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是美元霸權的救贖?(四)

「穩定幣」是美元霸權的救贖?(四)

2home.co 楊惟婷

 

聯準會主席鮑爾一直面臨川普要求降息、辭退的巨大壓力,聯準會獨立性受到質疑,也削弱美元作為全球貿易、儲蓄和投資首選貨幣的地位。

美國37兆美元的債務規模與美元信用的裂痕,正在形成「債務越多、貨幣越弱」的死亡螺旋。因此,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想利用「穩定幣」綑綁美國國債或短期國庫券,來重新鞏固美元霸權。

 

7/17日美國眾議院通過「天才法案」(GENIUS Act),規定發行穩定幣需要有100%「美元資產」,如美元或美債作為儲備,並納入監管。這意味著美國賦予掛鉤美元的「穩定幣」,如USDC等虛擬貨幣的合法地位,並鼓勵其擴大發行,來夾帶另類QE的貨幣寬鬆,以支應川普「大而美法案」的財政開銷。

 

美國發展美元「穩定幣」的策略目標,依據貝森特財長的說法:

首先,發行「穩定幣」將能提振美債需求。

因為依據「天才法案」(GENIUS Act),規定發行美元「穩定幣」必須有100%的美元資產擔保,其中一部分是美債。因此「穩定幣」發行量愈大,對美債的需求就愈高。亦即,穩定幣可增加美債需求,故被視為「美債救星」。

面對美元資產的持續被拋售,川普政府企圖將「穩定幣」與美元、美債捆綁在一起,並為美國國債創造數兆新需求,以巧妙地化解美債違約危機。

其次,發行「穩定幣」將能維持美元霸權。

由於,「穩定幣」可將美元、美債「以實化虛」,搶先成為區塊鏈應用上的主流支付工具,間接鞏固美元在虛擬世界的霸權地位。亦即美國利用「穩定幣」反擊國際「去美元化」趨勢,同時造成中美在虛擬世界的主流貨幣競爭上,終將一戰。

 

姑息不論「穩定幣」未來是否能鞏固美元霸權?因綜效目前無法蓋棺論定!

但是,「穩定幣」確實可解美債短期圍城危機,而未來對國際貨幣體系的衝擊,反正川普已不在了!

 

由於美國面臨大債臨頭、風雨飄搖,Fed資產負債表又過大、正在瘦身中,故川普政府迴避「數位美元」正道取巧偏門,改由私人企業發行「穩定幣」,並規定必須綑綁美元、美債,江湖救急!

 

只是,讓唯利是圖的Circle們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軌道,在可預見的未來,透過貨幣乘數效果、一魚多吃,錢潮勢將灌爆實體經濟,最終「通膨」將使穩定幣泡沫化,最終實體經濟體系跟著陪葬!

亦即,當美元霸權借道區塊鏈「暗渡陳倉」時,最終將為實體金融體系帶來「失控的」系統性風險?

 

對於不想錯過最後那一抹燦爛投機(FOMO)的投資人,那未來的理財方式,就必須特別關注「穩定幣」的大解放。

隨著「穩定幣」發行量的持續壯大,其另類QE的貨幣寬鬆效果,將大水漫灌國際金融市場,令人讚嘆!!!

 

未來,短期的瘋狂錢潮淹腳目,將可為美債續命、為美股多頭續命!

只是,金融市場的「非理性繁榮」,救得了美國實體經濟的頹廢嗎?

而且,在通膨「火上加油」、在關稅戰中「以實入虛」,就要有面對一場「泡沫化」危機的覺悟?

 

 

七、「穩定幣」的美麗與哀愁

 

 

「虛擬貨幣」本質是具有價值的一串電子數碼、如同有價證券的東西,只不過它是記錄在網際網路上。

「虛擬貨幣」隨著發行方不同,主要有三種型態,即:

各國央行發行的數位貨幣(CBDC)、比特幣等非穩定幣、以及穩定幣們。

 

其中,CBDC的技術以大陸人民銀行發展最早也最成熟,就是數位人民幣,中國大陸又是全球最大貿易國與商品製造國。

問題是,目前人民銀行只在境外少數如巴黎銀行(中國)、花旗銀行、荷蘭銀行、英商渣打等銀行試點,進展緩慢。技術上沒問題,問題在地緣政治的考量。講白話,就是正在與中國競爭的美國,並不希望看到各國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合作CBDC。

 

另外,關於穩定幣的「穩定」概念,就是相對比特幣的價格不穩定。

「穩定幣」通常掛勾特定貨幣,例如美元穩定幣就是掛勾美元。透過百分之百的發行儲備,也就是想發行1美元穩定幣,發行公司就要在她的儲備帳戶存進1美元,來實現任何時候買家都可以立即贖回等值現金。於是美元漲、美元穩定幣就跟著漲,美元跌、美元穩定幣就跟著跌,保持相對穩定。

因此,「穩定幣」就有「數位貨幣」的優點,而沒有「比特幣」大漲大跌的缺點,又有國際貿易快速支付、低成本等優勢,相當具有吸引力。

 

例如,目前擁有逾 4.5億活躍用戶、全球第18大美債持有者的全球最大穩定幣發行商 Tether,該公司發行的 USDT近日市值突破 1600 億美元,其加速成長態勢令整個金融界側目。USDT 已不僅是加密貨幣市場的交易媒介,更成為發展中國家民眾對抗本國貨幣貶值、取得美元資產的重要工具,悄然滲透到全球經濟的微血管中。隨著區塊鏈技術普及和全球數位支付需求激增,USDT 迎來爆發性成長。目前,USDT 已佔據穩定幣市場 70%以上的份額,成為連結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核心橋樑。

 

如今,Tether 每季新增 3500萬個錢包,主要來自新興市場,其穩定機制已經歷嚴峻考驗。

在阿根廷、奈及利亞、越南等國家,USDT 正成為一般民眾應對本幣貶值的金融避風港,亞洲地區對 USDT 的接受度尤其突出,佔全球交易量的約 45%,拉丁美洲約 30% 至 40%,非洲約 10%-15%。在跨境貿易、海外匯款和小額支付領域,USDT 憑藉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迅速取代傳統金融管道,例如在韓國東大門市場,約 10% 的交易已透過穩定幣完成,其中 USDT 占主導地位。

 

Tether 近期宣布在儲備結構方面,現金及現金等價物 (主要是短期美國國債) 佔 81.5%,比特幣佔 5.1%,其他資產佔 13.4%。截至2025年第二季,Tether 持有的美債總額超過 1270億美元,使其成為全球第 18大美債持有者,如此龐大的資產配置帶來驚人收益,2025年首季營業利潤超過 10億美元,2024年全年利潤高達 130億美元。

 

不過,監管環境正發生重大變化。美國眾議院7/17 日通過《GENIUS 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方需持牌運營且必須 100%儲備高流動性資產。香港也在2025年 5月通過《穩定幣條例》,這些政策變化將重塑產業格局,對 Tether構成合規挑戰。面對新監管環境,Ardoino 宣布打算將 USDT供應量增加十倍至 1.6兆美元,以「鞏固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

 

隨著監管框架明確且技術成熟,穩定幣市場將呈現監理合規化、資產多元化和技術融合三大趨勢。全球穩定幣市場正迎來爆發式成長,研究機構 Bernstein 預測,到 2035 年,該市場規模將達 4兆美元。

 

■「穩定幣」的美麗與哀愁?

 

「穩定幣」設計目標是維持1美元固定價值,為加密貨幣市場提供「數位現金」的替代品。

 

另從商業模式來看,「穩定幣」發行商類似於銀行,接收美元進行投資賺取利息,為每一美元發行一枚代幣。由於代幣不支付利息,公司可從投資收益中獲利。

在當前利率環境下,發行商能從短期國債等低風險資產中賺取超過 4%收益。

 

「穩定幣」曾在2022年 FTX崩潰後,與整個加密貨幣市場一同淡出公眾視野。

但川普選前獲得加密貨幣產業大力支持,加上川普家族領先涉足穩定幣業務,如今在川普政策加持下,重新成為焦點。

 

 

(一)「穩定幣」普及後,帶旺的新興行業

 

使用「穩定幣」的效益在於,能跨越時區快速傳輸資金,減少中介機構並降低費用,甚至可為沒有銀行帳戶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務。

 

■美銀(BofA):預測「穩定幣」將爆發,四大領域將受惠

 

儘管「穩定幣」技術尚處於起步階段,但隨著市場開始發展和演變,美國銀行 (BofA) 預測,「穩定幣」的崛起將徹底改變全球支付格局,並點名四大領域將因此受惠。亦即,以下四大市場領域將有望從「穩定幣」的普及中獲益:

 

1、傳統銀行業:

諸如摩根大通 (JPMorgan) 和紐約梅隆銀行 (BNY) 等銀行正積極投入穩定幣技術,並有望從友善的立法中獲益。

摩根大通已於6月推出其基於以太坊區塊鏈開發的代幣化存款幣 JPMD。

紐約梅隆銀行則與區塊鏈支付公司 Ripple 合作,擔任其美元穩定幣的主要儲備託管行。

 

2、支付公司:

Visa、Mastercard 和 PayPal 等支付公司也可能受益於穩定幣的普及。

這些公司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開發穩定幣功能,使其能夠有效整合新技術到現有基礎設施中。例如,PayPal 在 2023 年推出了自己的穩定幣 PayPal USD。

 

3、購物與支付服務:

Shopify 等電子商務平台是美國銀行點名的另一個潛在受益領域。Shopify 已宣布計劃與 Circle 合作,推出 USDC 支付選項並擴展其加密貨幣結帳選項。

美國銀行認為,跨境支付可能是穩定幣在支付領域的一個突出應用案例,而 Shopify 的穩定幣功能將使商家更容易連接全球客戶。

 

4「基礎設施」投資:

美國銀行建議,對於對穩定幣感興趣的投資者來說,投資於相關技術的「鏟子和鎬」可能是一個成功的策略。

美國銀行預計,建立穩定幣全面普及所需的基礎設施可能需要 3到 5年的時間。然而,在友善的立法環境以及傳統銀行和支付公司日益增長的關注下,穩定幣在未來幾年有望成為一股顛覆性的力量。

 

■穩定幣帶動「鏈上股票」革命,並推動大量現實資產上鏈!

 

近期,Kraken 與 Robinhood(HOOD-US) 等主要交易平台紛紛推出「鏈上股票」交易服務,允許投資人以「代幣」形式買賣真實股票資產。這項鏈上股票服務突破傳統交易時間限制,讓投資者能全天候買賣蘋果 (AAPL-US)、特斯拉 (TSLA-US)、輝達 (NVDA-US)等熱門美股。

 

Kraken 的 xStocks 平台,通過其合作夥伴 Backed Finance 購買並託管真實股票,再於 Solana 區塊鏈發行相應代幣,實現「鏈上股票」的數位化與實物背書。

這種模式不同於衍生品或期貨,投資人持有的是真實股票經濟權益的代幣。

 

「鏈上股票交易」在傳統市場收盤後仍持續開放,代幣價格可能因市場情緒波動出現與實際股價的短暫偏離,為套利者提供機會,同時也帶來非交易時段交易的風險,投資者須謹慎評估。

 

此與傳統股票市場每日有限的交易時段不同,區塊鏈上的股票代幣可持續買賣,使重大消息能即時反映於代幣價格,提升價格發現效率。

目前,Kraken 的 xStocks 支持 24/7交易,Robinhood 目前提供 24/5,未來將在 Arbitrum Layer 2 上拓展全天候交易。

 

但需要注意的是,「鏈上股票代幣持有者」並不享有傳統股東的投票權等權益,這些權利由託管機構保留。投資者獲得的是股票的經濟敞口,而非股東身份,確保交易合規且符合法律要求。

另外,在合規層面,「鏈上股票交易」所有提供鏈上股票平台均需嚴格遵守 KYC(了解你的客戶)及相關監管規範。

 

此外,「鏈上股票交易」與傳統券商的「託管模式」也有本質不同。

傳統券商透過中央托管、並以帳戶持有股票,而鏈上股票以區塊鏈代幣形式存在,每個代幣背後都有實際股票作為支撐,投資人可自行管理資產私鑰,享有更大掌控權,但同時也需承擔私鑰管理風險。

 

另外,「鏈上股票交易」較容易帶來全球資本流入。

「鏈上股票」具備結構性優勢,能吸引全球資本流入交易。例如,世界各地散戶投資者現在可以輕鬆購買蘋果(AAPL-US)、特斯拉 (TSLA-US)、輝達 (NVDA-US)等股票,而無需面對複雜的國際券商關係或貨幣兌換費用。

這不僅是便利性的提升,更是市場准入的根本性擴展,有望為加密基礎設施帶來前所未有的資本流入。

 

此外,「鏈上股票交易」可使資本駐留在加密生態中,推動大量現實資產上鏈。

「鏈上股票交易」也可能解決加密產業在熊市的「鬼城」問題。歷史上,當加密貨幣價格暴跌時,交易量迅速枯竭,用戶轉向傳統資產。

而透過鏈上股票,資本可能更傾向於留在加密生態中,即使在山寨幣表現不佳時,也能維持流動性和平台參與。

 

例如,隨著 Robinhood 等平台在歐洲推動「潛行式普及」,數百萬用戶在不知不覺中使用鏈上股票,這種模式有望讓加密基礎設施大規模擴展,並吸引更多非加密用戶參與。亦即,鏈上股票有潛力成為加密產業的殺手級應用,推動大量現實資產上鏈。

 

■「穩定幣」將加速推進Fintech投資

 

「穩定幣」和加密貨幣都屬於「區塊鏈」數位資產,藉由與特定資產掛鉤,具備透明審計、交換媒介和價值儲藏等,可減少傳統數位資產較大波動性的問題。

「穩定幣」藉由法幣型態,包括與美元或黃金等特定資產掛鉤,以強化價值穩定度及建立各項服務應用計價標準。

 

「穩定幣」機制有助轉帳、匯款與支付等金融場景的合法化、透明化等,監管落地後更將結合傳統金融,帶動跨境與零售支付機制革新,市場樂觀預期AI金融科技迎接投資黃金機遇。

 

根據BCG穩定幣白皮書報告,2023年全球跨境支付金流達190兆美元,預估至2030年可達290兆美元,「穩定幣」年均複合成長率達6.2%;同時也將使得傳統實質資產加入區塊鏈金融體系,例如:不動產等產權代幣化,成為自動化、去仲介化、跨境、透明的投資項目。

 

「穩定幣」機制可望擴大FinTech應用,除了跨境匯款、支付,同時降低交易費用,並加速清算流程,未來各國央行數位貨幣(CBDC)大規模推出,將進一步推升FinTech投資成長動能。

各大機構預估,全球金融科技規模在未來三年成長率可達18%至25%間,目前整體市場規模約4,000億美元,三年後預估可達7,000億至1兆美元。

 

 

(二)「穩定幣」普及後,帶來的隱憂

 

光明的背後總有陰影,當然,使用「穩定幣」也伴隨以下潛藏的風險:

 

1、沒有主權貨幣擔保的「信用風險」。

由於「穩定幣」只是私人企業發行的數位金融商品,並不是美國財政部或FED發行的數位美元,沒有主權貨幣的擔保。

所以,「穩定幣」不像數位人民幣和人民幣能完全等值兌換,而是像所有商品一樣由供需決定價格。換句話說,如果該私人企業失去信用、出現拋售潮,其「穩定幣」價格可能與美元脫鉤而暴跌。

所謂「天才法案」的重要性,並不在於要求穩定幣發行公司要有百分之百的發行儲備,關鍵在政府監管。政府監管愈嚴格,信用就愈提高。

 

2、價格穩定性出現破綻風險

例如,2023 年 3月矽谷銀行危機期間,Circle發行的美元穩定幣 USDC因部分儲備存放在該倒閉銀行而掀起恐慌,幣價一度跌破 90美分。

雖然 Circle承諾以面額贖回,但這已曝露了穩定幣在壓力下的脆弱性。

 

3、穩定幣」發行商出現「流動性風險」,將為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

如果穩定幣發行商出現流動性危機,不得不快速拋雋這些國債,這可能會造成傳統金融世界信貸緊縮。

您可以想像一下,「穩定幣」發行巨頭Circle如同「鏈上聯準會」,賦予其堪比 8.9兆美元 Fed資產負債表的想像空間。一旦Circle出現流動性風險,未來也可能為金融體系帶來新的系統性風險。只是那時,也不是川普來煩惱?

 

4、造成傳統金融世界系統性風險的威脅

目前,穩定幣的問題還不足以引發系統性問題,但穩定幣走向主流化後,則可能為金融體系帶來新的系統性風險。

例如2022 年,加密貨幣市場的崩盤迫使 Tether的穩定幣與美元脫鉤,但那時並未對美國公債市場造成影響。當時,時任美國財政部長葉倫 (Janet Yellen) 即表示,像 Tether這樣規模的穩定幣不會對金融體系構成系統性風險,因為它們的規模太小。但未來呢?

 

目前穩定幣市場規模約 2500億美元,美國財政部預測 2028年可能成長至 2 兆美元。目前 Circle和 Tether持有的國債甚至超過德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 (Scott Bessent) 甚至公開力挺穩定幣,認為穩定幣發行商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有助於增強美元的國際地位。

但如此龐大的規模也引發「大到不能倒」的擔憂。

 

由於「穩定幣」發行商在追求收益的過程中,可能將這些儲備錯誤管理,並會發生穩定幣擠兌。

美國國會兩黨正在推動的《GENIUS 法案》,旨在建立美國首個全面的聯邦穩定幣監管框架,要求發行商投資低風險資產、接受聯邦監管並遵守反洗錢法律,但不提供存款保險保障。

由於它們是私人機構,且不繳納存款保險費,但它們仍會像其他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機構一樣發生擠兌。

尤其,當穩定幣與傳統金融體系緊密連結後,當穩定幣發行商面臨大量贖回壓力時,可能被迫快速拋售國債以籌措資金,進而衝擊債市,並對其他穩定幣發行商和貨幣市場基金、及銀行們產生連鎖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金融危機的蔓延主要是心理層面的問題。在特定環境下,恐慌情緒可能迅速擴散。

 

5、少了SWIFT的監控,容易成為非法犯罪活動工具

例如國際貿易用美元穩定幣交易可以和比特幣一樣方便,但是少了SWIFT的監控,國際貿易的違法交易將上升,恐怖活動也可能蠢蠢欲動。

根據聯合國 2024年報告,流通量達 1500億美元、由 Tether推出的最大穩定幣泰達幣 (USDT) 廣受網路詐騙、非法賭博和洗錢集團使用。

Tether 過去也因儲備透明度問題,於 2021年向美國監管機構支付 4100萬美元和解金。

 

6、穩定幣主流化,將造成美債市場波動加劇,如同風險資產化

目前穩定幣市場規模約 2500億美元。渣打銀行估計,到 2028 年時穩定幣市場規模可能成長到 2兆美元。

目前,未償美國公債約為 29兆美元,其中 6兆美元為短期公債。

 

隨著穩定幣逐漸成為主流,美債市場的短期債券部分,此舉可能會因為與加密貨幣世界的聯繫越來越緊密,而容易受到波動的影響;這些短期美債原本被視為現金等價證券,一旦波動性加大,可能會反過來刺激國庫券市場的波動。

 

如果出現信心危機、監管加嚴或市場謠言,皆可能引發大規模清算,從而可能壓低美國國債價格、並擾亂固定收益市場。嚴重時,可能會蔓延至整體的金融市場。

這給世人敲響了警鐘,加密生態系統與傳統金融世界之間的聯繫更加緊密,可能會導致不可控危機。

 

7、聯準會利率政策的效果,最終可能被削弱

當美國推動穩定幣主流化,穩定幣市場流動性將增加,使資金更容易流入穩定幣市場。

 

其實,以犧牲「銀行存款」為代價的穩定幣市場主流化,可能會減少銀行對美國國債的需求,並對信貸增長產生影響。

2021-2023 年聯準會主席鮑爾曾表示,穩定幣若未受適當監管,可能成為影子銀行系統的一部分,將影響金融穩定。

因為穩定幣市場規模持續擴大,企業與個人更頻繁使用穩定幣,而非銀行存款或美元現金,未來聯準會的利率政策可能無法有效影響市場流動性,甚至削弱美元的全球地位。

 

由於美國大債臨頭、風雨飄搖,Fed資產負債表又過大、正在瘦身中,故迴避「數位美元」正道取巧偏門,改由私人企業發行「穩定幣」,並規定綑綁美元、美債,江湖救急!

 

只是,讓唯利是圖的Circle們連接傳統金融與加密世界的軌道,在可預見的未來,透過貨幣乘數效果、一魚多吃,錢潮勢將灌爆實體經濟,最終「通膨」將使穩定幣泡沫化,最終實體經濟體系跟著陪葬!

亦即,當美元霸權借道區塊鏈「暗渡陳倉」時,最終將為實體金融體系帶來「失控的」系統性風險?

 

8、「穩定幣」將終結美國SWIFT時代?

美國透過《GENIUS 法案》,試圖透過穩定幣為美債續命,要求每發行 1美元穩定幣對應 1美元高流動性資產,旨在將加密貨幣市場資金導入美債體系。

 

這項《GENIUS 法案》核心邏輯引發爭議,支持者稱其能吸引加密貨幣市場3至4 兆美元資金流入美債,但反對人士指出,這實則是「逼迫羊群進入屠宰場」。

因《GENIUS 法案》將穩定幣本質上掛鉤美元、美債,但一旦市場動盪,導致比特幣 (BTC) 等資產暴跌,投資人為避險可能將拋售穩定幣,進而穩定幣發行商也被迫減持美債。

 

然而,《GENIUS 法案》不僅暴露美國金融霸權的脆弱性,更揭示中美兩國在數位經濟時代金融主導權的深層博弈。

因為穩定幣的真正戰場,將是在全球貿易結算體系。穩定幣的終極目標是取代 SWIFT系統,透過「零手續費、秒到帳」的優勢重構跨境支付規則。

 

例如美國亞馬遜計畫發行掛鉤美元的穩定幣,中國阿里巴巴、京東則擬推出錨定港元的穩定幣,背後皆是爭奪國際貿易定價權。

因為,穩定幣「國際化」必須錨定貿易規模,誰的商品流通較廣,穩定幣就越可能成為全球貿易的「預設貨幣」。而人民幣或港元,若能依託中國龐大的貿易網絡,則可能成為挑戰美元的新勢力。

 

表象上,「穩定幣」反映科技變革對傳統金融體系的衝擊。

但本質上,「穩定幣」是數位時代對美元單一貨幣體系的反抗。

因此,美國試圖透過立法將加密貨幣納入監管框架,重新綑綁國際貿易定價權。

但是,強制綁定加密貨幣與美債恐加速「去美元化」進程。

若關稅戰削弱美國貿易量,且全球貿易走向以本國貨幣或穩定幣結算,美元在全球支付的市佔率將進一步萎縮。

總之,美國過度依賴債務續命的模式、而非提昇生產力,在貿易夥伴多元化、數位貨幣崛起的背景下,終將難以為繼。

 

■國際清算銀行:穩定幣無法通過貨幣三大測試

 

國際清算銀行 (BIS) 表示,穩定幣無法通過任何貨幣的「單一性、誠信和彈性」三大主要測試,因為它們缺乏央行支持、對非法使用缺乏足夠防護措施,也沒有產生放款所需的資金靈活性。

 

尤其,穩定幣存在投資人快速提取的風險。若穩定幣領域出現大量贖回情境,後果會是什麼?穩定幣因缺乏央行支持,故央行無法在信用危機中扮演最後貸款人角色。

 

 

跋尾—新的「美國夢」

 

走進「川普2.0」時代,川普不改商人本色,運用他TACO談判技巧,要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的「新美國夢」。

 

但是,「川普2.0」已進化,不需要暴力、不需船堅炮利、也不需要使用有形的鴉片交換,只要把「穩定幣」當工具,美國資本市場當誘餌,所有的大國、小國都會一起落玉盤,任由他宰割全球資本,並任由他掠奪他國的資產。

「川普2.0」說白了,就是搶錢、搶糧、搶娘們!

 

不管「穩定幣」未來是否「泡沫化」?只要短期有暴利可圖,全球資本必將「逐鹿」美國資本市場,但是,金融市場的「非理性繁榮」,救得了美國實體經濟的頹廢嗎?

 

■2025年比特幣「富豪榜」揭曉,成為川普垂釣的誘餌!

 

盤點交易所冷錢包、ETF到加密貨幣億萬富豪,2025年的比特幣持有者,「富豪榜排名」排在前面的並非個人,而是由加密貨幣交易所的冷錢包佔據。冷錢包中,位居榜首的是幣安,其主要冷錢包持有約 248,600枚比特幣,占其流通總量的1.25%,價值逾 260億美元。Robinhood (HOOD-US) 與 Bitfinex 則分別持有 140,600和 130,010枚。

其他重要冷錢包還包括:

幣安冷錢包 #2:115,000 枚

Bitfinex 駭客追回錢包(由美國政府持有):94,600 枚

這些託管錢包支撐著每日數十億美元的交易活動,構成 2025年比特幣持有結構的核心。

 

另外,機構持幣力道亦在增強。

在企業持有者中,微策略 (MSTR-US) 無疑是比特幣的代名詞。到 2025年中期,其已累計持有 597,325 枚比特幣,投資金額達 424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的公開比特幣持有者。

此外,2025 年約有 130家上市公司將比特幣納入其資產負債表,總計持有約 693,000枚比特幣,佔流通總量的 3.3%。其中包括:

特斯拉 (TSLA-US) :11,509枚,由馬斯克個人錢包管理。

Block (XYZ-US) :8,584枚

遊戲驛站 (GME-US) :4,710枚

Twenty One (XXI):37,230枚

Metaplanet:15,555枚,預計至 2027年達成 21萬枚目標

 

此外,另一持色,即現貨ETF和信託基金資金不斷湧入,且正在加速,顯示投資者信心明顯提升。包括:

Grayscale Bitcoin Trust ETF(GBTC-US):292,000枚

貝萊德 (BLK-US) 的 iShares Bitcoin Trust ETF(IBIT-US) :274,000枚

這些機構透過更規範的方式吸引傳統投資者,以規模化的方式推動比特幣主流化。

 

而在個人部分,比特幣創辦人中本聰仍穩居最大個人持有者之位,估計其錢包持有約 968,000至110萬枚比特幣,占總供應量近 5%。雖多年未移動,但潛在影響力不可忽視。

 

其他知名持幣者還包括:

Winklevoss 兄弟:約 70,000枚

Tim Draper:30,000枚

Michael Saylor:個人持有 17,732枚,市值約 20億美元

 

此外,一些神秘地址如「1FeexV6bAHb8ybZjqQMjJrcCrHGW9sb6uF」,持有 79,957 枚比特幣,至今仍被凍結,成為比特幣歷史上的謎團。

 

■Strategy持續加碼比特幣,帳面獲利近281億美元,成為造神典範!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文件披露,Strategy(MSTR-US) 近期再度豪擲7.4億美元增持比特幣,使得7月總計增持了10,455枚比特幣,以持續鞏固其作為全球最大企業比特幣持有者的領先地位。

 

目前Strategy(MSTR-US)比特幣總持有量達到 607,770枚 BTC,總計花費約 436.1億美元,平均購入價格約為 71,756美元。根據當前市價,這些比特幣價值已超過 720億美元,帳面收益約 281億美元。截至目前,Strategy 比特幣的年化收益率已達到 20.8%,正逐步接近其 25% 的目標。

 

比特幣的稀缺性,即其 2,100萬枚的總供應量上限、以及每四年一次的「減半事件」,這是 Strategy 視其為價值儲存工具的核心原因。自 2020年轉型為比特幣策略以來,Strategy 的股價已飆升 2,867%,遠超同期比特幣和標普500指數的表現。

 

Strategy 的成功策略已引發其他企業效仿,例如 Semler Scientific、Core Scientific 等公司也開始持有比特幣。目前,全球共有 155家上市公司持有近 870,000 枚比特幣,其中 Strategy 無疑是市場的領跑者。

 

■川普媒體狂買比特幣,持倉達20億美元,壯大華爾街底氣!

 

川普所創立的媒體公司川普媒體科技集團 (DJT-US) 於7/21日發布聲明,表示該公司目前已累積約 20億美元的比特幣與相關加密貨幣資產,這些數位資產如今已占該公司總流動資產的三分之二。

 

根據《富比士》6月分析,川普家族目前帳面財富多來自加密貨幣等數位資產。

其中,川普持有該公司股份的價值近 23億美元,顯示川普已從加密相關企業中獲利豐厚。除川普媒體外,尚包括去中心化金融平台 World Liberty Financial 以及迷因幣 $TRUMP。

 

例如川普領先政策佈局——

◎2025年 1月,川普媒體推出名為 Truth.Fi 的全新金融科技品牌,並投入約 2.5億美元資金投資比特幣與 ETF。

◎2月起,川普媒體也啟動策略性收購基金,並於 3月與 Crypto.com合作,推出一系列以加密資產為主題的 ETF產品。

◎到5月底,川普媒體透過向約 50家機構投資者發行股票與可轉換公司債,成功募得超過 23億美元資金,並宣布將用於建立公司比特幣儲備金庫。

 

雖然川普已將其資產轉入由其長子小唐納川普(Donald Trump Jr.)管理的可撤銷信託基金,但該信託的授予人與唯一受益人仍是川普本人,亦即,川普將會從他所推行的政策中獲利,引發此地無銀三百兩的疑慮。

 

■川普政策加持下,比特幣創下天價,推動加密貨幣總值突破4兆美元

 

美國國會通過數位資產《GENIUS 法案》後,投資人預期將吸引華爾街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加密貨幣領域。比特幣大漲、創下逾 12.3萬美元的歷史新高,以太幣和 Solana等其他加密貨幣也大幅上漲。根據數位資產數據供應商CoinGecko估算,這波漲勢推動所有加密貨幣的總市值於7/18日突破 4 兆美元大關,代表加密貨幣產業自 2022年以來的巨大轉機。

 

當時因加密貨幣交易所 FTX在 2022年底倒閉,市值跌至約 8000億美元。

隨著比特幣價格跌至約 1.6萬美元,許多投資人退出市場,認為加密貨幣風險過高。

 

川普從加密貨幣高管那裡獲得數億美元政治獻金,並承諾讓美國成為「全球加密貨幣之都」。包括 Coinbase(COIN-US)、Binance 和 Crypto.com 等加密貨幣產業在前總統拜登政府期間面臨一系列訴訟,但在川普第二任期內,這些案件都已撤銷。

現在,川普上任後則推出許多友善加幣貨幣的政策。川普甚至準備簽署行政命令,開放 9兆美元的美國退休金市場投資加密貨幣和其他替代性投資標的。

 

加密貨幣投資人預測,穩定幣立法將為華爾街銀行、資產管理公司和其他企業投資數位資產或創建自己的數位貨幣鋪路。

 

然而,批評者警告,將加密貨幣與傳統金融更緊密結合,在市場再次崩盤時將帶來嚴重風險。

例如民主黨參議員 Elizabeth Warren 表示,《GENIUS 法案》「缺乏必要的基本保障措施,無法確保穩定幣不會摧毀我們整個金融體系」。她也認為,私人公司發行穩定幣有「將過多經濟權力集中在少數人手中」的風險。

但是,川普並不在乎!

發佈留言

登录后才能评论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