果生鮮食品、包裝食品飲料、生活日用品、服裝、家用電器等;
  • 中型綜合超市指2000平方米-6000平方米的綜合百貨超市;
  • 小型綜合超市則指2000平米以下的綜合百貨超市。

 

在過去十年間,大陸家樂福、沃爾瑪、家家悅、人人樂、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天虹等大型綜合超市業態受到的衝擊最為猛烈,衰落明顯。甚至曾經有人預測,大陸傳統大賣場的壽命將剩下不到五年時間。

 

大陸商超龍頭上市公司永輝超市的業績也能說明一些問題。2022財報顯示,永輝超市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09.07億元,同比上升1.53%;歸母淨虧損8.87億元,較上年同期減虧12.91億元。行業“老大哥”永輝超市的業績尚且如此,其他同行更不必說。

 

曾作為大型商業最重要主力業態之一的大陸商超,似乎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關店潮。韓國樂天瑪特、西班牙迪亞天天、法國歐尚、英國樂購退出大陸市場,泰國卜蜂蓮花在大陸大規模撤店並從香港退市,大陸本土超市品牌好又多接連關店,中國業務無起色的家樂福、麥德龍被蘇寧、物美接手。

 

大陸大賣場在內的傳統百貨超市普遍粗放的運營方式不靈了,來自綜合電商、生鮮電商、社區團購的外部壓力擊潰了傳統超市曾經的優勢,這些線下業態內在盈利模式、選品管理的落後也逐一暴露。

 

■大陸傳統商超走“下坡路”的原因

 

1、受到「電商」行業的衝擊

大陸傳統商超走“下坡路”的原因相對複雜,首先最直接的是受到了電商行業的衝擊。2012年O2O模式興起,大賣場就開始遭受衝擊。

 

近幾年綜合電商紛紛推出生鮮百貨的即時到家配送業務,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等採用前置倉模式的生鮮電商也搶佔了不少超市份額。行業內正在快速崛起的各種新勢力,他們或專攻生鮮,或依靠互聯網演算法,或開發出大量的自有產品。這些“新勢力”在細分領域追求極致,而傳統商超在與之競爭時不免捉襟見肘。

 

2、受到「精品超市」崛起的衝擊

隨著大陸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並逐漸多元化,超市業態也隨之細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精品超市」於20餘年前開始嶄露頭角並不斷拓展。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商圈,一些精品超市諸如Ole‘、G super、City”super等已經取代大賣場成為購物中心標配,成為凸顯商場品質的主力店。

 

與傳統賣場相比,這些「精品超市」多選址城市核心商圈的高端購物中心,裝修精緻環境舒適,品類結構以進口商品和國內高端產品為主,聚焦中產階層及高收入客群,滿足其對高品質商品的需求。在服務方面,「精品超市」也更勝一籌,凸顯高品質的購物體驗,形成降維打擊。

 

3、受到「社區團購」行業的衝擊

此外,2020年以來,因疫情而崛起的「社區團購」進一步加劇了競爭。

除了上述原因,各類圍繞「社區需求」出現的「便利店」諸如全家、羅森等,也分流了不少大賣場的客流。這些社區生鮮超市與便利店開始遍地開花,他們的門店通常在社區門口,加之定位精細可以節省選購時間,頗受消費者青睞。

 

4、受到「高昂的租金」的衝擊

另一方面,高昂的房價也對商超行業造成了很大衝擊,「租金」已經成為很多實體超市的最大負擔,大部分賣場關店的直接原因是租期已至付不起租金了。這些一般賣場的租期在10年-20年之間,經歷了行業黃金20年的賣場,租約正逐步到期。

 

如今要想續約,店租至少三倍起價,人工成本也比十幾年前漲了四、五倍,銷售額還在不斷下降,造成了“老的賣場續不起,其他超市也租不起”的局面,因而時不時都能夠看到一些城市商鋪空置的現象。很多商超不得不搬到租金便宜的郊區,但這也意味著人流量的減少。

 

5、受到行業「盈利模式」的衝擊

但最主要的還是「盈利模式」底層受到了衝擊。長期以來,傳統大賣場和中小型超市還向供應商收取一系列費用,這是它們的又一盈利模式,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這種盈利模式已難以為繼。

 

利用自身的市場優勢地位,沃爾瑪和家樂福曾率先在大陸市場向供應商收取入場費、上架費、陳列費、堆頭費等,中國本土超市也基本沿用這種收費方式。

這種向供應商、品牌商、廠商收取費用的模式也叫作“上游盈利模式”,不管賣不賣得出去,先收費,最終賣不出的庫存再退給供應商。各種費用使得經銷商承擔的成本增加近50%,線下商品價格和線上比毫無優勢,消費者自然會轉到線上。

 

與“上游盈利模式”對應的是“下游盈利模式”,也稱「買手制」,目前大陸市場上運營的山姆會員店、Costco會員店、Outlet折扣店都採用買手制,它們從經銷商、品牌商採購商品,不收取入場費、上架費等,對所有商品的銷售負責。

 

大陸採用買手制的超市品牌往往對產品更苛刻,精挑細選。因為掙的是顧客的錢,而非經銷商、品牌商的錢,因此必須性價比高,產品對路。

大陸電商平臺所採用的採銷制度也類似於買手制。

 

傳統超市不採用買手制,就只是一個貨架管理者,面對電商、折扣店、會員店的衝擊,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當社會進步,傳統的盈利模式並沒有與時俱進,傳統超市只能成為被降維打擊的對象。

 

■大陸傳統商超“自救”的方法

 

面對嚴峻的形勢,大型傳統商超也沒有坐以待斃,變革、調整和收縮成了共同選擇,「輕型化」和「數位化」成為轉型的主流方向。

 

1、「收縮規模」的方法

關掉業績不太理想的門店「收縮規模」,成為超市們的普遍選擇,不少超市企業的關店數甚至大於開店數。

甩掉盈利能力較差的門店後,可以把有限的資源和團隊聚焦到「全管道」業務發展上來,企業能夠更好地集中資源發展。

 

2、跨界「直播帶貨」的方法

此外,不少超市還在嘗試「直播帶貨」。如沃爾瑪大賣場從疫情發生伊始就開始了試水直播帶貨,不斷摸索客群需求,持續打造多樣化場景。據悉,沃爾瑪的直播間線上曝光量已突破1.3億人次。

 

物美也加入了直播帶貨的隊伍。物美從今年起向全國的消費者售賣米麵糧油、日化等生活必需品,通過超市實景直播的方式為消費者介紹商品。

物美集團還曾宣佈在抖音直播間“物美超市”開通小時達業務,消費者在直播間內購買的商品最快30分鐘即可送達。

 

3、跨界「線上管道」的方法

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改變」,再加上其他管道的衝擊,是超市們發力「線上管道」的主要原因。不過,對於缺乏“線上基因”的超市們來說,做線上管道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超市想要做好「線上」管道,往往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才能看到明顯效果。而且線上管道只是超市業務的一部分,如何做好「產品和服務」才是超市立足的根本。

 

4、試水「「會員店」的新業態

除了發力「線上」業務外,2023年超市也沒有停止對新業態的試水,「會員店、折扣店」成為超市們嘗新的主要業態。

 

相較於2021年的大張旗鼓,2022年超市們在會員店賽道上的角逐變得十分低調,但這並不意味著賽道競爭不再激烈。老牌玩家山姆迅猛擴張,開出6家新店,門店總數已達42家;麥德龍也在加速改造,目前擁有會員店24家;Costco目前已開業門店2家,在建門店超8家;盒馬X會員店也在持續開店,目前門店總數已達8家。

 

與傳統大賣場相比,主打付費會員制的倉儲會員店面對的客群更加精准,客單價更高,盈利能力更強。但與之相對的,這一業態的核心是買手制,無論是選品、供應鏈還是附加服務,倉儲會員店都比傳統大賣場的要求更高,也使經營方面臨更大的考驗。

 

5、試水「「折扣店」的新業態

除了會員店外,超市行業的另一個明星創新業態便是折扣店。

折扣店在國內發展已經有年頭了,但超市們紛紛入局卻是個新鮮事。不過,目前除了盒馬的折扣店業態盒馬生鮮奧萊大肆擴張,開出50多家門店以外,其他的玩家仍處於試水階段。

 

和付費會員制帶來的挑戰一樣,折扣店也並不是單純售賣即期折扣商品,其創新之處在於能夠持續地向顧客提供折扣低價商品,對供應鏈和經營能力的考驗很大。目前,不少超市開設的折扣店主要用於處理自身的庫存商品,貨源不夠多樣化,和超市門店的區別有限。

 

6、試水「為服務付費」的新盈利模式

傳統超市消失的魔咒,僅僅是一個開始。

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不符合新時代的行業慢慢隕落。

而真正屬於新人類,新時代的行業會塑造一批新的千億市值公司。

品質和消費者體驗一定是第一位的。過去人們為商品付費,未來人們會為服務付費。2024年,超市們的生存戰如何進行,值得期待。

 

二、為了搶進「社區消費」商機,量販店「超市化」

 

零售通路生態正在改變中,此也可由信用卡簽帳金額走勢看出。

根據兆豐銀行觀察,2023年上半年量販業單筆簽帳金額雖較2022年同期減少 17%,平均每筆不到 1000元,但簽帳金額卻成長近7%,消費筆數也成長近3成。

 

為了搶進「社區消費」商機,不只「超商量販化、量販也開始超商化」,而這也反映在發卡銀行的通路簽帳業績上,兆豐銀行2023年上半年在量販業的刷卡樣態,單筆簽帳雖較20232年同期減少,但整體簽帳金額及消費筆數卻同步成長。

顯示消費者的購物模式已然改變,量販店社區化的布局策略確實受到民眾買單。

 

此外,消費綁定各種促銷活動,舉例來說,指定日到家樂福超市店刷滿 1000元,除有 9 折優惠,利用家樂福錢包支付綁兆豐利多御璽卡結帳,登錄又可拿 10% 回饋,相當於可用 8 折價購入商品,此外還有機會抽中家樂福提供的 Apple MacBook、iPad 及 iPhone,讓血拚不再是老一輩的習俗,年輕人也能狂買一波抽 3C 好禮。

 

三、全聯、統一集團跨足「量販業」的不同動機和挑戰

 

近年來,統一超商運用多年建構的強大完備基礎建設,戮力尋求與國際知名品牌接軌,成功將國外經營模式落實本土化,帶給台灣消費者更多樣豐富的生活風貌。並扶植繁衍出40多家新事業,從引進統一整合(型錄)、DUSKIN、星巴克、無印良品、多拿滋、康是美、統一阪急、PLAZA、Cold Stone…等,業種涵蓋物流供應鏈上中下游及各種生活、流行產業,堪稱亞洲的跨業種大型零售集團之一,自己也成為整個流通集團的航空母艦與核心通路平台。

 

鑑於全聯重手砸下 115億元併購大潤發22家分店,就是嘗試要挑戰統一集團在零售業的領導地位,如今統一集團買下台灣家樂福股權,足見台灣零售業競爭趨於激烈,也牽動未來國內零售版圖變化。

 

事實上,7-11 全台已超過 6500家據點,而全聯也衝破 1100家店,而兩大零售巨頭皆斥鉅資買下量販店,關鍵在看好「大店型」的發展價值。

 

全聯買下大潤發後,新增店數占總店數僅約 2%,但關鍵在於大潤發的單店績效優異,平均每家店年營收可達約 13億元,優於同業表現,更重要的是,全聯收購範圍還包括大潤發自有土地和建物,自有資產令全聯這筆投資更顯有利。

 

對於全聯而言,目前生鮮銷售多半是採前店後廠抑或是廠商直送方式,未來一旦全聯進駐大潤發後,在既有的生鮮處理廠、物流廠的支援下,將具集中管理的競爭優勢。全聯不諱言,做生鮮必須要有硬底子功夫。

 

至於統一超,旗下 7-11店點已超過 6500 家店,還有轉投資的星巴克、康是美等密集店鋪,在都會區幾乎是每 100-200公尺就有一家統一集團的店點,是零售界中的霸主,此次仍斥290億元取得台灣家樂福100%完整股權,即可併下 272 家家樂福超市、68 家家樂福量販店。

儘管統一集團買台灣家樂福,新增總店數僅占目前集團總店數不到 5%,但卻是在台一口氣躍居超市二哥、量販一哥的捷徑。

 

過去統一集團早有開設高雄夢時代、統一時代百貨等大店經營經驗,但這次可說是首度在台競逐超市業態,並取得家樂福的絕對主導權。

 

不過不同於全聯,統一集團因跨領域更寬,面對的挑戰可能會更高。

不同於超商講求熟食、鮮食的多樣性和獲利效率,且不少獲利來源是收取服務性質的手續費,並以加盟為主要展店方式,超市講求更大型的生鮮、物流體系建置,即便超商近年已開始銷售生鮮,瞄準的僅是補充型市場。

 

全聯和統一面臨相同的挑戰是,未來皆要面對量販業態的差異,量販除了擁有超商、超市銷售的快消品,還銷售有不少大型商品、大家電、服飾和 3C,採購量較超市多出約 30%。

 

整體來看,全聯跨足量販、統一超一口氣跨足超市和量販,均要克服新課題,但大店型將可帶來實體店無可取代的體驗價值,並有利兩大業者成本優化、提升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可以預期,店鋪大型化已是兩大零售巨擘帶動的新趨勢。

 

仔細觀察這二筆交易,實際上統一、全聯都有不得不併購的壓力,否則將失去零售業霸主的優勢。

數字會說話,全聯併購大潤發後,年營收今年將一舉突破1900億元,可望超越統一超台灣本業營收,因此,長期當慣老大的統一當然不能坐以待斃。

 

進一步觀察,在這種「範疇經濟」多角化經營成形後,消費者每日的食衣住行育樂等不同需求,幾乎都可對應到統一集團旗下所有實體通路,加上更為無遠弗屆的虛擬通路例如電商,統一集團幾乎能滿足消費者所有需求,這讓統一對於製造商或批發商,無論是採購力量或議價能力都會大增。

但統一購入家樂福股權後,並非就此穩坐霸主,必然後續將利用台灣最大整合零售通路的地位,對其上游供貨廠商採取更低的進貨價格,才能確保其獲利。

 

因此,全聯買下大潤發、統一集團買下家樂福,台灣已經正式進入「統一與全聯」兩大集團主宰實體零售業的新時代!

 

四、統一集團以「金流」為「全通路」整合平台

 

■統一超推「OP點數折抵」新服務

 

7-ELEVEN表示,OPEN POINT生態圈自2022年領先同業推出「OPEN POINT點數折抵代收」服務,至今已開通超過20項代收帳單可到7-ELEVEN門市使用OPEN POINT點數繳納,服務推出至今已幫1,600萬會員省下超過2,600萬元的代收帳單,其中最常折抵的代收項目為停車費、折抵金額最高的項目是綜所稅。

 

2023年為滿足618網購節取貨付款更便利的生活體驗,7-ELEVEN首度整合安心取與OPEN POINT生態圈,推出業界首創的OPEN POINT點數折抵「網購取貨付款」服務,6月14日起首波開放7-ELEVEN賣貨便、博客來2大平台可使用,未來將擴大至各大網購平台合作,持續擴大使用情境。

 

■統一超打造購物商城「iOPEN Mall 」

 

瞄準千億網購商機、降低中小企業數位轉型風險,統一超商打造首家本土企業自創的購物商城「iOPEN Mall 」。

 

統一超商為發揮「全通路」整合影響力,藉由超過1600萬會員的OPEN POINT生態圈、遍布全台的集團物流倉儲、6700家7-11門市,打造人人都能當頭家、輕鬆線上創業的全新購物商城「iOPEN Mall」,成為首家本土企業自創的購物商城,為微型創業家輕鬆帶來豐沛的消費客源、多元的行銷資源、便捷的寄取貨服務網絡,首年更主打零開店費、零系統費、零交易手續費的早鳥專案,更提供全台最綿密、安心的寄取件服務網絡,2023年底前常溫與冷凍店取包裹運費最低下殺5折起。

 

統一超商經營的購物商城「iOPEN Mall 」自2023年3月起網頁版開台試營運至今,開店商家數逐月倍數成長、單日最高吸引上萬件商品上架,更積極與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合作,三個月內已舉辦6場次的數位轉型講座,鼓勵全台各商圈上百萬家微型企業加入,並從招商與運營過程中挖掘更多有趣、高CP值的在地好物獨家推出「城鄉厚禮」專區,邀請全民一起「iOPEN Mall 」,帶來「有趣」、「安心」、「便利」的購物體驗。

 

2023年6/29日起APP版正式上線,大幅提升微型企業經營電商的彈性與便利性,消費者隨時隨地、想買就買,為統一超商線上線下策略發展全通路藍圖的最後一塊拼圖,強化B2B電子商務市場,持續架構超越全民期待的生活服務平台。

 

「iOPEN Mall 」開台初期網羅後疫時代消費趨勢滿足需求,規劃美妝保健、流行時尚、居家電器、母嬰寵物、休閒零食5大主題電子商店街,2023年7月更規劃「下單選7-ELEVEN門市取貨享三重好康」活動、「天天71元、711元限定賣場/商品限時特賣」活動,運費挑戰市場超值優惠價,常溫店取包裹限時優惠價35元(定價60元)、冷凍店取包裹限時優惠價99元(定價200元)。

 

「iOPEN Mall 」自2023年7月1日起推出「下單選7-ELEVEN門市取貨享三重好康」活動,第一重不限消費金額、下單選門市取貨就送限量CITY CAFE中杯冰美式咖啡;第二重自7月7日至7月11日止下單選門市取件送運費回饋金35元(限量8000份);第三重自7月5日起至7月11日止天天全站購物單筆滿711元,再抽7111元7-ELEVEN購物金(一天抽1名/限量7名)。此外,更針對暑假必備的零食、日常生活消耗品推出天天71元的限時限量特賣會活動,7月10日至7月11日更網羅美妝保健、休閒美食、家居電器等品類,加碼推出最低5折起的超殺優惠組合商品。

 

■統一超「OPEN POINT生態圈」拓日本版圖

 

OPEN POINT生態圈全台已有百大品牌通路、20萬家特約商店加入,2022年總發行點數價值達 16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另據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全民最熱門海外旅遊目的地為日本,占比達 23.89%,因此,統一超 (2912-TW) 2023年5/29日宣布,看好海外旅遊商機,7-ELEVEN OPEN POINT 生態圈放眼國際市場,打造「OPEN POINT 跨境旅遊集點護照」,首波結盟日本三菱商事旗下 Loyalty Marketing, Inc. 經營的 Ponta點數生態圈,正式啟動 OPEN POINT跨境服務。

 

統一超表示,以「消費享優惠、購物即累兌點、24小時轉匯點數」三大策略,架構起跨境會員服務平台。

 

統一超說明,OPEN POINT APP 跨境旅遊集點護照功能開啟後,並完成日本 Ponta 會員卡綁定,即可享有跨境會員服務,在日本超過 28 萬個 Ponta 合作據點購物,結帳前出示 OPEN POINT APP 內 Ponta 會員條碼,可累積日本 Ponta 點數、也可折抵消費,同時,將不定期提供日本指定通路優惠券。

 

日本 Ponta生態圈在日本擁有逾 1億會員,合作品牌數逾百家、特約商店逾數十萬間,其中,台灣旅客最愛遊逛的Bic camera、 Life超市等皆在此次與 7-ELEVEN 經營的 OPEN POINT 生態圈中。

 

五、「宅經濟」熱度不減,「外送」服務有助拉門市客單價

 

據統一超 (2912-TW) 2022年12/29日公布 7-ELEVEN 外送數據,外送業績年增1 倍、累積服務人次超過100萬,看好外送複合式消費需求成長,7-ELEVEN 外送將首度從商品結構擴增代收包裹項目,為 2023年既有超商店點添成長新動能。

 

統一超說明,旗下foodomo外送平台2022年12 /31日起將推出「交貨便」包裹外送服務,消費者還可同時併買門市多元商品,藉此架構起一站購足的生活服務平台。

 

7-ELEVEN 觀察,疫情期間消費者已養成透過「外送」補給生活物資習慣,但無法在期限內領包裹的占比年增 50%,因此,此次擴大外送服務,foodomo首度從商品結構擴增至代收包裹項目。

 

7-ELEVEN 自2018年起陸續與三大外送平台合作,2022年已串聯全台約 6500家門市,首創零售業架構外送入口平台OPEN NOW。

 

六、決戰最後一哩路—物流

 

由於台灣通路爭霸已進入「社區」爭奪戰,誰能掌握最後一哩路,誰就贏者全拿。

尤其電子商務超夯,雖然是雲端購物,但終究要落地,最後產品必須送到消費者手中,因此電商物流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統一集團在「規模經濟」、「範疇經濟」具有優勢之下,仍不斷強化最後一哩路的物流能力,以搶攻「社區商機」。

 

■統一超X-STORE「微型商店」拓商辦版圖

 

7-ELEVEN 自 2018年起以每年一店速度推動智能零售體驗場域,陸續與工研院、零售前端科技大廠,目前已有 7家 X-STORE。

 

統一超 (2912-TW) 10) 2024年4/17日宣布,7-ELEVEN「X-STORE」未來商店再創全新智能消費體驗「X-STORE 微型商店」來進駐商辦大樓,整合 AI商品大數據、智能監控、手機自助結帳三大智能系統,實踐 1坪空間無人商店體驗,預計4月中旬進駐台北市信義區大型商辦大樓。

 

7-ELEVEN 表示,為體現無人化服務,打破傳統購物後至櫃台結帳模式,由超商率先開發並取得專利「手機自助結帳」,成為 X-STORE 微型商店發展關鍵,除了內湖商辦外,也預計進駐信義區商辦大樓。

 

7-ELEVEN 內湖首家「X-STORE 微型商店」1 坪大的空間設置簡易型貨架,目前販售商品為常溫零食、飲料、用品等,應用通路獨家專利「手機自助結帳」功能,並結合 AI商品數據、智能監控,只要消費者持 OPENPOINT APP 快速掃描商品,最快 30秒即可完成購物。

 

其中,智FUN機依商圈屬性開發 5款智能販賣機型,包括 4℃鮮食、18℃鮮食和冷飲、CITY CAFE、現做熱便當、人生飲料機等多元機型,服務據點突破1800台,於商辦大樓、廠區等封閉型場域推展服務,至今已有超過 4000萬人次體驗。

 

■決戰物流速度,統一集團搶建物流中心

 

愈來愈多民眾選擇在網路下單、到超商寄取件。因此超商雙雄積極強化物流倉儲的能量與速度。

 

疫後兩年,因為生活型態改變,創造指尖經濟商機外,通路爭霸也使得「零售業」有更多的「快物流」需求。「快物流」需求明顯增加,統一集團不落人後,設置更高規格AI智慧型廠房以提升物流產能及儲貨備貨需求,以提前搶占下一波的市場商機。

尤其,對於倉儲物流的投資需求會更專業化及精緻化,例如生鮮食品對於物流倉及配送都有嚴格要求,為確保產品品質,「零售業」會著重在將冷鏈更臻完備。

 

■「統一企業集團新市物流園區」於2022年2/22日宣布動土,2024年底完工

 

南台灣因南科的快速發展及半導體聚落南移,創造南部產品倉儲需求,帶動定住人口及民生消費潛力,也提供第三方物流業者發展空間,目前區域內新式倉儲的租金行情也已成長,來到每坪每月650~700元。

 

統一集團為了鞏固零售龍頭優勢,強化物流布建,於2022年2/22日宣布透過旗下100%持股的子公司統流開發,砸下100億元在台南新市樹谷園區打造大型物流園區—「統一企業集團新市物流園區」,樓地板面積達4.57萬坪,規劃為地下一層、地上五層樓大型物流園區。目標在2024年完工營運。

 

統一企業指出,園區由集團內物流與關聯事業公司承租進駐,共有捷盟行銷 (常溫物流)、統昶行銷 (低溫物流)、大智通文化行銷 (EC 物流)、統一速達 (宅配)、博客來 (網路銷售)、德記洋行 (一般通路銷售)、捷盛運輸 (多溫層配送) 等七家公司,統一精工則於園區設置物流車專用加油站,將透過 AI 影像辨識系統、車輛智慧管理系統、電子告示牌系統等園區智能化管理,確保園區之運行順暢與安全。

 

統一新市物流園區導入多項高科技,包括透過AI影像辨識系統、車輛智慧管理系統、電子告示牌系統等園區智能化管理,以確保園區之運行順暢與安全。並設置AS/RS倉儲系統、自動導引車設備及其他智能科技的運用,為全台首棟涵蓋各溫層,集合店到店、宅配、電子商務等服務的複合式全智慧物流園區,提供全方位的物流解決方案。

 

新市物流園區屋頂並設置太陽能板,預估裝置容量 2778KW ,園區也注重基地綠化,並採用輕量化建築結構、低溫庫透冷回收、低溫車怠速廢氣改善、高效率燈具與空調節能、物流設備節能節電設計、電動運具等規劃。

 

另外,各物流公司也將透過供應鏈整合、產能調節與支援、共理共配、運能調度與整合等,達到運輸整合的目的,以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減少噪音與肇事的發生。

 

統一主管表示,新市物流園區已順利取得建照,預計4月正式動工興建,目標2024年完工營運,未來將服務雲嘉南地區超過1,000家統一超商、康是美、星巴克等通路。

 

對統一企業集團說,物流已經是「生活產業」中不可或缺之一環,新市物流園區只是計畫的第一案,未來統一集團在全台北、中、南、高都會設置相同的複合物流園區,以提升與整合集團物流戰力,讓民眾更迅速、即時、安全地取得商品,創造更佳消費者體驗。

 

■統一中部地區「台中港物流園區」動土,2026年底完工

 

台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台中港務分公司積極引進業者駐港投資設廠,於2023年1/2日與統一企業集團旗下統流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台中港港埠服務專業區(II)9萬5442平方公尺土地租賃契約」。

 

統一企業集團指出,該公司於台中港投資近百億元,打造統一企業集團台中港物流企業總部,將規畫設置辦公室、國際會議中心、物流中心、加油站及統一超商商場等;並視市場情形評估設置保稅物流中心與保稅倉庫的可行性,未來預計可創造約1000名就業機會。

 

■統一「桃園民豐物流園區」動土,2026年底完工

 

統一集團積極打造健全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在北、中、南、高等區佈局大型複合物流園區。2024年1/9日動土的桃園民豐物流園區位於桃園市楊梅區,為繼新市物流園區、台中港物流園區後,第三座動土的複合型物流園區,預定2026年底完工加入統一企業集團物流體系陣容。

 

接著,統一集團在2022年3月8日斥資10.3億元,取得桃園市楊梅區瑞原段7,197坪土地,由統一企業100%持股統流開發公司承租,投資興建「桃園民豐物流園區」並進行園區營運管理。興建設施包含低溫物流中心及常溫物流中心,總樓地板面積2萬坪。

 

未來此一物流園區主要由統一企業集團的統昶行銷(冷鏈物流)進駐,另設置統一企業專用倉。本物流園區將透過整合物流倉儲、集貨、配送服務,強化統一企業集團北部地區之常溫與冷鏈物流服務。

 

園區北則設有巨型環形車塔,最大可供35噸數物流車抵達各樓層碼頭進行裝卸作業。園區東側設有設置統昶行銷專用之AS/RS,進行貨品的入倉、出倉及庫存智慧化管理,以提高管理效能及出貨效率。建物屋頂佈建太陽能發電系統,預計尖峰發電量可達約1200kWP。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