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美元的美麗與哀愁

強勢美元的美麗與哀愁

2home.co  楊惟婷

 

美元做為國際通用貨幣,理應保持幣值穩定,以利國際貿易進行、繁榮經濟。

 

如今,美元正在進行百年一遇的強彈,但強勢美元的背影,並非來自美元【價值】(國力)的回升,莫忘了【美國國債已超過31兆美元】,而此波美元強勢的原因,是來自美國Fed過度【操縱美元供需】,而讓美元【價格】飆漲。

 

美國長久以來累積龐大的債務【寅吃卯糧】,又受到長期低利率的不斷滋長,所以,美國原本想利用「高通膨」來處理債務負擔問題。

沒想到,這次【央媽失控】,由於美國Fed的「QE」政策失控,搞出了【通膨巨獸】;美國Fed又反向暴力「QT」,再搞出【美債流動性不足】;不僅美國Fed搞到自己進退失序,全球股債投資人也差點懷疑人生?

 

美國為了私利,讓美國Fed任意操縱美元升貶,已造成全球貿易、股市與債市劇烈的波動。美元如今已成為金融市場震盪的亂源。

尤其美元狂飆將導致全球經濟成長衰退,也加劇其他國家央行的輸入型通膨問題,更讓一些脆弱國家陷入債務危機。天地不仁,以蒼生為芻狗!

 

近期美元指數在漲到114.788之後,即快轉回到11/12日的106.28;其間因英國新首相蘇納克繼位市場反應正向,英鎊從1.035反彈到1.1626;歐元也從0.9538彈上1.0079,最近英鎊、歐元彈升,力促美元指數出現反轉。如今,美國Fed似乎意猶未盡、還要持續加息,然後呢?

 

目前美國國債已超過31兆美元,且2022會計年度赤字達到1.3兆美元,美國債務占GDP比率已達125%,若美國Fed還要持續加息,美國利息支出將不斷增加,最終美國仍可能出現債務違約。因為利率不斷上升,美國債務負擔問題就會擴大。所以,美國此波「升息循環」若要避免出現債務違約,就必須採取快節奏,即美元會出現強升、未來又強貶,沿途充滿美麗與哀愁。反正紅塵走一遭,韭菜割光光,這才符合美國利益。

 

總之,由於美國國債已超過31兆美元,美元不存在長期持有【價值】,但短期可搭美國Fed操縱美元【供需】的轎子,享用美元【價格】飆漲的樂趣。惟買進缺乏價值的東西要記得下車,否則投資人長期也會跌得懷疑人生?

 

一、美國國力決定美元【價值】

 

川普為何高喊「美國重新偉大」?

因為,「美國夢」已惡夢很久了,如同中國人所說的「富不過三代」!

由於美國國力衰退,近幾年美國憂心中國大陸超越其全球霸主地位,所以惡夢連連、寢食難安!

 

回顧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綜合國力強大,取得世界領導的地位。

那時候的美國綜合國力達到巔峰;製造業產值快占到全世界的一半;軍事上更是打遍江湖無敵手。

談及美國當時的強大手,可由這些數字看出:從日本發動珍珠港偷襲到日本投降這三年半的時間裡,美國竟然打造了29萬架作戰飛機、100多條航母,以及2000多艘驅逐艦、護衛艦。

 

但好戰成性的美國,今天的綜合國力,真的是向下沈淪。

在製造業「全球化」後,製造產業空心化,製造業產值不及中國大陸的一半。

所以,連圍堵大陸,都要拉攏盟友,大家一起來!!

 

事實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1971年8月,當時美國經濟衰退、貿易赤字,難以支撐戰後布列頓森林協議的美元與黃金固定兌換,當美國瀕臨崩潰時,美國總統尼克森乃霸王式宣布【美元與黃金兌換脫鉤】,亦即,美國以後缺錢就打開「印鈔機」,此時一度造成全球經濟貿易大混亂,許多國家甚至被迫暫停美元與本國貨幣的兌換。而參與此決策的美國財政部長康納利(John Connally)1971年9月在倫敦參加十國財政部長緊急會議時,面對各國官員的批評,亦霸王式丟下一句:【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It may be our currency, but it’s your problem.)】。這種以鄰為壑的霸道精神,亦稱:【美國價值(符合美國利益)】。

 

五十多年後的美國,在油元和軍武捍衛下,美元仍為全球共同的準備貨幣,即便美元印發的數量已是尼克森時期的數十倍,而美元的【價值】也只能以軍武當後盾,以油元為側翼,至於美元的【價格】,則交由美國Fed【操縱美元供需】,來讓美元指數擺渡在80–120之間、我行我素。

 

今天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全靠軍武及「美元霸權」維繫,而「過度消費」成習,31兆美元的國債,讓美國擔心,一旦老大地位沒了,可能就要過著「倒債」人生?

 

■「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卻是大家的問題

 

美元做為國際通用貨幣,理應保持幣值穩定,以利國際貿易進行、繁榮經濟。

美元原本應該是市場最後、最重要的穩定力量,如今美國為私利,放任Fed操縱美元升貶,造成全球貿易、股市與債市劇烈的波動。

 

如今,「美元」卻反成為市場震盪的亂源。

更糟糕的是,世界各國政府、甚至是與美國結盟的夥伴國家,莫不深受美元匯率強升、本國債券與美元公債利差不斷擴大之苦,各國政府與央行即使疲於奔命,仍難以維持經濟及金融穩定。

 

美國華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 Jeremy Siegel批評,美國Fed在2021年未能趕在通膨失控前收緊貨幣政策,如今卻透過激進收緊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膨,是更大錯誤。Siegel表示,美國Fed 正犯下成立110年以來最大錯誤之一,可能導致嚴重衰退。

 

目前,美國Fed主席鮑爾堅持持續升息,讓通膨數據回落到 2%目標,如此勢必會「過度緊縮」貨幣政策,將導致各國面臨痛苦的經濟衰退,而工薪階層以及中產階級,將會為此付出代價。Siegel 表示看不懂美國Fed這樣的做法?

 

試想,美國Fed真的有這麼「傻」嗎?還是在「裝傻」?

這幾十年來,美國歷經韓戰、越戰、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網路泡沫、次貸風暴、新冠疫情……,美國國力真的是向下沈淪了。

現在Fed只能依靠祖產,我行我素地玩起QE、QT,任意操縱美元升貶,造成全球貿易、股市與債市劇烈的波動。此種以鄰為壑的牟利嘴臉,就是康納利霸權式的翻版:「美元是美國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

 

例如2022年,美元在短短一年之內,對歐元升值17%,對英鎊升值19%,對日圓的升值幅度更超過30%,相較之下,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15%,還是相對「溫柔」。此波強勢美元,對於日本、歐盟等大型工業國家,帶來輸入型通膨、借貸成本上揚、也加深全球經濟衰退的威脅。又沒人強迫您持有「美元」?

 

試想,當2023年全球陷入痛苦深淵,擁有「美元霸權」的美國Fed,反而可率先啓動「逆週期」,美國經濟又將率先復甦,美國不是又可「再次偉大」嗎?

尤其,全球愈動盪、愈危險,各國政府才需儲備「美元」搶購糧食、軍武,全球投資人才需儲備「美元」避險。天地不仁,以蒼生為芻狗!

 

試想,當今全球各國的外債,有大約一半都是以「美元」計價【先用低利率引君入甕】,接著美元指數在今年上漲15%,美國10年期公債利率今年上揚超過220個基本點(2.20%),代表全球各國所有外債成本的巨幅上揚,而15%只是美元對於歐元、英鎊、日圓等一籃子工業國家貨幣的平均值,愈是脆弱的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幅度愈大,愈是外匯存底短缺的國家償債壓力愈逼近爆表,而對於原本經濟脆弱、外債高漲的眾多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更隨時可能引爆償債困難的「國家倒債風暴」,這可能是二次戰後最嚴苛的金融危機挑戰。也是美國收割的季節!

 

如此,在美國Fed「裝傻式」的操縱下,全球財富、勢力將進行一次重分配,而擁有操縱權的美國將「再次偉大」。這就是【美元霸權】的真相!

Siegel 只是一個善良的學者,看不懂美國Fed「居心叵測」的做法,並不令人意外?

 

但相信,美國Fed夜路走多了,終將碰到「鬼」!

「去美元化」未來將成一種趨勢,2022年各國央行即逢低大買「黃金儲備」。
而【人民幣】也晉升為全球第3大儲備貨幣!

 

二、強勢美元對實體經濟的影響

 

■強勢美元給美國跨國企業帶來匯損

 

強勢美元,讓美國愈來愈多跨國企業感受到匯損壓力,對跨國企業來說,美元升值代表海外收益換回美元時縮水,也會墊高美國商品賣到其他國家時,以當地貨幣計算的價格,降低其競爭力。

 

事實上,強勢美元正在對一些美國跨國公司帶來麻煩,包括蘋果等尖牙股、全球第一大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國際公司、全球糖果巨頭億滋國際、全球知名線上旅遊服務公司 Booking,以及全球最大運動服裝製造商 Nike、愛迪達等。

 

據美銀預估,美元每升值10%,企業每股盈餘約下滑 3%。

而彭博也預估,標普500成分股企業三分之一公司的獲利將受到美元影響,民生必需品、材料、科技、通訊產業的影響最大。

 

而強勢美元不只衝擊美企,在歐洲、尤其英國的企業也感受到影響。包括 H&M、Asos,以及 Primark 母公司 Associated British Foods,最近都提到通膨對消費需求和投入成本的影響,主要就是歐元和英鎊貶值造成的。

 

■大賣空本尊貝瑞警告:消費者債務上升,經濟凜冬將至

 

電影「大賣空」主角原型、放空次貸泡沫成名的貝瑞 (Michael Burry) 8/4 日推文警告,市場正在「犯傻」。

 

貝瑞寫道:「市場正在犯傻,在1929年(經濟大蕭條)、1968年(黃金危機)、2000年(科技泡沫)、2008年(金融海嘯) 之後,將牛市變成泡沫的那種愚蠢消失,但新冠疫情時代那股似曾相識的愚蠢行為還沒消失,就像 911恐怖攻擊、2001年安隆醜聞、2003年世通醜聞之前。」

 

貝瑞 (Michael Burry) 8/12 日再次警告,美國消費者債務上升,將對美國經濟構成重大風險。

他提到:「COVID 直升機撒錢教會人們再次消費,而且很容易上癮。凜冬將至。」貝瑞提到有關COVID直升機撒錢是指,美國政府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向美國人提供的刺激補助金,以作為振興經濟的一種方式。

 

貝瑞推文寫道:「面對高通膨,消費者選擇暴力而不是削減開支,淨消費者信貸餘額正以創紀錄的速度增長。」

貝瑞近月來頻頻警示美股將暴跌,他對經濟表達擔憂,對通膨發出嚴重警告,並以美國個人儲蓄下降和創紀錄的循環信用卡債務,預測消費者衰退和更多的盈利問題即將到來。

 

■「金髮女孩」經濟離去,熊市成為一場噩夢

 

2022年在通膨的壓力下,各國紛紛進入升息循環,並啟動縮表,有利市場的「金髮女孩經濟」(Goldilocks)消失,加上俄烏戰爭爆發、英國無預警釋出減稅計畫,引發債務可能崩潰的危機,讓全球市場更陷入動盪,全球股票和債券市場相繼陷入熊市,今年市值已蒸發超過 46 兆美元,經濟衰退儼然成為一場噩夢。

 

「金髮女孩經濟」(Gordilocks Economy) 指的是:「經濟溫和成長,通貨膨膨也溫和」的狀況,這通常伴隨著低失業率及低利率,因此有利於市場持續上漲。

 

2022年通膨衝擊引爆利率衝擊,現在戰爭、民族主義、財政恐慌、量化緊縮正衝擊觸目所及的市場,現在基本上看不到一絲光明希望。

 

三、強勢美元對金融市場的影響

 

■「大賣空」本尊貝瑞警告:美股跌勢可能才到一半,接下來面臨企業獲利壓縮

 

「倍數壓縮」係指公司雖然獲利良好,但股價下跌導致本益比下滑。

「獲利壓縮」,則是本益比的分母、即每股盈餘 (EPS) 將開始受到影響。

 

美國最近陸續有企業發布「獲利預警」,原因是零售業的「長鞭效應」(bullwhip effect) 將引發通縮動能,導致消費者物價指數 (CPI) 增速放緩。

「長鞭效應」指供應鏈終端需求的細微變化,在中間各個層級的供應商評估時被逐層放大,導致上游存貨過多。

 

貝瑞 (Michael Burry) 表示,美股跌勢可能才走到一半,之前遭遇本益比的「倍數壓縮」,接下來將面臨「獲利壓縮」。

 

貝瑞在推特上說:「2022年上半年,標普 500 指數經通膨調整後的跌幅為 25-26%,那斯達克下跌 34-35%,比特幣則跌了 64-65%。已經發生的是倍數壓縮 (multiple compression),接下來則將發生獲利壓縮 (earnings compression)。或許 (美股下跌) 才走到一半。」

 

■大摩示警:美元飆升最終恐引爆金融或經濟危機

 

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大摩) 以 Michael Wilson為首的策略師警告,近期美元持續飆高,引發對企業獲利的擔憂情緒,也讓風險資產無以為繼,且觀察歷史經驗,如此強勢的美元曾經引發金融或經濟危機。

 

根據大摩策略師團隊計算,美元指數 (DXY) 每上漲 1%,將對標普500指數企業獲利產生 0.5%的負面影響,並預估第 4季的獲利增長可能減少10% 。

 

此外,匯市劇烈波動是打擊全球經濟和企業獲利的一大壓力。按照過往經驗,金融或經濟危機往往伴隨著美元飆升而至。

 

■只要是「韭菜」,「華爾街之狼」不會存惻隱之心

 

美國Fed啟動激烈升息,各國央行為了避免利差擴大、阻貶本國貨幣,只能跟進升息,此舉造成全球經濟衰退隱憂浮現,股市也跟著慘崩。

 

根據美國Fed的數據,隨著美股指數與債市下跌,光是美國人持有的公司股票與共同基金股票,其價值已經從年初的42兆美元慘摔至33兆美元,且初估金融市場的損失上看10兆美元。

 

此外,美股這一波崩跌造成的損失,已經算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2020年新冠疫情雖然也造成股市下殺,指數跌幅甚至更大,但整體市場損失的資金比這次還要少。這正是QE乘數效果,造成擴張信用後的反作用力。

 

而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2022年年初至11月4日止,外資累計賣超台股金額達1兆3,644.92億元。

 

■強勢美元做頭前,股市只有熊市反彈

 

2022年前9個月全球股市市值蒸發了23兆美元,且今年全球股債市連袂走跌、相繼墜入熊市,這讓投資人別無選擇,只能拉高現金部位。加上投資人因擔心全球經濟衰退而拋售高風險的資產,而美元避險資產的功能,呈現與風險資產的反向關係,反而使美元成為今年避險唯一的選擇。但美元漲多了,也要休息的。

 

年底近了,股、債市跌深了、與年線乖離大了,法人作帳壓力也爆表,自然吸引資金回流抄底。但熊市反彈行情往往來得又快、又急,抄底者就必須採取快節奏,否則結局會充滿美麗與哀愁。因為,有鑒於通膨尚未降溫,Fed 仍會維持鷹派立場決意壓制通膨。

 

四、強勢美元砍向「失控的國度」

 

■英相特拉斯的「減稅計畫」,無心插柳掀開英國債市的「潘朵拉盒子」

 

9/23日英國首相特拉斯上台後無預警宣布自 1972年以來最激進的大規模「減稅計畫」,盼透過減少對工人的所得稅和企業稅,提振長期經濟潛能,但此減稅政策未建立「籌措財源」配套機制,將推高政府債務水平,並立即引發英磅大貶及英國債市崩潰的危機。影響所及,英國「匯市、股市」跟進崩盤。

 

目前的英國,正處於「通膨失控」的階段,特拉斯此「擴張性」財政政策時機點不對。因為英國的央行,正為通膨失控寢食難安,其升息的「緊縮性」貨幣政策正在路上。當「緊縮性」貨幣政策與「擴張性」財政政策火車對撞,一定會發生悲劇?

 

尤其,英國許多退休基金操作「衍生性槓桿套利交易」,受此「特拉斯驚嚇」產生「追繳保證金」,若非英國央行及時出手相救,恐被斷頭,再外溢到全球資本市場,重釀「雷曼兄弟式」金融危機?

 

此事件將英債殖利率推至20年高點,使債市面臨崩盤危機,迫使英格蘭銀行 (英國央行, BOE) 總裁貝利 (Andrew Bailey)失眠、並承諾無限量購買長天期公債後,才得以拯救債市、匯市及股市。

 

■國際大型投資銀行瑞士信貸瀕臨危機,是否重演雷曼兄弟慘劇?

 

瑞士信貸經歷去年資產管理機構Archegos爆倉事件、Greensill破產及內部醜聞後,股價從14.90美元重挫超過7成至3.92美元。

此外,瑞士信貸的信用違約互換指數10月中暴漲15%至接近2008金融危機的水準,顯示投資人相當擔憂瑞士信貸的財務狀況。

 

瑞信集團10/27日公布第三季巨虧逾40億美元,同日宣布展開新的戰略重整計畫,包括裁員9,000人及發新股籌資約40億瑞郎。

該集團也將分拆投資銀行,重新恢復第一波士頓銀行(First Boston)品牌,此銀行將專注於諮詢與資本市場工作,以期渡過難關。

 

■新興市場是否重演25年前金融危機—「銀行如骨牌倒閉」?

 

自美國Fed今年3月啟動連續暴力升息後,造成美元強勢;然而此舉卻相對使新興市場貨幣貶值,導致各國央行備受壓力,且快速消耗美元儲備;尤其若不跟進升息,將面臨貨幣貶值和輸入型通膨加劇風險;而近十年美元近「負利率」下,各國企業發行的「美元企業債」由於措手不及,償債成本飆升,債務違約的風險正不斷升高。

 

目前,除美元之外,歐、美、亞等多數國家貨幣幾乎就像自由落體,受到美國這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貨幣緊縮」的引力牽引,對美元匯率的走勢一路下墜。

 

回顧 1999年至 2019年間的歷次美元升貶週期,發現一個「規律」:

只要美元對其他已開發國家的貨幣出現明顯升值,接下來,幾乎無例外地,新興市場的經濟景況若非由盛而衰,要不就是更悲情地快速惡化。

 

這次美元獨強,同樣造成每年經濟產值逾 24兆美元,占全球 GDP逾四分之一強的「亞洲新興市場」形勢快速惡化。

為抵禦資本外逃,新興市場外匯存底正在快速「蒸發」,當外匯日漸耗竭,資金持續流出,新興市場的經濟警報燈號亮起,一股圍繞「美元黑洞」的風暴,似乎正在成形。

 

值得留意的是,超過 80%的新興市場外債,是以美元計價。這次美元暴力升值,不少新興國家外債的償債壓力將立刻提高。

而對這些仰賴原物料出口的新興國家而言,將同時面對著「債壓高升」與「收入驟減」的雙殺困境。

除了前面提到的「雙殺」壓力,尚有來自於進口商品輸入型通膨所釀成的第三道殺傷力,這無疑又是對新興市場的一記深沉重擊。

 

回想25年前,一場由美國升息而起,進而席捲整個東亞的金融風暴,讓新興市場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據統計,風暴期間泰國和印尼分別關閉了 56家和 17 家金融機構,韓國排名前二十大企業集團中有 4家破產,日本則有多家全國性金融機構出現大量虧損和倒閉。當時那場近乎「末日」般的金融危機,是否又在當前的強美元環境下再度上演?

 

幸好走過苦難,如今不少國家的體質今非昔比,目前看來,這次危機不會廣泛蔓延。即便如此,此次新興市場股市仍超越「網路泡沫」時期的修正,寫下史上最長熊市,原因是除美元飆升外,尚有中國經濟成長面臨不確定性。

 

據彭博彙編的數據顯示,MSCI新興市場指數自2021年2月觸頂以來,已經過去600天。根據摩根士丹利的峰谷跨度分析,之前的紀錄是「網路泡沫」,熊市天數達 589天,於 2001年 9月結束。

這種疲態可能是因美國Fed毫不掩飾鷹派立場,將繼續提振美元,並引發資金不斷流出新興市場。

 

■日本若結束「寬鬆」貨幣政策,將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

 

在美國Fed採取激烈升息策略下,各國央行為了縮小利差紛紛跟進升息,只有日本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成為唯一一個負利率的國家。

 

因此,瑞銀集團警告,如果日本寬鬆貨幣政策出現改變,並開始升息,恐會吸引資金回流,進而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日本對外投資比重較高的國家首當其衝,包括澳洲、法國及美國。

 

瑞銀甚至警告,如果日本最終放棄殖利率曲線控制(YCC)政策,可能導致股市墜入熊市,美股與歐洲股市可能下跌10%,但瑞銀也說,此狀況發生的機率不高,但仍需留意觀察。

 

儘管如此,摩根大通卻有不同看法,它認為日本面臨兩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即想要維持全球第二大債券市場的地位,同時又要避免日圓快速貶值。」

 

渣打銀行分析師Steve Englander則認為,如果「日本通膨與通膨預期回升」將使日本寬鬆貨幣政策出現改變。

 

■美國債市亦瀕臨失控,將引發全球金融市場震盪

 

美國銀行警告,當前美國的信用壓力指標也已經接近臨界點。

隨著英國市場的崩潰,及英國央行面對失控的局面被迫轉向再次購債以穩定市場信心。如果美國Fed再不從控制通脹和意外風險中尋找平衡點,美國也有可能爆發如英國那樣的金融市場危機。

 

美國Fed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後開始購買公司債券,當時美國Fed的舉措拯救了當時這一規模達到數兆美元的市場。但二年多的過度QE,堆高美國債務至「臨界區」,並引爆高通膨。

但如今,美國Fed當前激進收緊貨幣政策的手段,卻又過猶不及,若CSI達到75%以上的臨界區,美聯儲將不得不在控制通脹的目標與發生擾亂債市流動的意外後果風險之間取得平衡。

 

事實上,美國國債收益率的上漲基本上是和英國資產崩盤同步發生的。

英國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已經擴大了130個基點。英國明顯的市場失靈達到了一定程度,英國央行為了穩住市場,被迫宣布緊急政策行動,並無限制地買入期限較長的金邊債券。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上升、作為儲備貨幣的美元走強、信貸流動放緩和波動性上升,都促成了英國金融市場的崩潰。換言之,如果市場信用條件是比較寬鬆的,英國這場危機本可避免。

美國目前極端緊縮政策亦同。否則,將會增加債市市場失靈的風險,若流動性不足情況發生,將使局面變得失控。

 

■新台幣急貶,台灣銀行業上半年對美曝險1326億美元

 

由於,美國Fed升息後台美利差已經逼近3個百分點,如果是完全自由交易的市場,高懸不下的利差,讓新台幣匯率的貶值壓力難以想像。

 

央行表示,台灣曝險前10大國家,分別為美國、中國大陸、香港、盧森堡、日本、澳洲、越南、新加坡、開曼群島及英國,合計曝險餘額 3837.49億美元,占直接交易對手基礎外國債權餘額約 73.87%。

尤其,美國已連28季蟬聯海外最大曝險國,截至2022年6月底曝險金額共1326.34億元。央行官員說,主要是台灣銀行業對美債投資與對國庫券增加所致。

 

五、這個世界會一直在犯「傻」嗎?

 

■強勢美元把全球經濟拖下水,但美國並不在意

 

隨著美國Fed積極升息,提高美元資產的魅力,美元指數今年來約上漲 16%,強勢美元正在全球金融市場掀起動盪。

 

美元升值對全球經濟造成外溢衝擊,尤其許多開發中國家的處境特別艱困,因為他們都有沉重的債務,所以償還美元計算債務的代價也更高,同時大部分燃料、食品等也仰賴進口,國內通膨因此失控。

 

但美元升值有助於壓制美國國內通膨,Fed 副主席布蘭納德也表示,Fed 密切關注世界經濟情勢發展,但為了打壓通膨,將採取足以限制美國經濟成長的升息。由於Fed 正在升息階段,強勢美元有助於Fed壓低通膨,因此美國財政部短期內不會有任何阻升的行動,這讓世界各國飽受衝擊、怨聲載道。

 

但美元升值在全球造成的問題可能加速蔓延。各國央行的升息可能得比預期更猛,才能避免本國貨幣進一步走貶,如果各國同步升息,就會讓全球經濟降溫的情況惡化。最終更多投資人湧入美元避險,進一步推升美元,也可能會把全球推入經濟衰退的後果。

 

■美國國債突破31兆美元,償債負擔隨升息加重

 

美國財政部10/4 日公布,美國國債已跨過31兆美元關卡,朝美國國會設定的31.4兆美元舉債上限只有咫尺之遙。

據美國財政部資料顯示,前總統歐巴馬於2009年1月20日就職時,未償公共債務為10.6兆美元;前總統川普2017年1月20日就職時為19.9兆美元;拜登於2021年1月20日就職時為27.8兆美元。近年來不負責任的財政政策,讓美國未來陷入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更高。或許,那是以後總統的事,跟這任期無關。

 

但美國國債數字著實令人擔憂,且時間正值美國經濟面臨高通膨、利率上揚時刻。而利率上揚將推升償債成本,加劇美國國債問題。

據美國聯邦預算問責委員會 (CRFB) 最新調查顯示,美國Fed每升息 3碼的舉措,就會在未來十年增加 2.1兆美元的聯邦赤字。而美國Fed這一系列升息,將讓聯邦赤字擴大無法想像。

 

另外,龐大的國債將促使立法部門思考加稅政策,例如富人稅、資本利得稅等,最終拖累經濟。

 

當然事有輕重緩急,美國短期內的優先要務仍是處理「高通膨」問題,但長期來看,國債跨過新的里程碑將在未來五到十年為美國帶來「很大的問題」,最終可能毀掉美國經濟。

 

回想當年美國Fed主席沃爾克採激進升息時,當時美國國債都處於較低水平,僅佔美國國內生產毛額 (GDP) 的30%左右,如今,總債務已激增至GDP的125% 左右。或許鮑爾認為,他只是比較倒楣,但不得不賭一把。

 

■外國美債持有規模已降至2021年5月來最低

 

據美國財政部11/1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外國持有的美債總額,降至2021年5月以來最低,計7.296 兆美元,且中國、日本兩大海外債主齊拋美債,其中美國第二大海外債主中國的持有規模,連續第六個月低於 1兆美元關卡。

而日本的美債持有總額也縮水至1.12兆美元,連續第三個月減持,但仍是美國最大外國債主。

 

除強勢美元讓日元、人民幣承壓,中、日央行可能也出售美國公債,以支撐日元、人民幣。今年俄烏戰爭,俄羅斯美元資產遭到凍結,也會予人警惕。

 

六、跋尾— 您敢長期持有「美元」嗎?

 

2022年9/28日,這波美元指數反彈高位來到的114.78;而美國Fed似乎意猶未盡、還要持續加息,然後呢?

 

目前美國國債已超過31兆美元,且2022會計年度赤字達到1.3兆美元,美國債務占GDP比率已達125%,若美國Fed還要持續加息,美國利息支出將不斷增加,最終美國可能會出現債務違約。因利率不斷上升,美國債務負擔問題就會擴大。

 

由此推斷,美國此波「升息循環」必須採取快節奏,而美元會出現強升、未來又強貶。紅塵走一遭,韭菜割光光,這才符合美國利益。

 

■強勢美元,將亢龍有悔!

 

避險情緒推動投資人瘋搶美元,過去一年美元兌一籃子貨幣漲約22%。

而根據美國銀行9月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中,約56%的受訪者認為做多美元成為最擁擠的交易,且連三個月的調查盡是如此。

 

不過,投資人仍應留意美元過於擁擠所帶來的危險性。例如2009年和2015年數據,當時美援指數在一年內漲超20%,但觸頂後則在兩個月內分別重貶6.7%和7.7%。

 

未來,美元墜入結構性熊市首先必須滿足三個先決條件,即美國利率波動性下降、歐洲能源價格正常化和大陸放棄清零政策,屆時將看到美元進入熊市。但這些短期內不會發生。

 

■各國央行紛賣美債、屯現金糧草,隨時準備捍衛本國貨幣

 

近期各國央行紛紛把手中的美國公債換成現金,為了需要干預匯市、捍衛本國貨幣時儲備銀彈。根據美國Fed的資料,目前外國央行的美債總部位降至 2.91兆美元。

 

在東南亞國家,外匯存底正在迅速減少,反映美元升值導致的資產價值重估算,以及東南亞本身的幣值走貶。例如,馬來西亞和印尼 9月的外匯存底,都降到2020年以來最低水準,泰國更降到五年低點,資金緩衝明顯減少。

 

不只新興亞洲,日本的外匯存底也大幅縮水,截至 9月底為 1.24兆美元,比 8 月減少 540億美元,代表日本可能也在撤回資金干預匯市、阻貶日元。

 

■美國Fed忽鷹、忽鴿,慎防股債玩過山車翻覆

 

2022年以來,全球投資市場表現端視美國Fed臉色而定,美國Fed鷹聲嘹亮,市場重挫;美國Fed轉唱高鴿,市場大漲。

由於美國經濟已現衰退訊號,市場寄望 Fed未來會暫緩激進升息手段?

但是,在通膨陰霾壟罩下,Fed 是否會又急踩升息油門?

 

美國Fed 運用不定時忽鷹、忽鴿的升息訊息,來平抑通膨與經濟衰退,但也引發全球股市、債市、匯市動盪,多空博奕十分凶險。

舉例來說,美國公布 9月 CPI當日,道瓊工業指數上演驚奇大反轉,當日高低差約 1,500點,創下 2020年 4月以來最大單日波動。同日,債市波動也很劇烈,兩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飆升至 4.449%,創下2007年 8 /9日以來的最高水準。

 

市場原寄望美國經濟已現衰退訊號,Fed可能會暫緩激進升息手段,未料10/28日美國商務部公布的個人消費支出(PCE)物價指數,9 月數據再次加速成長,同時消費者支出保持彈性,表明物價壓力仍在且需求強勁,此可能強化Fed再次大幅升息的理由。

 

■高盛:儘管Fed持續升息,美元可能將在2023年觸頂

 

從歷史來看,美元觸頂的時間,通常一併出現美國和全球經濟成長觸底,或是 Fed 開始放鬆貨幣政策。

 

但在通膨高漲且美國Fed鷹派升息的情況下,美元大幅飆升,已重創了英磅、歐元、日元和人民幣等。高盛 (Goldman Sachs) 認為,美元觸頂的時間點可能比市場認為的更近了。

 

高盛認為,如今的情況,比較適合對照1970年代和1980年代美元觸頂的案例,因為這些時期也出現了高通膨。

 

由此可見,Fed 大幅放寬貨幣政策或是通膨觸頂,並不是美元觸頂的必要條件。相反,一旦市場認為很明顯 Fed 可能快要暫停升息,或者 Fed 的訊息轉向,美元就有可能會提前觸頂。因此,高盛預期,美元可能在2023年觸頂,而不是其他歷史案例所推測出的 2024年。

 

高盛認為,「在 2023 年上半年的某個時候,我們可能會看到這些因素的交會:歐洲冬季衰退最嚴重的時期過去、日本央行的新領導層逐漸開始收緊政策、中國清零政策即將結束、美國利率快抵達頂峰。同時,美國通膨和勞動力市場將開始放緩。」

 

■美國的債務問題並不樂觀,遲早將導致美元崩盤!

 

全球金融市場動盪,避險情緒高升,許多投資人選擇搶進美元作為避風港,但貴金屬貿易商SchiffGolf董事長席夫(Peter Schiff)警告,美國的債務問題並不樂觀,而且將導致美元崩盤。

 

席夫表示,面對創紀錄的高通膨,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上任後宣布大規模減稅計畫,但問題是減稅會增加預算赤字,而另一邊英央行則在提高利率,緊縮貨幣政策,這種矛盾讓市場拋售英鎊並使其跌到歷史新低。

席夫說,英國的債務占GDP比率來到85%,超過50%就已經很高了,而減稅可能讓這數字更高,投資人理所當然拋售英鎊,但他們買了什麼?「美元」。

 

席夫解釋,他們拋售英鎊是因為英國有債務問題,但諷刺的是,美國有更大的債務問題,而他們還是在買美元。美國國債10月初超過31兆美元,且數字持續上升,2022會計年度赤字達到1.3兆美元,債務占GDP比率達125%。

席夫指出,所有政府資金都是源自同樣的稅基,把州和市政債務考慮在美國債務內是很重要的,如果納入其中後,債務占GDP比率還會更高,甚至升到140%。他說,「我們財政混亂比英國大得多,拋售英鎊買美元,這簡直是從油鍋跳進火坑」,並警告美國可能出現債務違約。

 

事實上,美國會累積這麼龐大的債務,是受到長期低利率的滋長,若一旦利率上升、並持續太久,償債負擔問題就會擴大。反而,美國需要利用「高通膨」來減輕債務。所以美國Fed本來想演一場戲,只是失控了、只能假戲真做了!

恐怕未來只能轉成「經濟衰退」戲碼了,反正都是割韭菜!

 

■長期持有「美元」,需要一股傻勁及勇氣!

 

美元作為全球最大的貨幣霸權,無可挑戰的準備貨幣地位,其一舉一動必然衝擊全球經濟與國民生計,原則上,美國Fed有道義維持幣值穩定!

 

在「美元霸權」的世界,一切交易問題皆出在美元「流動性供應的過與不及」!

而美國Fed掌握「流動性供應」水龍頭開開關關的權利,我們只能渴望甘霖!

但美國卻只曝露「美元可能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問題」的霸權心態,未來將因失去信任而自食惡果。

 

51年前,當尼克森在1971年8月宣布廢除「金本位」,那時美元與1盎斯黃金的固定兌換比率為40:1,到2021年,美元與1盎斯黃金的兌換比率一度貶至2000:1。可見50多年來美元超發的貶值力道達50倍。您敢再持有美元50年嗎?

 

美國玩出「次貸金融危機」後,用QE、QE、再QE手段,讓衡量美元兌一籃子貨幣的 ICE美元指數 (DXY) 一度貶到78,中日等債權國共同分攤美元損失!

 

近期美國Fed面對高通膨羽翼已成,打死不退,只能暴力升息、縮表。

今年是屬於美元狂飆年,讓這波美元指數 (DXY)反彈高位來到2022年9/28日的114.78!

 

基本上,這波「強勢美元」不是價值的問題,而是「流動性」供需數量的問題,是美國Fed的人為操縱!

 

因為,「強勢美元」有助於緩解美國國內物價,但同時也會打壓主要貨幣匯率,進而輸入其他國家的通膨壓力。

另外,「強勢美元」又可成為中美金融戰的重型武器,但可用「美債」反擊?

「強勢美元」亦有助於「華爾街」抄底外國廉價資產,尤其對持有大量美元債務的新興和開發中經濟體進行播種,十年後再進行韭菜收割。

 

如果您看不懂「華爾街之狼」的抄底技倆,您將永遠成為財富重分配中被收割的對象。

 

新興和開發中經濟體欲對「強勢美元」進行反擊,實施資本管制是一項有效的方法,但會傷害貨幣信譽,並招致美國報復。

 

而「升息」是美式教科書式的答案,但若決策者利用提高利率來收緊金融情勢、壓低通膨,確會傷害經濟成長,本質上代表更高的利率和更低的產出和就業。

亦即各國將陷入「三元悖論」的陷阱,即一個國家無法同時兼顧靈活的貨幣政策、固定匯率和資本自由流動,只能三選二。總之,最終的解決方案不只取決於經濟面,還跟考慮政治面因素。

1980年代美元狂升的局面最終便是在簽署「廣場協議」下落幕,這一次的演員可能有所不同,但結局呢?一個睿智的政策制定者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

 

在時代的巨輪向前滾動中,四大古文明、西班牙無敵艦隊、日不落帝國,到美國夢,浮光掠影….,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到美國再次偉大………

 

長年的過度消費、長久的全球征戰,美國已由早期的「拓荒精神」,沈淪為「好戰主義」;由早期的「解放黑奴」,沈淪為「全球經濟殖民」、「美式價值奴化」。

 

誠如「權力令人腐化」,習慣了「美國第一」,讓美國恐懼成為老二。

只能抱團取暖,打著「自由、民主」的口號,圍堵「新勢力」崛起。

人道主義不應像印地安人的頭皮,一張只值10美元……;

人道主義不應像「大東亞共榮圈」般,攻城略地……;

人道主義不應像「五眼聯盟」般,獨享白種人的優越……。

 

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其傳統文化,值得珍惜。

唯有尊重,世界才能大同、才能更多采多姿……。

希望在千年之後、在玉門關外,駝鈴聲依然響徹天山之外,並在絲路上悠揚傳唱……。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6条)

  • ขายบ้านพัทยา
    ขายบ้านพัทยา 2023 年 9 月 3 日 上午 7:50

    502107 709906I recognize there is definitely a great deal of spam on this blog. Do you want assist cleansing them up? I could aid in between classes! 745408

  • ETH Token Generator
    ETH Token Generator 2023 年 8 月 24 日 上午 3:36

    Interesting blog! Is your theme custom made or did you download it from somewhere? A design like yours with a few simple tweeks would really make my blog stand out. Please let me know where you got your design. Kudos

  • สล็อตออนไลน์
    สล็อตออนไลน์ 2023 年 6 月 30 日 下午 8:54

    Those are yours alright! . We at least need to get these people stealing images to start blogging! They probably just did a image search and grabbed them. They look good though!

  • ผ้ายางปูพื้นรถยนต์

    639918 851099A thoughtful insight and tips I will use on my internet site. Youve obviously spent some time on this. Congratulations! 299175

  • deposit pulsa tanpa potongan
    deposit pulsa tanpa potongan 2023 年 6 月 17 日 下午 10:39

    Youre so cool! I dont suppose Ive read something like this before. So good to search out somebody with some authentic ideas on this subject. realy thanks for starting this up. this website is something that’s wanted on the net, someone with somewhat originality. useful job for bringing one thing new to the internet!

  • togel hongkong
    togel hongkong 2023 年 6 月 10 日 上午 5:09

    Heya i am for the primary time here. I came across this board and I in finding It really helpful & it helped me out much. I hope to present one thing again and aid others such as you helped me.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