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將顛覆未來生活方式

移動互聯網將顛覆未來生活方式

楊惟雯

 

我們先看看過去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的影響。

18世紀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發明了蒸汽機技術,19世紀、20世紀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了電力技術,蒸汽機和電力幾乎改造了所有的行業。

 

有趣的是,蒸汽機發明之後,蒸汽機的動力可以大大加速印刷的規模,書籍大量地產生,造成知識的大範圍傳播,培養了大量有知識的人。電被利用之後,收音機、電視機、電話都有利於資訊的傳播和溝通。而這些,和互聯網的傳播、通信的特徵很接近。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6年4月6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時,會議中部署推進“互聯網+流通”行動,這被稱為新一輪的大陸“流通業革命”。

 

尤其,現在是移動互聯網的時代,移動互聯網將改造所有的行業,這是一個大趨勢。而移動互聯網是不是第三次工業革命,或者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這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唯一可確信的是,無論是純粹的互聯網公司,還是傳統的行業,如果沒有抓住移動互聯網的創新機會,未來都會相當危險。

 

以下,乃根據馬化騰的多次演講內容整理而成,歸納其對移動互聯網的觀點如下:

 

一、移動互聯網將一切人、物、錢、服務都連接

 

這幾年,智能手機構築的移動互聯網將人和人之間連接在一起了

,未來也將看到人和設備、設備和設備之間,甚至人和服務之間都有可能產生連接。

 

從2013年7月份,PC的服務已經開始低於手機上服務,透過移動互聯網,不管是原有的QQ、門戶網站、微博、搜尋引擎,包括360,這一年來已經十倍的增長了,甚至這一年已經是70%多的流量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但來自移動互聯網終端的收入,全行業應該尚不超過10%-20%,它的商業模式還不清晰。

 

二、“互聯網+”

 

“互聯網+”不是一個神奇的新東西,“+”是改造各種傳統行業。

“+通信業”是最直接的,“+媒體”已經開始顛覆,未來是“+網路遊戲、零售行業”。

 

但傳統行業在每一個細分領域的力量仍然是無比強大的,因此每個傳統行業都可以運用移動互聯網工具,顛覆、創新很多商業機會。

比如以前不起眼的搜房網,不知不覺市值已經和新浪差不多了,搜房幾千人在不同的城市紮得很細。

還有最近上市的58同城,沒有上市的美團,團購網站幾千人,看著不像沒有互聯網的清新,其實都要紮得很深,只不過用互聯網的方式去做,本質上剝掉互聯網的殼,還是傳統行業。

 

三、開放的協作。

 

有一本書《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到,未來的各大組織架構將會走向一個分散合作的模式。

有人說,既然中小企業變得更有效率,大企業應該不存在了吧,就像現在網購有了平臺之後,很多小的電商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到。

但馬化騰認為大企業還會存在,但是形態一定要轉型,大企業本身應聚焦在核心模組,而其它模組則可以和社會上更有效率的中小企業分享合作。

 

前不久,在上海復旦大學組織的“三馬論壇”上,平安保險董事長馬明哲提到一個觀點,讓人印象深刻:

以未來金融互聯網為例,馬明哲曾做如下預測:

第一,金融機構會小型化、社區化、智慧化、多元化,因為大的網點已經很難經營了。

第二,未來五到十年現金和信用卡會消失一半。

馬化騰認為,我們再大膽一點預測,二十年內,銀行或者是大部分的銀行營業網點的前臺將消失,後臺也將消失,保留中台(即服務,因為服務的核心是中台),前後都可以外包出去。

就像蘋果,它自己不生產手機,而是委託富士康做,成本只有68%。

所以金融機構要生存下去,在逆差很低時,不得不把很多業務外包,讓自己生存下來。

 

四、消費者參與與決策:再發明會員卡

 

互聯網把傳統管道不必要的環節、損耗效率的環節都拿掉了,讓服務商和消費者、讓生產製造商和消費者更加直接地對接在一塊。

消費者的喜好、回饋可快速地通過網路回饋,同時還代表著互聯網精神,就是追求極致的產品體驗,極致的用戶口碑。

例如小米手機、“雕爺牛腩”打造的就是一種SKU種數不多,但很精,有大量的用戶回饋,有自己的粉絲,所以,消費者參與決策,對競爭力是非常重要。

 

馬化騰認為,以現在O2O這塊,他嘗試用公眾帳號重新再發明一次會員卡,所有商家的會員卡,放到微信上。

在過去,每個商業都有自己的客戶,且跟客戶的聯繫以前靠發會員卡或者是在CRM的客戶關係管理。

馬化騰已跟星巴克談合作,星巴克用微信做他的會員卡,充值、儲值,儲值之後就可以算帳、可以消費,微信就在卡裡面。他節省了大量的發卡、傳播成本,而且成為星巴克會員很容易。

馬化騰現在大力拓展B2C,比如當當網接入,買書的時候用微信支付就可以,在完全沒有登錄狀態下匿名訪問當當網,可以掃微信登錄,一掃之後,然後開通銀行帳號支付,而且收貨位址已經提前輸入微信。這個形式可以給所有網站,這樣的體驗蠻創新的。用戶買完之後,順帶訂閱了這個帳號,成為當當網的粉絲,物流的即時監測,通過即時通訊告訴使用者,這是一個閉環的體驗,卻是開放式的。

 

線下的店也可以通過掃一掃,現在不買沒關係,售貨員可以跟你慢慢談,加了店家的微信,新貨到拍幾張照片微信發給用戶,現在暫時是用這種土的方法。

未來希望給店家一個技術架構,讓傳統的零售商可以充分發揮他的店員服務時間,通過手機繼續維護客戶群,遠端就可以玩,不用來店裡,好的話給用戶送貨,或者給用戶預留下來。

用戶一看到這衣服不錯,發朋友圈,點擊就可以一鍵購買,這是結合傳統零售行業的因素來做。

 

五、搞不懂年輕人,就不搞定產品創新

 

過去曾有很多失敗的案例,比如搜索,我們的團隊就完成照著百度,人家有什麼我們有什麼,結果追不上百度。

但像搜狗就很聰明,他說我拼搜索拼不過你,我就拼流覽器,流覽器靠什麼帶?輸入法,輸入法帶流覽器,流覽器帶搜索,迂回地走,就比我們做得好,人家花的錢是我們1/3,成果是我們2.5倍。

 

馬化騰說,我現在也開竅了,看到團隊有什麼新想法,我就是鼓勵。因為現在很多新奇的玩意兒,我覺得自己都看不懂了。

美國的Instagram,說起來很後悔,因為這個公司還不到一億美金估值的時候,公司只有幾個人,當時覺得這個公司不太靠譜沒投。但後來他的資料增長不錯,我們是在他8億美金估值的時候進入。

火在什麼地方?12歲到18歲的女性使用者很喜歡,它的服務類似微信,但是不發消息,全部是拍照片,只能按著才能看,你一截圖,對方就會知道你在截圖。這個軟體會打感知截圖的賣點。我們當時幾個人試著玩一玩,覺得好無聊啊。

後來投資調查指出,用戶覺得這個應用沒有壓力,就是消費照片,拍好玩的照片,跟大家打招呼,表示我的存在感,最後幸好是Facebook把它收購了,要不然對它有很大挑戰。

在中國其實這個需求是被微信的朋友圈取代了,需求還很強烈,發圖就可以Follow,有公開的,也可以私密。

 

有時候,創新層出不窮,各行業都搞不清楚到底哪一個會冒出來。

我越來越看不懂年輕人的喜好,這是最大的擔憂。

雖然我們幹這行,卻不理解未來互聯網主流用戶的使用習慣是什麼?包括微信,沒有人保證一個東西是永久不變的,因為人性就是要更新,即使你什麼錯都沒有,就錯在太老了,一定要換。

怎麼樣順應潮流?是不是沒事把自己品牌刷新一次。

現在有時候要問小孩,測試一下,你們會喜歡嗎,你們的小夥伴喜歡嗎,比我們還看得准。

 

六、大資料成為資源:構建“人品排名”

 

大資料將成為企業競爭力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的資源。

為什麼電商的資料可以轉向金融、轉向用戶信用、商家信用、提供信貸等等,這些都是大資料在後面起作用。

包括社交網路平臺,對於一個使用者他的信用會產生什麼影響?

設想考慮在不知道這個使用者的情況下,就根據他朋友的信用,通過演算法來算出他的信用?

在搜尋引擎有一個演算法是“Pagerank”,根據每一個頁面的調度指向來算出這個頁面的值,並影響到他的排序。

我們也可以想像說人的社交屬性,是不是可以成為一個信用排序和演算法反覆運算的思路?以後會有一個“人品排名”,這是一個前瞻性的研究。

 

微信裡面有大量的語音對話,如果後面有雲端,可能像嬰兒還沒有一個發育成熟的大腦,但如果能夠存儲這些資訊,開始分析、理解人們輸入的語意、語音,再透過軟體不斷升級,在整個雲端計算的網路,是有可能逐漸進化,到2歲、5歲人類大腦的水準。這樣的話,相當於你有什麼問題,可以問公共的智慧大腦,以後的搜尋引擎可能真的不是現在的傳統搜索,而是透過跟它溝通,讓其後面一個龐大的雲助理幫助你。

 

還有深圳華大基因生物公司有一個令人震撼的想法,他們用BT+IT的技術生物技術,用大資料的方式,把每個人測出來的基因資料全部存儲,儘量地多測上千萬的資料。

他的理論就是拋棄以前對醫學的假設,全部用大資料來算,看病人得病的特徵跟哪些吻合,判斷出哪一段基因出問題,就拿治這一段的藥去治,不要管這個病症上不是你這個病的不要管,這個思路很開放。

 

七、巨人倒下時,體溫還是暖的

 

2007年12月,諾基亞的市值曾經達到1151億美元的峰值,2013年9月卻以72億美元的低價將手機業務賣給微軟,這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邊血淋淋的案例。

 

馬化騰說,我們當時做了郵箱手機用戶端,後來要做類似簡版手機QQ的產品,怎麼改呢?趕緊抽調團隊三、五個人,後端拿郵箱改造一下就出來了,做手機很快,兩個月下來,我們感覺跟發現新大陸一樣,甚至在發展過程中還有資訊安全問題。

且當時中國移動意見很大,工信部壓力很大,我就問工信部:如果你能出一個命令說禁止微信團體使用,那可以;我還有手機QQ,你總不能全封掉吧;如果能一聲令下說會威脅運營商,這東西一律不准做,也可以。

 

但手機QQ這麼多年都存在,最後大家都明白這是大勢所趨。不是我們做的話,也有國外的競爭者會做。運營商還擔心什麼?至少可以薄利多銷,或者語音、短信完全免費,甚至在套餐裡隨便用,最主要是流量資料包經營,這個做得好的話,每月消費並不會降,當然利潤率也沒那麼高。

未來運營商和很多服務提供者還有很多合作空間,軟體硬體服務和通信服務可以連為一體,提供一個綜合體驗的服務,跨界的合作其實是應該多想一想。

 

我們可以想起來的案例有很多。比如,柯達在膠捲市場的利潤很高,它把數碼相機技術雪藏起來,希望越晚發現越好。但是等數碼相機普及時,柯達因為沒有抓住機會,最終失去了市場。

這些血淋淋的案例就發生我們身邊。我們看到,巨人稍有不慎,沒有跟上形勢,就可能倒下;巨人倒下時,身體還是暖的。

 

八、所有產品線都應該思考資訊安全

 

馬化騰說,我們把手機安全和PC安全整合在一塊,放在移動互聯網事業群(MIG)。在這背後,大家看到MIG做幾次手術後,開始重塑核心使命,管理幹部重新規劃職責。在安全方面,整個國防都放在MIG,也是為整個騰訊下一個十年移動互聯網商業模式的保駕護航。

 

不能有任何僥倖心理讓你緩一緩,或者不去想,這個挑戰大家要牢記在心中。所有的產品線都應該積極思考怎麼樣帶動安全的份額,怎麼樣提升安全領域的專業能力和形象,這是希望大家永遠要想的問題,否則永無寧日。

 

從很直觀的感受來說,我們很希望整個管理幹部的氛圍是非常饑渴的。要解決這些問題,你真的要當成是自己家裡的事情。如果說十幾年過去了,很多同事加入時間也很長了,慢慢地“皮”了,應該主動積極地把位置讓給下一代更主動積極的團隊或幹部上來帶領團隊。

 

九、移動互聯不拼爹,只拼團隊

 

有些事業做得不夠好,回頭看不是資金或資源沒有給夠,關鍵是團隊的精神不夠。尤其,帶團隊的將帥相當重要!

 

在傳統行業會有資金密集型扭轉的機會,但移動互聯網基本不太可能,因為這個市場不是拼錢,也不是拼買流量,更多是拼團隊。

 

我希望打破過去富二代的概念,希望大家成為闖二代、創二代,資源會給你,最終贏不贏一定取決於能不能做出精品,是不是BETHEBEST?

 

過去很多業務攤得很大,其實10個都弱不如1個很強。否則一堆做不起來的東西,只能減分、分散精力。真的要下決心,做不好的我們要砍掉,關停並轉。有些業務,以前自己做的,可能會轉給投資公司,只要他做的好,然後持有股份30%、20%都可以轉給他,不一定全部都放在自己手上。

 

我們今年招聘了1000多名畢業生,總人數增長控制在10%以內,明年增長控制在5%以內。人不是越多越好,人是分母,成績是分子,加的每一個人,每一個精心挑選的人才能真正大於原有的平均值1,否則加得再多也永遠小於1,永遠大不過1的格局是很難扭轉的。

 

十、連接一切的風險

 

什麼都連接了,又有什麼弊端呢?

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造成了諸多問題。地球用幾億年時間儲存積累下來的森林、煤炭、石油等資源,都在近200年被挖出來燒掉,造成了環境污染、溫室效應等問題,我們對現在的空氣、水、土壤等都欠了很多債,需要以後來還。高科技製造出來的假的、有毒的食物,令人真假難辨。這些都是過去的科技發展帶來的負面問題,現在我們正在承受它的痛苦。

 

互聯網也有“硬幣的另一面”。互聯網很強大,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福利,但也給壞人提供了強大的工具。比如有人利用互聯網做的壞事,向現有的法治體系都提出了挑戰。還有,我們經常看手機,眼睛變花了,整天低著頭,脖頸不行了,健康受到了影響。甚至人際關係也是,有了社交網路,大家見面、吃飯、開會全在玩手機,互相之間反而更冷漠了,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反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留言列表(1条)

  • tlover tonet
    tlover tonet 2023 年 12 月 21 日 上午 5:32

    I like this blog very much, Its a rattling nice position to read and receive information. “No one wants advice — only corroboration.” by John Steinbeck.

This site is protected by wp-copyrightpro.com