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正在誤判中國—政治篇

西方正在誤判中國—政治篇
2home.co楊惟婷

中國大陸於2000年加入世貿組織(WTO)之前,出口名列全球第七,占世界出口比重僅3.9%,同年美國出口占世界比重12.3%,為全球第一。
2009年中國大陸出口占比升至9.6%,首次躍升全球最大出口國,隨後連年居冠,出口占比也逐年遞升,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曾指出,「中國要謀求發展,擺脫貧窮和落後,就必須開放」。自中國大陸堅持「改革開放」路線以來,借鑒日本、亞洲四小龍經驗,發展「出口導向」型經濟;並遵循「比較優勢」原則,利用人口紅利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並在「全球化」潮流的助力下,逐漸發展成「世界工廠」。

不過,相對於先進國家,大陸自有的核心製造技術仍然不足,組裝加工仍是價值鏈的主要環節。而價值鏈中高附加值的上游部分,如研發、關鍵零組件之生產,以及下游部分如銷售和服務等,大多仍控制在先進國家手中,尤其半導體產業就是最典型例子。所以,中國想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須進行「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升級,才能提昇自我價值。

近10年,中國大陸展現了強烈企圖心,推出「中國製造 2025」等戰略規畫,並傾全國之力投入資金和人才培育,試圖突破轉型瓶頸,欲從製造大國邁向製造強國。然而,此「中國製造 2025」戰略,卻挑動美國「修昔底德陷阱」的心結。

因而,自從2017年以來,川普對大陸發動貿易戰圍堵,自由貿易也進入黑暗期。
而拜登為了連任也接棒「反中」大旗來撈選票,中美競爭關係似乎已陷無解。
加上,拜登加碼「友岸外包」,借力東協、印度重構全球供應鏈來抗中,但重構供應鏈墊高成本,因而「通膨」也促使民主黨此次選戰大敗(不知民間疾苦)。

其實,隨著大陸已深深融入國際供應鏈,各國對中國大陸的貿易依存度愈來愈高。目前中國大陸製造業總產值已居全球第一位;在國際產業鏈中地位,大陸也逐漸從加工組裝環節走向附加價值較高的產業鏈。一味抗中,將加速金磚體系成軍。

尤其,中美啓動貿易戰、科技戰後,全球供應鏈重構,只是讓「物美價廉」的日子變得欲來愈遙遠,而全球經濟成長也將走向衰退之途。
川普病急亂投醫,未針對「貧富不均」下藥,將只是促成美國下沈的加速器!
四年後,美國選民又將無奈地投向民主黨,形成「鐘搖效應」式的民主!

一、西方對「中國史觀」的誤判—以「修昔底德陷阱」看待中國崛起

中央研究院院士、歷史學家王汎森,曾點出西方對「中國史觀」的誤判。

他指出西方把「中國共產黨」用「獨裁、專制」來定性,是不了解「中國史觀」。
他建議把「中國共產黨」定義為一個中國現在執政的政黨,這個政黨以唯物主義為哲學思想,把現代德國馬克思主義和中國歷史統治方法結合在一起,管理一個世界上 1/5 人口,56個民族,而周圍有21個鄰國的國家,而歷史上中國和這些鄰國都有紛爭 (世界上所有歷史大國都有領土問題)。

你可以想像,「中國共產黨」必須面對龐雜的國家治理問題,解決各種種族紛爭。例如中國有56個民族、各有獨特衝突問題?再加上中國各個民族皆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光是西藏密宗就有4大教派。維吾爾族就有3種伊斯蘭教宗派,如果產生宗教矛盾,是否爆發宗教戰爭(如同歷史上的歐洲各國)?還有各種地方勢力,例如廣東省內部就有潮汕幫、梅州幫、湛江幫…等等,難免有利益衝突。

歷史上,傳統大國的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往往就釀成幾千年來各民族間的戰爭、屠殺,血和淚的難解矛盾。可以靠一笑泯恩仇嗎?
即使美國同樣這種矛盾,例如印第安人和白人的矛盾。回想當年,西班牙人為了黃金白銀的龐大利益,進攻拉丁美洲,除了屠殺、也將疾病帶給印地安人,又把印地安人視為牲畜、奴隸,將黃金白銀一船一船運出,繁榮了歐洲。
試想,拉丁美洲在哥倫布率領西班牙人入侵時原有7000萬人,150年後只剩350萬人,真是可怕的”滅種”行為。這叫文明的代價嗎?

再看看,16世紀後來到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帶給原住民印第安人何種毀滅性的災難?當時不僅侵佔和掠奪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而且對印第安人進行了血腥式的”滅種”殺戮。據統計,殖民時期,西班牙所屬的領地有1300萬印第安人被殺,巴西地區有大約1000萬被殺,美國西進運動中又有100萬左右印第安人被殺。

《世界通史全編》有這樣的文字:「在當時世界『文明』的國度美國(這裡指美國獨立前的十三個殖民地),這種種族滅絕政策,來得更加兇殘。他們一再提高屠殺印第安人的賞格。
那些謹嚴的新教大師,新英格蘭的清教徒,1703年在他們的立法會議上決定,每剝一張印第安人的頭蓋皮和每俘獲一個紅種人都給賞金40鎊;1720年,每張頭蓋皮的賞金提高到100鎊;1744年麻薩諸塞灣的一個部落被宣佈為叛匪以後,規定了這樣的賞格:『每剝一個12歲以上男子的頭蓋皮得新幣一百鎊;……每剝一個婦女或兒童的頭蓋皮得五十鎊!』」…………這不叫”滅種”,什麼才叫”滅種”?

基本上,當原住民印第安人快被滅絕後,以致於殖民者們不得不從文明程度更低的非洲,運來更易於統治的黑人作為奴隸。此也種下今日白人對黑人的歧視矛盾,不是說,「黑人的命、也是命嗎?」………. 這是 ”文明的真相”。
再想想,今日美國如何協助以色列滅絕迦薩人民………. 又是”掠奪土地的戲碼”。

再反思,中國要管理一個世界上 1/5 人口,56個民族,而周圍有 21個鄰國,能夠不興干戈、和平共處,乃繫於5000年傳統文化的禮教…………”王道精神”。
這才是中華民族大團結的原力,是統一、集權,而非專制、獨裁,也非”滅種”。

中國已是聯考制度,而非科舉制度,人人可以追求知識的力量、選擇自己的人生。
亦即,「中國共產黨」現階段是選擇適合自己國家的制度來復興中華民族,並維繫中華民族的「統一」及「安定」。「中國共產黨」並透過「改革開放」,來改善人民生活。如果這制度是用在美洲大陸,那麼印地安人就不會發生”滅種”慘劇?

從歷史觀點上,無論任何政權想統治大面積領土,若缺乏中央集權、充分控制,就容易踏上戰亂不斷、黎民顛沛流離的宿命。
除非像美洲先清洗了原住民,否則就像分裂的歐洲,成為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溫床?也才有今日企圖統一的「歐盟」?同床異夢嗎?

亦即,如果用西方的「地方分權」管理方式,中國早就分裂了!這就是陷入軍閥割據、戰亂不斷,或許這就是各國希望看到的…………”一個人為刀俎的中國”?
中國曾經分裂、曾經像一盤散沙,所以有「八國聯軍」入侵、有日軍的「南京大屠殺」!中國人為了民族大業,振興經濟和改善人民的生活,不再被列強欺負,就要「相忍為國」,現階段就要犧牲一部分西方人認為的人權、自由。
反之,西方(歐洲各國)為了他們的人權、自由,也必須承擔分裂成幾十個歐洲國家,無法統一的衝突及痛苦。只是中國選擇了「倒吃甘蔗」的方式!

所以,每個傳統大國有其各自的歷史淵緣。為了避免各種悲劇的重演,各國走出自己的獨特治理制度,或許是為了調和自己的內部衝突及矛盾?但各國應會一步一步走出自己的修正主義,否則,執政者將會被掃進歷史灰燼中!

其實,一個強大富裕的中國,可以助力歐美各國改善「貧富不均」的病灶。
反之,一個動亂的中國,只會給亞洲,甚至是世界各國,帶來內耗及負擔。

若西方不喜歡讀史書,對「中國史觀」一味的誤判,一味的以「修昔底德陷阱」來看待中國崛起,那麼就只能走入死胡同了。
亦即西方不要只用「獨裁、專制」的帽子來定性「中國共產黨」,這是不了解「中國史觀」,而只是簡單的分割來抱團取暖,那就太幼稚了。

因為,分裂意味著戰爭,過去4000年的人類文明,所有歷史記載的戰爭中,僅僅歐洲(如果不包括俄羅斯)共發生了3864次,而差不多土地面積的中國大陸地區只發生了 244次,這個數據,看倌能看出什麼嗎?

就是歐洲分裂的歷史,導致幾千年歐洲的戰爭不斷。例如11世紀後,發動「十字軍東征」;14世紀英法兩國爆發百年戰爭;15世紀法國贏得百年戰爭;1618年,三十年戰爭爆發;18世紀,英國在七年戰爭後取代法國成為世界第一;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歐洲各君主國與法國作戰,拿破崙‧波拿巴崛起,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直到法皇拿破崙一世被流放海外。1848年,歐洲各國爆發一系列武裝革命,產生重大的社會與文化變革。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導致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鄂圖曼帝國解體,俄羅斯帝國則爆發共產革命。
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5年軸心國戰敗,戰後美國蘇聯為首的兩大集團冷戰,歐洲國家分裂為資本主義國家與共產主義國家。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後,歐洲簽訂馬斯垂克條約,建立歐洲聯盟。
當然,我們可以自嘲,大破壞之後、必有大建設,但人命如螻蟻嗎?
反觀,中國因為走中央集權,國家統一時間多,分裂時間少,大大減少了戰爭,人民的血淚,不必逆流成河。

因此,不要以為世界上有什麼普世價值,這些都是相對的。
例如,你在印度有吃牛肉的自由嗎?你在伊斯蘭國家有喝酒、吃豬肉的自由嗎?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德標準是突然出現的,它必然需要聯繫當地的歷史、地理、習俗民情、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的。「民主、自由」也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誠如鄧小平說過,「中國不可行西方式民主政治,如行,中國慘過春秋戰國!」
我們尊重「民主、自由」是歐美各國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但是,中國有自己的歷史淵源,也有它適合的「改革開放」方式。但過程不能危及國家的統一,民族的團結,宗教的和諧,更加不能受到國外操控。事實就是這樣!無奈!

最後,各國之間應多一點尊重,少一點傲慢、偏見,如此,各國之間就會多一點合作,而不至於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必然宿命。

二、西方對國中國的戰略錯誤—科技圍堵

拜登政府商務部長雷蒙多2023年8/30日在年度「國防論壇」上,敦促美國國會議員、矽谷和美國的盟友共同阻止中國獲得對美國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半導體和尖端技術。她說,北京是「我們遇到過的最大威脅」!
她同時強調「中國不是我們的朋友」!
這就是美式價值觀的真相—物競天擇、弱者淘汰!
「民主、自由」只是歐美各國取得「類殖民」統治權的包裝紙!

■美國《通膨削減法 (IRA)》和《晶片與科學法 (CSA)》兩大法案推展不順

拜登政府於 2022年 8月頒布《通膨削減法 (IRA)》和《晶片與科學法 (CSA)》,為推動美國清潔技術和半導體供應鏈發展提供超過 4000億美元稅收抵免、貸款或撥款。這項措施吸引不少清潔技術和半導體企業重新安排擬建項目,把廠房從別國搬到美國,但執行成效不順。

與上述法案相關的過億美元大項目共 114 個,總投資 2279 億美元,但迄今推展不順。《金融時報》報導指出,市場條件惡化、需求放緩等因素導致其改變專案規畫。也有企業指出,通常要達到一定產能標準才有資格接受兩部法案所供資金。有些企業則受制於政府政策不確定性而躊躇不前。

加上,企業是高度逐利的,一旦讓它發現可以透過政策管道(而非市場手段)打壓競爭對手,就會自我怠惰,但這本質上是反市場競爭行為,只能謀一些短期利益,同時形成對政策的強烈依賴屬性,長期看並不是好事。

基本上,制裁和出口限制是典型的扭曲市場行為。尤其,保護主義的「溫室」培育不出真正有競爭力的企業。

而且,針對個別尖端領域,中國短期也可以透過各種管道獲得一定數量的先進晶片。例如,自2022年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儘管西方協調制裁的規模空前,但俄羅斯仍能進口大量戰略產品,包括美國公司設計的半導體設備,這說明全球化時代想要實施 100% 的技術封鎖是不切實際的。

從長遠看,出口管制將加速中國的自主研發,也將加速全球經濟的分裂,加深中美之間的地緣政治分歧,更可能使兩國陷入衝突──彼此間的依賴少了,掀桌子的成本自然就低了。
所以在美國制裁下,大陸積極開發和提供生成式AI發展,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華為等都積極開發國產晶片。

事實上,中國人很聰明,但汲汲於短利、側重應用面的彎道超車,而忽略基礎研究!這次美國科技戰強敵壓境,中國措手不及,但也震醒了一頭睡獅!華為懂了!習主席懂了!

■美國發布2024年最新版《關鍵和新興技術清單》

美國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OSTP)在2024 年2 /12日又發布一份對美國國家安全具有潛在重要意義的關鍵和新興技術(CET)最新清單。
《關鍵和新興技術清單》明確了可能對美國國家安全產生重要影響的關鍵和新興技術。這些技術涵蓋人工智慧(AI)、能源、通訊和網路技術、半導體、軍事、太空技術等尖端科技領域。此顯示中美科技爭霸不可避免了。

美國2/26日,揪團英國、澳洲、加拿大、捷克、芬蘭、法國、日本、韓國和瑞典十國,意圖與中國開展科技競賽。美國新聞網站Axios認為,美國政府尋求與中國開展「科技競賽」,這一舉措意在爭奪對6G標準的「主導權」。
因為, 6G技術有望進一步改變通信方式,在峰值速率、連接數量、頻譜效率和定位能力等方面優於5G。

■美國發布《特別301報告》將大陸再度列入優先觀察名單

4/25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發表有關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執法的《特別301報告》,繼續把中國列入優先觀察名單。這份名單中,上榜的還包括:阿根廷、智利、印度、印尼、俄羅斯和委內瑞拉。

■美國商務部禁止台積電、三星向大陸客戶供應AI晶片

美國商務部發函,要求台積電(TSM-US) (2330-TW) 11/11 日起,禁止向大陸客戶供應7 奈米以下製程先進晶片,這些晶片用於 AI 加速器和繪圖處理器(GPU)。
這就是美式「民主、自由」!

同樣,美國的小弟,三星亦被規定斷供中國7奈米以下晶片,三星敢怒不敢言。但三星股價急挫,創四年來新低。當小弟的悲歌,哭哭!

三、西方對國中國的戰略錯誤—供應鏈重構

「全球化」與「經濟開放」是數十年來推動人類物質富裕的重要關鍵。
回顧在「全球化」擴張年代,各國依「要素稟賦」所提供的便宜大宗原物料和低廉的勞動力來生產物美價廉商品,此有助於抑制通膨,讓全球享用40年的物美價廉生活物資。

然而,自從2017年川普開始對大陸發動貿易戰後,「全球化」已死、自由貿易進入黑暗期。而拜登加碼「供應鏈」回美,及「友岸外包」,致供應鏈墊高成本,更催生美式「通膨」。

再從更長的歷史視角來看世界,美國曾經偉大乃受惠於自由開放、拓荒精神創造的「全球化」利益。如今美國不反省連年「好戰」的國力耗損、毫無節制「印鈔」培養的過度消費惡習,反向以「圍堵中國」騙取「選票」,如此雖可贏得選舉,但美國距離「偉大」其實將愈來愈遙遠。
4000年前大禹治水,都懂得不能用「圍堵」手法?2400年前蘇秦的「合縱」,最終仍不敵張儀的「連橫」手法?美國卻還在玩「第一島鏈」的遊戲?

尤其在中美對抗、全球供應鏈重構中,美式「通膨」掩來,只會加劇基層民眾「貧富不均」的痛苦?

另外,中國大陸這次「產業升級」是將資源引導到電動車產業領域,這是工業革命以來,G7崛起之道。方向對了,將資源騰籠換鳥,再由國內500家車廠自相殘殺,已存活下來的獒犬車廠,未來將俯視這個世界。

■美企視印度為「中國替代品」的誤判

美國《華盛頓郵報》9/2日報導,過去幾年,在美國政府「減少對華依賴」的壓力下,一些美國企業開始將印度作為替代中國的「新製造業中心」操作。但現實是,印度在貿易上日益依賴進口中國原料及零組件。

《華郵》稱,隨著印度擴大智慧型手機、太陽能電池板和藥品等商品的生產,印度經濟本身也變得更加依賴中國進口的原料、零組件及技術知識。亦即,美企通過印度「降低供應鏈風險」根本不現實。

據印度智庫「全球貿易研究倡議組織」(GTRI)數據,印度自華進口增長速度是總進口增長速度的2倍,占印度從電子、可再生能源到制藥等行業進口的近三分之一。這些進口包括製成品和中間體產品。

而印度工業聯合會也表示,目前印度進口的電路板和電池等電子元件有近三分之二來自中國。GTRI報告稱,過去5年,印度從中國進口的此類產品數量增加了兩倍。例如印度在生產太陽能電池板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但現在更多地依賴於中國的太陽能電池板部件。
據彭博社2023年年底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至2023年期間,印度從中國採購了一半至全部的太陽能電池板組件,例如組件、電池、晶圓片和太陽能玻璃。

印度另一個重要的出口產業——紡織品和服裝,也是如此。就連被印度視為「國內外銷售雙雙成功」的汽車行業,也一直在增加從中國進口汽車零部件和配件。

對印度來說,依賴中國不可避免。中國可以幫助印度在全球技能階梯的最底層站穩腳跟。亦即為了促進印度製造業、並將印度納入全球供應鏈,印度不可避免地要將自己納入中國的供應鏈。我們是完全依賴進口,這是印度必須做出的選擇。

印度政府數據証明一切,截至2024年3月的2023至2024財年,中國是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達到1184億美元,高於美印。印度對華出口166.5億美元,自華進口1017.5億美元,貿易逆差超過850億美元。

■三星在印度的投資踩到「陷阱」?

9月,三星電子位於印度清奈Chennai的家電廠,主要負責生產冰箱、洗衣機等產品,該廠約有1800名員工,發生大罷工,工會除了要求公司減少工時,還喊話三星必須同意員工過世之後,將職位「世襲」傳給家屬,引發熱烈討論。

該廠印度員工們提出減少工時與加薪的要求,希望從每週6天、每天8小時的工時縮短為每週5天、每天7小時,薪水則要求從現有的3.5萬盧比提高至翻倍的7.1萬,但三星員工的薪水,已經是當地薪資水準的近一倍。
除此之外,工會還希望公司職位能夠世襲,當員工過世後,可以由家屬補上,以保障生計。這就是印度當前的投資環境。
連職位都要「種姓制度」,雖然很離奇,但可以改善全球「貧富不均」的痛苦?

■跟隨美國的小弟—韓國,2023年近百萬企業倒閉,停業登記數創新高?

韓國國稅廳7/15日公佈的統計顯示,2023年登記停業案件數直逼100萬件,增幅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主因多數為生意慘澹。分析指出,高利率和內需疲軟兩項外部因素,進一步加劇了中小企業和自營業的經營危機。
同時,韓國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因停業而失業的人數增加超過20%,曾經從事自營業的失業人數較上年增加23.1%。

韓國經濟研究所警告稱,即使未來景氣回暖也無法立即解決小型企業與自營業者先前累積的債務,因此停業趨勢恐怕會再持續一段時間。如果凜冬不退呢?

■「反全球化」讓跨國企業霸氣不再,裁員、罷工、關廠慘況頻傳

英特爾、波音、福斯、三星電子等大型跨國企業近來慘況頻傳,引發全球關注。原本挾著龐大財力與資源優勢在多國設點,看似風光無限的跨國企業,卻因面臨「反全球化」擾亂供應鏈穩定,而大舉裁員,甚至還發生大規模罷工或是黯然關廠。

另外,撼動這些跨國企業經營困境的主要因素,尚包括地緣政治緊張因素,讓企業經營承受沉重壓力,而美國聯準會(Fed)貨幣政策的外溢效應等「美國因素」更是最大元兇。

■「反全球化」讓全球經濟復甦力道疲弱

路透社透露,南韓三星電子發出全球裁員令,進行大規模裁員,主要原因就是在於預期全球經濟放緩將導致科技產品需求進一步下滑,公司試圖提前透過裁員與縮減開支來穩固財務狀況,以因應可能的經濟衝擊。

而在歐洲,製造業持續低迷,身為歐洲最大經濟體的德國,更是敲起衰退的警鐘。在這種背景下,德國企業首當其衝。德國汽車巨頭福斯在9月初宣佈考慮裁員,並將關閉其在德國境內的部分工廠;輪胎製造商大陸集團先前宣佈裁員逾7000人;包括拜耳、美諾(Miele)與思愛普(SAP)等德國企業也宣佈裁員。
數據顯示,德國企業目前的裁員規模已達2008年以來的最高水準。

由大型跨國企業經營困境顯示,跨國企業被迫透過裁員或縮減規模來應對危機,這不僅象徵著企業策略調整,更是一種市場訊號,彰顯著全球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

近期世界銀行近期發表的一份報告指出,地緣政治局勢動盪迷、供應鏈割裂等等,加劇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消費者與企業的信心,更引發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報告中預測,2025年全球經濟增速將較2015至2019年間的平均水準低0.5個百分點,大宗商品價格則是平均上漲近4成。

而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發布的報告中揭露,Fed長期維持的高利率政策,不僅導致企業庫存成本大幅攀升,更促使部分企業轉而實行「去庫存化」的營運模式,進而加劇供應鏈風險。

此外,美國積極推動「脫鉤斷鏈」政策,對全球經濟與科技發展造成阻礙,並對企業發展帶來不良的後果。從制定《晶片與科學法案》、《降低通膨法案》,到推行所謂「友岸外包」,這些舉措無不危害國際多邊貿易體制,進而擾亂全球的產業鏈與供應鏈。

四、西方對國中國的戰略錯誤—喚醒中國的科技自主決心

■習近平主席敦促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赴湖南考察,3/20日於長沙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時強調,中部地區要與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深度融入,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主動對接新亞歐大陸橋、西部陸海新通道,透過高標準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打造更多高能級的對外開放合作平臺,並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

他也指出,科技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要在科創引領產業創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動對接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積極引進國內外一流研發機構,提高關鍵領域自主創新能力。

具體方向上,習近平表示,科技創新與高品質發展是企業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民企與合資企業可以大有作為,中國開放的大門會越開越大,願意與世界各國加強交流合作,歡迎更多外企來華投資發展。

■中國啓動「消A」行動:2027年前與美IT科技脫鉤

中美科技脫鉤已是進行式。正當美國收緊對中國科技公司的晶片出口限制和制裁,同時,中國在2022年發出《第79號檔》要求將美國技術完全從中國電腦網路系統清除掉,這有人將它稱為「消A」,即「清除美國科技」的簡稱。

此除了政府部門,還要求金融、能源和其他行業的國有企業在2027年之前更換IT系統中的外國軟體。此一政策的首批目標是電腦硬體製造商,戴爾(Dell)、與IBM和思科(Cisco)的大部分設備已逐漸被中國競爭對手的產品所取代。
軟體方面受影響的更多,包括微軟(Microsoft)和甲骨文(Oracle),這些獲利豐厚的美國科技公司正在大陸市場逐漸失去優勢。

中國「國產替代」策略,正透過每年大量的採購支持,反過來能改進國產產品,縮小與美國競爭對手的技術差距。
例如中國國產的麒麟作業系統,其功能大與2009年的Window 7差不多。除了電腦系統更換為國產品之外,中共官員們也被告知要使用國產智慧手機。
在這樣的背景下,許多外國科技公司在華收入持續下降。

此外,購買國產IT系統產品的政策正逐漸滲透到民營企業,數據託管(雲業務)情況也相同,中國的阿里巴巴和華為紛紛推出國產的資料庫管理產品,以取代美國技術。對於西方公司來說,未來中國的國產化政策,意味著西方公司在中國市場上將進一步流失。

■中國工信部要求三大電信商,逐步更換其電信網路的外國晶片

中美科技戰進一步升溫,為進一步減少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中國政府部門已指示國營機構及企業放棄使用外國設備。例如,中國工信部已下令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家電信營運商,最遲於2027年逐步更換其電信網路的外國晶片,相信會對美國晶片巨擘英特爾(Intel)及超微(AMD)構成潛在打擊。路透社報導,2023年英特爾的大陸營業額佔27%,超微大陸營業額也佔15%左右。

根據路透社所做的調查,中國工信部2023年12月底曾發布一份聲明,並附上自發布日起三年內被視為「安全可靠」的中央處理器(CPU)、作業系統與集中式資料庫(Centralized Database)等三份清單,而這些產品全部都是「中國製」。

■繼美光之後,中國網安組織要求英特爾在中銷售產品應接受審查

2023年,國家網路信辦認為美國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美光科技公司 (MU-US) 的產品未通過網路安全審查,禁止中國國內關鍵基礎設施業者購買該公司生產的產品。

中國網路安全協會 (CSAC) 10/16 日也表示,在中國銷售的英特爾 (INTC-US) 產品應接受安全審查,聲稱這家美國晶片製造商「不斷損害」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利益。雖然 CSAC只是一個產業組織而不是政府機構,但它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

■華為手機將全面轉向鴻蒙系統,物聯網與智慧汽車為兩大支柱

中國最大通信設備企業華為公司將在2024年內推出面向智慧手機等的全新操作系統(OS),這款擺脫安卓而自主研發的鴻蒙星河版(Harmony OS NEXT)已有超過4000以上的原生應用程式(APP)加入鴻蒙生態圈,該公司預計2024年下半年上市的旗艦手機Mate70開始搭載新作業系統。

今後華為智慧手機將全部改為自主開發的鴻蒙系統,藉此繞開美國政府的限制。
此外,鴻蒙以面向物聯網的概念開發操作系統,在家電等處理能力不高的終端上也能使用,爭取實現豐富多彩的物聯網接入和人工智慧功能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鴻蒙系統也考慮到汽車相關業務。華為以「HIMA」(鴻蒙智行)聯盟的名稱攜手汽車企業運營著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該系統可以利用觸控螢幕和語音控制空調與音樂播放。

■華為將推新AI晶片昇騰910C,挑戰輝達、克服美國限制

《華爾街日報》8/13日報導,華為最新的處理器昇騰 910C(Ascend 910C)晶片與輝達 (NVDA-US) 2023年推出的 H100相當,H100 因受到美國2023年推出的限制新規而未在中國上市。

華為已經成為人工智慧 (AI) 等領域的中國冠軍企業,也是北京政府努力「刪除」美國技術的關鍵部分。
不過,華為目前有面臨美國進一步限制的可能,製造設備和 AI硬體中使用的最新記憶體晶片恐怕會被新規剝奪。
反之,在美國限制下,輝達只能賣給中國「降規版」H20 晶片,相比之下 OpenAI、亞馬遜 (AMZN-US)、Google(GOOGL-US) 等輝達在美國的客戶很快就能用到最新的 Blackwell 晶片和 GB200 系列。

如果華為能夠順利生產新的晶片,輝達卻遲遲無法銷售新款晶片,後者恐怕會迅速丟了中國市占。

五、西方誤判的代價

■美國《晶片與科學法 (CSA)》奏效嗎?

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很高。美國2022年通過的《晶片與科學法 (CSA)》限制最新設備的對中出口,但不受限制的非尖端產品出口反而增加,至2024年,面向中國的銷售額比例目前仍達到4成,反而在增加。

■美國對大陸實施晶片出口禁令,意外成就大陸成熟晶片生產地位

美國不斷對大陸實施《晶片與科學法 (CSA)》出口限制令,但反而導致大陸在全球成熟晶片生產中占據主導地位。

例如,大陸轉向全力擴大成熟晶片的生產,2024年第一季大陸成熟晶片總產量飆升40%、達981億顆,創下歷史新高,幾乎是2019年同期的兩倍。
尤其,大陸成熟晶片產量大幅成長,部分是受到電動車、智慧型手機等下游產業的強勁需求帶動。

■《國防授權法案》限制向中國銷售先進晶片製造設備,ASML財報暼見衰退

根據《CNBC》10/16 日報導,全球半導體製造設備巨擘艾司摩爾 (ASML) 首次讓投資人瞭解到,美國對其先進晶片製造工具出口將如何影響該公司的中國銷售,進而影響財報表現。

這家位於荷蘭的晶片設備製造商在日前公佈的財報中表示,第三季淨訂單量僅 26億歐元,遠遠不到分析師預測的 56億歐元的一半。
此外,受到美國限制向中國銷售先進晶片製造工具的衝擊,財報預估 2025年淨銷售額介在 300億至 350億歐元,該區間處在先前預測下緣。
艾司摩爾訂單量令人失望的原因是包括英特爾 (INTC-US)、三星在內的部分客戶表現疲弱。此外,該公司還表明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也給2025年的展望帶來壓力。

中國市場對艾司摩爾到底有多重要?瑞銀分析師指出,新的財測也意味著2025年對中國銷售額可能下滑 25%至30%。
由於受到美國出口限制影響,艾司摩爾(ASML)無法向中國客戶出口其最先進的半導體製造設備,因此中國客戶加速掃貨上一代製造設備「深紫外光曝光機」(DUV),根據艾司摩爾在2024年第二季財報,該公司有 49% 的銷售額來自中國。
因中國趕在出口限制前搶買製造晶片設備,然而,未來中國的需求將大幅枯竭。

■《國防授權法案》限制向中國銷售先進晶片製造設備,衝擊應用材料財報衰退

近年來,美國政府對用於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設備出口中國進行限制。但晶片設備製造商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很高,很多大型設備製造商對中國出口佔其總銷售額四成以上。例如美國半導體設備和服務供應商應用材料 (AMAT-US) 2024年 2月至4月銷售額有 43%來自中國,年增 22個百分點,科林研發 (LRCX-US) 2024年 1月至 3月的中國銷售額佔比也增加 20個百分點至 42%。

又如應用材料 (AMAT) 的最新財報顯示,由於中國銷量的急速下滑削弱整體成長動能,公司面臨盈利下滑等不利因素,導致投資者擔憂情緒上升,對股價構成下行壓力。

中國市場需求下降成為此次財報的重要影響因素。應用材料第四季來自中國的營收為21.4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28%。由於中國市場佔應用材料營收的比重大,需求萎縮可能進一步抑制其全球營收增長潛力。

■美國參院偷偷封殺NDAA禁售條款

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SASC)日前發佈2025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外界發現它與今年6月在眾議院通過的NDAA版本不同,其中並沒有包括禁止中國大疆創新(DJI)公司的無人機在美國銷售的條款。

這項改變反映了參議院的謹慎的態度,因為大疆無人機在美國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尤其是有8成美國農民與許多基礎行業都需要它,禁令除影響農民生計,還會擾亂正在進行的項目並阻礙關鍵領域進展。

■美國加強技術管制,反而助推中國半導體設備廠逆勢增長

據《德國之聲》報導,美國加強對中國晶片設備輸出限制,反而推動中國半導體設備的本土廠商發展。研究顯示,隨著晶片製造商競相用大陸國產設備替代進口設備,工具製造商北方華創(Naura)和刻蝕設備製造商中微(AMEC)等中國國內設備製造商贏得中國代工廠招標的比例遠高於往年。

這標誌著中國半導體行業的一個轉捩點,反映出中國已認識到美國的技術限制已不太可能放鬆,而且情況還可能變得更糟,自力更生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現在,晶片代工廠如果發現中國製造的設備能夠滿足需求,他們就會更換成國產的設,讓外國設備越少越安全。例如,中微和北方華創已經從中國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和華虹半導體獲得了更多訂單。

尤其,當中國設備商在蝕刻和清洗等領域的設備生產方面,品質做得越來越好,他們在這些領域開始與美國應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等企業展開全球競爭。

■背靠中國電動車產業,大陸搶食汽車晶片標準的千億元人民幣商機

2024年中國車用晶片已達千億元人民幣商機。大陸工信部印發中國《國家汽車晶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指南》)出爐,指出為鞏固製造大國地位,目標到2025年,將制定30項以上汽車晶片標準。

大陸《國家汽車晶片標準體系建設指南》表示,基於汽車晶片技術結構及應用場景需求,搭建標準體系架構,以汽車技術邏輯結構為基礎,提出標準體系建設的總體架構、內容及標準重點建設方向,以充分發揮標準在汽車晶片產業發展中的引導和規範作用,為打造可持續發展的汽車晶片產業生態提供支撐。

到2030年,將制定70項以上汽車晶片相關標準,進一步完善基礎通用、產品與技術應用及匹配試驗的通用性要求,實現對於前瞻性、融合性汽車晶片技術與產品研發的有效支撐,基本完成對汽車晶片典型應用場景及其試驗方法的全覆蓋,滿足構建安全、開放和可持續汽車晶片產業生態的需要。

《指南》以「汽車晶片應用場景」為出發點和立足點,包括動力系統、底盤系統、車身系統、座艙系統及智駕系統5個方面,向上延伸形成基於應用場景需求的汽車晶片各項技術規範及試驗方法。在標準內容方面,分為基礎通用、產品與技術應用和匹配試驗三類標準。

■美科技業示警:AI競賽恐輸中國

在科技發展上,美國始終恐懼被中國超越,因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多工程師資源、以及勤奮工作精神。
美國在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工具ChatGPT後,OpenAI在全世界聲名大噪,但近日OpenAI卻呼籲美國政府支持AI行業,包括:建立監管較少的特別經濟區、在美國海軍的幫助下建立一批小型核反應爐,為數據中心供電、制定一項「北美契約」,讓資金、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和關鍵物資順利跨越國界,允許美國盟友合作支持AI行業發展。不然,恐將輸給中國。

無獨有偶,微軟CEO史密斯近日在葡萄牙里斯本舉行的網路峰會(Web Summit)期間指出,「有一種危險在於,不去中國的人想當然以為中國是落後的」,西方不應認為中國在科技發展領域落後於美國和歐洲,事實上中國「在很多方面」已經接近或者說正迎頭趕上西方水準。他敦促美國和歐洲公司合作,利用人工智慧發展經濟,並把這種技術帶到世界其他地區。「我們應該加快步伐,這對美國有好處,對世界其他地方都有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在AI領域,中國已經縮小了與美國的差距。
7月3日,聯合國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發布報告顯示,中國在聊天機器人等生成式AI發明方面遠遠領先於全球其他國家。過去10年間,中國提交了超過3.8萬份生成式AI專利申請,是同期美國提交申請數量(6276份)約6倍。

■中美貿易戰兩敗俱傷,尤其美國農民受創更重

美國《新聞週刊》10/16 日發表題為「報告指出與中國的貿易戰將損害美國農民」的文章,引用一項最新研究強調,如果美中兩國之間再次爆發貿易戰,美國農民將面臨風險;加徵關稅將損害美國玉米和大豆生產商的利益,同時使在南美的競爭對手獲益。

未來,如果中國取消 2020年簽署的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相關規定,恢復對美國大豆和玉米加徵關稅,就將立即對美國農民產生嚴重影響。
預估美國對中國的大豆出口將每年減少 1400至 1600萬噸,與預期的出口水準相比下降 51.8%;同時美國對中國的玉米出口將每年減少約 220萬噸,與預期的出口水準相比下降 84.3%。下場貿易戰將加劇導致美國農民承受財務壓力的不利條件。

反之,美國的出口損失將為巴西和阿根廷創造填補該缺口的機會。隨著中國轉向這些國家來滿足其農產品需求,美國農民將發現,即使取消加徵的關稅後,他們也很難甚至不可能重新獲得失去的市占率。尤其是巴西將迅速擴大其產量,從而進一步鞏固其作為世界主要大豆供應國的地位。

即使,美國農民嘗試將出口轉向其他國家,來自世界其他國家的需求也不足以彌補大量中國買家的流失。
此外,玉米和大豆的價格也有可能大跌,對嚴重依賴農業的美國農村地區產生連鎖反應,且對美國農業的造成長期損害。

■歐盟短視近利的汽車保護主義,正在重蹈美國覆轍

歐洲最近一年選舉結果,極右翼席次明顯增加,在反傾銷、反移民、反環保等「反全球化」聲勢上揚。而汽車保護主義揭竿而起,因此,歐盟公佈從7月4日開始對大陸生產純電動車加徵反補貼關稅。稅率分別為:比亞迪17.4%、吉利汽車20%,上汽集團38.1%;若再加上原本的關稅10%,有的電動車品牌將直逼48%。這是繼美國對陸製電動車徵收100%關稅之後,又一大經濟體對中國大陸電動車祭出高關稅。

歐盟提高陸製電動車關稅,意味追隨美國走上貿易保護主義之路,經濟全球化受到進一步的挑戰,全球經濟將更加充滿不確定因素,這樣的發展對歐盟是短多長空,恐怕未必有利。

同時,中方將祭出報復,雙邊的貿易摩擦可能升級,甚至走上貿易大戰。
但貿易戰沒有贏家,貿易戰一旦開打,歐盟的損失更為嚴重。
首當其衝的是德國汽車業,因為中國市場不但占德國汽車出口3成,許多德國汽車廠商也在中國生產回銷歐洲。目前在歐洲銷售的電動車,每4輛就有1輛來自中國,但其中大部分是西方品牌,大陸品牌比亞迪的市占率不到5%。如果中方採取相對報復措施,歐洲企業的傷害將遠大於中國大陸。

大陸車企生產效能的優異表現,懲罰性關稅影響大陸車企獲利有限,也無法阻止歐洲消費者繼續購買中國品牌的電動車,反而讓歐洲消費者承擔數十億歐元關稅轉嫁的後果,也影響歐盟減碳的腳步。甚至,反而可能加劇歐盟內部分歧。

歐盟步上美國後塵,選擇建起高牆、閉關自守,走向貿易保護主義,而非投入研發、提高效率、強化競爭力等公平開放的政策選擇,從長遠看,並非明智之舉。歐盟終非美國,在金融霸權、軍事霸權遠遠不及美國。冷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歐洲經濟是建立在俄羅斯的廉價能源、中國大陸物美價廉的商品以及對美國軍事保護的依賴這三大基礎之上。

俄烏爆發戰爭後,歐盟為制裁俄羅斯而停止俄國能源進口,歐盟企業生產與人民生活成本大增,以致企業出走、人心浮動;加上川普回歸,北約國家勢必要增加大量國防預算,因而減少社會投資。三足已斷其二,如果再斷絕與中國大陸的經貿正常交往,不啻是自斷生路。

如今,新興「金磚國家」快速崛起,而西方世界正經歷政治地震,都難以應對內部分裂。鴕鳥心態下,歐盟選擇與美國共同否定新自由主義,以「反全球化」浪潮,對抗「金磚國家」,其實將削弱歐美國家的經濟發展,實在堪慮。

六、跋尾—旁觀者清

■李顯龍:西方看衰中國並不明智

中國經濟當前雖面臨內外部挑戰,但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日前表示,中國的經濟發展尚未見頂,看衰中國「極不明智」,西方國家認為「只要做些什麼就能打倒中國」的想法是錯誤的。為了刺激經濟,大陸政府準備增發國債,以提振經濟,協助地方政府解決債務,相信中國經濟將繼續長久發展下去。

李顯龍闡述自己對中國發展仍具信心的四個理由:
第一,中國提高退休年齡,更好地利用人口和勞動力,尤其是女性勞動力;
第二,中國城市化進程尚未完成;
第三,中國在許多領域已達世界級水準,極具競爭力。
最後,就是中國人的決心。

談及中國與美西方國家關係時,李顯龍表示,中國和一些發達國家關係緊張的根本癥結是,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他解釋,1978年改革開放時,中國在世界經濟和國際貿易中的佔比微乎其微,如今已佔據約20%。所以中國所做的任何事,無論好壞,對其他國家的影響都是巨大的。

李顯龍進一步表示,中國如今正往價值鏈的上游領域移動,繼而與發達國家的關係更具競爭性。中國在國際事務上的戰略利益、安全利益,以及外交政策利益也與以往不同。他說,隨著中國和世界的接觸面越加多元,問題就來了,「誰是第一?誰是第二?第一和第二要怎麼合作?能否合作?」
李顯龍表示,「但這也意味著,必須做出調整。這不是對錯的問題,不論是基於中國的利益,還是世界的利益,都必須要做出這個調整。」
他認為,世界與中國都必須為此做出調整:中國得認識到自身體量已和從前不同,不能期望其他國家繼續讓步;世界也得想辦法把中國納入國際系統,並照顧中國合理的關切和利益。

■中國經濟衰退?巴隆商週:對中國經濟的誤解!

《巴隆商週》專欄撰文者戴安娜‧喬伊列娃曾深入分析了中國近期的經濟政策及其對全球市場的影響,她指出中國在面對挑戰時所展現的潛力和機遇。

她認為,對於長期投資者來說,中國經濟的發展潛力提供了令人振奮的機會。
近期,中國政府推出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這些措施不僅僅是一般的經濟刺激方案,更是標誌著中國在根本上調整其增長戰略,值得每位投資人認真看待。

她認為,西方對中國的普遍看法是「不可避免的衰退」,而「中國見頂論」已被「中國是下個日本」的「失落30年」觀點所取代。
然而,她認為這些預測者,很快就會發現自己站在錯誤的一方。自9月底以來,中國推出的刺激措施旨在應對通縮及消費需求疲軟等挑戰,同時也針對美國持續施加的「脫鉤斷鏈」壓力。

這場經濟改革的規模引人注目,根據分析,刺激方案的總規模可能高達12兆元人民幣,相當於中國 GDP 的9.5%。然而,這些措施的真正影響在於它們能夠為消費者和企業帶來信心,以及重新激發金融體系的創新能力,這些無形的效應雖難以量化,但可能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邁向新高度的關鍵力量。

此次政策轉向打破了長期以來壓抑投資者情緒的兩種主流觀點。
首先,投資者應該摒棄「反增長」的看法。中國推出了一系列務實的促進增長措施,重點放在提升消費者支出和家庭、私營企業信心上,以有針對性地刺激需求。
其次,中國的決策者正面對「日本化」的擔憂。與 20 世紀 90 年代日本的股市和樓市泡沫不同,中國的股市尚未出現泡沫。中國的股市支持措施是更廣泛戰略的一部分,旨在使被視為「賭場」的股市變得更加專業化,提高回報,避免資產負債表的衰退。

中國的生產率增長前景遠優於 30 年前的日本。從全球領先的數字經濟到 5G、智慧製造及人工智慧,中國正為實現生產率的復興做好準備,這將抵消人口結構和資本過度積累帶來的負擔。技術上的突破有望成為釋放經濟持續增長潛力的關鍵力量。

在一些西方投資者因地緣政治緊張而暫停對中國的投資時,中國則積極與「全球南方」國家建立合作關係,這是實現經濟關係多樣化、鞏固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首選合作夥伴角色的更大戰略的一部分。

儘管中國在面臨全球脫鉤背景下,尋找生產率增長與安全考量之間的平衡並不容易,但從最近的政策措施顯示,中國政府有能力應對這一挑戰。
對於願意放眼長遠的投資者來說,中國的經濟軌跡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機會。全面的改革方案——從貨幣和財政刺激到增長激勵的根本性轉變——體現了中國對解決週期性下滑和結構性挑戰的堅定承諾。

雖然風險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管理房地產行業轉型、確保消費刺激計劃和提高生產率改革成效方面,但對於那些能夠超越主流敘事視角的人來說,中國的經濟轉型將呈現出一個吸引人的投資故事。

■英國首相顧問:對華態度急轉彎是「過去十年犯的最大錯誤」

據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的「親密顧問」曼德爾森(Peter Mandelson)表示,過去十年英國犯的最大錯誤就是對華態度急轉,「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現實的」。

十多年來,在歷屆英國保守黨政府的領導下,英國與中國的關係有所下降,因為英國越來越將中國視為一個安全挑戰。

談及卡梅倫任期時的中英關係,曼德爾森表認為,「這既不是黃金時代,也不持久」;強生自稱「親華派」卻「打人權牌」;特拉斯頻頻「打反華牌」;而她的繼任者蘇納克則把中國列為「威權主義國家」。

英國最大的錯誤在於它(對華態度)急轉彎,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先是瘋狂示好,然後轉向厭惡。這是不理智的,也是不現實的。」曼德爾森說。

在曼德爾森看來,中英關係面臨挑戰。英國與中國的競爭非常激烈,有時甚至會挑戰中國,英國需要與中國建立一種聯繫,「使我們能夠在適當和必要時與中國合作,我們應在與中國的接觸中追求的正是這種明確性和連續性。」

2024年8月,中英領導人通了電話,施凱爾表示,要本著相互尊重的精神發展長期、穩定、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英關係。

曼德爾森認為,當今貿易越來越多地受到地緣政治的影響,但英國不能因此「抵制世界上最大、增長最快的經濟體」。
中國是英國在亞洲最大貿易夥伴,中英貿易額近年來每年都超過1000億美元。而英國是中國在歐洲第三大貿易夥伴、第二大投資目的地和第三大外資來源地。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英雙邊貿易額467.7億美元,其中中國對英出口372.4億美元,自英進口95.3億美元。

曼德爾森表示,儘管英國新政府在恢復英國全球影響力方面面臨重大挑戰,但他對英國在施凱爾領導下改善與中國的雙邊關係感到樂觀,因為「新一屆政府已經決定,希望與中國進行接觸」。他呼籲,中英兩國首先應該增強對話和交流,尤其是兩國政府和人民之間的交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