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物流
楊惟雯
無論做啥生意,你最終要創造價值,即要為你的客戶創造價值。而跨境物流商最終要創造的價值,是必須遵守承諾,把賣家的貨從賣家倉庫,安全跨境、準時配送到境外買家手裡。
一、跨境電商物流的特色
要做到跨境電子商務,簡稱跨境電商 Cross-Border Ecommerce ,最繁瑣的就是要面臨海外稅務、海關、各國商品限制……等問題,除此之外,物件抵達的速度、產品安全、顧客取貨方便性也是參考條件之一。
通常,跨境物流最大的風險,在於貨物在各個國家口岸的進口申報。
目前處理B2C的跨境物流主要是兩個體系:快遞和郵政。
跟快遞相比,郵政體系最關鍵的優勢在於全世界的郵局可以以自然人(在自然狀態之下而作為民事主體存在的人,代表著人格,代表其有權參加民事活動,享有權利並承擔義務)作為進口申報人進行申報。
而大陸進口有海外直郵的BC模式(主要是針對跨境電商,需要跨境電商海關和商檢那進行平台和國內公司的備案,需要的訂單信息、物流信息和支付信息(簡稱「三單對碰」)推送給海關先預審)和個人自用(主要是指個人郵寄包裹,個品直郵不需要平台和商品的備案,只需要提供詳詢申報資料和收件人身份證正反面照片)兩種模式,但在國外只有個人自用模式可以去審批,其他所有模式必須以法人的身份去審批。
以歐洲跨境物流來說,歐洲進口申報人是歐洲的買家而不是中國的電商,從產業的角度講,貨物以個人的形式進入到歐洲國家,中國賣家就可以規避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而現在是以商業形式進入歐洲國家的,商業形式進口模式對應必須是法人,並不是很合規。
在過往,跨境電商物流一直被跨境電商當成一個成本中心來思考,很多物流人都只在想如何優化成本?由於思考大都局限在物流成本裡面,因此忽略所謂的跨境電商物流優化能產生怎麼樣的附加價值?
其實,只要提升物品的周轉效率,物流就可以引領電商,從而成為跨境電商新的生命模式或者新的利潤點。
例如,為了提升消費體驗,實現消費者購物的快速反應,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點是海外倉。
「搭建海外倉」和「直發、郵發」是互補的兩種跨境物流方式。海外倉需要根據賣家所處的情況、產品、經營方式以及發展階段去規畫設立。
例如,平台是一定要設立海外倉的,亞馬遜就赤裸裸的稱自己是做物流商而已,所有平台從銷售平台最終都要延展到全方位服務,它會成為賣家的物流解決商、支付方案解決商…等,表面上是為了提高客戶的體驗,實際上是綁架跨境電商的買家。
另外,設立海外倉裡面的變量太多,從最基礎因素產品性質,到發展階段,再到針對的目標市場都需要思考,這些考驗的就是跨境電商的能力。
二、主要的跨境物流模式
目前主要的跨境電商物流模式有五種:國際快遞模式、郵政快遞模式、海外倉儲模式、第三方海外倉模式和專線物流模式。物流選項多元,從陸海空的選擇,到私人企業與政府郵政考量,各種選項各有優劣勢,端視您跨境電商模式,選擇合適的物流模式,各跨境物流模式簡介如下:
(一)國際快遞模式
國際快遞用三個字作結就是快、狠、準。快,中轉時間相較其他方式更快速(約3~5天);狠,流程絕不拖泥帶水,資訊傳輸上網作業流程快速順暢;準,與其他物流模式相比擁有較低的遺失率,讓你準確將貨品送至目的地。
主要是聯邦快遞、UPS、DHL等快遞企業幫助送遞全球,特點是速度快、服務好,但價格很貴。
(二)郵政快遞模式
就是我們熟知的郵政小包,盛行在跨境電商早期萌芽階段,尤其是2007年-2013年之間,迫於物流方式單一、電商購物需求層次較低,跨境電商當時對於郵政小包模式比較依賴,主要品類也局限在體積小、客單價低、對時效性要求不高的小商品、廉價服飾、3C配件等領域。
與商業快遞相比,郵政快遞的費用較為便宜,且不會因偏遠地區而額外收費,服務的國家種類也比較多,但可能就會耗費較多的時間(約7~15天),且因各地的郵政系統而要留意你要的服務是否吻合當地的規則。
(三)平台海外倉模式
2014年之後跨境電商進入高速發展模式,以亞馬遜FBA為代表的海外倉模式順應消費者即時購物需求成為主流模式之一。優勢是成本較低、發貨速度快,還能靈活提供退換貨業務。
目前幾乎所有電商平臺都有海外倉佈局,例如蘇寧在美國、香港、德國、日本、韓國建設海外倉,B2B2C模式倉儲面積超過5萬方。以德國倉為例,可以做到36小時商品抵達國內消費者手中。
菜鳥在莫斯科、馬德里、巴黎等地都建有海外倉,其中莫斯科的自營海外倉是俄羅斯最大的跨境電商海外倉。目前歐洲一半的市場能做到72小時送達。
網易考拉2017年在美國、英國、德國、法國、荷蘭、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開設了18個海外倉,2018年初達到20個。
平台海外倉綜合前兩模式的優點,擁有快速的中轉及資訊上傳,服務質量控制性強,及追蹤性佳。但它面臨的是產品庫存的問題,以及退換貨的方式應對。
(四)第三方海外倉模式
作為第三方跨境物流商,相較於平台海外倉模式,第三方海外倉模式提供全段式的物流服務,可靈活運用 B2B、B2C 的補貨方式,且降低了退貨的風險,但它與平台海外倉同樣有庫存的問題要去面對。
(五)專線物流模式
作為第三方跨境物流商,此模式也受到各大電商平臺的喜愛,通過航空包艙方式,能集中大批量發貨,價格較低,同時這種模式輔助平台海外倉模式能形成很好的聯動。
例如菜鳥開通的“杭州-列日”的電商洲際空運航線,配合在歐洲布點的海外倉,能極大提高時效並降低成本;菜鳥對俄大包專線,在700g以上產品和帶電產品配送中有價格優勢。
總之,以這五種跨境物流方式來說,國際快遞最為昂貴,但運送速度最快,品質也較高;郵政快遞相較國際快遞便宜許多,但運送速度相當慢,服務品質也要看地區;較適合的模式應該是平台或第三方海外倉、專線物流模式,綜合了兩者的優點,但也會面對到產品庫存的問題。
無法果斷的說哪一種方式是最好的,建議應該要謹慎比較這五大跨境物流模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電子商務模式!
三、跨境物流模式該如何選擇?
不管是有大量長期跨境寄件需求的公司或是常常需要寄給海外消費者的這些跨境電商來說,面對跨境電商這些繁雜問題可能會需要多花人力,或是外包處理,但其實只要善用你的物流業者,跨境寄件的複雜關務問題、寄件限制…等,還是可以不需透過代理商或代營運商就可以順利完成。
新手寄件最容易卡在想寄送的商品不在該國允許的條件內,或是貨件海外稅金計算等問題。一開始很多人會先請代營運商協助,將產品上架到Amazon、eBay這類大型電商平台,同時也會協助產品物流的部分,代營運商除了熟悉跨境電商限制以及瞭解電商平台的運作以外,代理商窗口是台灣人,也讓彼此的溝通上相對方便很多,但相對的也需要付出代營運的費用。
若是不想外包代營運的部分,還是可以透過自己的網站直接賣給海外消費者(或是自己弄懂Amazon,自行上架),再搭配上一家可以協助處理繁雜跨境關稅跟物流問題的物流公司也會是個不錯的方式。
這個時候,挑選有當地的服務團隊就顯得相當重要,國際物流除了提供線上提問以外,也提供電話客服,甚至有當地的業務專員協助你解決關稅等相關問題。
對於跨境電商物流遇到的各種問題,可歸納為幾個選擇跨境電商物流的要素:
1、自有品牌販售不一定需要海外倉或代理商
如果要外銷到國外,除了架設自有網站外,也可以透過海外電商平台如Amazon或eBay等來上架販售商品,就跟台灣的大型電商概念相同。
以Amazon例,有所謂的寄倉FBA或不寄倉FBM模式,如果要建立良好評價,通常會選擇FBA讓消費者盡快收到商品,但是Amazon的FBA不僅收費高,規則也相當多。
以價格來說FBA規則就相當複雜,光是基本39.99美元月租就有分40件產品以上才收費的規則,40件以下就抽成,商品寄放如果超過6個月還有長時間租借倉儲費用,另外還有其他的銷售抽成費、營業稅、協助寄送物流費等相關費用,就連產品包裝還有限制規則,如果超過尺寸或重量還必須再額外加收費用。細節相當繁瑣,也都有可能會造成商品卡在FBA無法寄送到消費者手中,或是產生更多額外費用。
因此,除了找代營運商操盤外,其實國際快遞(如DHL)就相當適合賣家初期量少的物流方式,減少倉儲成本以及擔心產品包裝不符寄件規定的問題,以良好的收貨體驗獲得消費者評價。
如果要上架到Amazon則建議在每年初就先建立優良評價,Amazon上的評價高低以及評論會決定銷售成功率。並試試看哪類型產品銷售最高,在選擇入倉時就可以做調整,評價累積到年中 Amazon Prime Day 時就有機會先被消費者選擇,也比較好控制貨量。
Amazon Prime Day 就有點類似百貨公司周年慶,因此同樣方式也可以選擇使用在不同平台或國家,像是年底聖誕節也是相當熱門的時機。初期在各個市場試水溫時建議先從1件2件少量多樣做測試 (這時就可以用國際快遞少量、快速出貨) ,確實瞭解各地需求後,再搭配海運或海外倉大量出貨。
2、進出口關務、各國限運禁運品項搞不懂,也可善用物流業者資源來處理
大部分可以做到跨境服務的物流公司最基本都可以協助處理DDU、DDP等海外關稅問題,至於各國對於商品的限制條件等,物流公司也可以為客戶把關,確保商品不會被扣留在海關。
舉例,對於新手來說初期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優良評價,以獲得顧客滿意,因此配送速度越快越能獲得高評價,再來就是必須要確保商品順利入境並安全送到客戶手中。
商品務必要送到客戶手中這需求聽起來很荒謬,商品都寄出去了怎麼會收不到?但在跨境寄件時,貨件卡在海關、失竊、受損,甚至寄錯地址都時有所聞,所以在找配合的物流公司時除了要快速以外,更重要要對關務(各國關務消息)、各國進出口品項都相當了解的物流公司,像是只著重在中港澳地區,就可以選擇SF Express,如果寄件目的地遍布全球各地,那就可以參考DHL、UPS、FedEx這類的國際快遞,即使是跨國寄件也能在幾天之內送達,各國都有設立專屬據點,才能給予最即時與準確的資訊。此時,注意賣家評價相當重要,當商品與價格都在平均值時,配送速度越快越能獲得高度評價。
註1﹕
稅前交貨(DDU):賣方須負擔一切風險及費用,將貨物運至進口國指定目的地,買方負責辦理輸入通關手續(並繳納稅捐規費)。
稅訖交貨(DDP):賣方須負擔一切風險及費用,將貨物運至進口國指定目的地,並辦妥輸入通關手續(並繳納稅捐規費)。這是賣方負擔最大義務的貿易條件。
註2﹕物流模式優缺點比較
物流模式 | 業者 | 特性 | 缺點 |
國際快遞 | DHL、UPS、FedEx | 快速(2-3日內到貨) 即時追蹤貨件進度 |
高價 |
海運、貨運 | 台灣港務國際物流、台北港國際物流 | 價格相較低 | 遞送速度較慢,較難掌控進度 |
海外倉 | Amazon FBA | 可從當地倉庫接當地物流,可提高Amazon排名 | 設置、管理費用高、庫存壓力 (限期賣完或需自行運回、銷毀) |
專攻特定線 | SF Express (專攻中港澳)
OCS (專攻日本線) | 便宜、快速 | 物流網絡僅限特定國家、 服務品質控管不一 |
郵局 | 台灣郵局 國外當地郵局 | 便宜 | 花時間、較沒效率(從台灣郵局寄出,到他國郵局的追蹤查詢都要自己來) |
3、國際快遞的物流在地化,海外消費者在跨國購物也便利
目前全球快遞當中就以DHL、UPS、FedEx為最大宗,其他也有針對特定區域提供快遞服務的廠商如 oneWorld 針對歐洲市場、aramex 則是針對中東地區、SF Express 則是針對中港澳等地區、OCS 則是專屬日本線。
無庸置疑國際快遞的配送速度相較於航運、海運快上許多,平均約在3天內就能將商品從亞洲地區寄到北美地區,全球快遞與特定地區的快遞公司同樣可以做到速度上的要求。
除此之外,國際快遞業者DHL、UPS以及FedEx針對跨境電商領域的客戶皆有專人服務,因此即便是首次要拓展海外領域的電商也不至於亂了手腳,DHL甚至還有專門為跨境電商的設立的服務專頁以及24小時的在地電話客服專線,幫助客戶解決疑難雜症。
除了電商領域的客戶提供詳盡的諮詢服務外,就連消費者端也同樣貼心照拂著,以DHL為例子,收件者可以透過DHL自家的ODD(On Demand Delivery)自選遞送服務中更改收件地址或時間,收貨地點也不僅侷限在家中,也可以到全家超商店、DHL智取櫃、中華郵政i郵箱或掌櫃等處取件,海外消費者同樣可以選擇對自己最為方便的取貨地點與方式。詳細ODD使用介紹可參考DHL手機殼開箱 印刷條碼可客製姓名與收件地。
和全球佈點完整的物流公司配合的好處就是,你的海外消費者可以選擇當地最便利的方式取件。
4、跨境電商不假他人之手操盤,在地化服務
雖然現在透過網購可以更容易的將產品外銷給各國消費者,但是出貨前需要了解的繁瑣事項還是少不了,像是印度有3.5億人口在使用網路,線上購買力也強,可說是相當適合跨境電商進入的市場,但是目前來說基礎建設較為不足,也導致據點不足以及投入狀況不佳,造成容易有貨件無法送達的問題,如果能確定可以將產品順利送到印度消費者的手上,累積當地消費者評價提高回購率,才能逐步打入當地市場,所以在評估適合的物流公司時,該業者是否對各國當地狀況了解和物流網絡佈點是否完善,就顯得相當重要。
對於還在累積經驗的新手來說要請代營運商操盤費用也不低,還不確定能不能賺錢就先付了一筆金額給代操手,如果資金不夠雄厚的電商實在很難跨足到其他國家。
目前國際快遞可以做到的內容相當多,除了提供跨境電商專業幫助外,還額外有專業服務人員供諮詢,雖然物流公司可提供的服務種類相當多元,但是如果又卡在語言或時差問題,那提供的諮詢就真的白搭了。
如果是首次要嘗試,建議還是找隨時有服務專員可以立即電話諮詢的物流公司較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