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浪潮」能有幾多愁?

「藍色浪潮」能有幾多愁?

2home.co  楊惟婷

 

一、民粹只是一群會投票的驢玩的遊戲

 

邱吉爾是亂世中脫穎而出的英雄,又受過完整的貴族教育。他是哈羅公學的擊劍冠軍,又醉心歷史。他內外雙修,文史兼通,所以他的政治智慧總比別人看得更明白、更透徹。在二戰的危急關頭,需要一位堅定的領袖來力挽狂瀾,英國人選擇了邱吉爾。若沒有他在二戰中的殊死抵抗,歐洲的民主版圖將完全淪陷,現在的世界政治格局也會完全不同。

 

有趣的是,這位史上最偉大的民主衛士對民主的看法卻迥異常人。
邱吉爾有一句名言:除了人類嘗試過的其他一切政府形式,民主的確是最壞的政府形式。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民主是最不壞的政治制度。
換句話說,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如同你說天下所有美女以外,西施是最醜的女人。其實你是說西施是天下第一美女。我們一般是在這層意思上欣賞這句名言,欣賞邱吉爾的機智、幽默和文采。

 

但我們通常忘了邱吉爾隱喻的第二層意思:民主並非完美無缺,它只是比其他政治制度好一點。因為很多問題它解決不了,它自身也有問題。

那民主自身的問題又是什麼?
民主自身的問題就是選民素質。邱吉爾說,你到街上去找一個普通選民聊上五分鐘,你就能找到反對民主的最好理由。最可能出現的狀況是:那位選民要麼什麼都不懂,懵懂無知;要麼卻又自以為什麼都懂,誇誇其談。

 

政治應是一門高深的學問,精微的素養,複雜的操作。但在大多數選民的眼裡,政治很簡單,非黑即白。而且選民、公眾往往很愚蠢、很短視,根本看不清長期的整體利益在哪裡?所以當民粹沸騰,往往短視埋葬遠見,最終燒傷的常常是民眾自己。茉莉花革命後,從北非到中東,只多出了流離失所的難民?

 

另外典型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邱吉爾看來,二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那是一場“不需要的戰爭”。二戰所以發生,是民主國家公眾的愚蠢和政客的軟弱促成。

在《二戰回憶錄》裡,邱吉爾認為,一戰結束後,戰勝國最大的一件蠢事,是在《凡爾賽和約》裡要求德國繳付巨額戰爭賠款,“其苛刻和愚蠢,竟達到顯然不能實現的程度”。這種賠款要求“反映勝利者的憤怒,也反映戰勝國人民的無知”。戰勝國總想從戰敗國那裡掠取財富,此卻蘊釀下一次的戰爭。《凡爾賽和約》開出大約十億英鎊的罰款,德國人根本沒錢付,除非經濟全面崩潰,回到赤貧。此給了希特勒崛起的機會。

 

邱吉爾說:“群眾始終不瞭解這種最簡單的經濟事實,而一心想取得選票的領袖們,又不敢向他們說清楚。報紙也和領袖們一樣,反映和強調民粹的見解。”

最後:德國累積了強烈的民族仇恨。這種民族仇恨的宣洩,就是狂熱的、邪惡的現代暴力——希特勒把全世界拖進了戰爭。

 

執政者應有悲天憫人之心,不應只為了自身利益,鼓動民粹、製造仇恨而塗炭生靈。

 

二、世界已經改變,您是否還「駐足」留連忘返?

 

滿清王朝的積弱不振,讓我們已經習慣服膺一種自18世紀以來,以西方霸權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文化優越感。

這是一個源自18世紀受到啟蒙運動啟發的法國文化力。

這是一個源自19世紀受到工業革命引領的英國經濟力。

尤其是二次大戰後被打造出來的西方世界觀:西方國家主導經濟、美國是世界強權、民主是值得學習的政治體制、認同市場經濟與全球化的效益……。只有服膺這種西式殖民價值觀,才叫文明,其它文化叫野蠻。

 

過去200多年,由個人自由、民主制度、富裕的中產階級這三者組成的西方社會的政治三腳架,近年由於受到貧富差距愈來愈拉大衝擊,M型社會成型,中產階級不再是西方社會的穩定基石,因此激進的政治運動就誕生了。從美國的“佔領華爾街”到“黑人的命也是命”、英國脫歐的響亮口號,Take back control(奪回控制權) 都說明了一切。
歸根結底,中產階級的走向下流社會,甚至讓他們活得越來越糟,但上層的政治領導者並沒有察覺到這一點。這種階級矛盾與意識形態對立,最終,它會給我們引以為豪的民主帶來沉重的撕裂與不穩定性。川普的上臺,只不過是將原本的矛盾,放大到極致罷了。

 

我相信,在川普的操弄、殞落後,美國將不再是偉大。但注意,這不只是從川普開始的,早在甘迺迪的越戰、布希和小布希的中東戰爭,及奧巴馬的量化寬鬆政策下,美國早已開始走下坡,川普的「去全球化」只是加速而已。拜登老驥伏櫪,只怕心有餘、力不足。

 

我們必須承認,中國在鄧小平的韜光養晦思想下,這些年快速崛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中國已經讓7億人口脫貧,未來還將有更多人擺脫貧困,但反觀在全世界,市場經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大了收入不平等現象。

在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後,習近平開始發射他的“政治想像力”,並試圖找回屬於自己的“國家文化”。而這,正是西方霸權終結的開始。西方霸權的終結,不在於經濟衰落,不在於軍事衰落,而在於文化衰落。當西方的價值觀無法再對新興國家輸出時,那就是西方衰落的開始,也是「經濟殖民」的終結。

 

未來除了經濟動盪(經濟戰)和地緣政治動盪(去全球化)外,我們尚在經歷一個技術革命的動盪(科技戰)。大資料互聯網,社交媒體,人工智慧,在大智慧於全球化中鋪開時,資訊技術的進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大江東去浪淘盡,明天過後世界將經歷一次重大顛覆、有深遠影響的重組,或許西方的霸權已近終結。

 

三、拜登獲勝後,中美關係是否會走向「大和解」?

 

今年為抗戰75周年紀念日,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出席座談會,並意有所指的表達了5個中國人民絕不答應,引起了全場5次熱烈掌聲。

 

習近平在演講中表示,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醜化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歪曲和改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否定和醜化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通過霸淩手段把他們的意志強加給中國、改變中國的前進方向、阻撓中國人民創造自己美好生活的努力,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任何人任何勢力企圖破壞中國人民的和平生活和發展權利、破壞中國人民同其他國家人民的交流合作、破壞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中國人民都絕不答應!

 

在川普霸凌下,中美關係持續緊張,習近平以5個不答應的回應,似乎展現打持久戰的重大決心。

 

當前疫情橫掃全球,世界經濟、貿易、金融等領域正在發生深刻傷害。此次拜登獲勝後,中美關係是否會帶來轉機、走向「大和解」?可觀察如下:

1、中國崛起帶來的恐懼與矛盾能否消除?

中國擁有近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並貢獻了將近二分之一的世界經濟增長。在不到兩代人的時間內,中國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一躍成為在人工智慧領域具有重要話語權的國家,從一個近乎對外封閉的國家發展成為國際社會中最活躍的國家之一。

如果未來中國的崛起,能像它所描述的那樣和平,那麼中國的騰飛則會是人類歷史上積極的和卓越的一次進步。反之,二十一世紀很可能是一場悲劇,而這場悲劇很可能就是陷入了中國快速騰飛的同時所帶來的衝突和矛盾。即根據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教授提出的「修斯底德陷阱」中?所以中國若能持續開放國內市場、分享其改革開放的經濟成果,現在這場世界危機才能消除的。

 

2、在拜登時代美國壓制中國的政策,是否會一直存在?

講出這個真相並不是一件開心的事情,但不願看到的真相卻是真相。

在美國,一直以來最主要的對華友好群體是商人和企業家。然而,在這個群體中一直以來也存在大量的對華不滿的情緒。因為他們感到在對華出口業務上受到了不公待遇。這種不滿情緒近年來在美國不斷擴大,他們認為儘管中國的經濟在不斷增長,但是它不僅沒有更加開放,甚至與六十年前相比,其開放意願還減弱了。而且他們也認為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更加高漲,包容性則下降了。

 

這種判斷,尚包含是對近年來中國在南海的軍事行動做出的。同時,這種判斷也是基於中國的「一帶一路」經濟擴張所感到憂慮。凡此種種行為都令國際社會——特別是對美國的霸權利益產生了威脅。

 

現在美國主流的看法,是將美國經濟發展失敗的首要原因歸結於“中國衝擊”。

但是,“中國衝擊”並不能完全解釋美國經濟現況表現不佳。同時,中國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問題也不是中國科技迅速進步的根本原因。
事實上,美國也需要仔細思考它自身的政策——美國是否要減少與中國供應鏈的相互依賴?是否要讓中國在資訊技術等領域追求完全自主?美國是否能化解其貧富不均的階級衝突?美國人民是否能減少過度消費?美國是否能拒絕中國資本的挹注?

其實,療傷止痛需要政治智慧、培養互信也需要互相釋出善意,何況川普4年來已生產了很多伴手禮。我認為不久將來,習近平與拜登應會一起坐下來泡一壺茶,交換禮物,那麼中美一笑泯恩仇,那離「大和解」的道路才會越來越近。

 

3、中美是否會謹慎思考競爭與合作的共存模式?

一個崛起的中國應會非常謹慎地思考它到底想要什麼?它也需要時間學習一個泱泱大國應展現的氣度和應承擔的國際責任?因為中國經濟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狀態了,這種寬容的態度才是大國崛起之王道。

 

在過去三年中,中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幸運的,因為川普外交政策的莽撞其實是助攻中國的。美國與其傳統的大西洋和太平洋盟友之間產生了分裂,為中國與這些國家合作創造了機會。若這種裂痕不存在,那麼對中國的孤立將是全球性的。我認為中國應會藉拜登入主白宮重新調整其外交政策,這是符合中國利益的。中國不應該低估美國目前的力量,就像邱吉爾曾說“在用盡其他選項之後,美國總會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一直相信現在人類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良機,資訊技術解放了勞動力,生命科學的進步延長了人類的壽命,物質的進步使人類的痛苦大幅減少,這是屬於人類的一個光明世紀。因此中美應該以互信與合作去共存共榮,在競爭與合作之正道上共同努力,才能創造人類的福祉。

 

只是,未來中華民國將何去何從?希望執政者儘早找到希望之梯。

 

四、當「藍色浪潮」不夠藍,投資市場何去何從?

1、長線來看

「新興市場教父」的墨比爾斯(Mark Mobius)認為,由於拜登「加稅」政見,可能會導致投資人認為他們的財富會受到拜登稅收政策影響,那他們會抑制投資,加上拜登所稱將對年收入達20萬美元以上的民眾加稅,這正好是這群支撐美股動能的投資人的階層。

 

但在這次美國大選中,由於「藍色浪潮」(blue wave)未取得壓倒性進展,也就是民主黨的拜登雖入主白宮,但參議院並未由民主黨主導,眾議院席次民主黨亦退步,此讓拜登未來施政將步履蹣跚。加上百廢待舉,「加稅」政見應非拜登當務之急。但此應為美股長線隱憂!

 

2、中線來看
由於新冠肺炎疫苗尚未上市,全球經濟中期仍難回正軌,投資市場唯一依賴全球央行持續印鈔救市,將問題留給下一代去解決!所以,未來一年,股市仍持續與實體經濟脫鉤!

 

反而中美走向「大和解」才是拯救經濟特效藥。此由近日費半指數創歷史新高,可一窺「聰明錢」的2021年佈局。

 

所以,目前投資市場正在形成一種共識,「藍色浪潮」不夠藍,也就是大型的經濟刺激法案難以通過,但相對地,拜登在履行「加稅」政見上,也可能力不從心(即台版證所稅難以上路)。如此,拜登對投資市場「加稅」政策的壓力將減輕,所以中期投資市場仍將會聚焦在新的疏困財政刺激的資金行情上。

 

3、短線來看
雖然拜登取得大位,但川普已表明,他不接受總統大選落敗的結果(願賭不服輸)。這種鬧劇只是短期插曲,只會增加投資市場的短期不安定性,造成股市短期動盪。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這次美國大選前,選前一週川普們大舉押注了川普賭盤,加上正值全球新冠感染病例快速增加,一時騎虎難下。而一般投資人已事先建立大規模避險交易部位,亦不願搶進。
所以,川普將會在適當時機配合「認輸」,演出「軋空再殺多」行情,讓川普們至少「輸了政治、贏了金子」,再重新佈局2024年。

 

另外,例如自3月股災以來,科技股一直是領漲美股最大動力,但向來偏好科技股的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 P. Morgan,俗稱小摩) 近日卻變更了觀點,其策略師們預期,未來領跑股市的類股會換銀行、保險類股。主要理由是著眼在於經濟復甦與疫苗相關利多消息,因為這些因素會導致債券收益率開始上漲,科技股即使盈利和資產負債表等基本面依然能提供股價支撐,但明年這種超強表現會停滯,銀行、保險業則會受益於債券收益率變化。

 

又如拜登在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花旗在一份報告中指出,在民主黨政府的領導下,中美貿易關係將會更加可預測,中國出口商可能會在年底和農曆新年之前加快美元拋售以購買人民幣,此可能會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升值,對美元來說則是相對不利。

 

凡此種種,皆在提醒投資人,重新省思投資組合的「再平衡」策略有其必要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