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產荒」與「軋空」華爾街
2home.co 楊惟婷
近期,美國經濟衰退訊號狂閃,除美債殖利率曲線倒掛過久翻身及薩姆規則(衰退指標)狂閃外,還有股神持有創世紀以來最高的現金存量。
目前,美國就業市場正在降溫,已經快要接近2008的水準,且各行各業忙著裁員,代表未來失業率有上升的空間。此將壓迫美國Fed降息、拯救實體經濟!
但相對弔詭地,美國Fed降息卻使熱錢外流,不利美國金融市場!
尤其,美國股市估值屢創新高後,一旦熱錢外流、一旦AI產業投報率不如預期、一旦美國財政部「發債」不如預期,勢必引發金融市場「多殺多」現象。
預期11月5日美國總統大選前,將會有數兆美元的資金流出美國市場「避險」,美國股市將高處不勝寒!
加上,石破茂當選日相,將加速「日元套利交易」反轉,「渡邊太太」落葉歸根、美元凜冬也將至。
值此全球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之際,避險資金反而正在回流中國金融市場,因中國股市估值在歷史底部、房市和匯市也已經歷充分調整,目前皆處於相對「低位階」,提供了頗具吸引力的「安全性」。
尤其,中國政策全力支持經濟維穩,各種經濟指標也正在觸底回升,這是「十年一遇」的良機,也是「十年河西、十年河東」的因緣,中國金融市場此時正具有全球其他國家無法比擬的優勢「利基」。
加上,在中國人行宣布一系列貨幣寬鬆措施後,中國股市以暴力上漲回應!
尤其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宣示,將部署足夠的財政刺激措施,以確保今年經濟增長 5% 的目標得以實現。使滬深300指數一周累計上漲15.71%,創下自2008年11月以來的最大周漲幅。香港恒生指數則一周累計上漲13.13%,也創下自 2009年以來的最大周漲幅。中國股市已呈現「見龍在田」吉象,請拭目以待!
過去幾年,由於中國飽受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之累,許多投資者全力減持中國資產,中國也出現了「資產荒」奇景。此次中國政策的大轉變,將使中國金融市場久旱逢甘霖,並迫使國際投資者「軋空」回補投資組合。
中國股市正進行報復性估值重估,尤其當市場確認對中國經濟金融體系底線及沒有系統性風險,當下報復性上漲行情的爆發力,有望延續成為中長期級別修復行情。因此,正吸引全球對沖基金正紛紛湧向中國股市,摩根大通預測,於9 /23日至9 /27 日出現有史以來最強勁的單週外資買盤(約 85億美元)。而於9月最後三個交易日中獲得 24億美元的資金流入。
中國A股正逢七天國慶長假、未開市,但即便伊朗發火、中東局勢緊張。在市場對A股樂觀氛圍下,10/2日有開市的港交所上市的科創50ETF-南方科創板50卻「提前」暴漲,日內最高暴漲超234%,逼得基金經理必須發布風險提示。
南方科創板50指數匯集了科創板中市值大、流動性好的 50檔證券,反映了最具市場代表性的科創企業的整體表現。該指數聚焦於「硬科技」旗艦龍頭,涵蓋電子、電腦和醫藥等高科技產業,高度契合中國國家戰略科技發展方向。
或詩,南方科創板50指數的大漲正為A股投資人的「節後行情」指引方向。
可預見的未來,接下來的華爾街「驚醒」,將使中國金融市場「戰龍在野」、報復性大噴發!
一、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陸續推行振興經濟的「政策」
■中國人行:「三輪貨幣政策」挺經濟,但亂槍打鳥、成效不彰!
2024年上半年,中國人行執行「三輪貨幣政策」如下:
1、1/24日起降準、降息,為實現經濟良好開局
2024年1/24日中國人行釋出重磅訊號提振信心。
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利率0.25個百分點,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中長期流動性超過1兆元:2月再下調5年期以上LPR達0.25個百分點,是2019年LPR改革以來最大降幅,也推進第1季GDP增長5.3%。
2、5/17日,中國人行針對房地產市場降低房貸負擔
5/17日,中國人行針對房地產市場降低個人住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個人房貸利率下限、下調公積金貸款利率,降低居民購房成本,釋放剛性和改善性購房需求。同時,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持房地產行業去庫存。
3、中國人行一系列貨幣政策深化改革
7月下旬以來,中國人行一系列貨幣政策操作,既是短期宏觀調控,也是中長期金融改革思路的體現。
■住房城鄉建設部:推出「收儲」政策,加快房市「去庫存」!
其實中國大陸房市沈痾已深,需要中醫式調理,才能防止房市崩盤!
「消化存量房產」已成為短期房市政策重心之一,支援「地方國企收購」未售新房正成為政府力推的「去庫存」模式。
因此,中國大陸住房城鄉建設部 (下稱住建部) 6/20 日推動縣級以上城市,有力有序有效開展收購已建成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
截至目前,中國大陸超過80個城市宣佈支持國有平台企業等收購商品住房,用於保障性住房、安置房、人才房、週轉房等。其中,至少36個城市已經發佈徵集房源的公告。
此「收儲」政策對市場又有什麼樣的影響?「收儲」政策,目標在「穩定價格」。國企收儲未售新房,未來將對房市產生多方面影響:
1、有利於加快保障性住房供給,更好滿足工薪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促進房產資源合理配置。
2、有利於市場庫存的去化,緩解開發企業的資金壓力,去庫存效果最為直接。
伴隨「收儲」政策持續發力,行業有望由局部企穩,向全局擴散。
■商務部:推出「8+N」類家電「以舊換新」政策,促進消費
中國大陸商務部等4部門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家電以舊換新工作的通知》,明確補貼品種和補貼標準冰箱、洗衣機、電視、冷氣、電腦等「8+N」類家電品種,針對個人消費者購買2級及以上能效、水效標準的上述產品給予以舊換新補貼,每件最高補貼2000元(人民幣,下同)。
此「以舊換新」政策的實施,將促使家電行業撬動兆元級別的換代需求市場,形成更健康、更廣闊、更高品質的產業發展態勢。
具體補貼標準為產品最終銷售價格的15%,對購買1級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產品,額外再給予產品最終銷售價格5%的補貼。每位消費者每類產品可補貼1件,每件補貼不超過2000元。
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振興經濟的「政策組合拳」,雖然立意良善、執行方向正確,但總結上半年政策執行情況,卻由於政策執行力散彈打鳥、火力分散,致無法激勵國內有效需求,且新舊動能轉換和結構調整深化也尚存在一定挑戰。
二、中式「印鈔術」全面啓動,複制「東方華爾街」喔!
「救經濟」其實並不難,我偷偷跟您說一個「秘密」,但您不可以告訴別人喔!
其實「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即印刷術、火藥、造紙術與指南針。
而印刷術是從隋唐的「雕版印刷」改良而來,在北宋畢昇改良下,用膠泥刻字,再依據字句排列印刷,便是「活字印刷」。而中國印刷術,甚至早於西方的古騰堡活字印刷。只是中國人笨到只會印書、賞文,而美國Fed則改良為「印鈔術」。
近期中國人行「禪悟」得道,懂得與時俱進、啓動了中式「印鈔術」。而且,其又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標靶療法」。
■中國人行:降準、降息、降存量房貸利率「組合拳」救市!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9/24 日預告降準 2碼,宣示進一步支持經濟穩增長。
中國 A股市場三大指數當日收盤漲幅均超過 4%,滬指寫下 2020年7 /6日以來最大漲幅,收復 2,800點關口,香港恒生科技指數也飆漲逾 5%。
中國央行總裁潘功勝在記者會上宣布:
將下調存款準備金利率 0.5個百分點,提供金融市場長期的流動性約 1兆元,年底前可能還會擇機再降準 0.25~0.5個百分點。
他進一步表示,降低 7天期逆回購利率,下調 0.2 個百分點,從目前的1.7% 降到1.5%。此引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和存款利率較2023年同期下行,維持商業銀行淨利差的穩定,也就是說下個月的 LPR 將降息 20個基點,力道非常大。
這兩項利率的下調意味著將為市場提供更多流動資金,企業、個人的借貸成本也將降低。
在房貸方面,潘功勝說,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並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率,具體是:
1、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及統一房貸首付比例,引導商業銀行存量房貸利率下降至新發放貸款利率水平,預計平均降幅約在 0.5 個百分點,預計惠及 1.5 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家庭利息支出 1500億元左右。
對此,當前存量房貸平均利率大約在3.92%,此次央行降低 50個基點,如以商貸額度人民幣 100萬元、貸款30年還款方式計算,每月月供減少大約 280元,30年可以減少利息支出共 10萬元。
2、統一首套房二套房貸款首付比例,全國層級的二套房貸最低首付比例由 25% 下調到 15%,各地可在此基礎上因城施策,自主確定轄區內是否實施差異化的首付比例下限安排。
以 300 萬元的總房價為例,首付將從 75 萬元降至 45 萬元。即消費者可以用 45 萬元買第二套房子。
尤其,中國央行同時宣示降準和降息,並預告,在未來幾季還有大膽寬鬆的空,這將是中國貨幣政策史上最大膽的「超級大禮包 」,同步推出降息、降準利多,這很罕見,也說明了政府的決心。
■9/24 日,中國大陸金融三巨頭聯手救股市
9/24 日,中國金融三巨頭—中國人民銀行、證監會、與金融監管總局共同協商,協力推出創設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發展。具體包括:
1、第一項工具是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這項工具支援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使用其債券、股票等資產作為抵押,從中央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流動性資產。這項政策將大幅提升相關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計劃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是人民幣 5000 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透過此工具獲取的資金只能用於投資股市。
2、第二項工具是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向上市公司和其主要股東提供貸款,用於回購和增持上市公司股票,央行將向商業銀行發放再貸款,提供的資金支援比例是 100%,再貸款的利率是 1.75%,商業銀行在給客戶放貸款時利率在 2.25% 左右,首期額度是人民幣 3000 億元。這項工具適用於不同所有制的上市公司。
9/24 日,為維護資本市場穩定、提振投資者信心,中國人民銀行與證監會、金融監管總局協商,協力推出一系列刺激政策強力救市,中國人行降息和降準是意料之中的事,最令人意外的則是又開了一個管道,公開間接給股市輸送彈藥。
尤其這幾項利多政策「組合拳」,力道超過市場預期、有效提振市場信心,將帶動市場情緒,A 股三大指數集體高開高走。
潘功勝在記者會後被《證券時報》問到有關創設「平準基金」一事,潘功勝則稱正在研究,短短四字也引發市場極大關注。
《彭博資訊》年初曾引述知情人士報導,中國政府考慮多項支持工具,穩定資本市場運行,方案包括設立人民幣 2 兆元左右的股市平準基金。
「平準基金」工具是指政府為應對資產價格劇烈波動帶來的系統性風險而建立的政策性金融工具,注入流動性恢復市場正常運行,發揮「定海神針」的功能。
中國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表示,這次「924 新政」可用一句話形容,也就是「預期管理要拉滿,情緒價值要給到位」。
「預期拉滿」指單一政策或難以扭轉,但組合起來油門轟滿,就是向民眾顯示表明要全力搞經濟的決心,「情緒價值到位」則照顧被高存量房貸款利率壓在頭上的普通老百姓,留點餘錢該買買,該吃吃,該喝喝。
加上,美國聯準會 (Fed) 降息後全球正式進入寬鬆週期,給予了中國央行猛烈刺激的極大底氣。
這次密集釋放重磅利多,若全部存量房貸利率都得到充分調整,居民每年可節省利息支出人民幣2800億元。
過去四季,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值約 70%,按照這一比率,理論上可增加近人民幣 2000億元的消費空間。
若合併上月底展開的新一輪「以舊換新」補貼活動,可能會有不錯的刺激效果。
■大陸中共中央政治局重磅宣示,將重振市場信心
其實,目前房價當下已處於底部。股市大概邊見底了。市場欠缺的,只是信心。
這次大陸中共中央政治局也在9/26日開會研究當前經濟情勢,並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而對比2024年 7月政治局會議,本次會議有三大新提法、新舉措,
一是強調財政政策的逆週期調節力度,
二是首提促進房市止跌回穩,並提具體政策措施如調整房屋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等,
三是不僅要提振資本市場信心,而是要確實提振市場。
會中強調要加大財政貨幣政策逆週期調節力度,確保必要的財政支出,實際做好基層「三保」工作。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案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要降低存款準備率,實施有力道的降息。
從貨幣政策角度看,中國央行大幅降準降息反映了加大逆週期調節力度的意圖,後續政策發力的重點在於財政政策,其中「保證必要的財政支出」的提法值得特別關注。
再從財政政策角度看,考量到 3.88兆人民幣赤字、專項債 3.9兆、超長期特別國債 1兆和2023年發行但主要在今年使用的 1兆元增發國債,合計規模高達 9.78 兆元,財政支出力道接近 10兆元。
接下來財政增量政策料將出台,包括增發國債、再發行一定規模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資債券等措施。此外,著眼於進一步擴張、促進消費,接下來超長期特別國債用於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額度還有上調空間。
最後,相較以往「提振投資者信心」政策,此次政策信號更為強烈。
本次政策打通資金堵點、引導長期投資、支持併購重組、推進公募基金改革和保護中小投資者等多項重點改革舉措,將為促進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提供基本製度保障。
尤其,在美國聯準會 (Fed) 開啟降息進程、人民幣匯率升值預期回升、中國策經濟向好信心增強以及資本市場估值尚處全球低位的多重因素下,隨著一攬子政策逐步落地顯效,A 股料將走出對當前偏低估值的修復行情。
■大陸房市重量級金融「組合拳」也來了!
繼中國人行(央行)、國家金融監管總局等部門公布降息降準、降存量房貸利率等房地產利多政策後,中國房地產市場重量級金融「組合拳」終於也來了。
中國人行會同金融監管總局9/29 日連發四項穩房地產政策,包括引導銀行降低存量房貸利率、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率至 15%、延長部分房地產金融政策文件的期限、強化保障性住宅再貸款政策。
綜合來看,這「四支箭」對房地產市場以及中國宏觀經濟均將產生積極影響,有助於穩定經濟增長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在穩房市政策方面,此次最受市場關注的內容,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和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重,預估平均降幅在 0.5 個百分點左右。
與此同時,央行發布通知,商業性個人住宅貸款,不再區分首套、二套住宅,最低首付款比率統一為不低於 15%。
調整後,存量房貸利率將降至約 LPR(3.85%)-30BP=3.55%,略低於 2024年前 8個月全國新發放房貸平均利率水準(3.61%)。
調整後,利率較調整前的 4.06%降幅約 0.5個百分點,預計降幅為平均值,具體到每個合約將各有不同。
在貸款重定價後,調整後的存量房貸利率水準,還將明顯低於 3.55%,大幅節省房貸借款人的利息支出。以人民幣(下同)100萬元、25年期、等額本息還款的存量房貸為例,假設房貸利率從 4.4% 降至 3.55%,可節約借款人利息支出每年約 5,600元。
上述權威專家說,批量調整完成後,預計存量房貸利率下降將導致銀行利息收入減少約 1,500 億元。但新老房貸利差收窄後,借款人提前還貸會明顯減少,有利於銀行穩定貸款規模,提高貸款品質。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則表示,本次調降存量房貸利率政策,預計將緩解「提前還貸潮」,以「價降」換「量穩」,有助於穩定銀行資產規模,增強居民端消費活力。
■大陸A股也將展開「估值修復」的行情!
目前A股市場處於估值相對低位,因此具備長期投資價值。尤其,本次刺激政策涉及降準降息、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新的支持資本市場貨幣政策工具,以及引導提升上市公司品質等一系列重磅利多,將有助於 A股市場朝向正向發展。
例如,首先就中國內需消費而言,將有利於降低消費者負債成本,改善消費意願,藉以拉抬中國總體經濟;其二則是有利於改善上市公司長期股東權益報酬率 (ROE),進一步提振市場風險偏好;第三,則是促使市場無風險利率的下降與上市公司品質提高,使得具備股利率優勢的上市公司股票有望受益。
當前只待市場信心修護,將有機會激勵 A 股進一步走升,現在不失為長線投資人的逢低布局時點。
三、港股的「報復性反彈」,將驚醒「華爾街」
對外資而言,港股具有較高的「流動性」,因此,港股的漲跌趨勢,可視為外資動向的金絲雀!
■騰訊大買庫藏股,2024年H1回購金額逾2000億,勝過2023年全年!
中國網路巨頭騰訊 (00700-HK)自2024年初拋出千億港元庫藏股計畫後,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二季,共出手38次進行回購,累計回購超過 1億股,單季回購金額達 375億港元,較首季 148億港元成長約 150%。
根據香港交易所數據,港股上市公司2024年H1回購總金額為 1210億港元,其中騰訊貢獻四成以上。騰訊2024年上半年累計出手回購 56次,金額達 523億港元,超過2023年全年的 494億港元。
與此同時,騰訊業績也重回高成長軌道。2024年首季營收年增6% 至1595.01億人民幣,毛利年增 23%至 838.7億人民幣,Non-IFRS 凈利年增 54%至 502.65 億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騰訊的回購股票額度已遠超大股東Prosus的減持額度,抵消大股東賣股對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壓力。2023年 6月,Prosus啟動一項長期開放式股票回購計畫,回購資金將藉由賣出騰訊持股籌募。
■2024年港股回購創紀錄,截至7 /30日已逾1575億港元
2024年以來,港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購潮」持續提升,回購家數較往年顯著增加,回購規模達到同期歷史峰值。
資料顯示,截至7 /30日,2024年以來港股共有 209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數量較2023年同期的 123家上升 69.92%;回購金額合計達 1575.43億港元,較2023年同期的 569.18億港元大幅提升 176.79%。
科技、銀行、地產、醫藥等行業龍頭公司成為2024年港股回購主力軍。
其中,騰訊控股 (00700-HK)、滙豐控股 (00005-HK)、美團 – W(03690-HK)、友邦保險 (01299-HK)、小米集團 – W(01810-HK) 回購額排名前五。
據海通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2005年以來,港股市場共經歷了五輪回購潮。
歷次回購潮一年後,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平均累計漲幅分别為19.0%和52.9%。尤其在2019年港股回購潮的一年後,恒生科技指數的反彈幅度達到了創紀錄的107.3%。
前五輪回購潮,港股公司通過回購,尤其是注銷式回購提振市場信心,回購本身也具有提升每股盈利、促進股價上漲的作用。
隨著港股龍頭公司「回購潮」的持續,港股脫離1月底部、震蕩回升中。
■家族辦公室在亞洲大行其道,中國富人回流,助香港拉大與星國差距!
過去歐美盛行的「家族辦公室」被財富管理產業視為皇冠上的明珠,是全球財富管理中心競爭關鍵的領域之一。近期「家族辦公室」正在亞洲大行其道,其中又以香港跟新加坡的競爭最為激烈。
2013 年是中國家辦發展元年,此後許多持有金融牌照的機構紛紛設立「家族辦公室」,並開展家族信託業務。香港首富「李嘉誠的家族」近日宣佈將在香港設立家辦,是首個在港成立家辦的香港富豪家族。
2023年 5 /10 日,香港立法局通過為單一家辦制定的稅收優惠法案,規模超過 2.4 億港幣的家族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利潤可免稅。
至於要在新加坡取得稅務優惠,新加坡居民開設的公司需聘請至少兩名投資專業人士,資產管理規模要達2000萬星元,至於其他海外公司則需聘請至少 3名投資專業人士,資產管理規模要求提升至5000萬星元。且投資上,新加坡也有限制,必須把資產管理規模的 10%或1000萬星元投資於本土,香港則未設限。最重要的是,新加坡要得到當局預先批准才可取得稅務優惠,香港則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獲稅務寬免。
根據德勤與香港家族辦公室聯合發佈的《香港家族辦公室市場研究》顯示,截至2023年 12 /31日,香港擁有超過 2700個單一家辦,其中資產管理規模在 1億美元以上的家辦達 885家,較新加坡公佈的 2023年底註冊獲稅務優惠的單一家辦數量 1400個,多了將近一倍。
此外,對於吸收外資而言,但家辦的設立本是個立竿見影的吸金大法,但也出現部分流弊與詐騙案例。香港最近就發生杜拜王子阿里詐騙案。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人士選擇在新加坡設立家辦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跟移民政策掛勾。根據新加坡的全球商業投資者計畫 (GIP),在當地推動業務和投資成長、並符合資格的全球投資人可被授予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在 GIP下,家族理財辦公室負責人具備申請資格。
■中國大陸此波刺激政策力道不容小覷,外資忙著發報告!
近日高盛、大摩、瑞銀、野村、法巴等國際投行都忙著發報告!
1、高盛:短線反彈良機
高盛發布最新的中國股票策略報告稱,近期的刺激政策表明,政策制定者關注經濟成長和資本市場,儘管目前的措施可能不足以達到一些投資者所希望的「火箭筒式」(Bazooka) 強力舉措,但它應該有助於抑制高企的政策風險溢價,股票處在周期低點的估值以及投資者對於中國股票處於十年低點的部位均體現了這一點。因此認為,目前是短線反彈的良機。
高盛表示,就市場而言,相對於 A 股仍更青睞港股,因為後者盈利預期修正趨勢相對更為強勁、估值從絕對值和相對 A 股折價方面都更具吸引力、南向資金流帶來了更具支撐作用的流動性,在美國降息周期中對聯準會政策脈衝的敏感度可能更為有利。
2、摩根士丹利:股市支持工具規模巨大
摩根士丹利中國股票策略師王瀅表示,第一階段承諾的總額 8,000億元人民幣約相當於當前 A股市場總自由流通市值的 2.9%,約為 A股市場年初至今平均日成交量 774億元的 1.03倍;其中,與歷史 A股回購相比,再貸款計畫承諾的 3,000億元初始資金,約為 2023年 A股總回購額 1227億元的 2.5倍;與「國家隊」買入量相比,年初至今,粗略估計國家隊的總買入可能達到 900億美元。第一階段的 8,000 億元(約 1,130 億美元)約為這數字的 1.3倍。
摩根士丹利預計,A 股和境外市場會對這一發展作出積極反應,並可能導致戰術性反彈,甚至在短期內超過新興市場。不過,香港市場的流動性可能對上行有更大的彈性,尤其是考慮到最近的聯準會降息。
3、瑞銀:看好高股利股
瑞銀中國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表示,這些措施對股市整體構成利多。
高股利股可能受惠於互換便利帶來的資金流入,而進行回購的公司也可能迎來股價上漲。先前的分析顯示,投資人在公司宣布回購後購入股票可能會獲得更高收益。
瑞銀維持對市場的建設性看法, 在 MSCI 中國指數估值不高(9 倍遠期獲利比歷史平均低 1.5 個標準差)且投資人部位較低的背景下,發表會為市場帶來驚喜,因為投資者預期較低。該機構表示將維持啞鈴策略,一方面看好高股利股,另一方面看好網路、半導體設備、教育和個別房地產相關股票作為 beta 標的。
4、法巴:政策有望進一步加碼
法巴大中華區外匯、利率策略主管王菊提及,財務跟進將是關鍵。由於央行行長潘功勝特別提到需要「與積極的財政政策協調」,「我們認為額外財政刺激的可能性增加。
下一個關鍵的窗口將是 10 月底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屆時當局可能會批准 1-2 兆元的額外國債發行,央行所提到的年內 25-50BP 的再降準空間可能旨在配合這一點;隨著國家發改委在 9 /19 日推出一系列 “增量政策”,額外的國債可能作為這些資金來源。」
法巴認為,從現在開始,這一成長是否能夠加速也是一個關鍵關注點。
■滬指逼近3100點、創業板指飆10%創單日最大紀錄、恒指收復2萬關
在9/26日,中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罕見表示將加強宏觀調控力度、加強逆週期調節的重視,後續財政政策的重心或將向幫助中低收入族群、提振消費升級趨勢傾斜,支出重心的轉變有助於提升財政穩健成長的效率。
會中也要求促進房市止跌回穩,考量到房市調整具一定慣性,政策見效時點仍需觀察。
會上也對提振資本市場、幫扶民營企業、穩就業作出部署,建議繼續關注即將落實的《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民營經濟促進法》等文件和法律,以及幫助高校畢業生、重點困難群體就業的政策措施。
此激勵中國 A股三大指數9/27 日連續第 4天收漲,滬指 (SSEC) 逼近 3100點,創業板指大漲 10%,創史上單日最大漲幅,香港股市也持續攀漲,恒生指數 (HSI) 收復 2萬點大關,港股成交 4457億港元創紀錄。
光大證券預估 A股反彈估值修復之後,基本面預期能否持續修復將會是市場行情延續的關鍵。
中金公司也說,9/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進一步釋放政策加碼訊號,A 股升勢可望延續,平安證券則指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可望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主要權益指數投資價值進一步凸顯,投資行為長期性和市場內在穩定性有望進一步強化,夯實資本市場平穩運作和健康發展的基礎,推動建構「長錢長投」的政策體系。
■中國證監會再發布新一波救市政策,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
中國證監會9/26 日又跟中央金融辦共同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這被業內稱為首個「中字頭」推動資金入市文件。
中國證監會表示,《意見》主要目標是,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推動中長期資金投資規模和比例明顯提升,資本市場投資者結構更加合理,投資行為長期性和市場內在穩定性全面強化,投資者回報穩步提升,中長期價值投資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中長期資金更好發揮引領作用、投融資兩端發展更為平衡、資本市場功能更好發揮的新局面。
《意見》主要舉措有三大方面;
一是建設培育鼓勵長期投資的資本市場生態,
二是大力發展權益類公募基金,支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穩健發展,
三是著力完善各類中長期資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
在生態建設方面,將多措並舉提高上市公司品質,鼓勵具備條件的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嚴厲打擊資本市場各類違法行為,持續塑造健康的市場生態。
在發展公募、私募方面,將加強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設,制定科學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引導基金公司從規模導向向投資者回報導向轉變,豐富公募基金可投資產類別,建立 ETF 指數基金快速審批通道,持續提高權益類基金規模和佔比,穩步降低公募基金行業綜合費率,推動公募基金投顧試點轉常規,鼓勵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豐富產品類型和投資策略。
在配套政策上,將建立健全商業保險資金、各類退休金等中長期資金的三年以上長週期考核機制,培育壯大保險資金等耐心資本,打通影響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制度障礙,完善考核評估機制,完善權益投資監管制度,督促指導國有保險公司優化長週期考核機制,促進保險機構做堅定的價值投資者,為資本市場提供穩定的長期投資。
此外,將完善全國社保基金、基本退休保險基金投資政策制度,支持具備條件的用人單位放開企業年金個人投資選擇,鼓勵企業年金基金管理人探索開展差異化投資。
此《意見》文件此時推出將有助於推動解決 A 股市場長期的增量資金問題。
■香港睽違兩年,終於重返亞洲金融一哥寶座!
香港恒生指數 (HSI) 9/27日持續狂飆,盤中漲幅一度超過 3.5%,恒生科技指數更漲逾 7%。受到中國一系列「政策組合拳」的提振,從技術形態來看,港股四大指數似乎都走出三重或者四重底部。從成交金額、企業獲利加速及美元進入降息週期等諸多指標來看,香港股票市場指數或已走出底部。
與此同時,由英國智庫 Z/Yen集團與中國 (深圳) 綜合開發研究院近日發布的第 36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顯示,全球排名前三的金融中心分別是紐約、倫敦、香港,這意味著時隔兩年香港擠下新加坡重回亞洲第一金融中心,全球再現「紐倫港」格局。
其實,這與香港資本市場強勢復甦有關,越來越多的中國優質企業近年紛紛赴港二次上市,這個優勢是新加坡不具備的。
例如,中國國內有眾多的科技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包括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比亞迪、小米、網易、京東、海爾、百度、快手等科技公司、及家電龍頭美的都有在港交所上市。
根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 29家中概股回港上市,尤其是 2020年以後回港上市數量增加明顯,主要因為港交所近年實施一系列上市制度改革與降低上市門檻,其次是中概股在美國面臨著諸多不確定性因素,要尋找其他資本市場規避風險,第三個原因就是可以吸引更多亞洲地區的投資者。
目前,港股市值高達 36兆港元,日均成交額超過千億港元,上市公司數量超過 2600家,新加坡股市市值不足 6兆港元,日均成交額也不足 100億港元。
總之,香港資本市場之所以強過新加坡,主要因為中國國內企業的助力,過去 30 年來港上市中國企業超過 1400 家,占港交所上市公司總數的 55%。若按總市值、日均成交金額計算,中國企業超過 80%,香港已成為中國企業首選的國際投融資平台。
四、中國的「資產荒」與外資被「軋空」回補的「資產慌」
■中國正出現「資產荒」現象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中國已出現「資產荒」現象。
李迅雷說,不少人把目前「低風險資產」受追捧的現象稱之為「資產荒」,亦即這類資產相對稀缺,隨著投資者避險性需求的提升,這類資產供不應求。
所以資產荒實際上反映了投資者風險偏好的下降,這與當前實體經濟投資回報率下降、民間投資增速放緩等,都是同一個邏輯。
此不僅債券市場如此,中國股市也出現類似情況,如股息率較高的公用事業類股、銀行族群等大市值股票年初至今走勢比較強勁,說明投資者更加保守,謀求確定性較強的分紅回報。反之,本益比高、分紅率低的中小市值股票,年初以來跌幅較大。
數據統計表明,2024 年元旦至6 /7 日,剔除2024年上市新股後的近 5,100家上市公司,中位數漲幅為 – 21%。只有市值排名前 5% 的大市值股票是上漲。
也就是說,這部分高分紅率的大市值公司的資產被看好、被追捧,從而出現了這類資產稀缺而形成的「資產荒」。
李迅雷指出,自房地產從 2021年步入長周期下行階段後,中國面臨「財富縮水」現象與房地產大幅跌價相關,「資產荒」也延伸體現到A股市場和港股市場。
因此,在低風險資產的「資產荒」背後,實際上還存在更大規模高風險資產的「資產慌」,因為低風險資產規模不大,如 A股這類公司的數量僅佔 5%左右,而高風險資產不僅種類繁多、規模巨大,且不少資產的流動性較差,風險溢價比較大。
■中國大陸上市公司實施「庫藏股」創同期新高,加劇「資產荒」!
2024年以來,中國A股市值持續處於歷史偏低位置,上市公司持續實施收藏庫藏股計畫,根據 Wind數據,2024年截至8/2日已有 1656家上市公司回購股票,規模達1063.81億元人民幣,創歷史同期新高,並超過2023年全年的 914.15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A股的回購潮中,實施註銷式回購在A股上市公司中逐漸普及,有多家上市公司變更回購用途為「用於註銷並相應減少註冊資本」。
此外, 在新“國九條”推動資本市場高品質發展、監管層持續強調股東回報的背景下,A股回購潮不斷優化資本市場。同時,隨著回購潮發展,「資產荒」也隨之擴大。
■大陸A股公司發佈半年報,逾45%以上報喜!
截至7月底,有 1694家公司公佈2024年上半年的業績預告,預期成長的公司有 576家、獲利有 201家,合計報喜公司比例為 45.87%。
以預期淨利增幅中位數進行統計,共有 427 家公司上半年淨利增逾 100%,增幅在 50% 到 100% 之間的有 298 家。
■由美股中概股財報來看,中國資產也表現亮眼!
2024年上半年,電商行業消費復甦趨勢回暖,跨境業務持續增長。同時,美股的中概互聯網企業,展現穩健的財務狀況及現金流。加上大陸金融政策也朝著積極方向轉變,預計美股中概股板塊將迎來持續反彈,估值有望修復到合理水準。
例如,2020年12月,中國國家市場監理總局依據「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集團在中國境內網路零售平台服務市場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立案調查。2021年4 /10日,作出182.28億元人民幣罰款行政處罰,並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
但市場監督管理總局2024年8/30日公告,宣布阿里巴巴 (09988-HK)(BABA-US) 完成3年整改,合規整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金融政策已出現拐彎!
又如,上海作為中國金融中心,上海的優質資產已經可以被視為世界級優質資產,這是「稀缺資源」,特別是豪宅領域,這是大陸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
加上近日上海、深圳、廣州三大一線城市利好政策密集出爐,集體降低購房門檻和成本,房市步入空前政策寬鬆期。
房東竟然第一時間出現跳價現象!房產仲介在國慶期間也全體加班,忙到都沒有時間吃飯,這反映出市場情緒的爆發。
■高盛:避險基金對中國資產配置降至5年來最低,恐被軋空手!
高盛表示,到7月底,全球避險基金在中國股票的配置總體約為6.6%,而 2020年中期的峰值為15%。亦即中國股票的曝險已削減至5年來的最低水準,同時增加對日本的投資。
此次對中國資產撤退,凸顯全球避險基金對中國經濟的擔憂,並選擇押注撤退。
因此,最近的強力降息、降準和中共三中全會的政策宣示,不僅出乎其意料之外,甚至恐被軋空手!
■外資Q2從中國撤資近150億美元
中國的外商投資在2021年達到3,440億美元的紀錄後,近年來大幅下滑。
外資持續逃離中國,反映出外資對中美貿易戰出口被圍堵及中國內需經濟不振的深度悲觀情緒。
儘管中國政府加大力度開放市場和留住外資,但外商直接投資還是下滑。
根據大陸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中國4月至6月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直接投資負債減少近150億美元,2024年前6月減少約50億美元。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到年底,恐出現自1990年(開始有可比數據)以來的首次年度淨流出。
經濟放緩且地緣政治緊張升高,促使一些公司退出或縮減投資規模。
例如,美國思傑系統宣佈退出中國市場並裁撤南京研發中心的所有員工,美國網路安全公司 Trend Micro 也撤出中國並裁撤大部分員工,德州儀器亦裁撤中國 MCU(Microcontroller Unit)團隊,並將原 MCU 產品線全部遷往印度。
此外,自2024年以來,截至 6月,全球基金透過與香港的交易環節,共出售 494億元人民幣的陸股。
五、跋尾—外資搶補中國金融資產,恰逢「資產荒」,形成「軋空」的恐懼
種種跡象表明,全球資金回流中國市場的跡象越來越明顯。摩根士丹利等多家外資機構發布報告指出,全球資金正呈現重返陸股的趨勢。
分析家認為,從全球維度來看,目前 A股正值估值窪地,投資價值較為凸顯,或許是國際資金回流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國經濟不斷釋放的回暖訊號,也進一步提振了國際投資人的信心。
■〈美股13F報告〉大賣空貝瑞加碼阿里巴巴
《大賣空》(The Big Short)貝瑞 (Michael Burry) 因準確預測2008年美國房市崩盤而聞名,這名避險基金經理人在2024年第二季進一步增持了阿里巴巴集團 (Alibaba Group Holdings)(BABA-US)ADR 股份,持倉價值 1,120萬美元,較第一季的 900萬美元有所增加,新增3萬股。
根據 13F的文件,Burry 旗下的 Scion Asset Management 管理約 2億美元,其投資組合中約有一半投資於中國科技巨頭。整體而言,貝瑞從2022年第四季開始大舉買進中概股,阿里巴巴 (BABA-US) 是他最大的部位,占投資組合的 21%,其投資組合的 12%則投資於百度 (BIDU-US),另外12%投資於京東 (JD-US)。
總共約有46%投資中概股,近日似乎終於得到了回報。
iShares MSCI 中國 ETF一周上漲 18%。與此同時,阿里巴巴、百度和京東的股價一周分別上漲了 19%、18% 和 32%。
■避險基金巨頭橋水創辦人達里歐:「對我來說,關鍵問題不是我是否應該在中國投資,而是我應該投資多少?」
全球對沖基金巨頭橋水聯合公司(Bridgewater Associates)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先前曾表示,中國資產很便宜。「對我來說,關鍵問題不是我是否應該在中國投資,而是我應該投資多少?」
根據路透社的報導,2024年 1月,橋水(中國)新募集 20億元的基金,使其在中國管理資產規模增至 400億元人民幣,標誌著過去一年資產翻倍,在外商獨資證券私募管理人中遙遙領先。
■Gavekal Research:中國股市被低估,並建議在中國市場上保持多頭
Gavekal Research 在9/23 日發布報告表示,中國股市已做好在未來幾個月反彈的準備,並表示在長期表現不佳後,中國股市被低估,北京方面將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Gavekal 在報告中說,中國市場被低估,而且中國股票的股息殖利率高於政府債券殖利率。與黃金相比,這種情況過去只發生過兩次,而在這兩次中,中國市場都出現了大幅上升。所以他們「非常看好」中國股市,並建議在中國市場上保持多頭。他們建議在下一輪牛市開始之前買進中國股票。
■美銀策略師:中國資金利多四射,看好A股後市
美銀 (BAC-US) 策略師 Michael Hartnett 領導的團隊在9/27日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大規模的刺激措施,總額可能達到 5,6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 3%以上。與此同時,中國股市相對於美國股市接近 50年低點,中國地產股處於全球金融危機期間的水準。因此,相對於印度,他們更看好中國。
■華爾街抄底王:「全力押注中國股票」
被譽為華爾街「抄底王」的阿帕盧薩資產管理公司(Appaloosa Management)的創辦人泰波(David Tepper)於9/26日表示,在聯準會降息後,他下一個大賭注是買進所有中國相關的股票,尤其中國寬鬆政策力道超乎預期,他將全力投資中國。
泰波為阿帕盧薩對沖基金創辦人,曾在2020年3月、美股因疫情狂殺觸底後進場,因而被稱為華爾街「抄底王」。
泰波解釋到,美國聯準會降息後,令中國有空間放鬆貨幣政策,不過這次中國政策力度超乎其預估,他將此視為一種全面的轉變,因此計劃持有更多的中國股票。例如,他買了更多的大型科技股,如阿里巴巴和百度等。
泰波亦提到,「這些大型股的本益比是個位數,增長率卻是兩位數,與標普500指數超過20倍的本益比形成鮮明對比」。
■對沖基金大力狂掃陸股,規模創3年半最大單日淨買入量
值中國股市大舉反彈之際,對沖基金開始掃貨中國股票,並押注最新的政策組合拳將推動經濟成長。根據高盛機構經紀業務報告,中國股市9/24日獲得 2021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淨買入量,規模也是過去十年中的第二大。
對於中國股市這波反彈,一些機構認為是由空頭回補推動,但根據上述數據顯示,這波買盤幾乎都是由加碼多頭部位的投資者所主導,對沖基金購買了所有類型的中國股票,其中主要是 A股,其次是 H股。
另外,透過選擇權流入中國股市的資金也有所增加。高盛數據顯示,iShares 中國大盤股 ETF (FXI) 看漲期權未平倉合約增至 10年來最高水準,增加了約58萬份合約。
高盛交易部門觀察發現,目前對沖基金對中國股票的總配置和淨配置仍處於5 年來的最低水準。因此,對A 股、港股交易量都呈現爆炸性成長,單邊做多策略資金(long only)也在買入,衍生性商品市場交易也非常活躍。因此高盛認為「中國股市上漲動能可延續。」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 Kinger Lau 則指出,若中國證監會的政策令上市企業品質提高,或對投資人保護得到加強,中國股票估值可能會上升 40%。
光大證券國際的策略師伍禮賢說,原先流向日本和印度的海外資金不斷回歸中國股市,瑞穗研究與技術主任經濟學家月岡直樹也指出,包括歐美在內的海外投資人可能正將資金從上漲乏力的日本股市,移回到遭低估的中國股市。
■高盛:「唱多中國股市,高喊這次情況真的不同了!」
在中國政府政策大力做多之下,中國股市一直上漲,那斯達克金龍指數在過去 4 天裡飆升19%,高盛全球市場部董事總經理 Scott Rubner表示,一旦美國大選結束,中國股市應該成為投資者投資計畫的重要組成部分。
金龍指數由股票在美國交易,但主要業務在中國的公司組成,指數9/26 日盤中一度上漲 13%,為 2022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終場收漲近 11%,並創下近十年來的最大單周漲幅。
Rubner 認為:「此前,中國股市一路遭到減持,但這次對中國來說是不同的。」
他指出,在市場重新崛起後,以避險基金為例。事實上,自 2023年初以來,以累計名目價值計算,避險基金仍大幅淨拋售中國股票。在最近的上漲之前,他們只剩不到 7% 的資本配置到中國股票,大約是 5年來的最低點。
但是,這些基金在近日扭轉了方向,搶進中國股市,創下自 2021年 3月以來最大單日淨買入量。
而共同基金也有更大的買進空間。Rubner 指出,截至 8月底,他們在全球對中國股票的配置為 5.1%,處於歷史低點。
但更大的推動力可能來自被動基金。 2024年,美國上市 ETF資金流入 6,950億美元,其中只有 49億美元流入中國 ETF。Rubner 強調,中國和新興市場資產不像美國市場那樣每天都受益於被動資金流入,但這種情況正在改變。
■摩根士丹利:「中國滬深300指數在短期內可能還有約 10%的上漲空間!」
摩根士丹利也同榆對中國股市前景持樂觀態度。摩根士丹利認為,從技術層面來看,中國滬深300指數在短期內可能還有約 10%的上漲空間。
以 Laura Wang 為首的摩根士丹利策略師發布報告稱,這一預測基於該行對中國再貸款計劃借款成本 (2.25%) 與滬深 300指數當前股息率 (2.46%) 的分析。
摩根士丹利表示,中國政治局會議、中國央行與其他監管機構宣布的刺激方案均非常積極。而真正令市場驚訝的是這些市場穩定措施,可謂前所未有。
■滙豐:美國首次降息後12個月,A股最多升25%
滙豐銀行指出,美國降息可引發A股新一輪的評等,和為中國人民銀行提供更多降息空間。該行從歷史資料分析,得到美國首次降息後12個月,A股最多升25%的結論。
此外,2024年的中國經濟環境一直在逐步回暖,從基本面來看,大陸國內經濟進入了穩態復甦的階段,經濟韌性較強。
依大陸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GDP年增5%,顯示經濟整體呈現回升好的趨勢。進出口、服務消費、投資數據等也讓內外資機構對大陸經濟回升有更強的信心。
在現階段,相對於歐美日等國股市估值過高,中國資本市場中一些優質高股息和新經濟股估值處在歷史低點,為海外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A股猛牛疾行,華爾街措手不及,被迫搶補中國資產!
A股9/30目出現歷史級別暴漲,滬指收盤報3,336點。過去 4個交易日,中國 A股的漲幅超過 20%。
尤其,滬深兩市上漲個股 5,336家,其中漲幅超過 9%的個股有 3,459家。
兩市成交額合計人民幣 2.5931兆元,創歷史天量。上次成交額破紀錄是在 2015年 6 /15日,已逾 9年。而A股歷史上共有 6次突破 2兆元的紀錄,都出現在 2015年 5月和 6月。可謂「十年磨一劍!」
如此,突如其來的「牛歸」,令華爾街集體焦慮,恐被迫搶補中國資產!
因嗎,中國股市這波上漲前,海外避險基金對中國股市的配置倉位僅 6.8%,為5年低點,還有很大增持空間。
如今,此極低倉位帶來『FOMO』(害怕錯過行情)的情緒,更容易引發海外基金大幅加倉,尤其是避險基金,而一般行動更慢的長線資金,也開始被逼加倉,否則很可能跑輸業績基準。
華爾街現在對中國股市最大困惑在於—-「中國牛市還能持續多久?」
這也是全球投資者心中最大的疑問。但中國股市卻一驥絕塵,以暴力上漲回應!
《第一財經》指出,中國十一國慶長假過後,市場焦點將轉向「財政政策」。
目前各大投行對財政刺激的預期是:中國在第四季有望批准額外的公債發行,財政支出可能高達人民幣 3兆元。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雙月例會(可能在 10月底或 11月初)將很重要,因為官方赤字目標的變更,需要人大常委會批准。
只要中國貨幣寬鬆、財政剌激持續推動,接下來的中美「金融戰」,將改寫新的劇情—「十年河西、十年河東」!
留言列表(1条)
m6hqf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