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美債上限後的流動性緊俏效應

提高美債上限後的流動性緊俏效應

2home.co  楊惟婷

 

「美國債務上限又快爆了」的肥皂劇每年定期上映,但全球投資人已看它78遍、厭不厭倦?

 

所謂「美國債務上限」,就是美國聯邦政府能夠舉債的最高額度。
近幾十年來,美國國會每年不斷提高公共債務上限,導致當前美國國債達到31.4兆美元的新紀錄。一旦美國政府無法履行向債券持有人的支付義務,將會造成債務違約,影響美國公債信用評等,不僅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嚴重打擊,並可能使全球陷入金融危機。

 

此肥皂劇已上映78來次,但美國國會每年總要表演一下,而2023年這次在6/5日如期通過【暫停】舉債上限的法案,第79次謝幕了,美國又如期可大印鈔票來花了!但這上兆美元債券誰來買單?會造成信貸緊俏效應嗎?

 

一、美元、美債、美軍的【霸道】吃相十分難看!

 

■美元價值日薄西山、美元價格卻由Fed、財政部聯手操縱!

 

美元既做為國際通用貨幣,理應保持幣值穩定,以利國際貿易進行、全球經濟繁榮。但美國老是假公濟私?

 

事實上,遠在1971年8月,當時美國因好戰引發國力衰退、貿易赤字,為阻止美國經濟崩潰,美國總統尼克森乃在布列頓森林協議中,霸王式宣布【美元與黃金兌換脫鉤】,亦即,美國不再執行美元與黃金的固定兌換,以後美國缺錢就打開「印鈔機」狂印美元,而不管其做為國際通用貨幣的道義責任。

 

五十多年來,在油元和軍武捍衛下,美元迄今仍為全球主要的準備貨幣,但是美元如今超發的數量已是尼克森時期的數十倍,造式美元的【價值】也只能以軍武當後盾,以油元為側翼來支撐;至於美元日常的【價格】,則交由美國Fed適時【操縱美元供需】,來讓美元指數擺渡在80–120之間,讓世人隨波逐流。

 

只是夜路走多了、總會碰見鬼!

這次,美國Fed在新冠疫情期間,以支撐實體經濟為名,採【量化寬鬆】(QE) 政策為選舉買票,將Fed資產負債表擴大至近9兆美元,過度的「QE」巧遇俄烏戰爭,搞出了【通膨巨獸】;如今美國Fed只好反向暴力「QT」,但此恐再搞出【經濟衰退】風險?

 

■美債只能勉力付息、印新債還舊債!

 

如今,美國為抗通膨、利率居高不下,搞得區域銀行搖搖欲墜,而美債利息負擔亦沈重,但降息又恐抗通膨失敗。現在,「美國債務上限」又快爆了,Fed鮑爾只能揮一揮衣袖,說那是財政部葉倫的事,不關他的事啊!

 

但美國人民長久以來的「過度消費」已成習、「寅吃卯糧」成慣性,所累積31.4兆美元的龐大國債,已無力償還,只能勉力付息、印新債還舊債。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平均每十年會利用「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稅」等手段,合理化、以鄰為壑地來稀釋美債負擔問題。

 

美國只能不斷提高舉債上限,美債利息支出也將不斷增加,最終美國仍可能出現債務違約?又是一局「國家級龐克騙局」?

 

美元超發本應巨貶,美債過高本應亡國,但美國為了維繫其「美元霸權」不墜,只有不斷在全球製造地緣政治動亂,使美元及美國軍火不斷有市場需求!

亦即今天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全靠「美元霸權」及軍武維繫著,只要世界不太平,美元及美國軍火就不斷有市場需求,美債也才能不斷有買盤支撐!誰是最後一隻老鼠?

 

■只要世界不太平,美軍就有買盤支撐!

 

在後冷戰時代,美國以「石油美元」及「軍武」兩種秘密武器,殖民統治著中土世界!而「華爾街」及「軍火商」,也一直扮演美國征服中土世界的側翼!

只要世界不太平,美軍就能橫行全球,美債也才能有買盤支撐!

 

很明顯地,2023年中,美國舉債上限又要來到爆破點,美國是否又要再來製造一場「烏克蘭」悲情模式,才能鞏固美元、美債、美軍,成就「美國的偉大」?

 

例如,美國華府廣播節目著名主持人嘉蘭‧尼克森即指出,據白宮內線消息透露,當被問到有什麼比「新保守烏克蘭方案」更具災難性的事情,拜登竟然回答「等你看到我們『毀滅台灣』的計劃就知道了」!

 

我從不懷疑,美國「以鄰為壑」的計謀將層出不窮,細看美國把台灣的「護國神山」移去美國,會看不懂他們的盤算嗎?

 

二、為何市場並不擔心「2011年美國債務上限惡夢」再度降臨?

 

自1960年以來,美國債務上限已經上調78次。

美債上限始於1917年,當時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籌集資金,政府和國會達成的一個協議,然隨著舉債規模擴大,兩黨分歧加劇,債務上限已經成為美國政治攻防上的一個常態籌碼。

 

市場上許多分析師將美國債務違約形容為「真正的經濟災難」,由於美債被視為「低風險」資產,歷史上從未倒債,一旦違約,將對美國信用造成嚴重打擊,金融市場勢必遭受重創,屆時美元走弱,借貸成本飆升,包括抵押貸款、信用卡和其他貸款利率上升,進而對美國民生產生無法彌補的傷害。

 

但從歐巴馬總統時代開始,美國政府常在每年第四季、要為舉債問題角力;兩黨主張必然分歧,在野黨一定杯葛;這較量的狠勁、常讓全球金融界憂慮,是否會終於引燃美國債務違約,引爆有史以來最大金融危機?

 

美國2023年 6月「提高債務上限惡鬥」的劇碼又再次上演!

但美國國會每年總會重播「提高舉債上限」這部戲,而且劇本變化不大、演員們大多熟練各司其職、time-lag節奏掌握精準,即使「狼來了」喊了太多次,看戲的人也知道是戲、不可能弄假成真、遭狼吻!只是「美元霸權」逐年人設崩壞?

 

對投資人來說,美國提高「舉債上限」已經是一個「不是問題」的老問題。

所以,仍願「富貴險中求」?只能說人性貪婪啊!

 

但是否歹戲拖棚,如同2011年,當年美國舉債上限問題久拖未決,信評機構標準普爾 (S&P) 摘除美國 AAA 頂級債信評等,驚嚇全球金融市場。

但由於2024年要選舉,民主、共和兩黨演員們,都會配合劇本演出,發生擦槍走火的機率微乎其微,值得一賭!

 

三、美國每任財長一定喊「狼來了」、但總照常發債,葉倫不是最後一匹狼!

 

由於美國習慣了寅吃卯糧,長年貿易赤字;川普及拜登,先前已透過無限量貨幣寬鬆政策將財政給透支掉了。

例如拜登先前的1.2 兆美元「基礎設施投資與就業法案」、527億美元的「晶片法案」、及近期4300億美元的「降低通膨法案」。如今只忙著兌現競選支票、爭取連任!

 

因而,美國搞到年復一年需提高債務餘額上限,也搞得兩政黨每到選季角力,在國會審查政府預算時神經緊繃,「債務違約」成為美國政黨政治角力廉價的談判籌碼。

 

■葉倫:若不上調債務上限,美國經濟恐陷入螺旋式衰退!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1/30日表示,她對美國可能出現「債務違約」感到緊張,並警告如果國會2023年夏天不提高債務上限,經濟恐將會面臨可怕螺旋式衰退。

 

葉倫指出,如果發生違約,美國將面臨金融危機,而且將會陷入經濟衰退。

如果政府無法承擔新債務,經濟就會陷入混亂。政府支出將不得不減少,以符合稅收收入,同時也將剝奪政府通過刺激措施來提振經濟的任何能力。

葉倫也說,隨後恐懼將會擴散,使民眾害怕並停止消費,這種情況為心理層面上的,可能進一步影響支出並加深衰退。

 

葉倫也說,美國若是出現全面違約,將在全球範圍內產生連鎖反應,使貧窮國家的借貸成本更高。她敦促國會及時提高或暫停上限,以避免造成深遠的經濟損失。

 

6/5日美國國會如期通過提高債務上限的法案,第79次肥皂劇謝幕了,美國又如期可印鈔來花了!

 

■華爾街之狼:仍願「富貴險中求」

 

美國政府各年期公債,仍是全球產壽險機構、主權基金、外匯儲備資產最佳配置標的;原因無它,它有美元及軍武撐腰,相對是信用最好、無風險、有固定利息收益的有價證券。

反正,美國政府會發新債、換到期債。再加印美金付利息,大家只要不是那最後一隻老鼠即可;尤其,各國也會協助捍衛美債,以免一起沈淪、陪葬。

 

因為一旦美債信用蕩然,後果如同引燃「金融核彈」,造成傷害將難以想像。

但由於各國也承擔不起這風險,只能共同守護「美債」,因此即使每一任美國財長大聲吶喊「狼來了」、但事後依然照常發美債、樂此不疲?共業啊!

因此,美債「違約」(Default) 機率很低。

 

至目前,美國政府債務總餘額達31.4 兆美元,而GDP總額為 19.4兆美元。
但美國為何長期背負如此沉重債務還不會「違約倒閉」?

的確是世界奇觀的怪現象,只能說世人愚昧!

 

四、2023年「通膨」、「美債」與「經濟衰退」這三個問題將撞在一起!

 

在1970年代雖有通膨,但沒有「債務問題」,民間和公共債務占GDP的比重,那時僅為當前水準的一小部分。

 

再回顧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雖然過多的民間和公共債務導致這場危機,但很幸運地那時沒有「通膨問題」,因為對經濟成長的衝擊,僅是來自信用緊縮後的需求崩潰。

 

那時為了選票,美國Fed選擇政治上阻力最小的途徑,是採取大規模的財政赤字,並透過美元「印鈔」有效地將產生的「債務貨幣化」。而這種方式需要投入大量新的QE貨幣。

 

食髓知味後,迄今為了滿足川普及拜登連任需求,美國Fed依賴唯一剩下的選項:不斷「印鈔」、並積欠永遠無法償還的債務—已超過31.4兆美元。

但出來江湖混的、遲早都要還,美國正自食惡果,只是也將拖累全球陪葬!

 

■美國經濟衰退警報已閃動近一年,這是自1980年代以來最長一次

 

市場最關注的經濟衰退指標—「利率倒掛」已經連續240多個交易日發出警報,這是自1980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

 

據Dow Jones Market Data 數據顯示,在聯準會去年春季開始升息之後,2022年 4 /1日首次出現殖利率倒掛,但並沒有持續多久,只持續到 4 /4日即恢復。但自2022年7 /5日以來,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與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又一直處於倒掛狀態。這也是自截至1980年5 /1日以來持續最長的一次,當時共倒掛了446個交易。

 

通常情況下,較長期債券的殖利率較高,因為投資者會要求為較長期貸款帶來的額外信用風險獲得補償貼水。然而,當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時,或者聯準會大幅升息時,這種對價關係可能會被打破,因為投資者願意接受溢價買入,將資金鎖定在較長期美國公債上避險。所以「美債殖利率曲線倒掛」一向被認為是預示經濟衰退即將到來的可靠指標。

 

杜克大學金融學教授、資產管理公司 Research Affiliates 研究主管 Campbell Harvey 表示,自 1960年代初以來,每次美國經濟衰退之前,都會出現殖利率曲線倒掛,並且是一個極其可靠的指標。

Harvey 指出,目前所有流行的殖利率曲線指標,都在一起發出衰退警告。

Harvey 並分享說,從歷史上來看,美債殖利率曲線倒掛的時間長短,與隨後衰退的持續時間有關,倒掛時間愈長,通常預示著更嚴重的衰退。

 

■末日博士:一場衰退、通膨、債務危機的「完美風暴」正在醞釀

 

2008 年曾準確預測金融海嘯的「末日博士」羅比尼 (Nouriel Roubini) 表示,2023年一場「完美風暴」正在醞釀當中,市場將面臨經濟衰退、通膨及債務危機失控衝擊,亦即 1970年代式的停滯性通膨與 2008年式的債務危機將合流。

 

此外,由於目前通膨率仍維持在5%左右,羅比尼估計美聯準會 (Fed) 需要將利率提高到「遠高於」6%,才能使通膨率回落至 2% 的目標。

但是,羅比尼也表示,這可能會引發嚴重經濟衰退、股市崩盤及債務違約激增,讓 Fed 別無選擇,只能放棄對抗通膨,讓物價失控。

 

■2023年,「通膨」、「美債」與「經濟衰退」這三個問題終於將撞在一起!

 

我們在未來的十年,將進入全新的金融險境:民間與公共部門「債務危機」,再加上「停滯性通膨」。

 

「債務危機」再加上「停滯性通膨」,使我們現正處於一連串總供給、總需求「失衡」的開端。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失衡」將使停滯性通膨和大量債務危機爆裂的風險逐漸升高。

 

儘管停滯性通膨的衝擊並不是明天馬上衝擊您的生活,但一切金融秩序會分崩離析。這種分崩離析是以慢動作在發生,而新冠疫情與俄烏戰爭的破壞,已經開出了第一槍。我們正在陷入「慧星撞地球」般的困境……。

 

「債務」水準如此之高,使美國Fed很難加大使用「利率手段」壓制「通膨」,因為此法可能會衝擊到債券和信用市場、股票市場,最後連整個實體經濟體系未來恐都無法倖免於難。

 

在我們當前所處的債務陷阱下,又迎來通膨的危機,未來史上可稱之「大停滯性通膨的債務危機」年代。您準備好了因應對策了嗎?

 

五、美國坐吃山空的財政赤字,誰來買單?

 

■美債最大買盤Fed,正在QT、升息力抗通膨,無力支援美國財政部。

 

美國Fed持續QT、升息,力抗通膨,若支援美國財政部,將重新引爆通膨。

 

■美債主要國外持有中、日兩國,為了停損,持倉量降至近三年新低

 

而美債主要國外持有中、日兩國首當其衝,導致投資美債資本損失,降低了美債吸引力。最新數據顯示,中日兩大債主,美國公債持倉量連續減持。

 

2022年來,美聯準會連續大幅度加息,一般來說,當美債收益率處於上行階段,投資者會傾向於減持美債資產以降低資產損失,當美債收益率下行時再增持。

 

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2022年12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日本、中國大陸分別為2022年美國國債的前兩大「債主」。最新數據顯示,日本12月所持美國國債減少至1.0763兆美元;同期中國所持美債減少至8671億美元。

再從2022年全年美國國債來看,日本減持2245億美元,中國減持美國國債1732億美元。

 

所以,近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財政部長葉倫都急著到中國關說、示好,祈中國高抬貴手,讓美債發債順利。

 

■美國國內民間債務持續攀高,阮囊羞澀

 

1、美國年輕人車貸拖欠率創2009年來新高

 

根據紐約Fed的最新報告,Q1有 4.6%的30歲以下貸款人出現嚴重拖欠,也就是至少逾期90天還清汽車貸款。這個數字為2009年經濟衰退末期 4.7%以來的最高百分比。亦即越來越多美國年輕人拖延支付汽車貸款,幅度接近2009年經濟衰退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在所有年齡層,上季新車貸款和租賃數量總計 1620億美元,低於2022年。在所有貸款人中,有 2.3% 的車貸至少逾期 90 天,這顯示年輕的美國人嚴重拖欠率最高。

換句話說,Fed 的升息就是主因。由於年輕人儲蓄比年長者少,他們比較難以承擔高利率帶來的額外成本。

 

另外,在25至34歲的美國人中,約有三分之一國人背負有學貸債務。

隨著這些車貸貸款人可能同時面臨學貸支付,他們的拖欠率只會繼續上升。

 

2、高通膨和升息衝擊,美國家庭債務飆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

 

根據理財網站 WalletHub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在高通膨和利率上升的情況下,2022年美國家庭債務躍升至 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

報告中顯示,美國家庭債務在 2022年第四季增加了 3200億美元,達到 17兆美元,創下 15年來新高。平均而言,一個典型的美國家庭在年底的總欠債額為 142,680 美元。儘管還沒有到達破產的臨界點,但美國家庭負擔不起過多的債務,尤其是在經濟惡化的情況下。

 

另一方面,由於目前利率高得驚人,且Fed 需要將利率維持在高水準一段時間,因此信用卡使用量和債務的激增尤其令人擔憂。人們目前藉由負債以應對更高的物價,從長遠來看,他們最終可能要為自己購買的物品支付更多的錢,背負更沈重壓力。

 

3、美國5月ISM製造業指數進一步下滑至46.9,美國製造業出現連7個月萎縮

 

美國在6/1日公布 ISM製造業指數,數據顯示5月ISM製造業指數降至46.9,不及市場預期,已連續七個月萎縮,持續時間創下自 2009 年以來最久,表明美國製造業持續萎靡,另外新訂單加速萎縮,原物料成本降幅為近一年最快。

 

值得注意的是,價格指數大幅降至44.2,創年內新低,遠低市場預期的52.3,較 4月的 53.2暴跌9個點,單月跌幅創2022年7月以來最大。數據表明通膨壓力緩解,與近期因全球需求放緩造成的能源、金屬和農作物價格下滑一致。

 

整體來看,中日二國對美債已有疑慮,美國民間手頭也緊、Fed鮑爾自身難保,美國經濟又走向衰退邊緣。葉倫想大發債,誰來買單?

 

■達里歐的真心話:債務融資,這是最簡單,卻又不可持續的方法

 

為避免美國債務違約,總統拜登及眾院議長麥卡錫皆釋出樂觀態度,有望達成協議。其實世人皆知,美國兩黨不會允許美債違約發生,國會最後一定會調高舉債上限,否則導致災難性的金融崩潰,這群人都拿不到選票了。

 

但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警告,國會和總統可能會再一次調高舉債上限,但這並非長久之計,甚至會導致災難性的金融崩潰。

 

達里歐說,美國一直都是支出高於稅收,並透過債務融資,這是最簡單,卻又不可持續的方法。因為債務資產及負債增速高於稅收,最終無法支付債權人足夠的實質利率。

 

尤其當債務出售的數量超出市場需求,央行則會面臨兩難,一是讓利率上升平衡供需,但會嚴重打擊債權人(美債跌價)和經濟衰退,二是印鈔購債,但這會引發通貨膨脹,並導致債券持有人出售(實質利率下跌),加劇債務失衡。

 

無論哪種結果,達里歐認為長期都會造成債務危機,使政府債券被大量拋售。
與此同時,達里歐說,不提高債務上限也會導致金融浩劫和社會動盪。

 

因此,美債長期已是一個無解的問題!

 

■克魯曼的真心話:美國不用還債的!(賴帳較容易!)

 

美債已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因為,由奢入儉難,用賴帳(通膨稅)較容易!

但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聰明地表示,美國債務上限應該取消,實際上,美國不需要完全償還高達31兆美元的債務。
美元想印多少、就印多少,反正是尼克森的餘蔭,美人多乘涼?

 

克魯曼在紐約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實際上無須支付31兆美元的鉅額債務。他認為,儘管個人借款人應該還清債務,但政府並不是如此,與人不一樣,美國政府不會滅亡,又能從一代又一代人之中,獲得源源不絕的收入。

 

克魯曼說,當債券到期時,美國政府不需要還清債務,可以透過發行新債券、來支付舊債券的本金,甚至透過借貸支付利息,只要維持整體債務的增速,不會超出收入增速太多即可。

克魯曼還提到,綜觀歷史,以英國政府為例,也一直保留拿破崙戰爭期間至今所欠下的債務。反正英人也賴帳?日不落帝國嘛!

 

當然,假如世界一直不太平,美元、美債、美軍的共犯結構就一直會有市場需求,美國政府就能一直印鈔,也一直能發新債、換到期債。

而美國人民長久以來的「過度消費」已成習、「寅吃卯糧」的生活慣性,仍能一直延續,而且無償還美債問題。

至少,美式「經濟學」是一直如此教育我們的!克魯曼英明!

 

值得一提的是,頂多美國平均每十年會辛苦地利用「金融危機」、「通貨膨脹稅」等手段,合理化、以鄰為壑地來將「美債負擔問題」稀釋於大地之間。

 

六、跋尾—葉倫想大發債,美國銀行體系將出現「信貸緊縮」

 

雖然,提高「美國債務上限」的肥皂劇第79次定期上映,也如期落幕。但它將帶來何種影響?

 

雖然美債沒有違約,美國又可印鈔來花了!但此種毫無節制的惡習,對美國的聲譽會造成持久傷害,導致美元價值長久下滑的壓力。長期將促使「美元霸權」的地位隕落。另外,短期將導致美國銀行體系將出現「信貸緊縮」。

 

隨著美國政府在債務上限之爭平息後,投資人正準備迎接超過 1 兆美元的公債湧入,可能引發金融市場新一輪波動,美國銀行壓力將再加大。

 

據摩根大通預估,到2023年底,美國政府將需要借入 1.1 兆美元的短期公債,未來 4個月淨發行 8,500億美元國庫券,新發債的龐大規模將推高政府債券的殖利率,吸走銀行存款中的現金。股市下修機率正上升中。

 

■美國財政部大發債,將引爆「流動性緊俏」效應

 

美國債務上限協議通過後,對市場而言,並不是實質好消息,因這項協議帶來的只是短暫的「sugar high」。

因達成協議,美國財政部葉倫終於可以大發債券了!但是,誰會來買單?

Fed自顧不暇!中、日兩國正在減持美債啊!民間債務持續攀高,阮囊羞澀!

Fed鮑爾正在退出QE,說那是財政部葉倫的事,不關他的事啊!

美國家庭債務飆升至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新高啊!

最後,葉倫為發行債券、填補空虛的財庫,只有逼各大銀行買單,可能導致銀行準備金流失,進而從市場直接吸走數千億美元現金,美國銀行體系將出現「信貸緊縮」。

 

根據摩根大通最近所做的分析,在提高債限後,美國財政部可能在未來7個月新發行近1.1兆美元的美國短期國庫券(T-bill),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發債規模。此舉恐使市場流動性緊俏,造成信貸萎縮。

 

而且這種快速、大量的舉債,勢必也會以當前的高利率來發行,以吸引民營企業、家庭持有的存款將轉向利息更好且相對更加安全的政府公債。

這將加劇銀行業存款外流的趨勢,給銀行的流動性帶來更大壓力、推升短期貸款和債券利率,並使已經苦於利率高漲的公司面臨借貸成本更加昂貴的困境,最終可能導致美股失血大跌。

 

另外,法國巴黎銀行也估計將有7500億~8000億美元可能從類現金的工具中撤出,例如銀行存款以及與聯準會進行的隔夜融資交易。美元流動性將下降,到9月底,估計將用來買進8000億~8500億美元的T-bill。

 

令人擔心的是,近日美國債務上限的不確定性,即美國財政部一般帳戶 (TGA) 的枯竭,故釋出了準備金餘額,導致目前過剩流動性湧入美國大型尖牙股。

TGA 是美國財政部在 Fed的存款帳戶,代表 Fed資產負債表上的一項負債。
然而,隨著提高債務上限的協議達成,隨著債務上限的提高和新債券發行,TGA 可能會大幅增加。形勢應該會發生逆轉,尤其造成流動性開始緊俏,從而引發獲利了結拋售。亦即上述債限問題解決,反而可能成為引爆市場修正的導火線。

 

比較好的另一種可能性是,T-bill的發行部分可能被貨幣市場共同基金吸收。這樣對整體金融市場的影響可能相對較小。

 

在市場流動性方面,如果新債券發行大幅增加導致 TGA 增加,也可能會從市場中抽走流動性。

未來回流到 TGA 的資金量以及用於購買新發行債券的資金來源,將可能引發去槓桿化進程,因流動性實際上會從市場中撤出,從而啟動去槓桿化過程。這可能會導致金融市場低迷。

 

■美國財政部將大舉發債,因此美國Fed在6月暫停升息

 

隨著美國財政部已接近「彈盡糧絕」,大發債迫在眉睫,而這對於美國銀行業而言意味著銀行存款將繼續流失。所以,當2023 年第 3季末,財政部的舉債規模可能超過 1兆美元,大量市場流動性將會被「吸回」財政部。

 

由於此次發債量影響,相當於 Fed升息25個基點,因此美國Fed在6月暫停升息,因為緊縮已經以另一種形式發生,暫停升息以預防引爆「流動性緊俏」效應,再次造成區域銀行倒閉潮。

 

美銀指出,矽谷銀行倒閉引發市場恐慌以來,美國存款正源源不斷湧入貨幣市場基金,主要投資於短期政府債券等無風險資產;而隨著美國財政部大量發債,更多的存款將流失。因在大量發債之際,貨幣基金可以提供的殖利率將更具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哪家機構決定購買美國國債,預計都將經由清算銀行存款來騰出資金,從而損害銀行準備金、加劇資本外逃,進而影響金融體系穩定。

 

總之,在債務上限協議達成後,市場將同時面臨去槓桿化進程和避險資金撤出,這可能會引發股市拋售。

 

■Q3股市將面臨雷曼危機以來最嚴重流動性緊縮

 

投行摩根大通6/7 日示警,Q3美國將面臨自 2008年雷曼兄弟破產以來最嚴重的流動性緊縮,這可能成為今夏股市最嚴重的障礙。

 

摩根大通警告投資人,多種因素可能導致流動性減少逾 1 兆美元,並加劇人們對經濟衰退迫在眉睫的擔憂。

據摩根大通預估:「美國的廣泛流動性,我們定義為廣義貨幣 (M2) + 機構貨幣市場基金資產,從現在到年底將再減少 1.1 兆美元,使 2023年的總減少量達到 1.7兆美元。按年計算,這將是自雷曼危機以來美國最嚴重的流動性萎縮。

 

同時,近幾個月來,在人工智慧 (AI) 概念股的炒作推動下,科技股又出現了一些泡沫,再加上流動性下降,這意味著股市下跌的風險大於上漲。

 

從歷史上看,貨幣緊縮的影響是滯後的,但終必到來。

此時,每個人都知道洪水即將到來。由於這場洪水,殖利率將上升、美債將進一步貶值。這將給銀行帶來壓力。

與此同時,每個人又相信洪水到來之前,自己來得及跑。

您來得及跑嗎?

 

發佈回覆給「匿名訪客」的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4条)

  • sean john website
    sean john website 2024 年 6 月 2 日 上午 3:54

    you are truly a just right webmaster. The site loading speed is amazing. It sort of feels that you’re doing any distinctive trick. Furthermore, The contents are masterwork. you have performed a fantastic task on this subject!

  • удостоверение тракториста машиниста купить в москве

    Nice post. I learn something new and challenging on blogs I stumbleupon every day. It will always be exciting to read content from other writers and practice a little something from their websites.

  • Sugar Mommy Contacts
    Sugar Mommy Contacts 2024 年 5 月 31 日 上午 11:51

    Pretty! This was an extremely wonderful post. Many thanks for providing this info.

  • Fakaza
    Fakaza 2024 年 5 月 30 日 上午 9:49

    This site was… how do I say it? Relevant!! Finally I have found something that helped me. Many thanks!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