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供應鏈產業平臺
楊惟雯整理
以下,舉個京東物流的供應鏈智能化案例,讓大家更好的瞭解供應鏈產業平臺的建制過程。
一、京東物流從自建到開放
京東物流已逐步脫離京東零售的業務依賴,京東物流從自建到開放,依靠的是什麼?首先,先簡單回顧京東物流發展的歷程和里程碑:
早在2007年,京東就開始自建物流體系,經過五年的發展,在2012年8月,當時的物流部門正式註冊“京邦達公司”。
2016年發布“京東物流”品牌,明確“開放化、智能化”戰略。
到2017年4月25日,京東物流作為獨立的子集團正式成立,明確了願景和使命:那就是服務社會的供應鏈基礎設施,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提高全球貿易效率。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消費側和流通側的變革,2017年京東物流提出了3S理論,即短鏈、智能、共生理論。3S理論明確了以短鍊為行業創造價值,以智能全面提升效率,以共生為根本發展理念,加速實現成本、效率、體驗的升級。
2018年的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京東物流CEO王振輝發布了由京東供應鏈、京東快遞、京東冷鏈、京東快運、京東跨境、京東雲倉組成的全新產品體系,並宣布京東個人快遞業務正式上線。
京東物流已投用25座亞洲一號智能物流園區,70個不同配置的機器人倉,有些分揀中心日訂單處理能力已超100萬以上。這些智能技術帶來效率提升,同時,通過智能預測和前置庫存,加快需求響應,讓消費者能夠“所想即所得”。
再到2018年10月首次提出搭建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2年多來京東物流服務客戶超過20萬,外部收入增長近8倍,佔總體收入近40%。
京東物流認為,隨著產業互聯網發展的技術條件和環境成熟,數字化和智能化的供應鏈改造勢必向產業端延伸。基於對物流、技術和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判斷和共識,京東物流將攜手合作夥伴共建供應鏈產業平台。
二、打造“供應鏈產業平台” 需要做兩件事
當前,大陸互聯網技術已將購物、打車、娛樂、餐飲等各種消費需求充分數據化,並且實現了分鐘級送達,一鍵叫車、一秒支付等極致的體驗。
但整個產業端的效率體驗還有極大提升空間,例如服裝產業離敏捷高效還有很大的差距,大量農特產品還沒有形成產銷一體化的體系,餐飲的產業鏈結構還十分分散,數字化改造勢在必行,產業互聯網的大趨勢已經到來。
其實,京東物流這個“供應鏈產業平臺”的部門早在 2018 年就誕生了,那個時候還不叫“供應鏈產業平臺”,叫“雲倉”。
京東物流認為,供應鏈數字化是產業互聯網的最佳入口,通過供應鏈的數字化,將能全面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效率提升。因此,京東物流希望能打造出一個“供應鏈產業平台”。
具體來說,打造供應鏈產業平台需要做兩件事:
(一)提供全供應鏈服務:
通過將產地和銷地網絡的打通,實現從採購、生產、到流通、消費,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真正打通產銷全鏈路。
以供應鏈產業平台為依托,京東物流一方面將提供全供應鏈服務,以“雙24小時”和“雙48小時”實現產銷全鏈打通和國內國際雙通,在“最先一公里”實現產地到全國24小時達,在“最後一公里”大力推進“千縣萬鎮24小時達”;在國際上基於全球智能供應鏈基礎網絡(GSSC),搭建“雙48小時”通路網絡,使海外商品進入中國和中國品牌走向世界更加便捷。
京東物流一直堅信,最佳的物流體驗一定可以促進商流發展,京東物流將大力升級4-6線城市的物流服務體驗,使廣大低線市場的消費者,也能享受到極致的物流體驗。為此京東物流推出了“千縣萬鎮24小時達”的時效提升計劃,將實現今日下單、明日送達,甚至半日送達,引領農村物流時效和體驗升級,並推動物流基礎設施暢通和公共服務互惠共享,成為農村消費升級和鄉村振興的助推器。
以家電為例,京東物流今年在“家電之都”慈溪設置了產地倉,商家原來需要300公里路途才能入倉,現在只需要30公里,並享受“小時級”上架速度;商家能夠從產地直發全國,減少中轉環節,大幅提昇運輸時效,保障客戶體驗,提高客戶粘性,進一步促進銷售的增長。某電器客戶自商品入駐京東物流的慈溪產地倉一個月來,旗艦店的用戶訪問量增長了10倍以上,轉化率增長104%!
除了國內的全面、高效觸達,京東物流還可通達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包括國際運輸、報關、清關等一站式進出口服務,幫助商家開拓國際市場。
以沃爾瑪為例,京東物流提供跨境物流一站式解決方案,助力沃爾瑪跨境業務在國內市場快速成長,實現SKU數量增長95%、GMV增長139%,縮短履約時長1天,核心城市可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
再以泰國為例,京東物流將WMS系統進行本地化開發和升級,融入人工智能、物聯網、圖像識別等智能技術,打造更適配於泰國倉儲物流環境的智能倉儲大腦,使得傳統倉庫的運營效率提升5倍以上。
為提供全供應鏈服務的基礎,京東物流計畫與各方合作夥伴共建生態,推進在各個產業和各個環節的協同共創。
例如京東物流將與中遠海、中鐵和DHL、Agility等國內外知名企業一起,為客戶提供海運、陸運、空運及鐵路運輸的多種運輸服務,從全程全鏈的角度設計最優物流方案,為客戶降本增效。
京東物流也聯合IOT、車聯網及5G運營商等戰略合作夥伴,進一步提升供應鏈數字化能力、延伸智能應用場景。未來,無論是工廠還是農場,都將擁有智能化、數字化的供應鏈能力。
(二)搭建供應鏈技術平台:
基於機器人、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技術應用,構建供應鏈業務與數據中台,推動產業供應鏈技術標準的建立及效率提升。
為搭建供應鏈技術平台,京東物流目前已經打造了涵蓋底層技術、軟硬件系統及智能供應鏈三個層面的立體化供應鏈技術平台,通過對外賦能提升行業供應鏈效率。
在底層技術上,京東物流把終端和設備的感知能力變得越來越強,使得越來越多的場景能夠轉化為數據,例如5G智能園區,能夠將園區、設備的運營情況及狀態數據化,從而打破產業、時間與空間邊界,支撐產業的突破創新。
在此基礎上,京東物流將大量業務系統模塊化,賦能全渠道訂單、園區、倉儲、結算、門店等管理,例如京東物流的雲倉,將WMS輸出給傳統倉庫,這樣即便不入京東物流倉庫的貨物,也能得到高效管理,並結合多場景智能機器人、定制化無人系統解決方案等,推動各環節高效管理。
不久前,京東物流又與國際領先的供應鏈服務企業LLamasoft達成戰略合作,聯合完成各種場景的供應鏈設計和模擬方案。打通數據,打造協同、敏捷、可視的產業供應鏈體系,實現資源最佳匹配和精準投放,推動產業效率升級。
目前,京東物流的供應鏈技術平台已經應用到不同的領域:
1.在城市物流服務方面,京東物流打造城市物流服務平台,助力城市在能源創新、物流智能化管理、物流科技創新、人才創新和品牌孵化方面提升,解決物流需求與城市發展間的矛盾,讓物流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如在城市綠色發展方面,京東物流聯合上下游企業,打造“新能源超級港”體系,提供從能源生產、充電、出行到新能源車的一體化服務。
2.在製造業方面,京東物流助力打造數字工廠、智能園區,提供從智能運營到智能決策的完整方案,以及產前物流規劃和自動化技術。
以汽車行業為例,京東物流為國內某著名車企打通全鏈路信息,整合全渠道數據,通過合理布貨與智能補貨,提升訂單一次滿足率,從原來65%提升到80%,我們有信心很快提升到90%以上。
3.依托農村電商發展,結合京東物流技術能力,擴大農業物聯網智能應用、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完善農村倉配物流體系構建完整的農村供應鏈體系,支撐農產品的標準化、品牌化、市場化,助力“三農”發展。
今年3月,京東物流在岩博村以物流為突破口,培養村民會上網、會開店、會管庫存做預測,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創業、就業,並通過打造“岩博京東村”輻射帶動周邊鄉鎮的發展。
三、5G智能物流平台的打造
當然對技術平台來說,持續的技術突破和創新應用是平台保持領先的基本要求。京東物流已經和三大運營商一起,在5G和IoT應用上進行了探索和落地。這些成果都集成在京東物流的大陸首個5G智能物流平台LoMir上,中文稱為絡謎,絡表示萬物互聯(經絡),絡謎取萬物互聯背後的奧秘。使用數字孿生技術建立園區、樞紐、倉儲等物流場景的數字模型,通過數字世界的仿真來優化物理世界的效率,支持數據的精准採集,運營預測,智能決策,京東物流將構建一個包裹、場地、車輛、人員和設備高效連接的“智能物流世界”。
目前,在京東物流已經建成的5G智能園區,通過5G+高清攝像頭,不僅可以實現人員的定位管理,還可以實時感知倉內生產區擁擠程度,及時進行資源優化調度,極大提高生產效率;5G與IIoT(工業物聯網)的結合,幫助對園區內的人員、資源、設備進行管理與協同;5G還幫助園區智能識別車輛,並智能導引貨車前往系統推薦的月台進行作業,讓園區內的車輛更加高效有序。
此外,根據規劃,京東物流將依托5G網絡通信技術,通過AI、IoT、自動駕駛、機器人等智能物流技術和產品融合應用,打造高智能、自決策、一體化的智能物流示範園區。推動所有人、機、車、設備的一體互聯,包括自動駕駛、自動分揀、自動巡檢、人機交互的整體調度及管理,搭建5G技術在智能物流方面的典型應用場景。
基於LoMir平台,京東物流在物流全環節上都取得了落地成果,以智能倉儲為例,倉庫中揀貨成本佔的比重很高,提高揀貨效率一直都是倉儲管理的核心。
京東物流通過5G、機器視覺等技術,可以實時感知倉內生產區資源分佈及狀態,進而優化調度,極大地提高揀貨效率。京東物流位於北京亞一的5G智能物流園區已基本落成,大家在外展區應該也看到了3D模型。
四、跋
產業互聯網是在垂直行業裡處於產業生態各節點上,企業依託互聯網和數位化技術形成的新型協作網路。消費升級、技術突破驅動物流行業向數位化變革, 而產業升級,倒逼數位化程度不斷由消費端向供應鏈產業端延伸。
京東物流“供應鏈產業平臺”是京東物流供應鏈物流數位化能力的載體,通過以全供應鏈服務和供應鏈技術平臺為落腳點,乘產業互聯之風,驅動產業的質效升級,實現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協同、高速增長和價值共創。
2019 年被大家公認為產業互聯網的元年,京東物流正借著“供應鏈產業平臺”小步快跑進入產業互聯網的發展。而這些能力的體系就是供應鏈數位化的體現,京東物流已經走在了行業的前面。
總之,結合京東物流的實踐和思考,以供應鏈產業平台推進產業互聯網發展,將為傳統行業升級創造新的機遇。
京東物流認為,在產業互聯的趨勢下,未來物流行業還將朝短鏈、智能、共生的方向繼續發展,其內涵也更為豐富:
1、更多上下游企業能夠高效連接,因而縮短從生產端到消費端距離,實現從流通短鏈到產銷短鏈的升級;
2、智能科技的應用從內部運營改善或單點環節的應用,逐漸到跨企業、跨環節的深度滲透,實現從運營效率提升到產業效率提升;各位也將實現從業務協同到價值共創的飛躍。
3、在產業互聯背景下,京東物流願與行業客戶、合作夥伴,共建供應鏈產業平台,打造全供應鏈服務和技術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